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CH系列甜玉米剥皮机,借鉴了国外最新的甜玉米剥皮技术——二步剥皮工艺,采用橡胶辊对搓的工作原理,将包叶层层剥离,具有高剥净率和低伤籽率的特点。该机橡胶辊硬度适中,转速平稳,花纹独特,加工能力为600穗/h-2000穗/h,  相似文献   

2.
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CH系列甜玉米剥皮机,借鉴了国外最新的甜玉米剥皮技术——二步剥皮工艺,采用橡胶辊对搓的丁作原理,将包叶层层剥离,  相似文献   

3.
技术装备     
甜玉米剥皮机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CH系列甜玉米剥皮机,借鉴了国外最新的甜玉米剥皮技术——二步剥皮工艺,采用橡胶辊对搓的工作原理,将包叶层层剥离,具有高剥净率和低伤籽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技术装备     
甜玉米剥皮机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的SCH系列甜玉米剥皮机,借鉴了国外最新的甜玉米剥皮技术——二步剥皮工艺,采用橡胶辊对搓的工作原理,将包叶层层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土佐狮子尖椒”品种为试材,对环状剥皮的作用进行探讨.经环状剥皮处理后,早期产量比对照增加29.4~52.6%;果实的干物质占有率也比对照有所增加,而根系的发育情况和直径大于1毫米的粗根数目均低于对照.叶面积指数、净光合率及相对生长率在进行环状剥皮后也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我国杂交玉米制种行业缺乏适合玉米收获后果穗苞叶剥离的机械设备,大多采用人工剥皮作业。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周期长、成本高、雇工难等问题,且由于剥皮不及时,种子霉变,给种子加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我国玉米制种行业果穗剥皮这个重要难题,根据玉米种子加工“高效率,高剥净率,低破碎率,低损失率”的要求,研发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我国杂交制种玉米果穗剥皮的多通道玉米剥皮机。对玉米剥皮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玉米剥皮器、剥皮辊形状、有效长度、组合形式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与确定。通过试制试验,该设备额定生产率为15000kg/h,剥净率≥ 95%,破碎率≤ 1%,损失率≤ 1%。满足了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玉米果穗机械化剥皮需求。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是一种特殊的果蔬玉米,属现代玉米中的珍品,具有鲜嫩、清香、甘甜、软糯等特殊风味。甜玉米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现代精细食品中普遍缺乏的膳食纤维,是一种集美味和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深受大众欢迎的食品。但是,甜玉米的生产季节性强,不耐贮藏,采收后必须及时进行保鲜与加工处理。甜玉米最常用的保鲜方法为速冻保鲜。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工,操作简便,加工成本低等特点。经速冻加工的甜玉米口感好、风味佳,可满足人们一年四季的消费需求。速冻保鲜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的采收→剥皮→检验→浸泡→清洗→漂烫→冷却→沥干→修整→速冻→检验→包…  相似文献   

8.
超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超甜玉米杂交种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甜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吐丝期〉穗行数〉穗长〉穗粗〉双穗率〉行粒数〉株高〉百粒重〉着粒深度。为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2014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9个甜玉米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水溶性总糖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甜玉米水溶性总糖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穗长出苗-采收期穗位高株高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粗、百粒重,秃尖对甜玉米水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1 隔离种植 甜玉米是胚乳性状的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遗传,一旦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当代就变成普通玉米,失去甜玉米独特的甜香风味。因此,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隔离500m以上种植。 2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品种,如早丰甜玉米,子粒黄色,早熟,具有清香嫩甜特点,出苗至采收70~75d乳熟期收获,适应性强,长势壮,抗病,产量高;黑旋风甜玉米,鲜粒紫色,干粒黑色,鲜穗熟食粘甜兼备,香软可口,杂交优势强,穗大。双穗率多达80%以上,青食采收期以出苗后75d左右,育苗、覆膜栽培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北方鲜食糯玉米机械剥皮困难的情况,对比分析4种不同剥皮工艺对糯玉米苞叶剥净率和玉米伤籽率的影响。结论表明,经过热烫工艺处理后,鲜食糯玉米苞叶剥净率优于其他3种工艺处理的剥净率;玉米伤籽率与切根工艺处理的玉米伤籽率几乎相同,而优于自然喂入和蒸汽枯萎工艺处理的糯玉米。热烫处理工艺是适合鲜食糯玉米剥皮的优先工艺,是一项有潜力的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7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甜玉米区试11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株高出籽率鲜百粒重出苗-采收。穗粗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苗-采收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鲜食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 18 个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8 个甜玉米品种出苗—采收天数为 79~88d,株高为 185~285cm,穗位高为55~130cm,穗长为 16.0~20.8cm,穗粗为 4.7~5.1cm,秃尖长为 0.2~5.5cm,穗行数为 13.6~17.6 行,行粒数为 21.4~40.4 粒,百粒重为 23.3~43.3g,出籽率为51.8%~60.8%,产量为 9036.0~14919.0kg/hm2;18 个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株高 > 出苗—采收天数 > 穗位高 > 百粒重 > 出籽率 > 穗行数 > 秃尖长;穗长是影响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秃尖长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表明在重庆地区要选育出高产甜玉米杂交品种,应在育种中着重考虑穗长、行粒数和穗粗 3 个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尿素和两种复合肥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的研究表明:三种肥料中,以控释性复合肥效果最明显,在玉米播后45d1次追施690kg/hm^2,能明显促进生殖生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出籽率,增加千粒重,增产26.40%,达极显著水平,增加效益2556.70元/hm^2;其次为绿源复合肥555kg/hm^2,增产12.30%~14.77%;尿素效果最差。2次追肥与1次追肥相比,虽然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千粒重,但并不能增产,与1次追肥相比,减产2.14%~8.40%,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沈丘县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 《种业导刊》2013,(5):25-25
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沈丘县大面积发生,据沈丘县农业局植保站调查:平均病田率91%,病穗率在19/6以下的麦田面积0.87万hm2,病穗率1%~5%的为4万hm2,病穗率5%~10%为0.67万hm2,病穗率在10%以上的有0.87万hm2,一般地块造成小麦减产8%~15%,严重地块造成小麦减产40%以上。全县防治面积1.33万hm2,占发生面积、的87%。现将2012年沈丘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定金子农机(无锡)公司(日本独资)生产的EL-580RS(一心号)种子专用型谷物烘干机。以小麦计,该机最大装机量为7100kg,进料时间为43~47min,排料时间为33~37min,降水率为0.5%~0.8%/h,燃油消耗率为2.5~9.0L/h,最大用电量为5.611kw,整机重量为1350kg,  相似文献   

18.
1.备料:剥皮蒜头100kg、食盐10kg、食醋53.3kg、白糖16.7kg。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4年4-9月在西辽河平原的胡力海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18日到6月19日之间播种甜玉米均能达到采收标准,4月25日覆膜播种的产量最高,其次是5月1日直播的处理;覆膜播种在穗长、穗粗、单穗重及穗柄长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直播各播期的穗部性状晚播好于早播;双穗率与空秆率除个别播期外,大多随播期后延而降低,产量随播期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病虫害随播期后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本试验对甜玉米含糖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与穗长、株高、穗位呈正相关,与单穗重、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粗、百粒重、茎粗呈负相关。在实际选择中可以参考这些性状来选择含糖量高的甜玉米。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各主要农艺性状和含糖量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此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含糖量的通径系数顺序为穗长>株高>轴重>穗位>单穗重>穗粗>茎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轴粗>秃尖长>皮渣率。本研究为今后选育含糖量高的甜玉米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