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回肠炎又称增生性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要掌握了解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时诊断治疗。1 流行特点猪回肠炎疾病主要是入侵刚刚断奶的猪,尤其是当猪处于10周龄的时候,最容易感染这种病菌。已经患病的猪和携带病原细菌,但是还没有表现出病症的猪都是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播源头,当工作人员接触病猪之后本身的衣物可能会将病菌携带到其它健康猪群身边,因而可能导致传播范围加大。这种疾病由于是回肠炎病菌导致的,所以说很容易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猪水肿病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O8、O15、O45、O138和O139等多种血清型均可引起发病,并导致猪出现严重的发病症状和体征改变。病菌产生的毒素可以破坏血管壁,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水肿。断奶仔猪患病时,表现为嘶哑鸣叫、眼睑潮红、头颈部肿胀、共济失调、惊厥以及胃壁和肠道黏膜水肿。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3)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人和家畜(主要是犬、牛和猪)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发热、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肺脏病变和繁殖障碍为特征。猪钩端螺旋体感染通常是亚临床性的,不过有时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疾病,主要取决于感染病原体的血清型和猪感染时的日龄。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直径约为0.1μm,长度为6~20μm的螺旋体原虫。钩端螺旋体具有典型的双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的猪呼吸道传染病。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时,病猪无先兆症状,突然死亡。耐过猪只可能转归为亚临床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持续排出病菌,导致感染猪群中很难控制和根除该病( Bosse等,2002)。  相似文献   

5.
从疾病的发生看,随着猪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出现,病菌数量也随之增加,直至超过猪的自然防御能力。甚至这些致病的病菌未达到致病剂量也会引起疾病。例如,发现一种能引起胸膜肺炎的嗜血病菌,即使呼吸系统中该病菌浓度相当高时,也未必导致明显的症状;而当饲  相似文献   

6.
<正>猪痢疾俗称猪血痢,是一种以粘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猪肠道传染病,该病现在已经遍及我国的大部分养猪地区,一旦侵入,常不易根除,并可导致病猪死亡,生长率降低,饲料消耗率和药物防治费用增加,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特点(1)本病主要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属于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病原体长为6~8.5μm,宽为0.3~0.6μm,  相似文献   

7.
共和地区屠宰牲畜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病原学调查方法,对共和地区绵羊、牦牛、猪的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检查绵羊463只、牦牛382头、猪470头,住肉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73.00%、54.45%、61.91%。经测量,住肉孢子虫绵羊为490.03μm&#177;39.512μm&#215;80.04μm&#177;55.32μm,牦牛为828.42μm&#177;52.893μm&#215;101.02μm&#177;43.52μm,猪为632.51μm&#177;30.103μm&#215;103.74μm+30.58μm。结果表明:共和地区住肉孢子虫的流行正威胁着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1流行特点 病猪及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健康猪采食了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另一种是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病菌,在猪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时,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导致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腔前卵泡机械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分离到的卵泡数量、分离时间和卵泡在体外培养3 d后的存活率为指标比较了两种机械方法分离猪腔前卵泡的效果。结果表明:用针刮法分离猪腔前卵泡的数量(Φ<50μm:203600±59000;50μm≤Φ≤150μm:29.40±10.34;Φ>150μm:9.30±3.29)极显著(P<0.01)高于剪碎法(Φ<50μm:18900±12000;50μm≤Φ≤150μm:13.95±3.70;Φ>150μm:4.95±1.61),而且针刮法16.16±1.43 min分离时间比剪碎法(20.30±1.48)min短,(P<0.01)。体外培养3 d后,腔前卵泡存活率在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应用针刮法分离猪腔前卵泡能有效保护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正常形态以及基膜的完整性,从而使分离到的猪腔前卵泡维持正常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0.
1 病因 通常来说,猪脓肿病因包括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原因主要是病菌从个体表皮的破损处潜进机体内时,导致局部发生肿块,猪个体在进食、表皮破损的条件下,肿块中病菌会转移至个体的其他部位,继而导致个体局部出现脓肿;继发性原因是在机体本身存在炎症的条件下,病菌便以炎性区作为发源点进行发展,继而使得炎性部位又出现脓肿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依据对流传病学的相关调查与分析,近几年秋冬季节猪病发生概率较大,其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秋冬季节诱导猪病发生的因素较多,比如一些病毒、病菌、气温差异较大引起的季节性流感等都会导致猪产生疫病,由此在秋冬季节要加大对猪病的预防,找出发生疫病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多发生在冬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1预防1.1保持猪舍干燥、通风规模化猪场有集约化、规模化等特点,但猪舍中常弥漫着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猪舍中的有害气体、病菌易导致猪只发病,因此,猪场应保持猪  相似文献   

