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交双季晚稻二化螟为害损失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为害损失及其估计方法,国内外进行过大量研究,但限于研究环境及方法的特殊性,结果差异甚大,难以通用。湖北省近年来,杂交中稻、杂交双季晚稻上二化螟的第二、三代为害显著加重,为了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本研究对杂交双季晚稻第三代二化螟为害损失进行了田间测定。  相似文献   

2.
水稻分蘖期二化螟为害补偿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分蘖期受二化螟为害后,枯心丛内残余稻株对枯心株的损失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其中杂交早稻的补偿能力显著大于常规早稻和杂交晚稻;分蘖初期受害补偿能力大于分蘖中期。枯心团周围健丛对枯心团有效穗和稻谷损失也有微弱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瑞山 《植物保护》1983,9(2):37-38
二化螟造成早稻和一季中、晚稻苗期枯鞘。枯鞘率在山区一般年份为10%~15‰,严重年份可达30%~40%。局部高达70%~80%。由于二化螟有群集和转株为害习性,大部分枯鞘並不发展成枯心,成为枯心株的一般仅占枯鞘数的14~1.3左右。长期以来人们对二化螟为害损失,都比较注意枯心、白穗所致损失,而很少注意枯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少考虑将防治桔鞘作为防治环节。  相似文献   

