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番茄子房心室形成过程中相关体内代谢物质的作用,应用番茄多心室自交系(MLK1)和少心室自交系(FL1)进行正反交,研究亲本及正反交F1代(F1、RF1)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5个时期幼苗茎尖体内代谢物质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可溶性蛋白、DNA、RN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子房心室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番茄两亲本在花芽分化5个时期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可溶性蛋白、DNA舍量均是多心室亲本高于少心室亲本;RNA含量则是少心室亲本高于多心室亲本;正反交F1和RF1在幼苗花芽分化各时期茎尖果糖、葡萄糖、可溶性蛋白、DNA、RNA含量均介于多心室和少心室亲本之间;这些结果与心室数的变化相一致.进一步分析番茄花芽分化5个时期幼苗茎尖相关代谢物质含量与子房心室数的相关关系表明.番茄子房心室数与萼片花瓣形成期葡萄糖、蔗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RN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果糖、D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预示着番茄子房·心室形成可能是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可溶性蛋白、DNA、RNA等体内代谢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萼片花瓣形成期可能是番茄子房心室形成的相关体内代谢物质调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李悦  李天来  王丹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27-2733
 【目的】研究番茄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探讨番茄花芽分化期相关内源激素的作用。【方法】应用番茄多心室自交系(MLK1)和少心室自交系(FL1)进行杂交,研究亲本及F1、RF1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5个时期茎尖内源激素GA3、IAA、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室数目的关系。【结果】番茄亲本及F1、RF1在关键作用时期的GA3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同,IAA、ABA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番茄子房心室数与萼片花瓣形成期GA3含量及GA3/IAA、GA3/ABA呈极显著正相关,而IAA、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番茄茎尖的GA3含量或降低IAA、ABA的含量,都可以增加番茄子房心室数目;反之则减少子房心室数目;萼片花瓣形成期是调控番茄相关内源激素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以对低氧敏感的中农8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钙对低氧胁迫下幼苗根系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合酶(SS)、蔗糖转化酶(INV)、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通气对照相比,低氧胁迫处理后幼苗根系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和果糖含量增加,SS和GK活性增加,INV活性降低,胁迫初期SPS活性增加,后期降低;低氧胁迫下营养液加钙处理缓解了低氧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根系SS、SPS、INV和GK活性增加,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葡萄糖含量低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而低氧胁迫下营养液缺钙处理加重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表明在低氧胁迫下,钙参与了调节黄瓜幼苗根系碳水化合物代谢,对提高幼苗低氧胁迫的适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茶花器官形成过程花芽与叶片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器官形成和花的开放过程是油茶花芽分化的结果,也是油茶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花器官各个发育阶段的春梢各部位器官(上叶、下叶和花芽)生理生化分析,以了解花器官发育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为探讨花器官形成机制、自交可育性、花期变化以及油茶优质高产及多花不多产现象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花芽中可溶性蛋白比叶片中高,在花开放时达到最高;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果糖均比芽中高,在花开放时春梢各部位器官中可溶性总糖达到最高,此时蔗糖与果糖含量则最低,叶片中蔗糖与果糖含量最高则在花苞膨大中期,花芽在花苞膨大前期达到最高;春梢各部位器官內源激素在花瓣形成前叶片中含量高于花芽中,此后到雌雄蕊成熟前则叶片中含量低于花芽中,而后花芽发育3个阶段叶片中含量表现为"高于—低于—高于"花芽中,花芽中各类激素在子房和花药形成期含量相对较高,叶片在花芽成花转变期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桃树子房发育初期蔗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从现蕾到花萎)蔗糖含量比率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比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京玉’和‘久保’两个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树子房发育初期子房、韧皮部、叶片与花瓣中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比活力的变化。