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授粉品种对陇东地区主栽品种富士花粉直感的影响。[方法]以6个海棠(Malus spp.)品种的花粉为材料、其中以‘B1’为对照,对‘陕富六号’苹果(M.pumlia‘shanfu 6’)进行了人工授粉并测定其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除海棠品种‘亚当’外,用其它海棠品种授粉后‘陕富六号’苹果坐果率高于70%;经6个海棠品种授粉后‘陕富六号’苹果的果实指数、果面光洁度指数和果皮花青苷含量等外观品质以及硬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内在品质均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花粉直感现象。[结论]综合上述评价,‘A10’、‘秋实’和‘B1’这3个海棠品种的花粉直感效应优良,可作为‘陕富六号’苹果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2.
观赏海棠是营造可食用型植物景观的重要植物材料。本研究选取天津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八棱海棠和‘绚丽’海棠,对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和叶片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以期为园林生产中不同海棠树种果实的营养价值参考和最佳采收时间提供合理建议。结果表明,4种海棠果实成熟时间有明显差异,‘绚丽’海棠成熟最早,八棱海棠最晚。西府海棠和珠美海棠果实含水量高达80%,鲜食口感好,熟后3 d内采收最佳;八棱海棠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者,果熟后6 d左右采收最佳;‘绚丽’海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者,营养价值最高,含水量低,适于加工食用,果熟即采最佳。本研究为观赏海棠在可食用型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6个苹果品种的花粉给绿宝苹果授粉,研究授粉品种对其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摩力士授粉后,绿宝苹果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其他授粉品种,且果实出汁率最高;大红荣授粉后的果实横径最大,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首红授粉后的果实纵径最大;嘎啦授粉后的单果质量最大;红富士授粉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授粉品种,且果实硬度最大。综合各测试指标及其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各品种对绿宝苹果的授粉效果优劣依次为:摩力士、首红、大红荣、红富士、嘎啦、格力佛。说明在天津及立地条件相似地区种植绿宝苹果时,以摩力士、首红、大红荣为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
将3种不同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种植于不同土壤条件下,研究土壤条件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宝’苹果种植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厚、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最大,在黏壤土中最低;不同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对3种土壤条件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响应不一致。综合各指标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认为:‘绿宝’苹果对种植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生长更好。以八棱海棠和圆叶海棠为砧木的‘绿宝’苹果更适合在多砾石黏壤土种植、以平顶海棠为砧木的‘绿宝’苹果更适合在沙土中种植。  相似文献   

5.
苹果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的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红星’、‘粉红女士’、‘澳洲青萍’和‘金冠’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不同色泽类型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组分及含量,分析不同色泽类型苹果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花青苷组成及含量差异。成熟期苹果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二磷酸尿甘半乳糖(UDP-半乳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其次为蔗糖和葡萄糖;不同品种的果糖百分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较大,其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和35.46%;4个苹果品种的果实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平均为85.58%,柠檬酸的含量次之,为9.89%,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为90.52%,乙酸的含量较低;苹果果皮中含量最多的花青苷为cy-3-gal,占95.36%~98.73%;其次为cy-3-ara,占比2.58%,但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高达58.53%;cy-3-gul含量最低,仅在红色品种‘新红星’和‘粉红女士’中被检测到。由此,黄色品种‘金冠’属于高果糖类型,绿色品种‘澳洲青苹’属于低果糖类型;4个苹果品种积累较多的糖分是果糖和蔗糖,属于果糖/蔗糖积累型;蔗糖、葡萄糖、柠檬酸和cy-3-ara可作为区分4个品种差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11个海棠品种对‘阿斯’苹果花粉直感效应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海棠品种及‘宫崎富士’的花粉为试材,对‘阿斯’苹果进行授粉,测定与授粉特性有关的11项坐果及果实品质指标,基于熵权赋权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授粉性能,并筛选‘阿斯’苹果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宫崎富士’相比,11个海棠品种授粉后均可显著提高‘阿斯’苹果的坐果率;增大果个、果形指数和果肉硬度;显著提高维生素C和花青苷质量分数;所有海棠品种与‘阿斯’的组合均优于对照。综合评价表明,‘阿斯’与‘红双’组成的授粉组合评判分为0.828,属一级方案,‘雪莱’组合评判分为0.769,属二级方案,‘红粉’、‘雪球’、‘红纱’、‘红亮’的评判分大于0.600,为三级方案;‘阿斯’最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为‘红双’。  相似文献   

7.
