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杨明辉  姚俊芹  张健  李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70-6772
[目的]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方法]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建成雅山污水处理厂,设曝气沉砂池1组,初沉池2座,曝气生物滤池3座,气浮池3座,对该厂进出水中的CODCr、SS、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分析污水处理效果不达标的原因。[结果]CODCr的进水平均浓度为650 mg/L,出水平均值400 mg/L,平均去除率为40%;SS的进水平均值是250 mg/L,出水的平均值是230 mg/L,去除率为6%;氨氮的进水平均值为58 mg/L,出水的平均值为50 mg/L,去除率为14%。总氮的进水平均值为63mg/L,出水平均值为56 mg/L,去除率为11%。总磷的进水平均值为9 mg/L,出水平均值为5 mg/L,去除率为44%。[结论]CODCr、SS、氨氮等的去除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主要是因水力停留时间短、没有反冲洗装置、不能连续生产等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刘亚会  汪建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81-21183
[目的]研究MBR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用MBR技术对氨氮废水进行处理,研究MBR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氨氮负荷和溶解氧对CODCr及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当MBR系统运行稳定,进水CODCr负荷小于4.8 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达88%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20~160 mg/L,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左右时,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1.2、1.8 mg/L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但当DO浓度继续增加时,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另外,由于膜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确定膜的清洗周期为8~10 d。[结论]采用MBR处理氨氮废水达到预期目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发现生态塘链对农村畜禽养殖尾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净化效果。生态塘链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能超过80%,对总磷的整体去除率在80%左右,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接近40%。总氮和氨氮的出水浓度基本低于2.5 mg/L,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总磷排放浓度部分低于1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B标准。生态塘面积是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对总氮、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非常显著,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间歇式三相生物流化床法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综合考虑各种污水处理方法优缺点和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间歇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进水有机污染物CODc浓度<800.0mg/L,温度在32.0-16.0℃范围,平均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0-6.0h,曝气量为4.5-5.0L/h,曝气时间间隔为10.0min/10.0min时,CODCr、氨氮及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20%、63.0%及98.5%,同时对总氮及总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经济及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景观湖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安庆西小湖为原位生态修复试验对象,共设置6个断面(A、B、C、D、E、F),于实施前(8月19日)和实施后(2015年9月24日和10月19日)监测氨氮、总磷、总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结果]A点位氨氮浓度从处理前的5.600 mg/L下降到3.870 mg/L,下降率为30.89%。D点位总磷从处理前的0.413 mg/L下降到0.195 mg/L,下降率为52.78%。E点位高锰酸盐指数从处理前的10.600 mg/L下降到7.470 mg/L,下降率为29.53%。E点位总氮浓度从处理前的7.800 mg/L降到6.660 mg/L,下降率为14.62%。各监测断面的透明度在处理后均有明显改善,从处理前为20 cm提高到28 cm。[结论]原位生态反应池对安庆西小湖的修复效果较好,各监测断面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指标、透明度总体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0.001 3%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微生物菌剂复合蕹菜浮床处理,研究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氮、磷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复合植物浮床系统有良好的去除氮、磷修复水体的能力,且磷浓度1 mg/L组去除磷的效果最好,总氮浓度2 mg/L组去除氮元素的效果最好。磷浓度达到2 mg/L以上、总氮浓度达到10 mg/L以上,浮床菌剂的净化能力受到削弱。浮床-菌剂系统对水体总磷的净去除率达到43.9%~73.4%,总氮、硝酸盐氮、氨氮的净去除率分别达到26.8%~51.2%、16.5%~44.6%、11.3%~23.3%,明显高于单纯浮床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朱荣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14-116
在芜湖龙窝湖选择6个样点,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水体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以及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评价了龙窝湖水体水质状况。结果表明:龙窝湖春季水体中TN的含量为1.50~7.42mg/L,NH3-N含量为2.58~6.67 mg/L,TP含量为0.029~0.288 mg/L,CODCr浓度为16~46mg/L。样点水质指标达标率和各指标的样点达标率均低于50%。龙窝湖水质氮、磷指标未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域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李璐  潘名宾  杨小俊  林碧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87-18089