【结果】两品种各部位中蔗糖积累规律较为相似,韧皮部蔗糖含量比率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可溶性糖在韧皮部中的积累量除盛花期(第10 D)低于花瓣中含量,其余时期均较其它部位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子房发育初期子房和叶片中淀粉含量不断升高,韧皮部中则呈下降趋势,花瓣中含量先降低后升高。AI、NI比活力变化对糖的积累作用不明显,SS合成方向、SPS比活力变化与蔗糖的积累量变化一致,SS分解方向比活力变化对两品种桃树糖的积累和转化作用较为突出。【结论】韧皮部是桃树子房发育初期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代谢“源”, 子房发育初期蔗糖代谢相关酶时空性表达受到某些相关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共设5个处理:微咸水(EC=3.0mS/cm)直接灌溉(CK)、地下淡水灌溉(T1)、混合水灌溉(V(微咸水)∶V(地下淡水)=1∶1,T2)、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生育期轮灌(苗期、开花期为地下淡水处理,果实发育期微咸水处理,T3)、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次轮灌(T4),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番茄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心室隔壁、胶质胎座)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整体来看,CK和T4处理有利于提高3个生育期番茄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与T1相比,CK和T4处理下成熟期果肉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1.55%和30.17%,果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07.31%和50.5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0.53%和47.35%;有利于提高AI、NI、SS、SPS 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果实蔗糖代谢的进行,且降低了转色期、成熟期果实各部位淀粉含量,同时番茄总产量降低。T2处理3个生育期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居中,番茄总产量最低,为6.05kg/m~2;T3处理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与T1相差不大,不利于番茄果实各部位糖分的积累,但番茄总产量较高;T1处理下番茄总产量最高,为9.01kg/m~2。【结论】微咸水直接灌溉和微咸水淡水按次轮灌可以提高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从而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消费群体适当选用微咸水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7.
等渗的NaCl与PEG胁迫对番茄幼苗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NaCl胁迫与水分胁迫对番茄蔗糖秘累影响的异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50 mmol·L~(-1) NaCl及等渗的聚乙二醇(PEG-6000)为处理,研究了番茄幼曲叶片中糖含量和蔗谢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等渗的NaCl和PEG处理均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处理12d时果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20.2%和32.2%;葡萄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2.0%和18.9%;等渗的NaCl和PEG处理均提高了酸性转化酶活性,处理12d时分别比对照高12.34%和17.76%;PEG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及转化酶的活性高于NaCl胁迫.可见,盐胁迫和渗透胁迫下番茄叶片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主要是由于转化酶活性的提高引起的;与盐胁迫相比渗透胁迫下番茄叶片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从而说明NaCl胁迫对番肺叶片糖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草莓花芽分化期,以浙江省建德市、云南省寻甸县、贵州省贵定县等7个地区繁育的红玉草莓苗为试材,采用显微成像观察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氮、磷、钾、钙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浙江建德的红玉裸根苗8月底进入肥厚初期,9月10日发育至二分割期;贵阳裸根苗9月4日发育至萼片形成期;昆明裸根苗8月30日进入萼片形成期,穴盘基质苗进入雄蕊形成期;红玉比红颊花芽分化期提前约5 d。从肥厚初期至二分割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总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钾、磷含量大幅提高,肥厚后期达到峰值。由此推断,华东地区9月上旬为红玉草莓苗的最佳定植期,中西部地区可适当提前;同一地区,穴盆基质苗比裸根苗花芽分化提前3~7 d;在育苗后期,根据植株的营养需求,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可促进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37-10238,10329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夜温15℃为对照,设夜温6℃(18:00—6:00)为处理,处理7d后测定番茄叶片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和淀粉的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蔗糖、总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论]夜间低温导致番茄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10.