海棠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不同海棠(Malus sp.)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及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苹果属物种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 MS)技术,分别测定了‘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Pink Spire’、‘Radiant’、‘Sparkler’、‘Flame’等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Red splender’和‘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6个海棠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酯类和醇类。2-己烯醛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略有差异,分别占果实挥发性物质总量的45.37%、21.98%、33.56%、32.21%、38.6%和45.88%。果实成熟后,香气组分变化较大。‘Red splender’果实成熟后,2-己烯醛仍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下降为42.89%,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分别减少了12.16%和7.18%,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13.86%;‘Strawberry parifit’果实中环己醇成为最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上升为46.43%,醛类、酯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减少了23.74%和9.34%,醇类物质在总组分中所占比例增加了49.03%。【结论】海棠果实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2-己烯醛、3-己烯醛、己醛、2,4-己二烯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醛类物质是对这些海棠品种果实风味贡献最大的挥发性物质,酯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海棠特异香气的重要组成。‘Red splender’、‘Strawberry parifit’果实成熟后,醛类和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下降,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露地栽培苹果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调查研究,为天津地区苹果品种选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引进了国内外6个中晚熟苹果品种,果实成熟后,对各品种的果实内、外品质进行测定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红色之爱’果实品质最优,‘天红2号’和‘红将军’两者次之,‘世界一’‘六代红星’‘王林’果实品质较差。经综合分析,认为‘红色之爱’在本地表现较好,可以在天津地区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福丽’苹果适宜的授粉树,探究其果实品质性状的花粉直感效应,本试验以‘福丽’自然授粉果实为对照,研究‘福九红’‘福蕾’和‘红丹’3个不同类型品种授粉对‘福丽’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坐果率、内在外在品质、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福丽’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都有一定影响,存在着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与自然授粉相比,人工授粉显著提高苹果坐果率和单果重,坐果率均在55%及以上,‘福九红’授粉坐果率最高,为77%,自然授粉坐果率仅为44%。在提高单果重方面,‘福九红’和‘福蕾’授粉果实尤为突出,分别提高42.16 g和26.93 g。人工授粉均降低果实的固酸比。高桩‘福九红’授粉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为0.80,而扁圆形‘福蕾’授粉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小,为0.74。高类黄酮含量红肉苹果‘红丹’授粉果实着色较好,类黄酮含量升高。‘福九红’和‘福蕾’授粉果实香气成分及其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乙酸己酯,相对含量分别增加26.2%和24.2%。综上所述,3个品种给‘福丽’人工授粉后均能够提高果实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以‘福九红’授粉改善效果最佳,因此‘福九红’可作为‘福丽’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授粉组合对‘富士’和‘新红星’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授粉品种对苹果品质和香气物质成分差异的影响,为高效授粉树的选育和苹果品质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育高效授粉树‘红菱’‘红锦’‘红雾’的花粉,在‘富士’(Malus domestica‘Fuji’)、‘新红星’(M.domestica‘Starkrimson’)铃铛花期进行授粉,以授‘嘎拉’(M.domestica‘Gala’)花粉的果实为对照,对果实发育期间总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在果实成熟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及香气物质成分。【结果】不同的授粉品种条件下,‘富士’和‘新红星’苹果除可滴定酸外的各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对照。‘富士’苹果经‘红菱’授粉后,其果形指数、硬度、花色苷、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12、1.15、1.28、1.12倍。‘新红星’苹果经‘红雾’授粉后,其单果重、果形指数、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22、1.12、2.48、1.10、1.11倍,其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仅为对照的75%。在果实发育的整个生长期内,不同授粉品种处理的‘富士’和‘新红星’苹果总类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花后160 d,‘富士’经‘红菱’‘红锦’‘红雾’花粉授粉后,果实内总类黄酮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长19.63%、28.72%、13.97%,‘新红星’在花后120 d分别增长14.18%、15.26%、4.24%,差异显著。