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性诱剂、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方法对烤烟生产中害虫成虫进行诱杀,对其幼虫的发生与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其中利用性诱剂诱杀效果最好为斜纹夜蛾诱芯,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杀成虫163.4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对鞘翅目(金龟子)和其它蛾类的昆虫有非常明显的诱杀功效,平均每盏杀虫灯诱杀达4 493.6头。使用性诱剂每667 m2用杀虫剂成本减少5.87元;杀虫剂每667 m2用量减少0.051 kg;杀虫剂每667 m2用工数减少0.4个工;用药次数减少1.4次;杀虫剂每667 m2用工成本减少24元。使用杀虫灯每667 m2用杀虫剂成本减少2.72元、杀虫剂每667 m2用量减少0.04 kg、杀虫剂每667 m2用工数减少0.4个、用药次数减少1.4次、杀虫剂每667 m2用工成本减少24元。从而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提高烟叶产品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能有效地诱杀水稻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成虫,明显降低其田问落卵量和虫口基数,减少害虫防治次数,节约农药及用工成本,降低稻米农药残留,较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秀山县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危害重。2016年,推广"稻鸭共生控虫除草+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成虫+性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虫+赤眼蜂(生物导弹)寄生二化螟卵块+农药减量控害+全生育期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用量、环保农药,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控制水稻病虫害"技术模式取得积极成效。融合示范区减少用药1~2次,用药量减少45.6%;防治成本降低9元/亩;融合示范区比常规区增产7.0%,增加收益123.8元/亩。  相似文献   

4.
烟田鳞翅目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烤烟的品质,减少烤烟生产中农药的施用量,保证烟叶安全性,试验通过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生物药剂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协同互作,研究其对湘南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取杀虫灯、性诱剂、食诱剂、生物药剂等防治措施的协同互作模式,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虫口基数显著降低;虽然绿色防控技术增加了成虫的诱杀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上中等烟比例和烟叶产量产值,同时保障了烟叶的品质安全,值得在烟叶大田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性诱剂诱杀烟草害虫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减少烟草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以烟青虫、斜纹夜蛾诱芯进行诱杀试验,分析不同发生时期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可有效减少烟青虫和斜纹夜蛾成虫的基数,破坏其繁殖产卵。减少农药用量,防虫害效果、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有利于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酱用番茄棉铃虫性信息素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酱用番茄棉铃虫诱虫效果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所诱到的成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频振杀虫灯诱蛾量稍高于棉铃虫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棉铃虫性诱剂对阜康市番茄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为酱用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性诱剂诱捕器对棉铃虫诱杀效果,可降低番茄棉铃虫蛀果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7.
田间使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3种不同成虫诱杀技术防治甜菜夜蛾,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成虫的诱杀效果优于杀虫灯,杀虫灯的效果优于糖醋液。通过田间小区试验,15%安打、24%美满和20%杀铃脲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特开展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瓶式性诱剂诱捕器对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每667 m2平均每日可诱捕斜纹夜蛾561头,最高单日诱虫量达15575头;平均每667 m2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纯品)53 g,降幅达1198%,节约农药使用成本5936元,节支2348%,是一项经济、环保、可操作性强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仁 《北京农业》2012,(12):83-84
福建省建阳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推广防虫网育秧,使用生物农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技术,保护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为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示范区比农户自防区农药投入、人工投入减少9.60、60.00元/667m2,防治次数比非示范减少2次,新增产量达58.00kg/667m2,平均增效益达162.40元/667m2,天敌增加40.1%,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能诱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粘虫、二化螟、稻叶蝉、稻蝽类和金龟子等水稻上主要害虫,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分别占诱杀主要害虫数量的66.19%和30.88%;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水稻主要害虫61.96头。灯控区较非灯控区加权平均施药次数减少1.87次,减少成本投入457.24元/hm2。加权平均产量为8 715.75 kg/hm2,较非灯控区平均单产7 918.05 kg/hm2缩值后增加638.16 kg/hm2,增产10.08%。灯控区危害程度明显减轻,高峰期危害时间相对缩短,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佳多频振式诱蛾杀虫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能诱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粘虫一:化螟、稻叶蝉、稻蝽类和金龟子等水稻上主要害虫,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分别占诱杀主要害虫数量的66.19%和30.88%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水稻主要害虫61.96头。灯挖区较非灯控区加权平均施药次数减少1.87次,减少成本投入457.24元/hm^2加权平均产量为8715.75kg/hm^2,较非灯控区平均单产7918.05kg,hm^2缩值后增加638.16kg/hm^2,增产10.08%。灯控区危害程度明显减轻,高峰期危害时间相对缩短,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2.