[目的]解决传统生化处理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时处理效果不理想问题。[方法]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对其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序批式生物膜系统对CODCr、NH3-N、浊度、总氮及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00%、50.28%、62.11%、36.35%及18.76%;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系统对CODCr、NH3-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也随之增加,但当曝气时间超过60 min时,各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均略有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南方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安吉县6个不同处理规模的厌氧 潜流型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全年监测,探讨运行多年后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其污水来源不同,水质有较大差异。6个供试人工湿地经多年运行后,对生活污水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6391%~8898%,出水CODCr平均浓度低于60 mg·L-1;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6093%~9591%;对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444%~7403%和3108%~7139%。秋、冬季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率有轻微下降,但TP与CODCr未受明显影响。进水面积负荷对出水污染浓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氨氮和总氮,面积负荷越大,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越高;水力负荷与出水污染物浓度关联不大,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污染物面积负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安吉县6个不同处理规模的厌氧-潜流型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全年监测,探讨运行多年后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其污水来源不同,水质有较大差异。6个供试人工湿地经多年运行后,对生活污水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63.91%~88.98%,出水CODCr平均浓度低于60 mg·L-1;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60.93%~95.91%;对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4.44%~74.03%和31.08%~71.39%。秋、冬季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率有轻微下降,但TP与CODCr未受明显影响。进水面积负荷对出水污染浓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氨氮和总氮,面积负荷越大,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越高;水力负荷与出水污染物浓度关联不大,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污染物面积负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生态浮床-简易湿地处理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床技术相组合的研究及污水、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生态浮床-简易湿地组合成复合的生态浮床-简易湿地处理系统,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在该系统内种植黑麦草,研究该组合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CODMn、BOD5、NH4-N等指标的净化效果。[结果]在冬季,生态浮床-简易湿地组合系统处理效果相当好,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TN、TP、CODMn、BOD5、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5%、74.3%、41.8%、65.5%和37.8%以上。[结论]生态浮床-简易湿地组合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明显较单一的生态浮床或简易人工湿地系统要好。  相似文献   

12.
低负荷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模拟湿地,研究低负荷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测定,CODCr)、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x-N)的处理效果,探讨污染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黑麦草为湿地植物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对CODCr、TN、TP、NH4 -N和NOx--N的去除率分别为75.6%、93.2%、95.7%、96.2%和66.5%;污水中65.7%的CODCr、87.2%的TN和95.0%的TP在进水后1 d内被去除,其中基质的物理化学固定作用是污染物快速去除的重要因素;停留5 d以上时可去除湿地中硝化作用累积的少量NOx--N。在一定的污染负荷范围内,CODCr、TN、TP和NH 4-N的去除速率均与其污染负荷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污染负荷是低负荷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  姚俊  白一力  郑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96-16499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 cm/d 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 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 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 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景观设计效果及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选择美人蕉+菖蒲+野菱+轮叶黑藻构成人工湿地植物组合,测定该组合对试验水样NH3-N、CODCr、TP的去除率.[结果]组合植物对NH3-N的削弱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CODCr、TP.水力停留时间3d对NH3-N、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25%~ 99.40%、37.10%~72.83%、-28.48% ~91.81%;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40%、72.83%、91.81%.第一周期到第四周期NH3-N、CODCr、TP的去除效率曲线表明:曲线的斜率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复合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提供重要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刘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916-920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浮床改善亚热带地区景观水质的效果,为我国南方地区应用生态浮床技术修复生态水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去除能力及浮床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美人蕉、鸢尾、花叶芦竹均能适应较高有机物及氮、磷浓度的水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水体COD、TP、TN及NH4+-N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能力,但以美人蕉的净化效果最佳。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美人蕉生态浮床、组合填料浮床对水体COD、TP、TN及NH4+-N的去除能力分别为33.75~48.98、0.23~0.93、3.71~10.26和4.12~8.44 mg/m2,3种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COD、TP、TN和NH4+-N的去除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去除能力排序为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美人蕉生态浮床>组合填料浮床。【结论】美人蕉+组合填料生态浮床对水体COD、TP、TN及NH4+-N的去除效果最佳,较单一使用美人蕉生态浮床和组合填料浮床的净化效果更具优势,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修复生态水环境的首选生态浮床。  相似文献   

16.
