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湖市银屏珍稀植物研究所,近年来引进珍贵植物灵香草试种成功。灵香草原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可提炼香精,又能入药,经泡制后,还能长期散发出近似檀香型天然香味,在衣箱、书橱中放置适量,可避免虫害,且香味宜人。灵香  相似文献   

2.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材。杜仲全身是宝,杜仲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其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杜仲叶又是很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经济价值很高。杜仲一般栽培后6~10年才可剥皮。我们采取环剥再生,不砍伐杜仲树剥皮的方法,可以提高杜仲皮的产量。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1.环剥技术当杜仲树胸径达5厘米以上时即可剥皮。剥皮最佳时间,长江以南为5~6月,长江以北为6~7月。为减少损伤,宜在杜仲树根部灌水后或阴天或下雨后进行剥皮,剥皮时先在主干分枝以  相似文献   

3.
杜仲     
《天然产物分离》2004,2(4):39-39
杜仲(Eueommia ulmoides O-liver.),别名思仲、丝棉皮,属杜仲科,杜仲属,为我国特有植物。以树皮及叶供药用,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  相似文献   

4.
2003年鄢正益同志成为湖北省首位获得年度技术发明三等奖的普通农民,鄢正益发明的“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杜仲剥皮后树皮的快速再生问题,对杜仲的永续利用和经济增值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抢救类似杜仲树的濒危珍稀植物提供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于2001年2月10日对“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授予发明专利权,鄢正益同志表示愿将此成果无偿奉献于社会,并委托本刊向读者介绍此项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5.
王丕煜 《新农业》2011,(2):41-42
一.银杏 1.特征特性 银杏为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宽5~8厘米。雌雄异株,稀同株,种子核果状,  相似文献   

6.
杜仲,又名川杜仲、川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为常用中药材。杜仲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和广西等省区,华南各地有栽培。杜仲生长于海拔300~500米低山、谷地的疏林中,为落叶乔木,  相似文献   

7.
杜仲,又名川杜仲、川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能,为常用中药材。杜仲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和广西等省区,华南各地有栽培。杜仲生长于海拔300~500米低山、谷地的疏林中,为落叶乔木,高达20  相似文献   

8.
草石蚕高产栽培技术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梁山草石蚕别名螺丝菜、地宝塔、甘露子、土蛹等。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Z属多年生草本,直立,茎部有匍匐枝,枝端有螺丝形的块茎。茎高30—60厘米,方形、四棱,上有倒生的长刺毛,叶对生。花期5—6月,果期6一...  相似文献   

9.
杜仲乔林与叶林树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流提取法,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却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同时比较将杜仲树皮碾成粉状和丝绵状2种处理方式对次生代谢物提取的影响发现,二者效果相差不明显,但考虑到后期要提取杜仲胶,建议将杜仲皮碾成丝绵状。  相似文献   

10.
一、杜仲 杜仲定植15年以上开始剥皮。剥皮于4~6月进行。用锯子齐地面锯一环状口,深达木质部,向上间隔80厘米处锯第二道环状口。在两环状口之间纵割一切口,用竹片刀从切口处轻轻剥动,使树皮于木质部脱离。第一筒剥下后,把树砍倒,按上述方法依次剥皮。  相似文献   

11.
山桃为蔷薇科桃属亚乔木植物,是一种优美的早春观赏树种,在黑龙江省有部分野生分布,东北大部地区有人工栽培。该树种高4~6米,冠形优雅,树皮光滑呈暗紫红色;单叶互生,条状披针形,边缘锯齿细密,先端尖锐,长5~12厘米,宽2~4厘米;花单生,先叶开放,花瓣5枚,花白色或粉红色,鲜艳繁茂;果实椭圆形,黄绿色,成熟时呈淡黄色,直径1.5~2厘米,  相似文献   

12.
杜仲的树皮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开发利用杜仲的皮、叶、籽的药用价值,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等行业,提高杜仲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已成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杜仲育苗及栽培管理环节的技术要点,对杜仲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杜仲、厚朴和黄柏是树皮类中药材树种,运用如下方法可使其增加产量。1.刀分树干。在树干离地面30~100厘米处,用刀以横向排列斜砍数刀,深浅以稍伤木质部为度,刀口之间应留有空隙。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等功效。 一、生长习性 杜仲根系发达,主根长可达1.35米,侧根、支根分布范围可达9米,但主要分布在地表层5~30厘米之间,并向着湿润和肥沃处生长。植株萌芽力极强,休眠芽因受机械损伤常可萌发。栽培初期株高增生速度较为缓慢,速生期出现在树龄10-20年间;20-35年生长速度渐缓,其后几乎停滞。胸径生长速生期在树龄15-45年。  相似文献   

15.
形态特征杜仲为落叶乔木,成年树高20 m左右,胸径40 cm左右,最粗可达100 cm以上,树干挺直,冠形紧凑;叶片椭圆形渐尖,有锯齿,羽状脉6~9对,短梗无托叶,枝上互生,雌雄异株,花单性,无被;果实阔梭形翅果、扁薄。树皮、树叶及种壳均含有较密集的银白胶丝。杜仲属杜仲科植物,就其树皮形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粗皮杜仲(青杜皮)、光皮杜仲(白杨皮)、中间类型。光皮杜仲木栓层较薄,占皮层厚度178%,而粗皮杜仲最高517%,光皮类型皮厚,含胶、含药量高。  相似文献   

16.
杜仲别名丝连皮、丝棉皮、玉丝皮等,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中医学以干燥的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主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肾虚尿频,胎动不安等症。叶亦可作药用。全树除木质部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都含有硬橡胶(杜  相似文献   

17.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名贵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功能,又是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这种胶是国防、化工、电器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用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术不当,致使杜仲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近几年对杜仲树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新皮的方法,既保护了杜仲资源,又增加了产量,实现了一株树上多次剥皮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金叶莸属马鞭草科莸属植物。是从兰香草和蒙古莸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为适合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地区绿化栽植的观赏植物。 一、形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株高50~60厘米,枝条圆柱形。单叶对生,叶长卵形,长3-6厘米,叶端尖,基部钝圆形,边缘有粗齿,叶面光滑,鹅黄色,叶背具银色毛。  相似文献   

19.
强宏 《现代种业》2006,(5):53-53
杜仲是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木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皮剥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是一项真正保护性开采林木、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增值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东北红豆杉是一种世界上公认的濒于灭绝的珍稀常绿乔木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该树种是第四纪冰川孑遗古老树种之一,在地球上已生长了近250万年。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吉林省东部及辽宁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也有分布。东北红豆杉是抗癌植物,其树皮、根、叶中提取的紫杉醇对防治癌症、白血病、艾滋病有特殊的功效,紫杉醇比黄金还要昂贵,故东北红豆杉有黄金树之称。东北红豆杉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外,尚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假种皮红色,熟时有光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