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鞘腐败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7年~2018年叶鞘腐败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哈根示范种植的旱稻连续大面积发生,中国授巴专家组对水稻品种、当地气候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调研,摸清了发病因素,探讨开展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今后旱稻高产栽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稻叶鞘腐败病(AcrocyIindrium oryzae Sawada)是我县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发生面积有所扩大,为害程度加重。1987年我县早晚稻深受其害,重病田甚至颗粒无收.为了解其发生规律,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我站于1988~1989年在早、晚稻上开展了叶鞘腐败病的研究工作,现整理如下。一、叶鞘腐败病对产量的影响1988年早稻成熟期,选浙幅802等当家品种各600穗,按不同发病程度分成五级,考察各级穗部经济性状。各级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抽穗正常;1级:1/4以下剑叶叶鞘发病,抽穗基本正常,只有少量秕谷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水稻叶鞘腐败病病原菌Sarocladium oryzae,在水稻各生育期和植株不同部位的叶鞘上之致病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症状。该病原菌不仅在水稻各生育期发生危害,还能侵害叶鞘、谷粒、叶片中脉等。水稻剑叶叶鞘受害,常呈现为典型叶鞘腐败病病斑以及"紫鞘"或"紫鞘黄叶"症状。病谷常引起秧苗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30℃、湿度为70%(RH)。但发病对温湿度要求并不甚严格。适当的氮、磷、钾配比和适量施用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氮肥过多或缺乏均会加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品种的抗病性有着明显差异,但与水稻类型无关。以病原菌分生孢子液对21个常见杂草和野生稻接种,其中属于禾本科的15个种可引起发病。经田间调查,该病原菌也在自然条件下侵染若干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病害——紫鞘病的症状及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紫鞘病又名紫鞘黄叶病、紫杆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病普遍,病株减产15%左右。病因曾有生理性、跗线螨、叶鞘腐败病诸说。  相似文献   

5.
香蕉叶鞘腐败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香蕉叶鞘腐败病为近年来发生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蕉园的一种新病害。经病原菌分离及柯赫氏法则检测,证明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一种细菌,根据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细菌初步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成团泛菌危害香蕉,引起叶鞘腐败病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当阳市中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品种多样化,叶鞘腐败病在一定的区域部分品种上发生及危害较重。2014年育溪镇几乎每个村都有发生,面积33.3hm2,损失大小不一,品种有丰两优9号、红香110等,群众误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而上访投诉。通过田间调查,对其症状、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龙梦玲 《广西植保》2007,20(1):30-31
水稻叶鞘腐败病最早于1922年首次记载于我国台湾省[1].此后,在日本、南亚、东南亚各产稻国也相继有发生报道[2].该病是继水稻稻瘟病之后,又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3].本病主要引起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近年来,有关水稻叶鞘腐败病的研究报道较多,特别是在发生特点、防治等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8.
第1期水稻叶鞘腐败病的研究1.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发病的影响因子············…… ..............................……,.....····..······……诸葛根樟LaPis,D.B.(1)一种蚜虫持久性传病的长斑豆黄化型病毒············……陈永营郭景荣方中达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在鄞州地区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一般早稻重于晚稻,晚稻上以杂交品种发病较重.稻株受害后,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据考查,当病斑局限于稻株基部叶鞘时,对产量的影响极小;病斑上升到倒三叶叶鞘,减产9%左右;病斑上升到倒二叶叶鞘,减产22%左右;病斑到剑叶叶鞘,减产34%左右;病斑上升到剑叶叶片,减产76%.严重时引起倒伏,茎、叶腐烂,对产量的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10.
<正>六大优点:1、杀菌谱广;2、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3、无交互抗性;4、低毒、安全、环保;5、使用方便,对施药者安全;6、稳产、增产、改善稻米品质。防治对象: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叶鞘褐变病,细菌性褐班病。施药时期及配方用量:水稻孕穗期:加收米80ml~100ml/667m2,水稻齐穗期:加收米80ml~100ml/667m2。  相似文献   

11.
稻叶鞘腐败病是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由半知菌类丛梗孢目真菌侵染剑叶叶鞘引起的病害。剑叶叶鞘受害后,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若形成包穗或半包穗。损失更重。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限于部分乡镇的局部田块发生,为害不严重。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现已成为普定县发生面积逐渐增大、为害逐渐加重的新病害。1998年发生面积2500hm^2.占全县栽插面积的37.8%,  相似文献   

12.
<正>常规稻瘟病防治药剂如三环唑、稻瘟灵等,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稻瘟病均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造成喷药浓度提高,成本增大,防治效果下降,甚至个别地方出现大米农药残留超标等不良后果,而且这些常规药剂对水稻叶鞘腐败病、叶鞘褐变病、细菌性褐班病无防效。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2%加收米能有效防治水稻生育期间的多种真菌、细菌引起的病害,而且安全低毒、无残留,符合当前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二系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大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叶鞘腐败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扩大,因此,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为姜科植物,原产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具有去除血瘀、消炎和抗癌等多种功能[1]。目前,已被报道的温郁金病害包括叶枯病[2]、白绢病[3]、病毒病[4]等。2017年6月在海南省东山镇种植基地发生温郁金叶鞘腐烂病。主要危害分蘖期的茎基部和叶鞘,从茎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茎基部产生浅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向上延伸至叶鞘;后期形成水渍状、  相似文献   

15.
水稻紫鞘病的发生观察及试验马夕龙,汪军,于祥之,汤铎(江苏通州市兴仁区农技站,226371)水稻紫鞘病为水稻叶鞘腐败病菌AcrocylindrirumoryzaeSawada侵染所引起,是近年来我区新发生的一种病害,1990年部份水稻品种上发生危害较...  相似文献   

16.
跗线螨为害水稻,1974年首先由广西浦北县病虫测报站发现,以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也陆续发生。跗线螨与水稻“紫杆病”的关系,众说纷云,有人认为跗线螨为害引起“紫杆病”。有人则认为“紫杆病”是由叶鞘腐败病所引起的,由跗线螨传播病原菌。近年来,我们对水稻上的  相似文献   

17.
30%苯甲&#183;丙环唑乳油(爱苗)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等穗期综合症有显著防效。能调节水稻生长,保护功能叶,抗早衰,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项目实施情况表明,使用爱苗后平均可增产10%~15%,亩增产50~75kg稻谷,亩增收100~150元。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在本地区已发展成为玉米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生5万~15万亩,占种值面积的25~50%,损失产量2000吨左右,大发生年(1988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70%以上,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70%,病指31.6,发病田损失产量在22%上下。1.症状: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大量菌核掉落田间,部分菌核残留在叶鞘上,来年春季玉米三叶期时便可发芽,产生菌丝,初次侵染植株基部叶鞘,使叶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  相似文献   

19.
唐显富 《植物保护》1984,10(3):33-33
由叶鞘腐败病菌Sarocladium oryzae(Acrocylindrium oryzae)引起水稻剑叶鞘褐变。国内外已有研究和记载,但以往各地将此病视为非主要病害,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此病日趋严重,有的稻区对产量影响甚为严重加之对水稻叶鞘褐变原因尚无一致的结论,四川为全国主要水稻产区,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莲藕腐败病主要为害莲藕地下茎部,施药难以直接到达病部,防治较困难,是莲藕生产上的一大顽症.通过介绍该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