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2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20~100d试验羊妊娠断阴性(B超判断未怀孕)的准确率为100%,正常交配羊妊娠诊断阳性(B超判断怀孕)的准确率为100%;部分胚胎移植后20d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在胚胎移植(2~8细胞胚胎)30d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而且能得到胚胎移植羊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试验说明,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2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20-100d试验羊妊娠断阴性(B超判断未怀孕)的准确率为100%,正常交配羊妊娠诊断阳性(B超判断怀孕)的准确率为100%;部分胚胎移植后20d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在胚胎移植(2~8细胞胚胎)30d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而且能得到胚胎移植羊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试验说明,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2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20~100天试验羊妊娠诊断阴性(B超判断未怀孕)的准确率为100%;正常交配羊妊娠诊断阳性(B超判断怀孕)的准确率为100%;部分胚胎移植后20天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在胚胎移植(2-8细胞胚胎)30天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而且能得到胚胎移植羊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试验说明,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2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着和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20-100天试验羊妊娠诊断阴性(B超判断未怀孕)的准确率为100%;正常酱羊妊娠诊断阳性(B超判断怀孕)的准确率为100%;部分胚胎移植后20天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在胚胎移植(2-8细胞胚胎)30天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而且能得到胚胎稀薄标志着是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试验说明,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应用B型超声断层扫描仪对 2 79只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受体白山羊和 87只自然交配波尔山羊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在胚胎移植后 2 0~ 10 0天试验羊妊娠诊断阴性 (B超判断未怀孕 )的准确率为 10 0 % ;正常交配羊妊娠诊断阳性 (B超判断怀孕 )的准确率为 10 0 % ;部分胚胎移植后 2 0天左右的受体羊出现假阳性 ,这可能与胚胎移植后胎儿发育停止或出现流产或手术造成的粘连有关。试验证明 ,在胚胎移植 (2 - 8细胞胚胎 ) 30天以后进行B超妊娠检查不仅可准确判断妊娠情况 ,而且能得到胚胎移植羊流产或妊娠中止的数据 ,试验说明 ,B超妊娠诊断是目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般的诊断方法不能确定是否已受孕的8头波尔山羊母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的内分泌指标-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连续检测一个发情周期20d,每5d采集血液样本一次,每只母羊连采4次。由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经实验检验,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75%。因此,对于有条件的波尔山羊饲养场,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种养繁殖单位,可以将RIA作为波尔山羊早期妊娠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奶牛早期妊娠的B型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实时B超对不同妊娠日龄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检查。早期妊娠检查声像图特点主要表现为胚囊、胚斑和胎心搏动。配种后33 d声像图可以清晰显示胚囊和胚斑,配种后40 d确诊率可达100%。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检测法从腹壁诊断母猪早期妊娠,方法简便,准确率高,还可鉴别胎儿死活及预测猪胎数目。此法国外已使用多年,据报道妊娠40天以上诊断准确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采用MEDISON SA-600型超声实时显像仪,以妊娠囊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对658只配种实验猕猴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探索。结果表明:妊娠15d诊断准确率为95.5%,20d诊断准确率为100%。同时对猕猴妊娠各期B超影像的特征及猕猴检测的操作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用猪用妊娠诊断剂对山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配种后 2 0± 2d的黄淮母山羊 16 4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 90只和对照组 74只 ,探讨“猪用妊娠诊断剂”对山羊早期妊娠诊断效果。结果表明 ,试验组肌注妊娠诊断剂 ,检出空怀准确率为 92 % (P <0 0 1) ,检出妊娠准确率为 30 % ,而分娩率和双胎率分别低于对照组 5 2 %和33 4 % (P >0 0 5 )。综合分析认为雌激素类妊娠诊断剂不适合于山羊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际观察、考察育种记录、遗传分析和适合性检验,分析了秦皇岛市波尔山羊繁育改良中心1998 -2003年度波尔山羊、唐山奶山羊以及波尔山羊对唐山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肉垂、头颈部毛色特征遗传规律;同时研究了波唐级进杂交改良后代肉垂、头颈部毛色特征与早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波尔山羊的无肉垂以及头颈部毛色特征两性状分别由不同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肉垂有无对早期体重无显著影响,而头颈部毛色特征对早期体重有显著影响,白色头颈的初生重和2月龄体重显著高于波尔类型的相应指标(P<0.0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扩增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承德无角山羊3个品种113个个体的Callipyge基因长度为493 bp的片段。 经测序,发现一个SNP位点,第184 bp处C→T。对Callipyge限制性酶切位点(Fok I)的PCR-RFLP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在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两个品种中表现多态性,得到CC、CT和TT 3种基因型,波尔山羊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571、0.3143、0.0286,南江黄羊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947、0.1053、0.0000,而承德无角山羊全部为CC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184C→T可能与山羊双肌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相鹏  王锋 《家畜生态》2004,25(4):230-232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供体状况、药物、季节等因素使供体超排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受体状况、胚胎质量等对受体的妊娠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应用。