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以28种百合花瓣为试验材料,对花瓣中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花青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为开发营养价值高的百合花瓣、筛选赏食同源百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百合花瓣中水分含量为82.30%~90.61%,可溶性糖含量为0.73~5.81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04~15.81 mg/g,维生素C含量为28.51~97.01 mg/100 g,花青素相对含量为0.01~6.57 mg/g。主成分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糖和水分可作为评价百合花瓣品质的主要指标。百合不同品种间花瓣中各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生产上可根据花瓣不同营养品质和功能进行加工利用,所测品种中绚烂、富康之梦综合评价较高,可用于赏食同源百合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燕宽’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重8.30 g,含水量50.50%,可溶性糖含量19.50%,淀粉含量48.50%,蛋白质含量6.05%;果肉糯性,口感细腻,风味香甜,适宜炒食;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强,抗寒性尤其明显,适合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差异特征,综合评价果实甜度,为板栗产业高甜度品种选择、培育和特异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以32个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为材料,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的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采后40 d可溶性糖相关的11个性状开展系统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均值为24.33%,总糖含量(Total soluble sugar,TSS)均值为20.80%,整体甜度较优。2)板栗果实11项甜度指标在主栽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可用于综合评价板栗甜度;其中可溶性总糖的变异程度显著低于各可溶性糖成分和生化甜度的变异程度,各个可溶性糖成分和含量间的差异是板栗品种多样甜度的主要来源。3)相关性分析中6种可溶性糖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指标间较为独立。4)32个品种聚为3类不同甜度的等级,高甜类型(HS)有9个品种,D值为0.50以上;中甜类型(MS)有18个品种,D值为0.30~0.50;低甜类型(S)有5个品种,D值为0.3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甜度、等级划分与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品种营养品质差异,为秋葵功能食品开发与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秋葵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果荚和种子形态特征及营养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在秋葵嫩荚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8.26%~54.65%),其次为可溶性蛋白(4.99%~7.52%)和粗纤维(2.41%~3.86%)。其中‘金秋葵’和‘羊角红秋葵’品种的可溶性糖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可溶性蛋白与粗纤维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在秋葵种子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9.27%~27.19%),其次为粗纤维(11.87%~25.84%)和可溶性糖(5.25%~8.58%)。此外,种子脂肪酸组成在品种间存在差异,但不饱和脂肪酸(UFA)比例均超过60%。‘绿美人’种子油脂中饱和脂肪酸(S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约为1∶1∶1。[结论]‘金秋葵’和‘羊角红秋葵’营养品质优异,适于鲜食。‘绿美人’籽油可用于制备健康型油脂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栽培板栗品种永丰1号、云富、云良为母本,北方型板栗品种燕山红栗、燕龙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试验。通过对其果实含糖量(可溶性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板栗花粉直感效应研究,以改善板栗的食用和加工品质。结果表明:以北方2个品种为父本授粉云南3个品种所结果实的含糖量显著高于其自然授粉和自花授粉的南方品种,在果实含糖量上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7.
板栗新品种燕兴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兴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抗寒性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早实、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坚果商品性好,单果重8.20g,可溶性糖含量22.23%,淀粉含量52.90%;果肉细腻,糯性强,适宜炒食;平均每苞含坚果2.70粒;在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尤其适合我国北方板栗栽培临界区的山地和丘陵种植。  相似文献   

8.
许多作物种子含糖量及其他营养成份随老化而降低,从而影响品质和植株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种子贮藏期间加速老化对种子可溶性糖,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幼苗生长情况,参试大豆品种3个、置于37℃高温下处理20、40、60、80天,以及在48℃高温下处理48小时,以常温(18~20℃)贮存大豆作对照,加速种子老化使大豆种子可溶性含量糖明显降低,脂肪酸和蛋白质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萌发率及个体发育受到高温处理的严重影响,特别是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对加速老化的反应差异。其中以山东1号可溶性糖下降最多,达13~37.4%。  相似文献   

9.
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张袖丽  胡颖蕙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0-331,334
分析了安徽省板栗主栽品种“大红袍”和“粘底板”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板栗的化学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其次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以及较为丰富的P、K、Ca、Mg、Zn、Fe、B等营养元素。板栗的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均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标准。大红袍的品质适合作菜栗,而粘底板宜作炒栗  相似文献   

