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洛川苹果园土壤的理化特征,为陕西乃至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洛川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70个不同类型的果园,采用"X"形5点取样方法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树龄(1~≤5年、5~≤10年、10~≤15年、15~≤20年和20~≤30年)、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100cm、100~200cm)、产量(60t/hm2的高产园,≥30~≤60t/hm2的中产园,30t/hm2的低产园)、管理方式(中耕、深耕、免耕和种植三叶草)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20~40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偏高的果园占11.43%;土壤pH大于7.5的果园占94.0%;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较低或很低水平的果园占67.19%;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处于很低或较低水平的果园分别占68.6%,86.3%,81.4%,67.1%。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的果园分别占100%,62.8%。土壤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锌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以下的果园分别占23.5%,11.8%,17.7%和64.7%。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表现为高产园中产园低产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小幅增加,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从幼树期、初果期到盛果期呈现增加趋势,从盛果期到衰老期没有显著差异。种植三叶草能显著降低苹果园土壤的pH,总体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结论】洛川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pH偏高,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远低于国内其他他苹果主产区。提高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果园土壤pH,合理施肥是当前洛川苹果实现增产提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下降,高产组槟榔土壤全氮、有机质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低,高产组槟榔土壤全磷和全钾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高;而槟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上升,高产组槟榔土壤碱解氮增加量比低产组的偏高,高产组槟榔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比低产组的偏低,除了全氮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黄化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正常结果槟榔土壤和对照土壤的低。此外,黄化(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黄化(轻)的低。槟榔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槟榔产量有很大影响,低含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土壤可能会导致槟榔黄化病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3.
氮沉降对米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米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对氮沉降的响应.【方法】于贵州省罗甸县祥林村进行野外氮沉降模拟试验,以NH_4NO_3为供施氮源,设置低氮(N_1)、中氮(N_2)、高氮(N_3)和对照(CK)4个处理,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组有机质含量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施氮组土壤全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高,但没有显著差异;对比低氮、中氮和高氮3组,中氮组的水解氮含量比低氮组和高氮组的水解氮含量高;施氮处理对土壤全磷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最强;土壤有效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土壤全钾含量随时间不断减少,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对有效钾的含量整体表现为下降状态,且高氮组表现出显著性下降.【结论】氮沉降对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对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有促进作用,对全磷、有效钾含量有抑制作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生菜科学施肥技术,实现生菜高产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炭基肥与化肥配施对生菜植株养分吸收、土壤养分、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常规施肥水平下,高量炭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生菜产量、SPAD值、植株全钾含量、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中量炭基肥水平下,常规化肥减施显著降低了生菜叶片SPAD值、生菜植株全磷、全钾含量;化肥减施与炭基肥配施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炭基肥可以部分替代化肥,化肥配施高量炭基肥可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鼠茅草对苹果园土壤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树龄6年的红富士为材料,研究了鼠茅草对苹果园土壤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鼠茅草提高了苹果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且0~20 cm土层有机质提高幅度大于20~40cm土层;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全钾的含量下降最大,其次是全氮,再次是全磷;提高了苹果产量,增产5.72%;提高了苹果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了总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天津地区冬枣低产的原因,测定了不同产量冬枣园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含量和各个物候期土壤的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高、低产园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在不同采样期的变化趋势相同(有效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有效磷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有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产园中3种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低产园;植株生长前期土壤有效氮含量较低,盛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有效磷含量较低,果实发育期的有效钾含量较低;本研究还分析了各物候期中元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认为在天津冬枣园主要是补充氮和磷。补施氮肥的关键期是盛花期和果实发育期,补施磷肥应在初花期和果实彭大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中土壤碳、氮、磷、钾等养分特征,以及养分含量和养分空间异质性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土壤剖面(0~60cm)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1.94±11.70)g/kg、(4.07±1.70)g/kg、(264.16±111.75)mg/kg、(0.59±0.07)g/kg、(18.51±7.52)mg/kg、(23.87±3.58)g/kg和(152.81±70.92)mg/kg.土壤养分中,除速效氮含量呈左偏态分布,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呈右偏态分布,变异系数大小为:速效钾有机碳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钾全磷.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与氮素、磷素、钾素(全钾负相关)之间密切正相关,同时,全量养分之间彼此相互关联,速效养分中仅速效氮含量受控于全氮.【结论】土壤养分主要受植被和土壤两大因素影响,两大因素累计解释异质量为64.008%.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不同时期枣园土壤和植株养分的关系,为南疆红枣高产提供土壤管理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南疆高中低3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枣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量水平下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不同土层和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MBD)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6 7;土壤微生物量碳与骏枣展叶期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膨大期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各养分含量均保持在良好水平,土壤养分及植株养分能对微生物量碳、氮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园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广东光良镇高、低产园荔枝果树树冠滴水线处水平向内外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荔枝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荔枝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园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园的土壤脲酶活性.经统计分析,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呈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轮台白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轮台白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轮台白杏高产、优质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试验,对轮台白杏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施肥与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氮、磷、钾配比施入能使果实单果重提高10.6%~35.9%,产量提高16.0%~214.6%;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和适当提高钾肥量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9.3%~30.5%、维生素C 18.5%~46.1%、总糖8.8%~36.8%、减少总酸含量19.5%~46.4%。【结论】适宜氮、磷、钾配比有利于提高轮台白杏果实单果重和产量,但是氮磷钾肥施入总量过大反而有减产的趋势;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和较高钾肥比例有利于改善果实内在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降低总酸含量;在该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轮台白杏较适宜的N:P2O5:K2O施入量为:31.5∶17.5∶21.0 kg/667 m2,比例为1∶0.56∶0.67。  相似文献   

12.