以百子莲为材料,研究了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整个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中的核酸、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及淀粉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项生理指标均在生理转变期和盛花期有显著的提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RNA含量和RNA/DNA比值在叶片中呈双峰曲线变化,在茎尖中呈单峰曲线变化;叶片中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尖中的淀粉含量从花芽分化开始一直持续下降到盛花期又显著上升;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芽分化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茎尖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显著升高,随后下降,到花芽分化期与发育期又明显升高。叶片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始终低于茎尖。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elucidate the changes in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of stem apices in tomatoes and the function of correlative endogenous hormones in tomatoes during floral bud differentiation stages. The tomato parents were crossed and reverse crossed by using two inbred lines of multi-locule (MLK1) and few-locule (FL1)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genous hormones GA3, IAA, and ABA levels and ovary locule numbers of parents and progeny during floral bud differentiation initial stage, floral bud differentiation stage, sepal petal formation stage, carpel formation initial stage, and ovary locule complete formation stage was studied. GA3 levels in P1, P2, F1, and RF1 were consistent with locule numbers, and IAA and ABA levels were reverse to ovary locule numbers during the key stage. The correlation showed that, during sepal petal formation stage, the ovary locule numbe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A3, GA3/IAA, and GA3/ABA, and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AA and ABA. It was speculated that increasing GA3 levels or decreasing IAA and ABA levels of stem apices in tomato might be able to enhance ovary locule numbers. The sepal petal formation stage was an important stage which regulated endogenous hormones in the ovary locul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碗莲花芽分化的解剖学以及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碗莲花芽分化的机理,该文以碗莲品种‘锦旗’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了碗莲的花芽分化进程和相应时期的ABA、IAA、ZR和G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碗莲的花芽分化可分为花芽分化始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以及雌蕊分化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所测4种内源激素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高浓度的GA有利于花芽分化机制的启动,而低浓度的GA有利于花芽的各个部分的分化;ABA、IAA和ZR的浓度在碗莲的花瓣分化期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对各分化时期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广西桂林地区气候条件下,Lanelate脐橙花芽分化从11月初花原基分化开始至次年3月雌雄蕊形成历时约5个月.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历时长,分化较慢,其它时期历时短,分化较快.大部分花原基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旬平均温度为10.1~9.7 ℃时形成;萼片原基主要在次年1月下旬,旬平均温度为1.4 ℃时形成;花瓣、雄蕊及雌蕊则在次年2~3月,月平均温度高于11.23 ℃时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矿质元素与桂花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桂花花芽分化和早产丰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了波叶银桂幼树(4年生)和成年树(14年生)花芽分化期间叶片矿质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成年树和幼年树N峰值分别在雌蕊分化期和花辩分化期,P峰值均在花萼分化期;K、Ca峰值分别在花芽分化始期和花芽分化结束,成年树MS峰值出现在雄蕊分化期,而幼年树在花萼分化期;Mn、Fe含量在成年树和幼年树中变化趋势相同,Cu峰值都在雌蕊分化期,成年树和幼年树Zn峰值分别在花芽分化结束和花辩分化期;C/N峰值均在花芽分化始期.[结论]在花芽分化期间,幼年树叶片中N、P、Zn、Mn含量比成年树高;而Ca、Mg、Fe、K、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成年树低;Cu在两者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富贵籽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贵籽花芽由头年生的侧枝顶端发育而成,花芽分化从3月下旬开始至6月上旬完成,历时80 d,花芽分化的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开始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分化的顺序从下往上、自外向内。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各时期有重叠现象.6月22日之前基本处于未分化期;分化初期集中在7月初;萼片分化期开始于6月下旬,集中在7月中旬;花瓣分化始于7月初,集中在7月下旬;雄蕊分化期也始于7月初,集中在8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期始于7月下旬,集中在8月中上旬;至9月初花芽全部进入雌蕊分化期.  相似文献   

17.
李花芽形态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外部形态、内部组织和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等方面对李花芽分化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李花芽形态分化的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及雄蕊和雌蕊结构分化期等6期;细胞分裂快、合成作用旺盛的原基中,蛋白质含量高,淀粉粒则分布在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组织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花龙胆花芽分化过程,阐明其花芽发育规律及花芽分化与外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三花龙胆花芽进行显微观察。[结果]三花龙胆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即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花芽分化从5月初开始至6月上旬基本完成,历时约40d。其植株发育到10~11节时,花芽开始分化,花芽分化与植高关系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制定三花龙胆丰产栽培措施、品种培育及花期调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阎  H.A.Цapeнк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12-4513,4585
[目的]研究三花龙胆花芽分化过程,阐明其花芽发育规律及花芽分化与外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三花龙胆花芽进行显微观察。[结果]三花龙胆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时期,即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花芽分化从5月初开始至6月上旬基本完成,历时约40 d。其植株发育到10~11节时,花芽开始分化,花芽分化与植高关系不大。[结论]该研究为制定三花龙胆丰产栽培措施、品种培育及花期调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