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渭干河土著鱼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渭干河流域的土著鱼类曾有过零星报道,李思忠记有塔里木弓鱼,叶尔羌高原鳅和斯氏高原鳅;朱松泉,武云飞等记录有长身高原鳅和叶尔羌高原鳅。我们于2003-2005年进行渭干河鱼类的采集,计有裂腹鱼亚科鱼类6种,高原鳅3种,共9种土著鱼类,对其鱼类组成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和老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和睦相处。自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两廊一圈"的构建与实施,我国与老挝的科技合作得到有力推进。2013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倡议下,我国农业与东盟国家合作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合作方面的重点之一。因此,大力发展与老挝的渔业科技合作,对推动我国渔业"走出去"、走进老挝、促进两国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  相似文献   

3.
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的形态特性、生长、食性及繁殖习性等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经观测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雌性体长7.8cm(6.0g),雄性体长9.0cm(8.2g)达性成熟。繁殖时间5-7月,平均绝对怀卵量20096粒/尾。食性以钩虾为主,其次是摇蚊幼虫。本文还对新疆不同水域新疆高原鳅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就赛里木湖水域环境对新疆高原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高寒牧区特有的优势畜种资源,素有“高原之宝”的美称。但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繁殖成活率低,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牦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边,东面和南面临南海,北部同我国广西、云南相接,西部和老挝,柬埔寨紧密相连。领土南北狭长,约1650km,东西最宽600km,最窄50km。面积329600km^2。海岸线曲折狭长,全长约3260km。  相似文献   

6.
吴海明 《水产养殖》2009,30(6):37-37
金钱龟,学名三线闭壳龟,又称红边龟,川字背龟,断板龟。自然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越南、老挝。金钱龟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滋阴壮阳、去湿解毒、消肿、益肝润肺等功效,属高档滋补品,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7.
巴沙鱼属鲶形目、鲢科、鲑鲶属、鲢鲶,国内又称龙利鱼、巴町鱼、百岁鱼,主要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塞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优质经济淡水养殖品种,目前成为越南出口创汇的主打水产品。  相似文献   

8.
金钱龟,又名红边龟,学名三钱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Bell)。属于龟鳖日,龟科,闭壳龟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及福建省(区)。以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省分带较多。国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以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较多。  相似文献   

9.
经鉴定,采自广西都安县红水河水系的条鳅亚科鱼类标本代表2个新种:丽纹云南鳅Yunnanilus pulcherrimus在侧线、鳞片分布、鳍条数目、尾型、吻须长度等方面与侧纹云南鳅Yunnanilus pleurotaenia(Regan)1904最为相似,但本种独特的斑纹和上下唇的长乳突可明显与之相区别,二的区别还体现在一些度量特征上;黄体高原鳅Triplophysa flavico,pus与同分布于西江水系的南丹高原鳅较为接近,但以下列鉴别特征组合可与高原鳅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背鳍分枝鳍条10根、臀鳍分枝鳍条6—7根、体被细鳞、侧线完全、具6条宽横斑和l条沿侧线的细纵纹、尾鳍深分叉、尾鳍基具l半圆形黑斑、尾鳍上下叶各具2条黑色横斑、腹鳍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腋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上唇中央完全中断等。云南鳅属和高原鳅属均是高原特有类群。前仅分布于云南东中部地区,后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此次在广西红水河发现的2种条鳅鱼类,其分布地远离这两个属的分布中心,而且呈间断分布。进一步分析丽纹云南鳅和黄体高原鳅与各自相近种的谱系关系显示,这种特殊的分布格局是通过隔域分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15,(3):53-54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高原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外发表了新近发现的高原鳅属新种——祁连高原鳅,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  相似文献   

11.
花龟(Ocadia sinensis),别名花头龟、斑马龟,分类上属爬行纲、龟鳖目、龟科、花龟属。其分布较广,在我国南方多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均有出产,国外见于越南、老挝等国家。花龟属在我国有三个品种:中华花龟、菲氏花龟和缺颌花龟,其中以中华花龟分布最广,也是我国花龟养殖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2.
草鱼在青海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年生长量平均可达0.5kg以上),饲料来源广,价格稳定且质优,备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在高原池塘养殖中发展较快,但所用的鱼苗从南方空运而来,受高原气候条件和人为的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鱼鱼苗成活率低。因此,选择高原最佳的放养季节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给鱼苗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是提高草鱼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高菲菲祁文龙报道)7月1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应邀参加老挝南塔"三八"河增殖放流仪式,老挝南塔省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奔易·叫坤孟、自然资源与环保厅厅长坎勒·赛达拉等领导及西双版纳州农业局、西双版纳州水产技术推广站、南塔省政府、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保厅、南塔省农林厅等多家单位共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4.
《齐鲁渔业》2005,22(8):44-44
亚洲太平洋地区有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台风委员会,在1997年底该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提出了给热带气旋起名字的建议。这些名字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国提供10个,按预先确定的次序排名,循环使用。如前段时间登陆的第5号台风,用的名字是“海棠”。本次台风的名字“麦莎”,来源于老挝。  相似文献   

15.
杨仕懋 《水产科学》1998,17(4):37-39
黔中喀斯特区域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高原的生成,喀斯特的发育,气候的变化,形成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及适宜的生态环境,最新第三纪以后随高原隆起而在东南亚洲起源的月鳢得以在区内各类型水域广泛分布,繁衍后代,源远传留的特殊所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水土污染与日俱增,以及不断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土壤大量流失而淤积和填塞各类型水域,并隔离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小区,自然生境日愈恶化,是月鳢自然资源日  相似文献   

16.
高原所用河蟹苗种都是从南方空运而来。提高蟹种成活率,养殖户除选择优质的蟹种外,下塘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先总结如下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     
<正>青海发现新物种祁连高原鳅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文。他们记述了祁连高原鳅的相关生物学分类及研究成果。至此,黑河特有种祁连高原鳅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据了解,这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高原鳅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海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8.
西溪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1尾西溪高原鳅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体长范围为4.8~12.9cm,体重范围为1.59~26.92g;体长与耳石大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年龄可分为4个龄组,以2龄和3龄个体占绝大多数。脊椎骨是鉴定西溪高原鳅年龄的理想材料,而耳石不适合于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19.
正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俗名狗头鱼,是鳅科高原鳅属报道个体较大的优良物种之一,我国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目前是塔里木河主要的优势土著鱼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类开发的加剧、外来物种引种逃逸现象普遍、塔里木河水水量枯竭和盐碱化程度加剧等原因使得叶尔羌高原鳅鱼类资源锐减,成为较严重的濒危鱼类。目前,国内外对高原鳅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分类和生物学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目前在高原鳅  相似文献   

20.
苏氏mang鲶Pangasius sutchi(Fowler),是一种原产东南亚的大型淡水鲶类,在泰国、老挝、东埔寨、马来西亚等地养殖十分广泛(Bardsch,1972;Edwards,1982;Tugsin,1982;作者,1986)。1978年,我们从泰国引进了苏氏mang鲶鱼苗之后,于1985年进行生产性培育大批鱼种获得成功,并连续几年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进行鱼池的单养和混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