本文对以上影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波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用的Logisitic模型和Compertz模型分别拟合了纯种波尔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当地的唐山奶山关照 要交一代、级进杂交二代(波尔山羊与杂交一代母羊回交)、级进杂交三代山羊初生至7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达到0.96以上,其中Compertz模型的拟合优度均高于Logisitic模型。用Compertz模型参数估计了各种类型公母羊的最大体质量、拐点体质量、拐点日龄、最大日增体质量和瞬时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各类羊在早期生长较快;不同类型的相应公母羊间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不同类型羊也存在一定差异;级进杂交二代公母羊和杂交三代母羊的表现和纯种波尔山羊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利用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綦江本地山羊进行了杂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具有与双亲相似的外貌特征,表现出肉用体型,杂种优势明显,尤以波杂羊更为明显。南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明显的高于本地羊(P<0.05),波杂一代各阶段体重极显著地高于本地羊(P<0.01),其中6月龄南杂一代公羊体重18.74kg,比本地羊提高31.97%,日增重提高32.93%;6月龄波杂一代公羊体重30.04kg,比本地羊提高111.5%,日增重提高116.8%。屠宰测定表明,杂一代羊产肉性能均高于本地羊,其中波杂一代羊屠宰率49.5%,比本地羊高3.37个百分点,净肉率35.65%,比本地羊高5.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The number of Boer crossbred meat goats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although how their growth and slaughter traits compare with those of Spanish goats and influences of maternal genotype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evaluated. This information would be useful to achieve optimal meat goat production systems and yield of goat products desired by consumers. Therefore, postweaning growth (9 to 24 wk of age) and slaughter traits (212 +/- 5.0 d of age) of Boer x Spanish, Spanish, and Boer x Angora wethers (n = 16, 18, and 18 for growth measures, respectively, and n = 6 per genotype for slaughter traits) consuming a concentrate-based diet were compared. Over the 16-wk performance period, ADG, DMI, and ADG:DMI were greater (P < 0.05) for Boer crossbreds than for Spanish goats (ADG: 154, 117, and 161 g; DMI: 646, 522, and 683 g/d; ADG:DMI: 263, 235, and 261 g/kg for Boer x Spanish, Spanish, and Boer x Angora, respectively). Dressing percentage (46.3, 47.3, and 47.0% of BW; SE = 1.21) and quality grade score (11.17, 9.67, and 11.17 for Boer x Spanish, Spanish, and Boer x Angora, respectively; SE = 0.66 [12 = Choice+; 11 = Choice; 10 = Choice-; 9 = Good+]) were similar among genotypes. Weights of some noncarcass components were greater for Boer crossbreds than for Spanish goats, but relative to empty BW, noncarcass component weights were similar among genotypes. Concentrations of moisture, ash, fat, and protein in carcass and noncarcass components did not differ among genotypes. Contributions to the carcass of different primal cuts were similar among genotypes, and there were few differences in concentrations of separated lean, bone, and fat in primal cuts. In conclusion, when consuming a concentrate-based diet, early postweaning growth rate was similar between Boer x Spanish and Boer x Angora wethers and greater for Boer crossbreds than for Spanish wethers. Slaughter traits were primarily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final BW.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云南黄山羊新品种培育的育种效率和遗传进展,准确度量育种素材波尔山羊黄色群体的近交程度及亲缘关系是一个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对来自云南省种羊推广中心的37只黄色波尔山羊公羊进行测序,通过质控获取高质量高密度SNP变异信息,并使用Gmatrix v2、Plink v1.90、MegaX v10.0等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状态同源距离计算(identity by state,IBS)、基因型亲缘关系G矩阵构建、亲缘系数计算、NJ聚类分析和基因组近交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37只黄色公羊中检测出位于29条常染色体上的高质量SNPs位点88 393个,共检测出长纯合片段(ROH)1 537条,大小在1 000.582~18 400.12 kb之间,平均每条ROH长2 576.34 kb,平均含有93.15个SNPs;37只黄色公羊被分为11个家系,其中3个家系仅各有1只黄色公羊,家系A与K亲缘关系最远;基于ROH的群体平均基因组近交系数为0.043,其中3只黄色公羊的基因组近交系数>0.125,存在较多的近交积累。本研究结果为波尔山羊黄色群体在云南黄山羊新品种培育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评估山羊个体近交水平、防止近交衰退、优化选种选配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布尔山羊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布尔山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尔山羊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60,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核型为60,XX。共有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所有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X染色体为第二大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天是唯一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研究发现,布尔山羊存在1.7%的三倍体和5.9%的四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