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10只初产母羊和10只经产母羊对其产后体况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产母羊产后30~40d体重开始恢复,而经产母羊需要50~60d体重才开始恢复,在预试期和试验第一阶段初产母羊体况恢复比经产母羊快,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择151团紫泥泉种羊场怀李后期母羊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叨只,对照组对只,试验组母羊于预产期前710天开始添加免疫增强《,每天每只母羊构吸10g,连用15夭。随机选择两组母羊所产羔羊各12’q颈静脉系血,用日立Z-8000型分光光度计到定血清中K、Na、Ca、Fe、Cu、Mg、Th元素,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全P。试验结呆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辞极显著升高(P<o.01),血清铁显著下降(P<0.历),血清钢板显著下降(P<0.01)。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P>O.历)。  相似文献   

3.
选择妊娠期相近的新疆军垦型细毛羊60只,随机分为试验、对照两组,每组各30只。在饲养管理完全一致的基础上,试验组母羊于预产期前7d~10d每只添加10g免疫增强散,连续15d。母羊产后采集其初乳,测定其中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a、Mg、Zn元素含量极明显升高(p<0.01),K、P元素含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Ca、Fe、CU元素含量变化不大(P>0.05)。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12±1)℃和盐度24.3±0.61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鱿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设置饥饿5、10、15d及连续饥饿4个水平,并设正常投饵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投饵,整个实验历时30d,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鮸幼鱼全长、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鮸幼鱼在饥饿状况下存活时间23d。实验结束时,饥饿5d和10d处理组鮸幼鱼全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投喂对照组(P〈0.05)。在饥饿期间,连续饥饿组鮸幼鱼的耗氧率先下降又上升;排氨率前期显著升高,5d后达峰值,然后逐步下降;鮸幼鱼的O:N比值先下降,10d后达谷值,然后不断升高,20d后迅速升高到30.347。饥饿结束时,各饥饿组与投喂对照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鮸幼鱼耗氧率除饥饿5d和10d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排氨率除投喂对照组和饥饿15d组差异不显著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O:N比值差异显著。可见,饥饿后恢复投喂的鮸幼鱼具有补偿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5.
涂华钦 《畜禽业》2006,(11):56-57
福建省龙岩市龙马畜牧饲料有限公司涂华钦,根据性别、体况等相一致的原则,将30头30日龄断奶长大或大长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2个重复(即设对照组、试验Ⅰ组、试脸Ⅱ组)。时照组以玉米、豆粕等配制饲粮,试验Ⅰ组以膨他全脂大豆替代50%的豆粕,膨化玉米替代50%的玉米;试验Ⅱ组日增重以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部豆粕,膨化玉米替代全部玉米,其它饲粮组成不变,进行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8.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2.3%,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7%和6.5%.  相似文献   

