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覃欣广 《南方农业》2022,(7):242-245,250
分别对区块链、RFID、物联网、电子围栏等四种技术在种质库中的应用场景及其技术特性进行分析.结合种质库的应用场景,探讨区块链、RFID、物联网、电子围栏等4种技术与种质库运行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为提高种质库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管理水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梨种质资源是梨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收集后保存的好坏与采用的嫁接技术相关。对梨种质资源保存现状的介绍和保存对象、要求、面临困难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单芽切腹接技术在梨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模式、应用技术、实践成效、优势和注意事项等,以期为西北地区梨种质资源高效保存和单芽切腹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烟草种质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中国烟草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研究开发了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和ASP.NET技术的中国烟草种质资源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了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器端程序集应用C#语言开发,浏览器端基于XHTML + JavaScript。系统在特性数据库和共性数据库两个底层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种质数据查询、核心种质查询、种质图像查询、共性数据查询和烟草种质共享等5种功能。该系统突破了长期以来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实物集中于一处,难以共享的局面,促进了种质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ASP技术的小麦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ASP技术,通过Web数据库来设计和实现小麦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提供种质资源的浏览、查询以及动态的对种质资源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基于SQLServer的红萍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系统采用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和c++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进行开发。系统结构合理、使用简单、运行稳定。通过本系统可以广泛了解各个品种的优良性状,为红萍种质资源的全社会共享构建了基础的服务平台,促进种质资源特性信息的保护、利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种质资源管理信息化流程存在的弊端,依据物联网的技术规范,设计了一套集软硬件一体化、内部数据管理及对外网站发布一体化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种质资源信息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精确高通量获取作物表型信息是进行种质资源评估的重要途径。基于表型数据获取、解析与管理技术的室内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具备环境精确调控、成像自动无损、效率显著提升等特点,为种质资源评估提供了高效、集成且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对作物育种改良、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该研究主要阐述了四类室内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平台的研究现状,对目前室内植物表型数据解析及管理技术进行介绍与分析,并总结了室内高通量表型平台与数据解析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种质资源表型评估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植物表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甘肃珍稀、濒危、特色地方品种和特有资源的保存,确保保存种质的遗传完整性,提高种质利用效率,对2018年甘肃省建设的7家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库的功能定位、研究方向和保存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目前种质资源库在建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增强地方优异种质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种质资源深度评价与创新、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冷藏库为基础,从目前庞大的种质资源保存规模入手,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管系统",用于受理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入库保存申请,管理种质资源实物出入库记录,保存入库种质的应用反馈信息。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物理及逻辑架构以及系统数据模型等,详细描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业种质资源信息服务系统采用ASP.NET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进行开发,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种质资源数据集中管理并提供检索功能,实现资源网络共享。本文主要阐述了系统开发原理、功能设计及数据库建设等内容,对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有机RFID标签在动物食品溯源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高成本一直制约着RFID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机RFID标签因其成本较低而备受各国关注。该文对新型有机RFID标签在动物食品溯源过程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条码、无机RFID标签进行比较。对动物性食品溯源系统的各主要环节特点及其对标签技术的需求进行论证,并对3种标签技术在各环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在溯源过程中引进有机RFID标签降低成本,以促进动物性食品追溯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高频RFID的生猪屠宰数据采集方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中国生猪屠宰加工具有流水作业、环境恶劣和信息自动采集难度大等问题,该研究采用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即902 MHz RFID标签并配合超高频天线系统,结合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和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环境,设计了适合生猪胴体的RFID标签,开发了电子标签在线读写系统,实现了生猪屠宰流水线上猪只胴体的RFID标识和远距离自动识读。通过生猪溯源耳标信息采集、RFID胴体标签信息与屠宰厂Intranet溯源数据记录系统的自动关联,实现了生猪屠宰过程中溯源关键点的生猪屠宰标识信息的可靠采集、传输与处理等,同时拓展解决了进入超市的胴体RFID标签与终端零售产品分割标签的标识转换与打印的衔接。研究获得的系统与技术已经在天津市某屠宰加工厂和猪肉零售超市进行了示范应用,示范猪只累计达1万头以上,RFID标签读写正确率在99.9%以上,读写速度不影响流水线作业,从技术到应用环节探索了超高频RFID技术在猪肉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可靠真实的相关信息,帮助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追踪、溯源并及时解决。在介绍RF1D技术原理及其主要特点的同时,提出了RFID技术在动物的饲养和屠宰中的应用设想,并对RFID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RFID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支持多目标识别等优点,因而在图书馆自动化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阐述了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并对其在图书馆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ID的热带特色农业田间信息采集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海南的农业生产相对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生产力比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且生产和管理不规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和热带特色农业的声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将RFID技术应用到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中,结合传感器技术、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等,实现对热带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信息和农作物自身的特征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以编码的形式存储到电子标签中,以达到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进行农产品的质量追溯的目的。该文通过对贴有电子标签的琼中绿橙的信息的成功识别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16.
以扬州市图书馆为例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对图书馆借阅服务工作的影响,以扬州市图书馆为例,具体分析了RFID技术在借阅服务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物流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引入无线网络、移动终端、RFID、汉信码技术,解决了条码编码、移动终端的远程数据访问、预警保护、RFID标签定义和天线架设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一套基于RFID及二维条码技术的物资实时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射频技术的奶牛身份识别系统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针对当前奶业所存在的养殖规模较小、单产水平低、管理技术落后、饲料单一、牛群血缘不清,以及由此导致动物产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的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瘤胃式动物电子标识来为每头奶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数码档案,实行一畜一标,并通过采用RFID技术以及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技术对存储奶牛信息的电子标签进行远距离识别,从而及时的实现对每头奶牛的监控与管理。研究结果表明RFID系统读卡器的识读率为100%,识读距离可达到8 m以上。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奶牛生产养殖的数字化管理,也为精细养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被认为是21世纪的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生产制作、销售流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正被广泛使用,是我国大力扶持的一个项目,在农业上的应用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详细介绍了RFID这项技术,并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