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施肥对槟榔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田间肥效试验表明,与常规施肥[ξ(N:P:K)=2:2:2]相比,增施氮肥[ξ(N:P:K)=3:2:2)]和增施钾肥[ξ(N:P:K)----2:2:3]表现较好的增产效应,增产效应依次为钾〉氮〉磷。经济效益以增施钾肥[ξ(N:P:K)=2:2:3]效果最佳,净利润达到123222.9元/hm2,增施氮肥[ξ(N:P:K)=3:2:2]净利润为115349.6元/hm2,比常规施肥净利润(109956.3元/hm^2)也高。说明当前槟榔施肥可以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晋南种公牛染色体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拟选入精子库的13头晋南种公牛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和监测,结果表明,晋南牛Y染色体存在多态性,具有中(亚中)部(7头)和近端(6头)着丝粒Y染色体双重核型;对其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和频率分析表明,染色体多倍体有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其总畸变率为4.13%。结构畸变的类型有染色单体缺失、断裂、间隙和染色体间隙、着丝点断裂等,其总畸变率为2.54%。经比较分析,研究的13头晋南种公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减施氮肥对花生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北方黄淮海和南方红壤旱地产区选用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北方选用 ‘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T0)、施N 157.5 kg·hm-2(T1)、施N 157.5 kg·hm-2+CaO 450 kg·hm-2(T2)、施CaO 450 kg·hm-2(T3)、施N 67.5 kg·hm-2+CaO 450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T4)、施N 67.5 kg·hm-2作为基肥+花针期追施N45 kg·hm-2+CaO 450 kg·hm-2(T5)共6个处理;南方选用‘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施N 0 kg·hm-2(S0)、施N157.5 kg·hm-2(S1)、施N 157.5 kg·hm-2+ CaO 568 kg·hm-2(S2)、施N 112.5 kg·hm-2(S3)、施N 112.5 kg·hm-2+CaO 568 kg·hm-2(S4)共5个处理,研究了减氮增钙及氮、钙肥施用时期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碳氮代谢酶活性,根瘤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T1)相比,减氮增钙(T4)处理明显提高结荚期根瘤数量和鲜重,提高生育后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叶片中的碳、氮酶活性提高,产量提高4.5%。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产量提高10.8%;基施钙肥处理(T4)与花针期追施钙肥处理(T5)相比,产量提高228%。同时,与S1相比,S2处理的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15.6%和29.8%。与S1相比,氮肥减施+基施钙肥处理(S4)的产量提高27.7%。表明氮肥减施后钙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作为基肥效果更好。因此,无论是北方黄淮海花生生产区、还是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区,增施钙肥是花生产量提高的有效措施,可作为氮肥减施后保障花生稳产的重要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耐药性和致病性),为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离自广西百色地区的2株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GX/P2/2011株和SW/GX/P3/2011株)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的8个基因片段(HA、NA、NP、M、NS、PB1、PB2和PA基因),经克隆测序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开放阅读框(ORF)分别是PB2:2280 bp、PB1:2274 bp、PA:2151 bp、HA:1683 bp、NP:1497 bp、NA:1410 bp、M:982 bp和NS:838 bp.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仅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相似性较高,而HA、NA、NP、NS、PA、PB2和PB1基因核苷酸序列均与禽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相似性较高,在基因型分类上属于G57基因型,为我国广泛流行的H9N2亚型基因型.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蛋白发生R180Q、T213A、D216E、M224L、N285S和V287T突变,NA蛋白抗原决定簇S331V、W403S和Q431K也发生突变;NA蛋白在N2亚型的耐药性关键位点119E、151D、292R、276E和294N位点未发生突变,但在NA蛋白抗原区存在S331V、K367E和Q432K突变,且M2氨基酸位点发生S31N突变.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连接HA1和HA2的氨基酸均为RSSR↓GLF;HA蛋白存在1个因P315S突变而新增的潜在糖基化位点(NCS);NA蛋白未缺失NA潜在糖基化位点,也未出现NA蛋白颈部杆状结构63~65 aa缺失现象,在NA潜在糖基化位点中69、86、146、200和234 aa处非常保守,但发生W402S突变.