10.
5个甜玉米品种(组合)加工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5个甜玉米品种(组合)的可食率、出汁率、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籽粒中的水分含量、还原糖、总糖、蔗糖含量等7个加工性状。结果表明,鉴65和鉴164两个新组合综合加工特性优于推广品种粤甜13号,可以作为甜玉米汁饮料加工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山楂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测定了11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总酸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625%~3.061%,5.165~8.714mg/g,6.610%~28.110%,55.87~139.70mg/g。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燕瓤红,营养品质最差的是敞口。  相似文献   

12.
以泰国主栽9个榴莲品种为试材,对单果重、果肉重、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等果实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金枕果实最大,果肉多,种子较小,可食率高,但果皮厚,有机酸含量较高。猫山王果实大,果肉较多,果皮较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竹脚果实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最高,营养品质较高。9个榴莲品种风味各异,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燕山地区12个板栗品种(系)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对各营养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应用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比较不同分析方法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以期为选育优良板栗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个板栗品种(系)的果实单粒质量、单粒质量标准差、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含水量差异显著,其中,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建立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根据最低隶属原则进行品质排序,前5名分别为迁西42号、抚宁12号、燕宝、燕龙、兴隆1号。采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整体评价指标可分别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647%,根据3个主成分得分及相应权重累加综合计算得分,确定前5名分别为燕宝、兴隆1号、青龙47号、迁西42号、抚宁12号。通过K-均值聚类法,根据果实品质指标对12个板栗品种(系)进行聚类,确定优质板栗品种(系)为燕龙、抚宁8号、燕京8号、燕宝、青龙47号、兴隆1号、迁西42号。3种分析方法对不同板栗品种(系)的算法和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在3种评价方法中综合...  相似文献   

14.
刘淑慧  侯智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81-8984
[目的]研究喷施蔗糖对蓝莓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的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喷施不同浓度(0.1%、0.5%和1.0%)的蔗糖溶液对蓝莓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蓝丰:5月初~7月中旬;粉蓝:5月底~8月中旬),2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总含量逐渐增加,但各个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2个品种果实成熟时期主要是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含量很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各处理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蓝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其中喷施0.5%的蔗糖溶液增加最多;通过对各个处理叶片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叶片喷施0.5%浓度的蔗糖对增加蓝莓果实中的糖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15.
以垂枝为母本、南沟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板栗新品种南垂5号。该品种树姿开张,枝条开张角度大;坚果单粒质量12.51 g,可溶性糖含量19.52%,淀粉含量50.12%,蛋白质含量5.56%,果肉口感细糯,风味香甜;结果早,丰产性强,适宜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缓坡丘陵及沙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10个吉林省主栽品种番茄的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番茄的番茄红素、可溶性蛋白、糖酸比、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0.018~0.074μg/mL、1.24~2.36 mg/g、1.54~2.55、52.50~115.30μg/g。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不明显,其变幅依次为56.46~72.92 mg/100 gFW、3.67%~4.4%、3.25%~4.17%。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奥利安和东农708,营养品质最差的是倍盈和瑞琦1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具有较高营养品质的新疆主栽早晚熟加工番茄品种.[方法]以新疆主栽的3个早熟和3个中晚熟加工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6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番茄红素及VC含量,比较其含量的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早熟品种新番36号(屯河9号)和中晚熟品种亨氏H9780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番茄红素及VC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早熟和中晚熟品种,中晚熟品种亨氏H9780番茄红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早熟品种新番36号(屯河9号).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营养品质,根据得分高低排序为:亨氏H9780>新番36号(屯河9号)>新番41号(屯河48号)>里格尔(87-5)>新番15号>屯河8号.[结论]亨氏H9780和新番36号(屯河9号)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鸡腿葱是我省大通县名优地方品种,葱白质地鲜嫩,辛辣味浓,营养丰富,生食甜脆香辣,尤其适宜炒食。用它烹调莱肴,主佐均宜。鸡腿葱抗旱、抗病、抗倒伏、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而且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溶性糖和香辛油含量均明显优于一般品种。干葱水分含量适中,耐贮藏,生命力强,有"根枯叶焦心不死"之说。  相似文献   

20.
<正> 板栗为壳斗科栗属,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果实营养丰富,种仁含淀粉62.2%、蛋白质6.04%、脂肪2.89%、糖量13.7%,可鲜食、炒食和煮食,还可制作淀粉、罐头和糕点。板栗不仅在国外市场畅销,而且在国内市场走俏,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