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2.
甲壳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的鉴别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外,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病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正确区分,而  相似文献   

3.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刘毅 《内陆水产》2003,28(2):32-32
随着青虾高密度生产,近亲繁衍导致种质退化,青虾病害频繁发生。对青虾病害实施监控,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水产结构调整,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生产上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小结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由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体表,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症状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且易造成细菌感染。病虾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治疗纤虫速灭0.2克/米3全池泼洒;使用0.5克/米3硫酸铜全池泼洒;隔日每667米2每米水深使用无锡产“水体消毒灵”150克全池泼洒1次…  相似文献   

5.
固着类纤毛虫主要危害虾、蟹的卵、幼成体及淡水鱼苗,少量固着时一般危害不大。目前在国内鳗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鳗鱼寄生虫为指环虫、车轮虫与小瓜虫等,鲜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方面的报道,因而本次在花鳗鲡养殖中发现固着类纤毛虫病尚属首次。该虫体主要寄生于花鳗鲡口腔内部,该病例对养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纤毛虫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里的每个人都不陌生,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对纤毛虫寄生过程以及纤毛虫附着和细菌性白斑病之间关系的看法。一、纤毛虫的分类地位和流行情况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虫、单缩虫、吸管虫等,属于纤毛纲、寡毛纲、缘毛亚纲、缘毛目、固着亚目中的许多种类,  相似文献   

9.
随着青虾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青虾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对青虾病害的研究,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青虾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几年来在从事青虾养殖技术推广中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收集整理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1.1病原种类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1.2症状早期少量虫体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1.3治疗方法(1)福尔马林兑水全池泼洒,药量为25×10-6浓度,24小时后大量换水,…  相似文献   

10.
<正>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发生与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过多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该病在虾苗、成虾均有发生,在大棚培育虾苗阶段,放  相似文献   

11.
郑永允  房慧 《齐鲁渔业》1998,15(5):31-34
对河蟹育苗期的苗种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合报道,提出了对弧菌病,丝状菌病,真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的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是切断水源和饵料等带入病原体的途径,控制饵料投量,提高投饵技术,从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各期饵料的适宜投饵喂量,以其日最大摄食量的70%为宜,并提出亲蟹最好在11月交配,采取抱卵蟹越冬方式。  相似文献   

12.
1发病规律虾蟹纤毛虫病的发生与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过多和水体富营养化等有密切关系。据调查,该病可发生于虾蟹幼体,也可发生于成体,尤以性成熟的虾蟹最为严重;池底有机质较多、水体富营  相似文献   

13.
七、病虫害防治青虾较少发生疾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水质恶化和操作不慎。目前常见的虾病有三种,即烂鳃病、纤毛虫病和软壳病。因此要做到严格消毒和预防工作。苗种放养前可用2%~  相似文献   

14.
2.固着类纤毛虫病 (1)主要症状:纤毛虫主要通过附着在罗氏沼虾的鳃丝、附肢等表面进行感染,造成罗氏沼虾行动迟缓、活动减弱、抗应激能力下降. (2)病因: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感染引起. (3)诊断:取患病虾鳃丝、附肢等做成水浸片镜检. (4)流行及危害:该疾病的发生与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有关,严重时导致罗氏沼...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青虾已成为人工养殖沼虾属虾类的主要品种。特别是江苏省河蟹养殖392万亩区域的面积均能套养大规格青虾苗种,因此,青虾大规格苗种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10年我场开展对"青虾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通过三年研究与攻关,深入探讨了培育青虾大规格苗种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青虾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的新体系。一、清塘消毒方法与安全1月15日排干池塘水后,池底阳光曝晒、消毒杀菌至3月30日。池塘底泥曝晒成开裂缝隙为最佳,池  相似文献   

16.
寄生纤毛虫病:主要症状是附肢、额剑、尾扇等处有受伤处。镜检伤口、血液及鳃内有大量纤毛虫。治疗可将病虾用300ppm的福尔马林浸洗3分钟。固着类纤毛虫病:主要症状是虾鳃外观黑色。镜检有大量虫体(钟虫、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等)附着。治疗方法可用25ppm福尔马林全池泼洒,24小时后换水。  相似文献   

17.
正锦鲤养殖发展的两大制约瓶颈是亲本选育和鱼苗培育,其中,鱼苗培育过程中各种病原(细菌、真菌及病毒等)的侵袭常会导致鱼苗大量死亡,严重制约苗种生产的规模化。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断病原体的垂直传播途径(通过卵和亲体排泄物传播给幼体)。由于消毒过程中化学药物的介导,受精卵卵膜、卵质及渗透压存在遭到破坏的危险,可能导致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及控制适宜  相似文献   

18.
<正>一、纤毛虫病的危害纤毛虫主要指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是以细菌或有机碎屑为食,并不侵入宿主的器官和组织,仅以宿主的体表和鳃作为附着生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2008~2010年以人工养殖的曼氏无针乌贼成体作亲本进行了育苗试验.试验中采取了下列技术措施:对乌贼亲体进行强化培育和生殖调控,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确立乌贼幼体的饵料系列并保障供给;做好育苗水体的水质调控和苗种的病害防治.3年共获受精卵4075.8 kg,平均孵化率82.5%;培...  相似文献   

20.
调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容易感染的固着类纤毛虫种类,并挑选寄生虫种类较单一的寄生部位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硫酸锌溶液,观察硫酸锌对固着类纤毛虫的药效。结果显示:容易感染克氏原螯虾的种类主要有钟虫、聚缩虫、累枝虫及莲蓬虫。硫酸锌对这几种虫体的24 h和48 h的LC_(50)分别为5.63和2.18 mg/L、5.01和2.44 mg/L、6.28和2.93 mg/L、3.23和1.72 mg/L,对硫酸锌敏感度莲蓬虫钟虫聚缩虫累枝虫。结果表明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常见固着类纤毛虫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