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袁祥花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56-357,369
加强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村民自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着重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启示,这对于当前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的真正落实及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村民自治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不小冲击,引发了许多学者们对于农村如何走出"治理性困境"和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问题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3.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行村民自治必然受到国家宏观立法、市县及乡镇基层政权的行政执法及农村区域内的法制小环境等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着力改革实施村民自治法律环境问题,对推进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文明建设。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对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民主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村民自治能否真正实现。笔者就目前农村民主选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已经推行二十年,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村民自治不仅在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文章回顾二十年村民自治发展,论述村民自治均衡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提出建立村民自治均衡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6.
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一条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当前河南农村的村民自治尚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现状,分析影响当前农村村民自治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保障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广大农村地区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三台县紫河镇纪家沟村村民自治成功经验的总结和面临挑战的剖析,为深化农村治理改革,促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干扰村民自治,破坏基层民主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在各个方面村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庞大,与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威逼利诱"强行"进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农民的意愿很难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也未能得以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长期得不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传统乡贤与"新乡贤"一脉相传,是不同时代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笔者从传统农村自治社会内部视角,综合乡贤对内对外为本社会自治单元所起到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益五个维度分析乡贤的角色内涵:集体利益代言人、文化活动组织者、内部矛盾调解员、传统秩序维护者、公益事业领导者。通过对传统乡贤的理解,推进"新乡贤"在当代农村村民自治社会中的正确定位和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村民自治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巩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健全约束机制,促进村务公开;理顺村民自治的相关权力运作机制,为村民自治提供制度保证;建设现代农村政治文化,为村民自治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当首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恕和基本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农村工作新格局,加强乡镇党委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充分发展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健全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在中国基层民主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渐趋成熟。它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调动村民的参政热情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从村民自治的表现形式、村民自治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完善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等问题来探讨村民自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导致四川省88个县(区)受灾,其中农村受灾尤为惨重。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农民既是灾后重建的主要力量,又是直接受益者,灾后重建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而村民自治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制度保障。对村民自治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剖析了制约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蕴,乡村治理创新的目标与社会工作价值取向 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成为推动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格局创新的突破点。社会工作具有 高度专业性,在基层治理中可以提供技术层面的硬件支撑,在“三治融合”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 用。作为一项职业、一种制度、一项社会治理工程的社会工作扮演着服务式救助者、福利的传递者、政 策的推动者和弱势群体的使能者的角色,将会在乡村社会中发挥提升村民参与意识、扶持弱势群体、 推动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治理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村民自治研究凸显。研究村民自治必须 立足于乡村社会,宗族文化则是村民自治实施的乡村文化基础。本文以宗族文化浓厚的潮汕地 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潮汕农村社会,探讨宗族文化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为潮汕宗 族文化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王华  艾建安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3):233-236
随着当代农村村民自治政策在广大地区展开,村落中普遍开展了以直选为基础的治理模式,而民主选举尚无法化解原有的权力形式。以20 世纪初以来农村地方权力形成为例,认为除了国家权力外,农村地区的地方势力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地方精英也掌握着话语权力,当代乡村治理呈现了多元权力相互作用的复杂格局。村委会作为乡镇的派出机构,其政治性功能相应淡化,经济和管理作用逐渐凸显曰地方民间组织和团体则以其文化网络为依托,因其广泛的团结性而成为地方保护的代表。若将广大农村地区的权力形式简化为“国家”与“地方”的二元格局,两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代而发生相应地变化,在经历了统一、冲突阶段之后,当代的农村治理呈现出国家与地方之间谋求合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徐婉如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60-161
通过对江苏省兴化市一农村村级事务决策机制的典型调查,真实反映村民自治中协商民主这一公共民主范式在该村的落实情况,为《村组法》的完善提供思路,为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农村民主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同君  王筱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62-16664
在村民自治的近30年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且对此类冲突的救济途径不畅通,广大农村农民的权益保护遭遇瓶颈。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以及诉讼体系来看,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自治组织以准行政主体的资格,通过修改和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律、宪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村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相对畅通的司法救济,并辅之以调解救济,以到达保护村民利益最大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履鹏 《古今农业》2006,(3):98-107
乡村自古以来,就有乡遂管理体制。战国、秦、汉确立郡县制后,县以下乡村的基层行政组织实行什伍制、三长制等。到宋代以后为保甲制。组织形式和任务虽然有些差别,但都是以户为基础组成的,基本是大同小异。任务不外是协助官方管理户籍、治安、税收、教化等。这些人员俗称乡约地保,只不过是“庶民在官”。一般都不属于官员。解放以来,农村政权有了根本变化,当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成为一级政府,权力较大。但由于机构庞杂,财政拮据,困难很多;同时加重了农民负担。目前“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各方注意。在农村政治经济体制各项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是推行民主自治,以繁荣农村的经济、文化事业。本文主要是探索历代农村基层行政的变革历程,为当前农村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