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满桅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14-114,117
为弄清钾肥使用量与高产小麦田产量的关系,2003年以来,菏泽市全市安排了12处钾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90mg/kg的条件下,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小麦分蘖多、壮,次生根多,明显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加基部茎秆机械强度,促进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和小麦正常落黄成熟,对小麦品质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在重施氮、磷肥的高产麦田,土壤中的含钾量往往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施用量以300kg/hm2为宜,并应注意钾肥的基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2.
1 衡水市耕层土壤钾素状况 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养分普查时,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7.5毫克/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00毫克/公斤的地块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4%,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仅占6%,速效钾含量比氮磷丰富,从而得出当时衡水市土壤"缺氮少磷富钾"的结论;1990年测定,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9.3毫克/公斤,速效钾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7%;1996年测定,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80.6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7%;2006年测定结果,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1.0毫克/公斤,小于100毫克/公斤的土壤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监控施钾下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分配变化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为节约钾资源,实现小麦丰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监控施钾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北方麦区农户小麦施钾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小麦产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增加,在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6 340 kg·hm-2。土壤速效钾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为5 409 kg·hm-2。与农户施肥相比,在土壤速效钾含量<90、90—120、120—150和>180 mg·kg-1时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增加了钾肥用量,在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减少了钾肥用量,各土壤速效钾水平下采用监控施肥技术施用钾肥均提高了小麦产量,且在速效钾含量<90和>180 mg·kg-1时显著增产。土壤有效磷含量>30 mg·kg-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120—150或>18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含量,农户施肥和监控施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不施钾肥的小麦籽粒磷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150 mg·kg-1时,监控施肥的钾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吸收效率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结论】在北方麦区,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合理施肥可使小麦产量达较高水平,但当土壤有效磷较高,超过3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有减产风险。应根据土壤速效磷钾和小麦产量水平监控施肥,合理确定钾肥用量,实现北方麦区小麦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我县多种作物施用钾肥表现的显著增产效果发现,土壤缺钾已成为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一大因素。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在1989年前我县呈丰钾状况,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壤速效钾含量及施用钾肥的有效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土壤定位监测和耕层养分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多数有所上升或稳定,速效钾含量则下降10~40毫克/千克,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短期内递减,使土壤由富钾变贫钾,呈  相似文献   

5.
田爱华 《河北农业》2013,(11):43-43
冬小麦要想获得高产,单靠土壤中的养分远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增施肥料。长期以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氮肥、磷肥的重要性,但对钾肥却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氮、磷的大量施用,小麦单产的提高,小麦生长所需要的钾素越来越多,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又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钾已成为我地区部分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为了使农民够积极主动、合理有效使用钾肥,现就钾肥作用和对钾肥施用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64-1668
为明确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利用河北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及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时,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处在低至极低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10.45 g/kg,0.68 g/kg,7.5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为191.50 mg/kg。从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趋势看,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0.45 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9.50 g/kg,增长86.60%;土壤全氮含量由0.68 g/kg提高到1.18 g/kg,增长72.79%,全氮含量水平由5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7.50 mg/kg提高到2014—2015年的16.75 mg/kg,增长123.33%,速效磷含量水平由4级上升到3级水平,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由第2次土壤普查的191.50 mg/kg下降到1998—1999年的65.50 mg/kg,下降65.80%,速效钾含量水平由2级下降到4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偏低。1998—2015年,随着钾肥投入增加,河北省山前平原高产类型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上升趋势,由65.50 mg/kg提高到128.50 mg/kg。速效钾含量水平中等偏下,仍需要继续培肥,加强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1施用钾肥的必要性冬小麦要想获得高产,单靠土壤中的养分远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增施肥料,长期以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氮肥、磷肥的重要性,但对钾肥却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氮、磷的大量施用,小麦单产的提高,小麦生长所需要的钾素越来越多,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又呈逐年递减趋势,钾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以离子态存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8年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及与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比较,杭州市余杭区土壤各项养分平均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低山丘陵区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河谷平原区全氮含量增幅最大;水网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还田所贡献;全氮含量提高主要是氮化肥大量施用和秸秆还田所致;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磷化肥及复合肥大量施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自贡市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基于2019年全市669个耕地质量调查点位数据,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分析全市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1.6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22.4、28.8和147.7mg/kg,中性到微碱性土壤占比53.1%。全市土壤有机质总体处于缺乏水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中性到微碱性居多,土壤pH、土壤有机质与大量养分元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改良酸性土壤,增施有机肥,控氮增磷控钾应作为自贡市主要的施肥技术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麦要想获得高产,单靠土壤中的养分远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增施肥料,长期以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氮肥、磷肥的重要性,但对钾肥却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氮、磷的大量施用,小麦单产的提高,小麦生长所需钾素越来越多,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又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钾已成为我市部分地区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为了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使用钾肥,现以静海县为例,对钾素现状和钾肥作用及施肥技术等方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业生产模式、施肥方式的巨大变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已不能反映目前土壤养分状况。为了摸清水稻土土壤养分现状,2002~2006年遵义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养分分析检测工作,结果表明:遵义水稻土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达丰富水平,速效磷达中等水平;部分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下降,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土壤全钾、速效钾下降明显,钾含量目前还处于中等水平。遵义市水稻土壤应坚持减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方针,提高钾肥的施用水平,保持钾肥年施用量在20~3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衡水市耕层土壤钾素状况及施钾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定点监测数据分析了衡水市耕层土壤钾素养分变化状况,并进行了小麦、玉米和棉花作物的钾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982、1990和1996年的3次测定,衡水市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呈逐次全面下降趋势;2006年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则有所回升,但土壤的钾素养分含量已由1982年的"富钾"变为"缺钾"、部分地块严重缺钾状态.小麦、玉米和棉花作物的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12.5~150.0、112.5~180.0和150.0~225.0kg/hm2.  相似文献   