13.
受饮食、环境和病菌的干扰,猪在养殖过程中很有可能罹患蓝耳病,导致猪养殖水平下降,因此,必须对猪蓝耳病展开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4.
猪小肠抗菌肽Cecropin P1对猪呼吸道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7株猪呼吸道常见菌为实验菌,检测猪小肠抗菌肽对常见的猪呼吸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猪小肠抗菌肽对这7株呼吸道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化脓性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最小抑菌浓度均为49.5μg/m L,对猪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为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8μg/m L。当前在抗生素大量使用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的情况下,抗菌肽以其具有抗菌谱广、无毒、稳定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在体内无残留等优点,使抗菌肽抑菌活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试验建立了两种猪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方法I采用将卵巢剪成碎块(约2mm左右),通过孔径180μm网筛挤压过滤,其滤液用孔径40μm网筛过滤,检卵。方法Ⅱ是将剪碎的卵巢碎块用胶原酶消化1h,然后用孔径180μm网筛挤压过滤,滤液用孔径40μm网筛过滤,检卵。通过对猪卵巢腔前卵泡的分离及培养,发现方法Ⅰ分离的总体效果要优于方法Ⅱ。另外,还发现猪龄越大,腔前卵泡的回收率越低。不同的胶原酶浓度,其分离的效果也不一样,浓度越高越不利于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高达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猪蓝耳病可造成猪的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病菌、病毒趁虚而入,引发多重感染,继而导致猪的免疫抑制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大量猪死亡,给中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  相似文献   

17.
猪肺疫通常情况下又叫做巴氏杆菌病、锁喉风,带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表现为患病的猪容易败血症,并且在咽喉部位及其周围出现急性炎性红肿,或者表现为肺部、胸膜纤维蛋白炎症.中西医结合是目前治疗猪肺疫的有效方法.1 流行特点猪肺疫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天,从发病率上来看,小猪和即将养成熟的猪发病率较高.患病的猪会在身体各个器官当中带有猪肺疫的病菌,并且通过肠道分泌物和排泄物将病菌排出体外,病菌会通过呼吸等途径传播到健康猪的体内,导致传染.当健康的猪体质较弱时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正>猪葡萄球菌病是养猪过程当中的常见病,主要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葡萄球菌所导致的。病原菌是条件致病菌在自然当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地面潮湿、通风不良、过于炎热等的环境条件之下,会导致葡萄球菌的繁殖和生长能力大幅提高,造成病菌感染问题的出现,甚至是出现大面积猪葡萄球菌感染的问题。葡萄球菌病是人体以及多种动物疾病的一个总称,大多数属于继发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19.
<正>猪弓型体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该弓形体体长4~7μm、宽2~4μm,边缘薄锐、一端钝圆、一端较尖,象单个的桔瓣样(新月型),核位于钝端附近。如用姬姆萨氏液染色时胞浆染成淡蓝色,核呈紫红色。近年来,随着鼠、猫等动物增多,对弓形体对饲料污染严重,而随着养猪业不断发展,猪弓型体病发病概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猪最容易患病的季节,主要是由于春季经常出现升温、降雨等天气,为病菌和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成长环境,而对于猪来说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和抗病能力下降,使病菌和细菌趁虚而入,形成疾病,影响猪的身体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严重者导致死亡,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经验,试就春季生猪养殖存在的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