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晋豆3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1 晋豆38的种质基础与选育 晋豆38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育种二室——鲜食毛豆课题组通过杂交、南繁加代、系谱法选育,于2004年育成。  相似文献   

2.
晋豆(鲜食)33号原名忻(毛)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鲜食大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05007).该品种是山西省目前唯一一个省审菜用大豆品种,于1999年从引自日本的一个NP(原)高代优良专用大豆(枝豆)种质材料,通过田间鉴定、系谱法选育、南繁北育自主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分带轮作中影响小麦套作玉米复合产量的带宽、小麦、玉米及窝距4个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型的典型模式为1.50m分带+小麦兴竹-号+玉米黔西4号+玉米窝距20.0cm;(2)粮豆型的典型模式为1.83m分带+毕麦10号+3行黄豆+黔西4号+窝距30.0cm;(3)兼用型为1.67m分带+毕麦10号+2行黄豆(或不种)+黔西4号+窝距23.3cm;(4)试验的最佳模式比其它模式平均每667m2增收粮食87.28kg,变幅为14.31~170.85kg;比其它模式平均增值113.46元/667m2,变幅为7.45~198.25元/667m2,选择最佳模式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决定复合产量的关键因子是玉米产量,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鲜食毛豆课题组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选育出忻(毛)豆1号新品种,并进行速冻加工试验,使加工后的毛豆能保持原有的色泽、营养和风味.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 85% 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 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 2.27 万 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 万 hm2。2022 年本研究采用 4∶2 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 958,大豆包括齐黄 34、嘉豆 6号、冀豆 23 等黄淮地区 32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综合考量 32 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等因素,筛选出菏豆 41、齐黄 34、郓豆 1 号、华豆 19、临豆 10 号、菏育 10 号、沧豆 16、冀豆 23、嘉豆 16、丰豆 6 号共 10 个品种,为禹城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品种支撑,是提升区域性大豆产能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膳食纤维,是果蔬型休闲保健食品。晋甜加糯2号是甜加糯型玉米新品种,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甜糯玉米籽粒比1:3,具有果穗均匀形态好、香甜软糯口感佳、丰产稳产抗性好的特点,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晋审玉20190083),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及其近似生态区种植。本文介绍了晋甜加糯2号特征特性并对其栽培种植技术及其制种要点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的适宜播种期,在代表贵州省西南部大豆主产区的盘县对大豆新品种黔豆8号进行了7个不同播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各播种期对鲜食英产量和干籽粒产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对生育性状影响显著,对形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英/粒等)影响较大.试验结果确定了黔豆8号在盘县作为900kg/667m以上高产鲜食英生产的播期为4月22日-5月2日,提早上市可于4月2日开始播种,明确了黔豆8号作为杆子粒生产达到220kg/667m2以上的播种时期为4月12日-4月22日.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本文主要指甜、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来,伴随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就鲜食玉米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采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阐述,为高产高效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冯素芬  刘元剑  许蕊淇  张薇 《作物杂志》2022,38(1):220-1183
对云南省2016-2020年审定的18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为云南省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云甜玉10号产量最高,但是抗病性较差,需尽早预防病害。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号和双甜318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适中,口感风味较佳,抗病性方面优势明显。2个甜玉米品种(云甜玉9号、美玉甜007)和2个糯玉米品种(大玉糯1号、甜糯302)的产量较高,其他性状适中,但是抗病性稍欠缺,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地区种植,并预防病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生物刺激剂对玉米的增产提质效果,试验探讨不同生物刺激剂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为鲜食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鲜食玉米‘钱江糯3号’为试验品种,以3种生物刺激剂(阿美滋、美基、保康灵1号)为供试药剂,设置6个处理(阿美滋1000倍液、阿美滋1500倍液、阿美滋2000倍液、美基3000倍液、保康灵1号300倍液、清水对照),研究大田常规施肥水平下药剂对‘钱江糯3号’的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阿美滋1500倍液喷施下,玉米的行粒数、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产量均最高,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均居第3位;在保康灵1号300倍液喷施下,玉米的穗粗最高,单穗鲜重、单穗净重、产量均居第2位,蛋白质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还原糖含量居第2位。阿美滋1500倍液在增加玉米产量上是最佳选择,保康灵1号300倍液则对提升玉米品质最有效果。建议生产上将阿美滋1500倍液与保康灵1号300倍液配合施用,这对鲜食玉米的增产提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水果型蔬菜,由于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颜色多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欢迎.特别在大中城市市场需求较大。鲜食玉米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和作为鲜食的普通玉米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甜玉米和糯玉米。新甜玉7号是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选育的甜玉米单交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宜在全疆春播.北疆热量丰富地区麦收后复播。  相似文献   

12.
贾淑村 《中国种业》2021,(11):119-121
通过多年鲜食大豆的栽培试验和生产应用,在丹东地区种植鲜食大豆品种推荐辽鲜豆20、铁鲜10、雨农豆8号等,对栽培技术中的施肥、播期、密度、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进行归纳总结,为农丹东地区鲜食大豆的种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形势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分析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对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广东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亚波  史玉宏 《种子科技》2003,21(2):109-109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作为休闲食品的糯玉米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生育期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可种植方式及区域广,同时又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因而市场对该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大。现将该品种复播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来源晋单(糯)41号玉米(原代号鲜糯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N9603(鲁糯1号二环系选育)为母本、…  相似文献   

15.
颜学海 《中国种业》2021,(10):23-24
鲜食玉米食用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是百姓“菜篮子”的主要品种,也是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四川省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区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省份,多年来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本文就2021中国(四川)鲜食玉米大会归纳总结,分析四川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短板,提出推动四川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胡俏强 《中国种业》2020,(12):107-108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这里经济发达,居民对健康营养的品质生活要求较高,拥有较成熟的鲜食玉米消费市场。超甜玉米是鲜食玉米中的重要类型,晶甜9号(皖玉2016042)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联合江苏润扬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大果穗、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长三角地区晶甜9号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旨在对该地区晶甜9号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宛花7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花2号为母本、远杂930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好,结果集中,经过2年联合测试试验,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0)410126,适合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作为鲜食花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苏琴英 《中国种业》2002,(10):38-38
为了促进鲜食玉米生产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玉米品种布局,我们引进了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唐抗5号、中糯1号、中糯301、糯玉米、甜玉6号、甜糯1号、超甜玉米和黑珍珠,进行了适应性、抗逆性、经济性状、品质特生观察,试图从中选出高产、稳产、优质的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9.
鲜食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鲜食玉米已在浦口区区域产业优势逐渐显现,目前,全区鲜食糯玉米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0hm2;不断引进示范推广优质新品种;糯(甜)玉米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特色玉米产业化有了良好的开端。分析了鲜食玉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与对策:一是大力宣传,扩大南京市浦口区鲜食玉米的知名度;二是巩固和提高生产基地建设;三是优化结构,提高鲜食玉米综合生产水平;四是加快产业化开发,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来源郑黄糯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优质专用玉米育种室利用郑黄糯01 为母本,郑黄糯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单交种。 2 产量表现在2003年黄淮海鲜食玉米区试中, 平均鲜穗亩产729.41kg,比对照种增产11.62%。在2004年黄淮海鲜食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