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栽培方法对3∶1式麦套中早熟春棉棉铃发育的影响表明:移栽棉铃重大于直播棉,差异随播期延后而减小;育苗移栽利于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移栽棉棉籽(仁)脂肪累积优于直播棉。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稳定,栽培方法和播期对其影响较小;移栽棉、直播棉棉仁亚油酸含量随播期延后均递增,适时播种利于棉籽(仁)蛋白质累积,栽培方法间差异较小;晚播时移栽棉优于直播棉,但不利于蛋白质累积。3∶1式中麦套早熟春棉应选择育苗移栽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3:1式直播中熟品种极不利于棉纤维发育。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影响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晚播对中熟品种棉籽(仁)脂肪累积影响大于中早熟品种,棉仁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因播期而异,3:1式直播棉棉铃发育受播期影响大,生产上以中早熟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铃重、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影响作用大,表现为3:2式优于3:1式。种植方式对棉籽(仁)脂肪和蛋白质累积、棉仁棕榈酸、硬酯酸和油酸含量影响作用较小,对棉仁亚油酸含量作用表现为3:2式优于3:1式;棉仁多数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差异明显表现为3:2式大于3:1式。种植方式对中熟直播棉棉铃发育的影响作用小于播期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铃重、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影响作用大,表现为3∶2式优于3∶1式。种植方式对棉籽(仁)脂肪和蛋白质累积、棉仁棕榈酸、硬酯酸和油酸含量影响作用较小,对棉仁亚油酸含量作用表现为3∶2式优于3∶1式;棉仁多数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差异明显表现为3∶2式大于3∶1式。种植方式对中熟直播棉棉铃发育的影响作用小于播期作用。  相似文献   

5.
品种对3;1式移栽棉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品种间差异随育苗期延后而增大。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而蛋白质累积则相反。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变化品种间差异较小,豆蔻酸和亚油酸变化趋势相反,品种间存在差异;品种对棉仁氨基酸累积的作用表现为中熟品种优于中早熟品种。3:1式移栽棉品种选择受育苗期影响很大,早育苗时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品种间差异随育苗期延后而增大。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而蛋白质累积则相反。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变化品种间差异较小,豆蔻酸和亚油酸变化趋势相反,品种间存在差异;品种对棉仁氨基酸累积的作用表现为中熟品种优于中早熟品种。3∶1式移栽棉品种选择受育苗期影响很大,早育苗时可选用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方法可影响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对纤维最终长度影响较小,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有利于纤维伸长和纤维素累积,棉纤维IAAO活性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地膜棉和播棉的棉籽脂肪,蛋白质累积差别较小,栽培方法对棉仁各种脂肪酸含量影响作用较小;3:2式两熟中熟春棉应选择地膜覆盖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对铃重、纤维伸长,纤维素累积,棉籽蛋白质累积和棉仁主要脂肪酸影响较不,3:1式棉仁氨基酸累积优于3:2式;3:2式过早育苗、3:1式过早或过晚育苗均不利于棉籽脂肪累积,棉麦两熟栽培条件下中熟移栽棉采用3:2式、3:1式均可。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对棉苗干物质累积,伏前桃、结铃性影响较大,采用3:2模式麦棉套种方式适时早播套种棉花,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积温和充分利用边际效应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而种植方式对棉铃粗纤维累积和铃重增加影响较小;3:2模式或3:1模式适时早播利于棉粗纤维累积和铃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棉铃在发育过程中,铃壳、纤维干重及纤维素含量均与铃龄呈二次曲线关系,单铃纤维素合成高峰期比纤维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出现的早。麦后移栽棉与麦行套栽棉比较,曲线变化有明显差异。麦后移栽棉在棉铃发育前期,果枝对位叶的全氮含量及铃壳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麦套棉,而棉铃发育后期则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棉铃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前期慢、铃期长、铃重高的重要生理原因。麦后移栽棉与套栽棉相比,伏前桃比例小,晚秋桃比例大,但对纤维品质未构成显著影响。全株平均单铃重麦后移栽棉高于麦套棉,这是麦后移栽棉取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夏棉直播与春棉移栽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我省沿江棉区发展夏棉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夏棉在我省沿江棉区能够实现最佳开花结铃期与当地高温富照期同步,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不亚于移栽春棉的产量潜力;夏棉直播霜前皮棉和霜前花率高于移栽春棉,早熟性优于移栽春棉;且夏棉直播省工节本,棉田综合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以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播、麦套期播和麦后夏直播3种播种期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荚果产量随播种期的变化趋势是春播>麦套期播>夏直播,播种期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推迟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有一定差异,在12万~21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荚果产量增加,而密度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试验,冀花4号适宜春播和麦套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膜覆盖、育苗移栽、露地直播三种栽培方式对不同时期形成的棉铃发育的影响表明:在满足其它生长条件下,栽培方式对同期形成的棉铃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变化影响较小,但对单株棉铃各主要性状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地膜棉伏桃比例比移栽棉和直播棉分别增加8%和14%左右,产量分别提高31%和60%左右,与育苗移栽、露地直播比较,地膜覆盖栽培确是棉花生产上获得高产优质的丰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31-1134
为了探讨不同播期对棉籽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科能0518为试材进行分期播种,测定棉籽中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棉株下部果枝节位棉铃在5月16日前播种的棉籽中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37%,7.21%和8.34%;5月16日前播种的棉籽中蛋白质含量达28%~30%,5月16日播种的蛋白质含量仅为24.87%;播期对棉花产量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4月16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为4 497.43 kg/hm2。说明不同播期棉株在相同生理年龄下形成的棉铃,由于成铃时间不同、所处的温度等气侯条件不同,棉籽营养品质及产量之间变化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于1996 ̄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乳苗地膜栽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哟,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穗多粒重,穿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16.
立体种植对主要棉花害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3年在河南省内黄县纯麦套春棉田、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对棉铃早、红蜘蛛、棉蚜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玉要带麦套春棉田和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田2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田分别中11.34%和44.83%。种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田第3代和第4代棉铃虫百株棉花累计落卵量比纯麦套春棉分别减少33.01%和21.86%。插花种植玉米麦套春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18.
研究品种与栽培方法的配合效应对改良3—1式棉花生育和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现蕾前,不同品种相同栽培方法下的棉苗生育动态一致,且品种间差异不明显;相同品种不同栽培方法下的棉苗生育动态迥异。现蕾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中熟品种棉株生育和产量形成,对于中早熟品种则利于其棉株前期生育,但中后期长势弱,伏桃和秋桃比例失调,产量降低;中熟品种直播则表现晚发,伏桃和秋桃比例失调,铃重、衣分、产量均降低,而中早熟品种直播则利于其品种特性发挥,伏桃和秋桃比例适宜,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栽(水稻塑盘30cm×60cm,468孔保温育2叶苗,大田地膜覆盖)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粒叶比高,穗大穗多粒重,空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DPC系统化控时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系统化控对不同密度条件下麦套春棉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为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成铃时究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棉花产量有明显提高,对纤维品质无不良作用,优化组合是B2T3,B2T1和B3T2皮棉增产率分别为22.8%,28.4%和43.3%,其中,B3T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