柑橘实蝇危害是肇庆柑橘产区蔓延和潜在爆发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方法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生产上缺乏对不同实蝇的诱杀效果评价。在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测试了不同物理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和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未挂果果园和挂果果园内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分别为110、32头,食物诱剂的诱捕量为25.7、6头,黄板的诱捕量为24、5头,性诱剂诱捕到柑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食物诱剂和黄板;相反,食物诱剂和黄板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多于性诱剂,并能诱捕到柑橘大实蝇。在10~12月期间,柑橘小实蝇的诱捕量出现两个高峰期,而柑橘大实蝇的诱捕量一直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在防治成本上,第一诱杀周期使用性诱剂、食物诱剂和黄板每667m2的成本分别为55、40、40元,第二个周期后分别为15、40、40元,3种诱杀方法均未有有毒灭杀化学药剂接触果实。结合两种实蝇生命周期的全年发生规律,从未挂果果园管理开始,采用多种诱捕方法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是肇庆地区砂糖橘园有效防治柑橘实蝇,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经济、绿色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德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开展冬春烤烟种植,为有效减少烤烟虫害,降低农药残留,以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诱芯进行诱杀试验,分析烤烟大田生长周期内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可有效减少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成虫基数,减少农药用量,防虫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效果及对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13年楚雄州性诱剂和化学药剂防治后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的诱蛾量、百株虫量、为害株率、防治效果及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结果]烟株大田生育中后期斜纹夜蛾诱蛾量最多,小地老虎诱蛾量在苗期和大田生育前期较多.性诱区提前诱杀成虫,有效减少了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幼虫数量,幼虫危害时间分别减少了70和5d,降低了为害株率,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分别为97.27%和61.93%,而化防区斜纹夜蛾防效仅为6.02%,小地老虎则为负防效(-42.58%).性诱区与化防区相比,节约材料成本181.35元/hm2,减少0.5个工作日,减少杀虫剂使用2次,有效保护了天敌种群数量,性诱区百株蚜茧蜂、食蚜蝇、瓢虫数量分别是化防区的2.50、18.86、1.17倍,同时,性诱区降低了害虫为害机率,提高了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益提高了7 752.75~8 156.25元/hm2.[结论]性诱剂防治烟草夜蛾能有效提高害虫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烟农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烟叶农药残留,保护害虫天敌,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浏阳市农业局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通过在关口乡水佳村蔬菜基地试用后,收到了良好的诱蛾杀虫效果.据水佳村建新组荣农邓绍义介绍,一盏灭虫灯每晚可诱杀虫蛾0.3公斤以上.他家的荣田与往年比,半年的二茬菜中每667平方米减少农药费用60元、增加纯收入400元以上.据调查,凡使用杀虫灯的菜田,害虫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降低.由于农药的施用量和次数减少,较好地保护了益虫,保护了整个生态环境,采收上市的疏菜农药残留量也明显下降,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市民的食菜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杨莹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7):1161-1162
在柑橘园应用风吸式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风吸式杀虫灯和频振式杀虫灯均能诱杀10余种柑橘害虫,杀虫效果明显,对天敌杀伤力小;在诱杀害虫总量和诱杀天敌比例上,风吸式杀虫灯优于频振式杀虫灯。使用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操作方便、省工省时,可减少果园内农药施药次数和用量,节约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繁衍,在生产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新干县、万安县、峡江县、永新县、吉水县在早稻和晚稻上开展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使用技术:应从始蛾期开始诱杀,每667m。挂粘胶诱捕器1个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芯l枚,诱芯每隔30d左右换1次,诱捕器距离地面lm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防效为30%~5O%,每季水稻减少打药1~2次。当稻纵卷叶螟出现迁入、为害高峰时,每667m3挂1个诱芯难以控制为害。当田间新虫苞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性诱剂+药防的效果好于常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浏阳市农业局引进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通过在关口乡水佳村蔬菜基地试用后,收到了良好的诱蛾杀虫效果。据水佳村建新组菜农邓绍义介绍,一盏灭虫灯每晚可诱杀虫蛾0.3公斤以上。他家的菜田与往年比,半年的二茬荣巾每667平方米减少农药费用60元、增加纯收入400元以上。据调查,凡使用杀虫灯的菜田,害虫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频振式杀虫灯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稻田养鱼示范点安装杀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螟、叶蝉、稻螟蛉等多种害虫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平均每盏灯诱虫养鱼折合亩产30.99kg。双季水稻平均每季亩产489.38kg,比非灯区每亩增产稻谷40.78kg,亩均节约农药成本5.69元,增产鲜鱼9.21kg。在灯100m内对害虫均有一定的平均防治效果,但灯下二化螟为害稍偏多,应配合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治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辣椒有翅蚜虫,推广庭院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庭院蔬菜农药喷施次数,在乌尔禾区农户庭院进行了黄色黏虫板防治庭院辣椒有翅蚜虫的试验。通过实地调查记录每种处理下黄板正反面的诱虫总量、蚜虫数和其他虫数,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黄色黏虫板对庭院辣椒有翅蚜虫诱杀效果明显,每60 m2挂板2块,悬挂高度1.0 m,方向朝北的诱杀效果最好,诱虫量分别为35头/(60 m2·d)、29.90头/(60 m2·d)、34.19头/(60 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