6.
赵宏伟  曹子信 《畜禽业》1998,(11):14-15
在寒冷季节选择日光温室饲养肉仔鸡,既可以利用闲置温室,又能减少建造鸡舍所需的大批资金。通过本试验表明,冬季在日光温室中饲喂肉仔鸡是可行的。温室中饲养肉仔鸡的成活率比对照组低0.58%,差异不显著(P>0.05);出栏只均体重比对照组低0.03kg/只,差异不显著(P>0.05),但减少每只成本0.05元/只,提高了固定资产利用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7)
为探讨苦豆渣在育肥羊和繁殖母羊养殖过程中饲用价值,为苦豆渣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在育肥羊和繁殖母羊养殖中的合理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试验组育肥羊在育肥前期和中期添加8%的苦豆渣替代豆粕,育肥后期添加9%的苦豆渣替代豆粕,对照组在试验期内按养殖场内饲料配方进行饲喂。并在每个试验阶段末进行称重。母羊试验组用2.5%的苦豆渣干渣替代豆粕,空白对照组不添加苦豆渣,按养殖场内常规饲喂方法进行饲喂。结果表明:育肥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前期和中期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宰前活重、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母羊中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死胎、流产现象,并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初生重和体尺数据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口服给予葛根芩连口服液,评价其对哺乳期仔猪白痢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按高0.20mL/(kg体重)、中0.10mL/(kg体重)、低0.05mL/(h体重)3个剂量口服,2次/(1,连用5d,对临床仔猪白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0.91%、89.28%和56.25%;有效率分别为95.45%、92.85%和68.75%。其中,高、中剂量组与恩诺沙星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与痢茵净组(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9.
依阿华州立大学D.B.Jones等人,为评价初产母猪日粮氨基酸对促黄体素(LH)分泌和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在23d哺乳期中,选择哺育一窝13只仔猪的36只初产母猪,分别分配给每天6kg含高蛋白(HP组,1.20%赖氨酸)或低蛋白(LP组,0.34%赖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改变日粮中玉米和大豆粕比例获得所需日粮赖氨酸浓度。在泌乳0、5、10、15和20d,在6h期间,分别间隔15min、1h、6h,评价血浆LH、ACTH和雌二醇17β。从断奶至断奶后45d,每天对母猪进行发情检查。哺乳期间,喂LP和HP日粮的母猪每天分别消耗4.41kg和4.98kg饲料。断奶时,LP组母猪体重较轻(P<0.05)、窝重较轻(P<0.05)、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LP组母猪的平均和基准线LH浓度以及LH脉冲6h较低。LP组母猪和HP组母猪之间的差别在泌乳10d形成。血浆雌二醇和ACTH浓度不因日粮而改变。泌乳第5d和第10d的平均LH浓度同断奶至发情间隔相关(γ分别为-0.54和-0.56,P<0.01))。第10d平均LH浓度同0~5d、5~10d乳形成所需的日粮赖氨酸极大不足相关(γ分别为-0.39和-0.49,P<0.05),泌乳早期母猪日粮氨基酸采食量不足会引起产后10dLH分泌较少,并与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种饵料投喂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用投喂感染的方法人工感染WSSV。测定体长、体重以及各组的攻毒存活率,实验周期15d。ANOVA分析结果表明,投喂鲜活卤虫组体长、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实验组的体长、体重增长量最小;投喂鱼肉组体长增长慢于投喂蛤蜊肉组,而体重的增长快于投喂蛤蜊肉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投喂卤虫成体和投喂鱼肉两组的攻毒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投喂配合饵料和蛤蜊肉两实验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投喂卤虫组和投喂鱼肉组之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组和蛤蜊肉组差异不显著(P〉0.05)。巢式PCR检测表明,人工感染前的中国对虾幼虾少数携带WSSV,人工感染后全部个体检测到病毒特征片段。  相似文献   

11.
选择10只胎次相近,出生时间相近,健康母羊和羔羊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随机分为二组,每组5只。分为泌乳前后两个时期以不同能量水平日粮饲喂各组母羊,结果表明:第一组试验羊的能量和后期蛋白质消化率稍高于第二组试验羊,第一组试验羊前期的蛋白质消化率稍低于第二组。  相似文献   

12.
山羊补饲生长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学斌 《畜禽业》1999,(3):46-47
合川白山羊是重庆特有的皮肉兼用型地方良种。为探索其生长发育增重效果,选择了3-6月龄育成母羊月只观测,对体尺、体重与闭体进行了测定,结呆表明:经叨天补饲测定,其体尺与体重增长为体高4.1二3%,十字部高5.37%,体外长7.85%,胸口10.06%,胸深7.35%,购定10%,体重65.49%,只牛口增重64.1g。  相似文献   