刘雪梅  杜卫刚  许晨红  郝达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56-21258,21261
[目的]构建新式生态浮床并测试其性能。[方法]构建一种以浮篮为基本单元,以粉煤灰轻质陶粒和漂珠为装载材料,集成植物吸收、滤料吸附和生物挂膜三重功效于一体的新式生态浮床,并将该浮床单元体用于水体净化模拟试验。[结果]受试水体的TP、TN、NH3-N和COD浓度分别由0.699 9 mg/L、4.898 mg/L、1.945 mg/L和68.34 mg/L降至30 d后的0.003 2 mg/L、0.051 mg/L、0.001 mg/L和6.23 mg/L,水体修复效果快速而显著。试种的青菜、空心菜和美国四季青草长势良好,发芽率和生长速度高于土壤对照组。[结论]三效生态浮床在净水效率、植物种植方式、运行方式及景观价值等方面均较传统生态浮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并可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7.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84-12586
[目的]研究曝气滤池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集小城镇污水水样,以生物曝气滤池法进行处理,监测NH3-N、TN、TP和COD的含量变化。[结果]生物滤池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特别是良好的COD去除效果,在进水NH3-N、TN、TP和COD分别为9.7~68.9 mg/L,18.1~73.2 mg/L,1.79~8.78 mg/L,170~336 mg/L时,生物滤池对NH3-N、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9%、61.4%、76.7%和89.2%,其中出水COD达到一级A类标准(GB 18918-2002),出水NH3-N、TN、TP总体达到一级B类标准。同时研究显示,日处理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特别是对出水TN、TP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进水浓度过高不利于提高出水水质。[结论]生物曝气滤池可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够达到或优于排放标准,且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18.
曝气-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曝气与生态浮床组合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花鸢尾和花叶菖蒲组合作为生态浮床,将生态浮床和曝气-生态浮床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14%和40.98%;曝气-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中的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17%和53.28%。在生态浮床处理景观水体中,增加曝气能够对景观水体中TN、TP的去除率提高10%左右。[结论]曝气-生态浮床能够很好地去除景观水体中TN、TP,是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燕  吴晓莉  雷蕾  邓洪伟  肖琳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41-3043,3052
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在冬季对畜禽废水的净化效率,采用模拟人工湿地盆栽试验,测定了石龙芮和接骨草对畜禽废水中CODCr、TP、NH4+-N、TN、浊度的去除率及基质与植物对N、P的吸附效果,以及计算了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结果表明,石龙芮和接骨草系统的出水水质中NH4+-N、浊度、TN和CODCr含量与无植物系统中的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出水水质中TP含量在3个系统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石龙芮和接骨草系统与无植物系统对P的吸附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质中土壤对P的吸附量显著高于河沙和砾石(P<0.05);在地上地下生物量比中,石龙芮床为0.82,接骨草达到1.18。可见,石龙芮和接骨草生长速度较快,较适合于需快速启动的人工湿地系统,覆盖度近100%,环境适应性强,可作为处理畜禽废水的人工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级生物活性炭滤池-流化床复合工艺对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应用多级生物活性炭滤池-流化床复合工艺处理某农药企业综合废水,考察了其对CODCr、BOD5、NH3-N和SS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该复合工艺对农药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稳定运行后,CODCr、BOD5、NH3-N和SS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1.6%、96.2%、90.2%和87.5%,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天津市《污水排放综合标准》(DB12/356-2008)中三级的要求。[结论]该试验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为农药生产企业综合废水的深度达标处理提供了一种稳定、简便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