[结论]从广西百色分离获得的2株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GX/P2/2011株和SW/GX/P3/2011株)虽为低致病力毒株,但在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致病性有增强趋势,已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应加强广西地区哺乳动物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监控,并警惕其跨种间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立式螺旋输送机的有关动力性能(物料的输送速度、生产率、消耗功率等)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了输送速度的方程式,导出了生产率Q和所需功率N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可在立式螺旋输送机的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多雨寡照频发,同时生产上种植密度的增加影响了群体光照,研究植酶Q9对大田遮阴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2013—2018年,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夏玉米品种登海605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67 500株/hm 2。试验设置3个遮阴处理,分别为开花至收获期遮阴(S1)、拔节至开花期遮阴(S2)和出苗至收获期遮阴(S3),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大田遮光率为60%;另外,选用化控试剂植酶Q9对遮阴和正常光照处理进行外源调控,即开花至收获期遮阴-植酶Q9(Z-S1)、拔节至开花期遮阴-植酶Q9(Z-S2)、出苗至收获期遮阴-植酶Q9(Z-S3)和正常光照-植酶Q9(Z-CK),以同时期喷施清水为对照,探讨植酶Q9对大田遮阴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遮阴延缓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雌雄间隔延长,抽雄和吐丝期较对照延迟6 d左右,叶面积指数、功能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穗长、穗粗减小,秃顶变长,株高、穗位高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增加,进而产量显著降低。喷施植酶Q9后,S3和S2的生育进程较其对照提前1—2 d,雌雄间隔缩短1 d,叶面积指数、SPAD值、穗位高、株高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加,倒伏率和空秆率降低;S3穗部性状得到改善。喷施植酶Q9增加了夏玉米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产量,S3、S2、S1喷施植酶Q9后分别平均增产21%、9%、14%。【结论】 喷施植酶Q9可以有效缓解夏玉米弱光胁迫导致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硫素营养对高产夏玉米施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每公顷基施:0(CK)、36.3(S1)、413.85(S2)kg硫时,玉米每公顷产量分别为9784.5、10639.5、11322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8.73%和15.71%,并提高了果穗长度,增加了穗行数、行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大。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植珠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光合势、净同化率提高。CK、S1处理硫的积累强度为“M”曲线,开花、乳熟期为吸收高峰;S2处理为“N”型曲线。玉米生育前期,N、P、K的积累强度表现为S2>S1>CK,单株对N、P、K、Mn、Zn、Mg的总吸收量表现为S2>S1>CK。另外,缺硫时天冬氨酸升高,精氨酸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立式螺旋输送机的有关动力性能(物料的输送速度、生产率、消耗功率等)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了输送速度的方程式,导出了生产率Q和所需功率N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可在立式螺旋输送机的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对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的作用,为水稻遭遇寡照稳产 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桂农占为试验材料,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 0 k g/hm2(N0)、22.5 kg/ hm2(N1)、37.5 kg/hm2(N2)和 52.5 kg/hm2(N3)为主区,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不遮光(S0)、幼穗分化二 期至齐穗期遮光(S1)、齐穗期至成熟期遮光(S2)、幼穗分化二期至成熟期遮光(S3)为副区,进行大田裂 区试验,研究幼穗分化期氮肥不同用量与幼穗分化后不同遮光时间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特征、产量及其构成 的影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均表现为处理 S0 > S1 > S2 > S3。相较于 S0,处理 S1、S2 和 S3 分别减产 32.0%、52.7%、67.8%,且差异显著;增施氮肥降低了遮光导致的减产幅度,在 S1、S2、S3 处理下, 处理 N2 和 N3 水稻产量较 N1 分别提高 3.9% 和 4.3%、4.4% 和 6.8%、0.9% 和 3.1%;同时分析发现增施氮肥延 长了遮光处理下水稻的籽粒灌浆期,减少了成穗率、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幅度。【结论】增施穗 肥氮素用量可延长幼穗分化期后遭遇寡照水稻的籽粒灌浆期,降低遮光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遮光导致的水稻减产效应。其中增施氮肥对 S2 处理的稳产效果最好,其次为 S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 A)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Norvasc)对大鼠慢性缺氧所致右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Cs A处理组、Norvasc处理组及正常对照组。