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全球的环境变化如气候变暖、氮沉降及盐渍化等因素又反过来会影响入侵植物的形态属性、入侵性等。以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和本地蟛蜞菊为研究对象,采用同质园试验研究比较了南美蟛蜞菊和本地蟛蜞菊对模拟盐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初步探讨了南美蟛蜞菊对盐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呈现出盐胁迫抑制生长的规律,而本地蟛蜞菊呈现出低盐胁迫(0.1 mol/L)促进生长,中高盐胁迫(0.2、0.3 mol/L)抑制生长的规律,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总生物量、相对株高、茎节数以及根长的减少。其中低盐胁迫下2种植物的叶片数均有所增加。随着盐浓度的升高,2种植物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这些结果可为今后南美蟛蜞菊适生区的预测及其入侵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东是物种跨国界、跨洲界迁移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南美蟛蜞菊是广东地区主要的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的生存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广东地区南美蟛蜞菊的入侵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引进利用与逸生建群时期、大规模暴发与危害时期、防治与利用共存时期.南美蟛蜞菊在广东快速扩散蔓延主要因为盲目绿化种植,化感作用则是其造成危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蟛蜞菊和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参数的影响,探讨2种蟛蜞菊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抑制三裂叶蟛蜞菊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蟛蜞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15 d干旱和3 d复水试验,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为(24.4±1.23)%,比较2种蟛蜞菊干旱与复水下生长指数、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变化。【结果】(1)在干旱胁迫处理下,2种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且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三裂叶蟛蜞菊,而根冠比显著低于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2种蟛蜞菊的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均增加,而根冠比下降,且三裂叶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增加更快,根冠比下降更快,但各指标在种间均无显著差异。(2)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蟛蜞菊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增加,三裂叶蟛蜞菊则显著下降。复水后,蟛蜞菊叶绿素各指标总体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三裂叶蟛蜞菊则增加(叶绿素b含量除外),且三裂叶蟛蜞菊Chla/b显著高于蟛蜞菊。(3)复水前后2种蟛蜞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2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均显著低于蟛蜞菊。(4)复水前后蟛蜞菊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复水后SOD、POD、CAT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并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复水前后三裂叶蟛蜞SOD、POD、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且复水后仅POD和APX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恢复能力较好,但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比蟛蜞菊差,在园林绿地管理中,应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以抑制三裂叶蟛蜞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广东是我国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窗口",是我国发生物种跨国界迁移和洲际迁移几率最大的区域之一,其外来入侵植物以薇甘菊、水葫芦、空心莲子草、飞机草以及南美蟛蜞菊的危害最为严重。探讨重要农林入侵植物的防治方法,并依据入侵植物的各自特点将其进行有效的利用,成为了现今治理外来入侵植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科学的防治和有效的利用,以最小的治理成本实现对入侵植物的有效遏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克隆繁殖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娟  朱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69-6470
[目的]揭示不同生境条件下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能力和生态适应性,为探明南美蟛蜞菊的入侵能力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选取3个生境(潮州市东丽湖、慧如公园、泰佛殿)的蟛蜞菊植株,比较不同生境下土壤含水量与其克隆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土壤含水量对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越高,其克隆繁殖特性越强。南美蟛蜞菊克隆繁殖特性强弱在3个生境的顺序为:东丽湖(21%土壤含水量)>慧如公园(13%)>泰佛殿(3%),说明在含水量为21%的东丽湖地区,南美蟛蜞菊处于最佳生活状态,具有较长的根和基株匍匐茎,较短的间隔子,较高的克隆分株。[结论]土壤含水量对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叶片绿色度(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分析其相关性,以期了解各类植物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方法]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广州大学校园50种常见植物的SPAD值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13种豆目植物和4种夹竹桃科植物叶片SPAD值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总体平均值;豆目植物中,云实科植物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普遍高于蝶形花科和含羞草科植物的相关值。6种外来植物叶片SPAD值在0.05水平显著低于总体平均值,而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含量则低于总体平均值,但差异不显著。[结论]50种植物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最佳相关函数为多项式函数。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 E)活性的影响。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3种入侵植物茎和叶组织活性物质,改良Ellam法测定其对福寿螺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入侵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ACh E和BCh E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薇甘菊和南美蟛蜞菊叶比茎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五爪金龙的茎则比叶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各提取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梯度依赖性特点,在质量浓度为0.100 0 mg/m L时的抑制率接近阳性对照组。五爪金龙的茎和薇甘菊的叶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两种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0%以上,说明这两种入侵植物具有开发为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陈华  林淑玲  沈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51-16754
[目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不同叶位对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的寄生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寄生效应。[方法]连续3d从野外取样,采用叶绿素成像技术和分光光度计,测定寄生影响。[结果]寄生显著降低了薇甘菊第4、5片叶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低光诱导下的qP和NPQ均无显著影响,却显著降低了第8、9片叶子的光合电子传递相对速率(ETR)。寄生也改变了寄主叶片的均质性。寄生非显著地降低了寄主薇甘菊第4~9片叶的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地降低了第6、7、9片叶的叶绿素a/b值。田野菟丝子茎内的色素含量均非常低,叶绿素a/b却保持与寄主薇甘菊相似的水平。[结论]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对寄主产生的胁迫直接影响寄主的光化学中心的活性,从而影响其光合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铅富集植物假繁缕[(Pseudostellariamaximowicziana(Franch.EtSavat.)Pax]为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锌复合胁迫对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锌复合胁迫下,随铅或锌浓度的增加.假繁缕根系活力呈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呈增加的趋势,而叶绿素a/b值呈降低的趋势。同时,随铅或锌浓度的增加,假繁缕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这表明,铅富集植物假繁缕已经适应了铅、锌的胁迫。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通过比较外来植物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肥力变化,以期揭示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机制。【方法】本文采用传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比较了入侵对8种土壤肥力因子和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有机质、NO3--N、NH4+-N、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含量。重度入侵生境中铵态氮含量最高达53.00 mg?kg-1,分别是空白对照土、混生当地植物土和单一当地植物土的14.1、9.9和5.9倍。脲酶含量在重度为2.87,显著高于当地植物区,并为空白区的3.9倍。培养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提高了土壤自生固氮菌、氨氧化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结论】紫茎泽兰改变了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暗示着微生物的改变引起土壤酶活性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土壤肥力,形成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微生态环境以利于入侵扩张。  相似文献   

11.