4.
松滋市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 ,近 2 0年以来 ,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的危害损失均在一成以上 ,尤以 3代大发生造成的晚稻损失最为严重。科学分析“3代多发型”形成的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是研究二化螟的重要内容。经过综合分析历史资料 ,结合田间调查 ,我们认为 ,形成二化螟 3代多发型的原因主要是耕作制度的改变 ,防治不力与气候条件等原因。1 耕作制度的改变耕作制度的改变使二化螟的食物链得到极大的改善 ,是产生“3代多发型”的基本原因。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松滋市 ,60年代以前全为单季稻 ,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5.
江水明  潘战胜  刘火祥 《江西植保》2004,27(2):84-84,83
1发生概况 2003年余干县第4代二化螟大发生,为害程度是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重的一年,主要为害二季晚稻和部分较迟熟的一季晚稻,为害高峰期9月25日~10月15日,由于虫口密度大,虫伤株多,从9月底开始晚稻成片枯稿倒伏,损失巨大。晚稻二化螟发生面积约23000hm^2,约占晚稻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复合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嘉兴地区单季稻田二代二化螟和五(3)代稻纵卷叶螟混合发生时,其复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y=0.0159X1+0.2456X2-0.2227(式中X1为二化螟枯鞘团密度,X2为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按照当前水稻生产水平,计算得经济允许损失L=2.3464。由满足0.0159X1+0.2456X2-0.2227=2.3464,测得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混合为害的1组动态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物学质量和营养与二化螟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早晚稻的两系法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和常规稻中各选1个品种(组合),通过测定各品种的各生物学质量指标和营养指标,研究3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危害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化螟的危害株率随水稻株高、外径的增加而加重;二氧化硅含量高的早稻品种和含量低的晚稻品种,二化螟危害重;还原糖和酪氨酸含量高的品种二化螟危害均重。早稻湘早籼24号、金优974和陆两优996的二化螟危害株率为0.33%、0.39%和0.72%,且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升高而加重。晚稻湘晚籼12号、金优217和两优527的二化螟危害株率为0.42%、0.86%和1.25%,且随着外径的增加、还原糖含量和酪氨酸含量升高而增加,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降低而增加。表明通过水稻的生物学质量和营养指标的检测可判定水稻品种对二化螟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农田害鼠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粮食产量损失严重。为此,笔者于2001年对稻田害鼠的空间格局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合安源区目前农业生产水平的稻田害鼠防治指标:即晚稻孕穗期捕鼠率为5%,黄熟期为7%。1调查与方法1.1空间格局2001年晚稻成熟前,选择连片大畈稻田8块,连续逐丛逐株调查10000丛,记载并统计每丛受田鼠为害株数。然后以每组1000~2000丛为单位,整理出每丛受害株数频次分配表,计算受害株平均数(X)与方差(S2)(表1)。1.2防治指标2001年晚稻孕穗期和黄熟期…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福建省,二化螟是再生稻的重要害虫。作者对第二代二化螟为害前季稻造成的产量损失结构进行了通径分析。通过田间调查和小区试验,建立了再生稻二化螟防治指标模型: ET=(100C·F-P·E(0.0037N_1 0.1207N_2))/(P·E(0.0123N_1 0.0098N_2)) (卵块密度) ET=(100C·F-P·E(0.0097N_1 0.1258N_2))/(P·E(0.7077N_1 0.5601N_2)) (枯鞘株率) 按照防治指标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1.
稻螟发生演变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螟为浙江省水稻的主要害虫。近50 a 来稻螟发生的演变是:50 年代后期,三 化螟随着单季稻改为双季稻,而发生量大增,采用“六六六”药剂防治得到控制,至1965 年,因产生抗药性而再度严重。二化螟在50 年代经过一度下降后,至60 年代初又有回升,随着三熟制的推广,迟熟早稻扩大,其发生受到抑制,至70 年代中期, 杂交稻面积扩大,发生 为害随之加重。80 年代后期,因种植业 结构调整,二化螟和三化螟又一次回升。发生上述演变的原因是耕作制 度改变、品种的更换、种植 业结构调 整、防治措施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等。防治对策应采取:适时灌水耕耙 等农业防治为基础,优 化药剂防 治策略,选用对口农药等科学用药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稻矮缩病的研究——Ⅱ.病害感染、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矮缩病的潜育期因气温、水稻生育期、介体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的虫龄、性别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0~15天。水稻在分蘖初期到盛期最易感病,这些病株均不能抽穗结实;分蘖末期感染者,产量损失达80%以上。病毒在虫体内越冬,越冬代带毒成虫传毒给早稻,第2、3代带毒虫传毒给晚稻。第1、4代经卵带毒虫,还能分别引起早、晚稻再次侵染。以早栽双季晚稻和杂交晚稻发病最重,其主要感染期是在本田初期。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抓适期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害流行。病区在连片种植的基础上,对早栽双季晚稻本田初期喷药治虫1~3次,能收到显著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日渐普遍,特别是杂交稻三系制种田的不育系受害尤为严重。本病可由种子和土壤传染。经测定,在水稻收获后田间每克表土有冬孢子1666.5—12499.8个,制种田可高达48121.2—109367.3个。菌源可在土壤中积累,致使病害逐年加重。试验表明,病菌可以从花器侵染,因而品种发病差异与品种颖壳开放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开放时间长的品种受病菌侵入的机会多,发病重。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10%盐水或泥水选种,防病的效果分别可达93.24%和80.42%;在水稻开花初盛期和盛期喷布多菌灵各1次,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治理效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主要稻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多输入输出的管理系统,作者层次法引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效益评估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数学分析等手段建立了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效益评估层次模型,对总目标、亚目标、准则,指层要的权重值进行科学评估,并对指标层各个要素建立定量化方法,从而建立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效益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对4个综合防治点1992-1993年早、晚委的综合防治总体效益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基本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水稻IE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80年代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9个单位于1986—1989年开展的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受害稻株谷粒千粒重下降,空瘪率增加,在前中期受害其稻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减少;杂交稻受害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合种群为害时,产量损失大于单一白背飞虱种群为害时的损失。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的预测模型,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以及天敌和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多数稻区现阶段白背飞虱允许为害损失率和不同稻区、不同生产水平的经济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65-1977年水稻病毒病主要是黑条矮缩病、普通矮缩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毒昆虫传病特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水稻黑条矮缩病由灰稻虱传播。灰稻虱能把病毒自水稻传到水稻、大小麦、玉米,但难以把病毒从玉米传到其它寄主上。已证实田间早熟禾可以作为黑条矮缩病无症带毒寄主。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源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最低的首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一代成虫迁出早稻田夏蛰并越冬,构成二代虫源的比例极微。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在晚稻插秧前一直外迁。田埂上的个体则几乎全部迁出,仅晚稻插秧时尚未迁走的田内成虫和迁出后落入晚稻秧田的少量个体不再迁飞而转入正常的取食产卵,最终构成晚稻二代虫源。  相似文献   

18.
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证明 ,播种时以吡虫啉拌种 ,秧田后期、本田前期喷施康福多、扑虱灵 ,可以较好地控制灰飞虱 ,从而有效地控制黑条矮缩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9a稻飞虱系统调查资料显示 ,白背飞虱迁入成虫在单季稻区迟栽田降落量是早栽田的 1 .3~2 .7倍。这种趋迟分布不受水稻主栽品种变更和总体移栽期变化影响。四 ( 2 )代暴发期若虫数量具有同样分布趋势 ,但因受到累计迁入量和田间管理情况影响 ,与迁入成虫分布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1983-2007年,对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805个参试品种、组合中,78个表现抗白叶枯病,抗病品种频率为4.3%;其中,常规水稻74个,占抗病品种的94.9%。在1 219个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的组合3个,中抗的76个,抗病和中抗组合频率分别为0.2%和6.2%。不同类型和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抗病品种频率差异显著,晚粳>早籼>中籼>晚籼;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中抗病组合频率为:杂交晚稻>杂交早稻>杂交中稻。1990-2004年,17个抗或中抗白叶枯病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