We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soil minerals and fruit quality in apple trees grown in orchards,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the latter.Leaf mineral nutrients;soil nutrients in the 0-20,20-40,and 40-60 cm layers;and fruit quality traits in 32 apple orchards in China were monitored for 2 years.Significa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uit quality were identified via correlation analysis.An analysis of leaf data revealed that leaf nitrogen(N) and leaf magnesium(Mg) levels were extremely high in 75 and 89%of the orchards,respectively.In the Bohai Gulf region,94%of the orchard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than the standard.The soil pH values of the orchards in eastern China like eastern Shandong or Liaoning were lower than 7.0,while the pH valu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ern China like Shaanxi were much higher than 7.Soil alkali-hydrolyzable N levels in 47%of the orchards were lower than the optimal level of 70 mg kg~(-1).Generally,the soil alkali-hydrolyzable N levels of orchards in the Bohai Gulf reg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The available P levels in the orchards of the Bohai Gulf region were up to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However,although the available potassium(K) in most orchards was sufficient(51.39-309.94 mg kg~(-1)),leaf K content in 73%of the orchards was low,possibly due to fruit bagging or fruit overload.Approximately 63%of the orchards in Shandong and 29%of the orchards in Shannxi showed leaf Fe deficiencies.In the Loess Plateau,most orchards showed high leaf Ca levels,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leaf and soil phosphorus/potassium(P/K)content and fruit organic acid content.The amounts of fruit soluble sugar or fructos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calcium/potassium(Ca/K) levels and leaf calcium/boron(Ca/B) levels in most orchards.The excessive leaf N levels caused by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N fertilizer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fruit quality in most apple orchards in China.P,K,Ca,and B were key minerals associated with fruit quality.  相似文献   

13.
苹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关系的多元分析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品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找出果园土壤营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果园土壤有矢合理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北京昌平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规划等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因素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求解富士苹果优质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指出调查果园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昌平苹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钾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实硬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山东、陕西和甘肃等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钾和微量元素间有正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硼的相关系数达0.8261;果实单果质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有效铁、锌和硼呈负相关;果实硬度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正相关,与有效磷和钾呈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钾和钙均呈正相关。获得了土壤营养成分含量优化方案为:土壤有机质含量10.0~40.0 g.kg-1、全氮大于0.50g.kg-1、碱解氮400 mg.kg-1、有效磷230.88~400 mg.kg-1、有效钾583.43~600 mg.kg-1、有效钙1.0~5.0 mg.kg-1、有效铁5.00~60.00 mg.kg-1、有效锌0.80~20.0 mg.kg-1、有效硼0.5 mg.kg-1,理论上果实单果质量可以达到350.66 g、硬度12.1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19%、可滴定酸含量0.377%。在调查苹果园中,85.29%果园土壤碱解氮在200 mg.kg-1 以下;50%的果园缺磷,91.18%的果园缺钾,大部分果园土壤有效铁、锌含量不足。【结论】提高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钾和铁、锌含量是果园土壤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国环渤海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有效养分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营养状况诊断,为苹果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标准及叶片DRIS诊断法,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LSD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差异性显著分析,对两大产区树龄15—20年的高产(>37 500 kg•hm-2)、低产(<37 500 kg•hm-2)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环渤海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均值分别为10.9 g•kg-1、73.21 mg•kg-1、70.22 mg•kg-1、169.2 mg•kg-1 ;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均值分别为11.7g•kg-1、56.46 mg•kg-1、14.91 mg•kg-1、135.78 mg•kg-1 ;除有机质外,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含量为环渤海产区高于黄土高原产区;环渤海产区叶片N、P、K、Ca、Mg、Fe、Mn、Cu、Zn、B、Mo各养分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2.73%、0.18%、1.15%、9.63 g•kg-1、2.86 g•kg-1、87.97 mg•kg-1、124.02 mg•kg-1、13.36 mg•kg-1、15.64 mg•kg-1、35.09 mg•kg-1、0.51 mg•kg-1;黄土高原产区叶片N、P、K、Ca、Mg、Fe、Mn、Cu、Zn、B、Mo各养分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2.72%、0.18%、1.17%、10.23 g•kg-1、2.99 g•kg-1、88.69 mg•kg-1、116.39 mg•kg-1、10.85 mg•kg-1、15.94 mg•kg-1、39.55 mg•kg-1、0.51 mg•kg-1。