14.
靖江地处长江之滨,成土母质为长江新冲积物,质地以中壤为主,渗育型淤泥土属,土壤肥力中等.全市土壤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8g/kg,速效磷8.4mg/kg,速效钾66.7mg/kg(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1985),土壤缺磷缺钾严重.小麦生产水平不高,肥料结构不尽合理,其氮、磷、钾亩用量1999年分别为12.86、3.72、3.41kg,三要素之比1:0.29:0.27,用养矛盾突出.为进一步完善小麦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报酬率,采用三因素最优设计,建立小麦施肥数学模型,揭示肥料三要素的产量效应和相对效应,确立氮、磷、钾肥最佳施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钾土壤上(速效钾含量高于100mg/kg)增施钾肥(K2O)75~225kg/hm2,冬小麦平均增产6 96%,夏玉米平均增产8 38%;1kgK2O平均增产小麦3 00kg,增产玉米4 26kg。不同土壤上同一作物最高产量施钾量以及最佳经济效益施钾量差别较大。在高钾土壤上种植冬小麦、夏玉米,钾肥(K2O)用量在150kg/hm2时,可以保持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6.
高产夏玉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9种元素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田各肥料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为7.0%~19.2%,施用氮肥增产12.4%,施用磷肥增产5.0%,其他元素肥料增产幅度为-1.9%~4.8%。施用氮、磷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植株养分积累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3.60、6.80和20.40 mg/L,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9.18%、7.99%和13.68%。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为12.28%、4.93%和17.56%。综合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和养分积累等方面,氮是高产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钾和磷。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008年数据与1984年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绍兴县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4-2008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6.27 mg·kg-1,缺钾面积下降13%。探讨土壤速效钾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平衡施用钾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钾量对土壤钾素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情况下土壤钾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完全不施肥或只施用氮、磷肥的情况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2mg/kg。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钾肥用量在112.5kg/hm2(K2O)时可维持土壤钾素原有水平;钾肥用量在225kg/hm2时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占土壤全钾的比例,改善土壤钾素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大同地区土壤钾素状况与作物施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同地区七县二区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化验分析,全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5.3mg/kg,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为714.6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mg/kg的占50%以上。大同地区土壤施用钾肥对马铃薯、蔬菜等喜钾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8%~20%。  相似文献   

20.
商洛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及施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商洛市经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区耕地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01%,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9 m g/kg,其中80%左右的耕地含量较高;仅柞水、镇安部分地块含量较低。近年来,一些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块,已经或即将表现出缺钾状况。我们分别对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种植蔬菜、油菜、烤烟、苹果的土壤,速效钾处于较低水平,种植药材、薯类的土壤速效钾处于中等水平,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建议对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壤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