慢性缺氧组、Cs A处理组、Norvasc处理组大鼠均置于缺氧仓内连续缺氧21 d,缺氧第1天始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和Cs A10 mg/(kg·d)腹腔注射、Norvasc 30 mg/2+(kg·d)灌胃,共21 d。检测右心室(RV)、左心室(LV)、室间隔(S)和体质量(BW)、Ca N和[Ca]i活性、以及Cn A、-MHC表达水平。结果慢性缺氧组RV/(LV+S)、RV/BW比值、-MHC表达高于Cs A和Norvasc处理组、正常对照组(P〈0.01);2+Norvasc处理组[Ca]i、Ca N活性低于慢性缺氧组(P〈0.01),而Cs A处理组仅有Ca N活性低于慢性缺氧组(P〈0.01)。结论2+Cs A和Norvasc可能通过抑制[Ca]i、Ca N活性来防止慢性缺氧致大鼠右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晶闸管工作时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将引起电路中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并产生畸变功率,目前尚无专门仪表测试畸变功率。文章以功率四边形方法为基础,给出了谐波功率测量仪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输电电压等级为110 kV及以上的输油站,提出了一种考虑线路充电功率的无功补偿策略,其在充分考虑线路充电功率的基础上,利用输电线路的π形等值电路,计算输电线路上无功功率的分布情况,并以上级变电所计量的无功功率最小值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得出当输油站电力负荷在空载和轻载时,通过减少无功补偿装置投用的容量,保证输油站在低功率因数方式下运行,增大输油站的感性无功功率,从而达到冲减线路充电功率、控制反向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费开支的目的.(表6,图2,参6)  相似文献   

13.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轮式拖拉机挂钩牵引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索进行了理论分析。寻求改善牵引条件,提高牵引力的途径。提出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可采取改变轮式拖拉机负荷分布等几项可行的措施,提高轮式拖拉机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PC开关电源中辅助电源的作用及其与主电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提高泵站运行效率的观点 ,结合宝鸡峡南上座泵站机组的实际资料 ,对该泵站异步电动机组进行补偿分析 ,找出了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容量、投资变化率及投资回收年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南上座泵站 ,异步电动机组功率因数补偿到 0 .94时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提出用遗传算法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分段的方法。提出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并根据优化结果给出控制方案,指导各个变电站VQC建立合理的限值。该方法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节电效益显著。在确定VQC上下限时,将每一时段的预测负荷定义为模糊数,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精确化,可计算出对应的无功调节范围。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编写了无功优化程序,并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计算,系统各母线电压满足约束条件,在满足控制设备投切次数限制的条件下,降低了电能损耗。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4.96%。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小型泵站安装异步电动机拖动水泵运行中功率因数低,给电力系统带来无功损耗较大的缺陷。结合宝鸡峡南上座泵站装设机组的实际资料,采用配装同步电动机组进行无功补偿分析计算,对其配装同步机组容量作了探讨。指出在中、小型泵站选型设计时,采用配装同步电动机组容量与异步电动机组容量比小于0.3是比较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单一电流传感器检测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中电感电流信号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控制输入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不需要分别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被检测的电感电流主要用在2个方面:一是用于与锯齿波信号相比较去控制输入电流的波形;另一是用于当主开关处于开通或关断状态时,通过对电感电流变化率的处理得出输入和输出电压信号.同传统的APFC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再使用耗能的分压电阻器采集信号;(2)自然实现了功率转换级同控制级的电气隔离;(3)不必进行复杂的数字采样和大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主要通过双-单杂交技术,探讨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单核体分离比例偏离1∶ 1与细胞质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双-单杂交所形成的由受体细胞质和受体、供体细胞核组成的同质异核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裂解后,毫无例外地都是与受体交配型相同的核居多,说明受体细胞质环境对双-单杂交所得异核体裂解后的核的存活和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双-单杂交中,作为供体的2个核中只有亲和力强的那个核优先迁移到受体中,形成新的异核体,即存在先导核,先导核与B因子的亲和特异性有关,特异性越高,先导核迁移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的脆性源是电力系统脆性激发的源头,基于直流潮流和分布因子法相结合,提出了快速找到系统脆性源的方法和步骤,并以三母线电力系统脆性源辨识为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