通过DRIS法对两大优势产区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环渤海产区低产园叶片最缺乏的元素为Ca、K,其次是Fe、N、Zn,最不缺乏的是Cu、Mo;黄土高原产区低产园叶片最缺乏的元素是P、K,其次是N、Zn、Cu等,最不缺乏的是B、Ca。【结论】环渤海、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均为有机质中等偏低、缺氮;环渤海产区富P少K;黄土高原产区贫P缺K。低产园叶片诊断表明,黄土高原产区树体营养平衡状况优于环渤海产区,两产区均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建议环渤海产区增加K、N、Ca、Fe和Zn施用,黄土高原产区增加P、K、N、Zn、Cu、Mn、Fe施用,同时重视有机肥施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南疆果园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温宿县核桃和红枣果园土壤肥力水平,为核桃和红枣果园科学施肥和耕地地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果园土壤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土壤质地和质地构型作为评价指标,综合用于层次分析、特尔斐法、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评价温宿县核桃红枣园土壤肥力。【结果】温宿县核桃红枣园土壤肥力水平主要集中在中肥力和低肥力区,其中核桃园中肥力、低肥力区和极低肥力区分别占核桃园面积的45.65%、35.57%和11.91%;红枣园中肥力、低肥力区和极低肥力区分别占红枣园面积的46.55%、44.35%和6.29%。【结论】两类果园的土壤肥力水平属中低水平,有机质、氮素、磷素、有效性锰和锌缺乏是影响温宿县核桃和红枣果园土壤肥力水平主要障碍因子,应培肥地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补施微量元素锰肥和锌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6,他引:41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 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 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 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 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平欧杂交种榛果实发育时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平欧杂种榛产量、改善品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8年生新榛1号为材料,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榛子果实发育时期的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 (1)在土壤中等条件下,施用适量的N肥可以提高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N纯量<0.71 kg/株)、速生生长期(N纯量<0.95 kg/株)、脂化期(N纯量<0.89 kg/株)和成熟期(N纯量<0.66 kg/株)的净光合速率(Pn);施用适量P肥可以提高果实脂化期(P纯量<0.29 kg/株)的净光合速率;施用适量K肥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K纯量<0.25 kg/株)的净光合速率。(2)N肥与P肥的交互作用(N×P)可以提高果实速生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但会降低新榛1号果实坐果期、脂化期、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N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N×K)会降低果实速生生长期、脂化期的净光合速率;P肥与K肥的交互作用(P×K)会降低果实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结论】 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时期N肥、P肥、K肥施肥(纯量)分别为0.81 、0.23 和0.19 kg/株。经换算,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钾施肥量分别为1.75、0.50 和0.37 kg/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设3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等养分条件下,氮、磷和钾替代比例分别为10.0%、18.3%和15.0%),设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结果】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较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CK),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片SPAD值;改善了玉米的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玉米产量增加83.47%、14.94%,净收益增加419.58元/hm2;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3.08%~39.29%、71.97%~95.70%、13.29%~45.13%、20.00%~23.26%,提高含水量,降低土壤pH和土壤容重。【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促进玉米生长、增产增效和培肥土壤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有机肥替代等养分化肥对椪柑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提出适宜的有机肥替代量,为柑橘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年生枳砧台湾椪柑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FP)、有机肥替代氮、磷、钾肥的比例分别为10%、25%、18%(T1)、有机肥替代氮、磷、钾肥的比例分别为15%、38%、27%(T2)、有机肥替代氮、磷、钾肥的比例分别为20%、51%、36%(T3)、有机肥替代氮、磷、钾肥的比例分别为30%、76%、54%(T4),共6个处理,除CK外,各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养分一致,2019—2020年连续两年系统研究等养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椪柑当年生叶片、花、果等的干物质量积累、产量与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排放与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结果】(1)两年试验施肥处理的椪柑春、秋梢叶片,花和果实的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类似,即随有机肥替代比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总体上T1和T2处理更有利于叶片、花和果干物质量的积累。2019和2020年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产量分别较FP处理增加了7.2%—26.4%和2.0%—36.9%;(2)与FP相比,2020年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长了7.4%—9.8%,其他品质指标也有提升,且以T2和T3处理的效果较好;(3)2020年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较FP分别显著提高了4.6%—12.6%和16.4%—25.1%;(4)与FP相比,有机含量替代处理的土壤碳排放通量平均提高了20.1%、土层硝态氮含量减少了13.9%,且随有机肥替代比的增加,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迁移量越小;(5)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各处理得分从高到低顺序为T3、T2、T4、T1、FP、CK。【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T3处理效果最佳,兼顾树体生长发育、土壤良好理化特性和果实优质丰产,并能一定程度减轻土层硝态氮淋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