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大豆害虫视觉行为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宇  史树森 《大豆科学》2016,(6):1025-1031
虫害是影响栽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昆虫视觉对其各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研发基于害虫视觉行为学的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对于贯彻和推进"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技术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大豆害虫视觉行为学研究现状,从害虫的视觉系统、趋光行为、趋色行为及避光行为、影响害虫视觉行为的主要因素方面,简要介绍了害虫视觉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旨在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通常把病虫防治分为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检疫防治五种。到四十年代由于人工合成有机氯制剂(滴滴涕、六六六等),以及随之发展起来的有机磷制剂等广谱性杀虫剂的问世,农药成为防治农业害虫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应当肯定,农药生产的迅速发展,对保证农业增产起了很大作用。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单一施用化学农药灭虫,不到二十年时间,在植保工作中就出现了1、害虫的再猖獗;2、害虫产生了抗药性;3、农药残毒,污染环境;4、提高了防治成本等四大弊病。这些问题是当前我们病虫害防  相似文献   

3.
1988—1993年对夏大豆、玉米同穴种植四大豆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引起大豆害虫危害变化的原因,从农业生态系统出发,把大豆害虫无敌的保护、利用纳入综合防治技本体系,以达到高效、经济、安全控制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大豆叶食性害虫重要种类分析与抗源鉴定(摘要)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崔章林,盖钧镒大豆叶食性害虫是以取食大豆叶片组织从而影响大豆生长发育的一类昆虫,分布于世界各大豆生产国家,也是我国各大豆产区,尤其是南方和黄淮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类群。国外于60...  相似文献   

5.
田婧 《大豆科技》2010,(3):56-57
草地螟是大豆田的主要害虫之一,文章介绍了草地螟形态识别,阐述了影响草地螟大发生的气候、食物、天敌、田问管理等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草地螟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大豆田害虫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田主要害虫从大豆害虫对籽粒、叶部、茎部和根部等不同危害部位,分别介绍大豆主要虫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从介绍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及化学防治法等,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慧  喻德跃 《大豆科学》2016,(5):863-870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但其产量和品质受到食叶性害虫的严重影响。总结归纳了近10年来大豆抗虫分子遗传研究的成果,包括抗虫QTL定位、优异等位基因及载体材料发掘、优异杂交组合预测、抗虫相关基因鉴定及大豆与食叶性害虫交互调控基因网络分析等,并讨论了大豆抗虫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豆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苗进  吴孔明  李国勋 《大豆科学》2005,24(2):135-138
大豆蚜是我国大豆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大豆蚜已先后侵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豆种植区,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本文综述了大豆蚜翅蚜分化、寄主适应性、嗅觉的进化、取食行为、大豆抗性、天敌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包括重点抓好农业防治,做好物理机械防治,合理利用生物浸出液,农用抗菌素、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以期为大棚蔬菜种植者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豆机械收割减少破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机械收割过程中籽粒破碎率较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问题,从收割时间、条件、技术和机械调整等方面介绍了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机械收割脱粒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豆底荚高度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荚高度是衡量大豆品种是否适宜机械收获的关键指标。底荚高度较低的品种在机械收割过程中可能造成植株部分被切断或漏割,引起总产量损失。因此,大豆底荚高度候选基因对大豆机械化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对208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进行大豆底荚高度QTL定位,获得9个与大豆底荚高度相关的QTL,分布在8条连锁群上。结合BSA重测序结果,将与大豆底荚高度相关的QTL定位到C1连锁群上1.1Mb和L连锁群上0.05Mb的区间内,并对其进行基因注释。通过基因注释数据库和信息学分析,在两个共识QTL区间内获得5个可能与大豆底荚高度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结果可以为大豆底荚高度QTL精细定位以及机械化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龙  王胜  屈哲  杨晨  张润锴  余永昌 《大豆科学》2019,38(2):291-297
小区大豆播种机田间作业时不同品种大豆需要人工换种,为解决换种效率低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自动转盘式小区大豆播种机自动供种装置。整个供种装置采用转盘式的圆形种盘与种杯组合的方式,使用PLC控制工作过程,完成小区大豆播种机播种过程中的自动换种。该自动供种装置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其中机械部分由种杯、种盘、底座、安装支架等组成。试验对种杯进行了理论分析及结构设计,对电控部分进行了硬件选型及参数确定,并设计直流步进电机的控制软件。通过该自动供种装置进行室内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种杯的偏移量合格率最大为99.6%,种子无破碎供种合格率最大为99.836%,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符合小区播种机上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大豆真叶中异黄酮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豆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与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之间的化学诱导关系。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较快,而机械损伤处理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相对较慢;蚜虫取食引起大豆真叶内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苷元含量的同时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提高黄豆黄素苷元含量却降低了大豆黄素苷元含量;蚜虫取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异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因此,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所诱导的异黄酮含量变化的规律不同,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所诱导的大豆抗性不是完全对等的。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row crops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rn Belt two important forms of postplant mechanical weed control are rotary hoeing and inter-row cultivation. Unfortunately, the efficacies of these two 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variable, which leads to high levels of economic risk. We hypothesized that efficacies and profitability of rotary hoeing and inter-row cultivation would increase, and risk would decrease, if the timing of control was based more on weed emergence times, than on rule-of-thumb calendar dates. Field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for two years in Minnesota wherein four dates of rotary hoeing and three dates of inter-row cultivation, alone or supplemented by grass or broadleaf herbicides, were examined for weed control, crop yield, and net retur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ming influences the efficacy of mechanical control operations, but blanket optimal calendar windows that are generally applicable cannot be established, as such decisions may be location-specific and/or time-dependent. In contrast, efficacies appear more consistent if emergence percentages are used to decide the time of mechanical operations, e.g., rotary hoe at 30% and cultivate at 60% green foxtail (Setaria viridis [L.] Beauv.) emergence.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while it is possible for exclusive mechanical weed control to be optimal in some instances, consistently profitable weed control strategies will inevitably involve some herbicide usage.  相似文献   