CaCO3对黄豆生长过程中Cd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中施用CaCO3对黄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即CaCO3对黄豆生长过程中Cd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Cd污染土壤中,适量施用CaCO3可以显著增加黄豆植株高度、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SOD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说明CaCO3能有效缓解Cd对黄豆的毒害.以黄豆豆荚鲜重为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未受Cd污染的土壤中,CaCO3的建议施用量为0.5g/kg;Cd污染水平为5mg/kg的土壤中,CaCO3的建议施用量为2g/kg。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桂朝2号和叠加占为试验材料,以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为指标,研究施氮对水稻植株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总氮、蛋白氮、叶绿素氮、可溶性蛋白氮、Rubisco-N、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重施穗肥时其含量较高。但施氮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对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影响明显。不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品种早晚季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Rubisco-N和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植株早晚季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总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阐明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锰胁迫对3种花卉植物生理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花卉植物应用于锰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锰胁迫对紫茉莉、金盏菊、万寿菊生理抗性的影响。[结果]随着锰离子浓度的升高,3种花卉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脯氨酸的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锰处理紫茉莉、金盏菊、万寿菊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不添加锰处理的下降36.00%、5.29%、10.50%。3种花卉植物细胞膜系统所受伤害程度的大小顺序为万寿菊>紫茉莉>金盏菊。锰胁迫时金盏菊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最大,锰离子最高和最低浓度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相差近25倍。[结论]金盏菊对锰胁迫的耐受能力高于紫茉莉和万寿菊。  相似文献   

14.
葎草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葎草在生长过程中对其他植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葎草水浸提液对番茄、矮脚黄、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葎草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终萌发率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对番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对矮脚黄、莴苣的影响较显著,而且地上部浸提液对矮脚黄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地下部强,而地下部浸提液对莴苣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地上部明显。葎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对3种植物根长和苗长生长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不同处理浓度,抑制根长生长,而刺激苗长生长。[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海拔土壤的综合肥力,并揭示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方法]对湖北宣恩烟叶产区不同海拔的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该产区的土壤养分总体适宜优质烟叶生产,其中,高海拔地区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丰富,但磷素普遍缺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在高海拔与中、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大小为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且在高海拔与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高海拔与中海拔、中、低海拔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对该地区烟叶的生产及区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该区烤烟种植区划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慧  王超  王沛芳  薛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54-1658,1661
[目的]揭示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共同存在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磷营养水平对Cd、Zn复合污染下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2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MDA含量、GSH含量、POD活性、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SH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不存在磷水平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是黑藻比伊乐藻对胁迫更敏感,并且耐性优于伊乐藻。[结论]不同磷营养水平对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影响不一样,其中低磷水平(0.05 mg/L)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与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而高磷水平(5 mg/L)则加重了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植烟土壤砾石含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34-10335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植烟土壤的砾石含量。[方法]通过对贵州省4个地区28个植烟县5种类型的植烟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砾石含量。[结果]除紫色土个别砾级外,砾石体积比都表现出随着砾级比增大,体积比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砾级的砾石体积比不尽相同。不同土壤类型总砾石含量的体积比顺序为黄壤>石灰土>紫色土>黄棕壤>水稻土;4个地区间砾石含量差异很显著,土壤中总的砾石含量以毕节最高,为11.28%,其次是黔南,为6.57%,黔西南和遵义分别为5.24%、5.19%。[结论]一般情况下,砾石体积比随砾级比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4种入侵植物的水提取液及其与农药的混合液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趋避和毒杀试验,结果表明,生药量为1g/mL的薇甘菊水提取液和马樱丹水提液对假眼小绿叶蝉趋避效最好;1g/mL的薇甘菊水提取液与2.5%联苯菊酯20 mL 900倍液混合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毒杀效果与2.5%联苯菊酯35 mL 900倍液的杀虫效果相当.4种入侵植物水提液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强弱依次为薇甘菊>马缨丹>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烤烟K326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永川烟草的田间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经济性状。[结果]各处理农艺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时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以16 500和18 180株/hm2密度处理较高,不同处理均表现为打顶期旺长期成熟期。22 725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差,18 180株/hm2密度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较高。[结论]总体比较,以种植密度18 180株/hm2较适宜烤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