13.
豆粕替代鱼粉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碧桂 《内陆水产》2008,33(4):38-41
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以植物蛋白分别替代0.14%,28%,42%,56%,71%,86%和100%的动物蛋白设计出等蛋白(30%左右)等能(15.77kJ/g左右)的8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饲料。通过65d的养殖,结果表明:鲤鱼的特定生长率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71%时为0.82%/d,除与豆粕替代比例为0时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显著大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蛋白效率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86%时最大,分别为1.29%,除与豆粕替代比例71%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余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86%时最小为2.42,与豆粕替代比例71%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但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则本试验中动植物蛋白比为0.37:1-0.18:1时,鲤鱼的生长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红鲫幼鱼生长和体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饥饿和冉投喂处理后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幼鱼的生长和体组分变化。饥饿状态下,红鲫幼鱼体重、比肝重、肥满度和肝体指数下降,各饥饿组体重均与同期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饥饿15d组体重与初始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糖原、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再投喂后,除饥饿15d组肝糖原与对照组仍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过程中,各饥饿组食物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饥饿10d组最高,达到了24.38%。结果表明,红鲫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其完全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FCE)来实现的,短期饥饿时将糖原和粗脂肪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5.
对用“腐皮综合症”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感染刺参的7个体腔液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体腔液吸光值和颗粒细胞浓度在第10天差异显著(P〈0.05)。2)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总细胞浓度和透明细胞一淋巴样细胞浓度在第5天差异显著(P〈0.05)。3)抗病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活力在试验各天均保持较高水平,且在第10天与易感刺参有显著差异(P〈0.05);易感刺参体腔液酸性磷酸酶活力在第5天明显高于抗病刺参(P〈0.05),之后各天迅速降低,并显著低于抗病刺参(P〈0.05)。4)抗病刺参和对照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各天始终无显著蒡异(P〉0.05).抗病刺参和易感刺参在第10天蒡异昂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水温13.8~20.0℃下,在容积50L的塑料水槽中,放养体质量为(1.4±0.6)g的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11个,过量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再分别混养体质量为(3.4±0.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0(A组)、3(B组)、5(C组)和10个(D组),体质量为(12.4±1.7)g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个,排出水培养底栖硅藻和石纯(Ulva lactuca),用底栖硅藻饲喂仿刺参。77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和海胆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混养组海胆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B、C和D组海胆的SGR分别比单养高9.12%、7.24%和10.06%,各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混养海胆的饲料系数(7.28~7.70)分别显著低于单养(9.12)(P〈0.05)组20.29/6、15.5%和18.0%。将刺参的产量计算在内,B、C和D组海胆的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1.5%、26.8%和16.0%,但混养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胆和仿刺参的适宜混养比例为11:3。蛤仔和石纯生长慢,死亡率高。养殖排水培养的底栖硅藻以菱形藻(Nitzschia sp.)和卵形藻(Cocconeis sp.)为主,少量舟形藻(Navicula sp.)。混养海胆性腺中亚麻酸、EPA+DHA含量和n-3/n~6比值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混养池水中氨氮含量低而稳,溶氧量高。  相似文献   

17.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保正等,在哺乳仔猪教槽料中提前添加酪酸菌,仔猪断奶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头均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育成率试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断奶后至转群时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和头均增重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料重比又明显(P〈0.05)低于对照组;达90kg的出栏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8.1d,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引进的两个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zou)群体及其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早期生产性能,如授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等不存在显著优势,自交组合BH08♀×BH08♂的最终成活率为63.37%,远低于其他三组的成活率(P〈0.01);(2)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杂交组合与自交组合的体质量、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养殖时间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组间差异仅为显著水平(P〈0.05)或没有差异(P〉0.05);(3)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束时,两个杂交组合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对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9.
限制饲养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200只,随机分为两组,1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1~6周自由采食,试验组1~3周自由采食,4~6周采用限制饲养(限量)。试验结果表明:6周龄时,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9%,差异显著(P<0.05),但日增重降低了9.13%,差异不显著(P>0.05);腹脂率降低34.2%,差异极显著(P<0.01);皮脂率降低15.1%,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提高了11.9%,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选取初始体质量(73.81±9.02)g的雄性吉富罗非鱼(GIFFOreochromisniloticus),分别投喂含100%鱼油(A)、50%葵花籽油+50%鱼油(B)和100%葵花籽油(C)的饲料,每种饲料设置2个流速运动水平(0BL·s-1、1.5BL·s-1)(BL,体长),共6个试验组合(0A、1.5A、0B、1.5B、0C、1.5C),饲养42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和体成分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合吉富罗非鱼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5B组合的特定生长率(4.96±0.02)%·d-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合(P〈0.05)。逆流运动后红肌和白肌蛋白质含量分别最高增加10.25%和7.74%(P〈0.05)。逆流运动对全鱼和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B组和c组鱼体红肌PUF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葵花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和体成分没有显著影响,而逆流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