16.
大豆大垅窄行密植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迎春 《大豆科学》1998,17(2):166-171
针对大豆大垅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调查了杂草发生特点,前期杂草发生数量多而且集中,后期密植大豆又可抑制杂草的生长,并从18种除草药剂组成的14个不同混用配方中筛选出乙草胺+赛克津、拿捕净+氟磺胺草醚几上除草效果好,对大豆安全,价格适宜的混用配方,可以在大豆窄行密植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其特点为危害重、分布广、难防治,每年对大豆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种植大豆抗性新品种是防治SCN目前最为有效的措施,研究大豆对SCN侵染的应答机制,是培育大豆持久抗病品种的前提,对加快抗线虫品种选育及SCN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大豆对SCN侵染的组织细胞学应答机制;介绍了大豆在SCN侵染后酶系变化及酚类代谢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SCN侵染后大豆的基因转录变化,差异蛋白及DNA甲基化的应答机制,以期为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樊超  柏锡  赵超越  林凡敏  才华  纪巍  朱延明 《大豆科学》2012,31(2):252-254,258
以非转基因受体绥农28为对照,对前期获得的耐盐碱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基因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和SN28-SA-5的T3植株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5个转基因大豆株系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株高、结荚习性、花色和叶型4个形态性状上,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株系SN28-SA-5的株高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化株系产生了形态性状变异;在品质性状上,5个转基因株系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1.42%~2.12%,差异显著,而油份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化株系并未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上产生不良变异,同时蛋白含量还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豆蚜虫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素云  暴祥致 《大豆科学》1996,15(3):243-247
1989年,1990年进行了大豆蚜虫田间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对大豆发育、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田设大豆蚜虫自然发生的危害区和用10%增效乐果防治蚜虫危害的控制区。危害区的田间蚜虫,1989年发生早蚜是升快,6月15百株蚜量超过万头,发生盛期持续时间长达490天;1990年比1989年发生稍晚,盛期持续时间短,危害区的大豆植株明显表现叶片卷缩,节间缩短、茎矮化。控制区植株高度均高于危害区。1989年 20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种衣剂防治根腐病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文学  梅丽艳 《大豆科学》1996,15(3):197-201
在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中,通过种子处理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应是一个主要内容,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有二;一是有效的药物(或药剂型),二是能使大豆种子上带有足够的药量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农药的筛选、复配、在确定有效药剂配方的前提下,结合防治方法的研究,经过多年室内外试验,示范,研制成功了具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另大豆根瘤量,防治大豆根腐病效果达85%,增产15%左右的“大豆微复药肥I号”种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