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调查重庆市沙坪坝区种植食用菌的种类、产业模式、区域优势等基础上,分析沙坪坝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沙坪坝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七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79-79
王成华先生, 男, 汉族, 研究员, 硕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 年4 月生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乡一个农民家里。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近郊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及污染情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其林  黄昀 《土壤通报》2002,33(2):158-160
通过 1999年和 1989年对重庆市近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和评价得出 :重庆市近郊蔬菜地土壤重金属中除Hg含量没多大变化外 ,Pb、Cd、As含量变化较大 ,并且沙坪坝区和南岸区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4.
香溪美林住宅小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与北碚区之间,地处北碚区三溪口建设村,左临渝碚路,北接渝合高速,紧临北碚“蔡家城市组团”。一条自然溪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引进‘YH一号’黑米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试种成功,发现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等优势。文章简述了传说中黑米的由来,以及黑米的用途和价值,黑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云南引进‘YH一号’黑米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试种成功,发现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等优势.文章简述了传说中黑米的由来,以及黑米的用途和价值,黑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莴笋霜霉病发病原因。介绍防治霜霉病措施,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和健壮苗种植;合理密植;科学选择种植地块,正确修建排水沟渠;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浇水、灌溉;采用轮作模式;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采用大棚栽培方式;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8.
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工作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正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的首要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和项目审批把关部门的宣传力度。重庆市沙坪坝区采取宣传、审批、监督等多种措施,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重庆市主城区之一的沙坪坝,以歌乐山为界,只有东部70 km~2是传统的建成区,余下320 km~2在20年前都曾是农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沙坪坝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1)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开辟农村居民增收新途径。歌乐山镇所在的中梁山,是主城四大"肺叶"之一。为保护这片珍贵的"肺叶",沙坪坝区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彻底关停、搬迁了原有的采石场、有污染的大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7月4日,重庆首家标准化"智慧农贸市场"——"佰年供销"智慧化农贸市场开门迎客。该市场面积达1500平方米,实现了智能称重、电子支付、食品溯源等智慧化功能,方便市民消费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当日上午10点,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下土湾路的"佰年供销"智慧化农贸市场人来人往,进门处的大屏幕显示:当天已完成2 000余笔交易。在这个农贸市场经营菜摊的黄阿姨说,农贸市场管理方给每户商户免费配置了农产品智能电子秤,交易时将商品放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个别指标计算时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的问题,该研究充分考虑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形成及调控全过程因素,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更易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参数、应用韦伯-费希纳定律克服个别风险指标过大的问题,给定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计算方法,评估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县域单元的纵向和横向污染治理清单。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县域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处于中风险,库区内湖北省夷陵区、重庆市南岸区风险值最高,其次是重庆市大渡口区、沙坪坝区等市辖区、巫溪县以及湖北省兴山县和秭归区,之后是开州区、万州区、丰都县、云阳县等区域;化肥强度指数、畜禽养殖强度指数、降雨侵蚀指数、环保投资指数是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主要影响指标;三峡库区各县域化肥强度指数以及畜禽养殖强度指数风险值之和占总压力指数风险值的比例平均为79%,巫溪县、巴东县、巫山县甚至达到90%;重庆市南岸区、大渡口区以及湖北省各县域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建议开展茶果树施肥技术提升,畜禽养殖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州区、巫溪县、巫山县以及湖北省各县区,建议更多开展猪和羊畜禽废污处理能力提升,此外还应加大环保投入以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从纵向管控来看,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以南岸区和夷陵区为优先管控区域,河流水质优先治理区域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以及湖北省的各县区,从横向管控来看,大部分县域的主要污染防控因素为化肥减量和畜禽养殖治理,其中三峡库区上游和下游地区应当更多关注化肥减量,中游则更多关注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控,该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政策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雯    周宝同  黄勇    田径  刘小波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289-295
深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评价与分区,对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进行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差异显著,优先性指数介于0.161 0~0.767 6之间。双桥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北碚区、长寿区、璧山县10个区县为优先整理区;荣昌县、永川区、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万州区、大足县、铜梁县8个区县为重点整理区;涪陵区、忠县、南川区、梁平县、潼南县、万盛区、垫江县、开县、石柱县、綦江县、丰都县、秀山县、云阳县、黔江区14个区县为中等整理区;酉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彭水县、武隆县、巫山县、城口县7个区县为生态型整理区。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业》2008,(5):3-7
由重庆市绿化委员会、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花卉协会、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重庆市第四届花卉博览会,以“开放重庆·魅力九龙·花样生活”为主题,以“展示、交流、休闲、发展”为宗旨,于2008年9月29日至10月5日,在重庆市农业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市沙坪坝区逐年发生为害较重的小菜蛾、蚜虫、菜青虫、霜霉病、软腐病等主要病虫害,选择以生产甘蓝、菜花、萝卜、白菜等为主的中梁镇、歌乐山镇、凤凰镇蔬菜基地,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即采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防虫网,配合使用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露地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明显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确保了蔬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根据该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利用2001—2010年重庆市MODIS植被类型数据,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草地、湿地和5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利用年降水量,林冠截留率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计量和评述了该地区2001—201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总体格局空间上,东部巫溪、城口、酉阳等地区由于植被状况良好,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较强;中西部渝中区、沙坪坝区、大足县等地区由于植被状况较差,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薄弱环节;东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强,西部弱,巫溪县最强,渝中区最弱;其中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最强,都市功能核心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最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较强,平均为61亿m3;2001—2010年,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受降水影响,各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03亿m3,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29亿m3,2006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最低为73亿m3。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业》2010,(1):21-21
2009年12月1日在重庆市科委举行的“重庆市开放示范研发平台”授牌仪式上,依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设的“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家经过严格程序评审和认定的单位,被授予重庆市首批“开放示范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貌条件是影响局地人类土地利用意识形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仅在景观尺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还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的响应。该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为研究区,调用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重新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与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地貌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同一景观要素在不同地貌区的空间格局也有差异;中丘地貌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景观类型的本底不明显,受外界影响与干扰大;浅丘地貌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本底,其他景观要素镶嵌于这一本底,受外来干扰强烈,斑块间差异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胁迫能力降低,是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与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低山地貌区由于受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干扰逐渐减弱,正逐步向自然状态过渡。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0,(4):107-107
2010年4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青贮玉米新品种‘渝青玉3号'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该品种是重庆市首个通过审定的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将为重庆市推进的“7万头奶牛安全行动计划”和“百万头草食牲畜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保障重庆市牧草安全供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近十年耕地变化过程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耕地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1997-2004年耕地变更调查及其它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耕地资源特征,分析了重庆市直辖以来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重庆市耕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庆市人多耕地少,耕地质量差,投入少,生产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2)重庆市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先缓慢减少,后快速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3)重庆市三大经济区人均GDP增加百元占用耕地面积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而减少,表明人均GDP对耕地的驱动作用和集约用地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人均GDP对耕地的驱动作用小,集约用地水平高。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依据1999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合水土流失观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土壤侵蚀强度及区域分布。根据USLE方程中5N因子对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建立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重庆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原因,并提出了有关水土保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