‘红菱’‘红雾’‘红锦’和对照授粉处理的‘富士’和‘新红星’苹果总酯类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0.20%、52.03%、42.68%、45.10%和71.08%、68.85%、71.83%、66.03%,‘红菱’授粉后‘富士’‘新红星’果实总酯类挥发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其中2-甲基丁酸乙酯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14和203.91倍。‘富士’苹果中,‘红菱’‘红雾’‘红锦’授粉处理的果实乙酸-2-甲基丁酯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73、1.07、1.36倍;其己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09、1.12、1.29倍和1.50、0.77、1.30倍。而在‘新红星’苹果中,经‘红菱’‘红雾’‘红锦’授粉后,乙酸-2-甲基丁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82、1.27、0.93倍和2.57、1.15、0.27倍;乙酸丁酯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83、3.48、3.30倍。此外,‘富士’和‘新红星’苹果经‘红菱’授粉后,其烃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主要表现为法呢烯的增多。【结论】高效授粉树能显著提高‘富士’和‘新红星’苹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并且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授粉组合对‘富士’和‘新红星’苹果品质影响差异较大,经‘红菱’授粉,‘富士’和‘新红星’苹果品质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国光’苹果授粉为对照,设置‘盈香’‘盈雪’和‘红玉’3个海棠品种授粉‘威海金’苹果,研究4个授粉组合苹果果实是否产生花粉直感现象,以及苹果果实内在外在品质、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并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4个授粉组合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威海金’筛选高效授粉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个授粉组合‘威海金’苹果果实内在外在品质、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12个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VC和类黄酮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3.64%~20.40%,其余7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部分果实品质指标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中,所提取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85%,能综合反映授粉果实品质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结果显示,3个试验设置授粉组合苹果果实的综合品质均优于对照‘威海金-国光’,‘威海金-盈香’品质最佳。综之,不同授粉组合‘威海金’苹果果实内在外在品质、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存在差异,花粉直感现象明显,‘盈香’为‘威海金’的首选授粉树。  相似文献   

12.
以‘成纪1号’短枝型富士品种和‘静宁1号’粉红秦冠品种为试材,研究苹果套袋与无袋栽培对果实内在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无袋栽培果实综合品质均优于套袋果实;无袋栽培果实与套袋栽培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果实内在品质、农残及当地生产成本等因素,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大力推广发展当地自主选育的优良苹果新品种‘成纪1号’和‘静宁1号’,同时引进推广易着色、特色优势品种,并进一步研究苹果无袋栽培综合技术,在静宁及周边地区逐渐推广苹果无袋化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为新品种‘瑞雪’苹果不套袋栽培及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6 a生M9自根砧的不套袋‘瑞雪’品种苹果为试材,于10月7日(盛花后180 d)开始,每间隔7 d采收一次,分别测定其果实单果重、纵横经、果面L值和b值、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淀粉染色指数,分析这些生理指标与淀粉指数的相关性,来判断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并制作不同采收日期对应的染色图谱,为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瑞雪’苹果的适时采收提供理论参考。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果实的大小基本达到最大,果面亮度和褪绿变黄程度适中,果肉硬度达到生理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达到最高,可滴定酸含量基本降至最低,果实的整体品质、口感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经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可知关中地区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的适宜采收期在10月23日至11月1日期间(或参考染色指数在5.1至5.7之间),同地区或地理、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不套袋栽培 ‘瑞雪’苹果采收期可参考该范围。  相似文献   

14.
《山东农业科学》2021,(1):38-45
探讨不同品种海棠花粉及液体授粉浓度对‘富士’苹果坐果率、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并确定最佳授粉品种与浓度,为选出高效省工液体授粉参数和提高苹果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钻石’‘红丽’‘道格’海棠花粉及其1∶1∶1混合花粉为试材,花粉浓度分别为0. 03%、0. 04%、0. 05%,在‘富士’(Malus×domestica‘Fuji’)盛花期进行液体授粉,以同龄自然授粉树为对照,成熟期对坐果率、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香气物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粉品种和浓度对坐果率、果形指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及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影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受花粉品种影响显著,但对不同授粉浓度反应无显著变化。各花粉品种均在浓度为0. 05%时,‘富士’果实的内在和外在品质最好。酯类是‘富士’苹果的主要香气物质,混合花粉浓度为0. 04%、‘钻石’和‘道格’花粉浓度0. 05%时酯类物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提高,而‘红丽’各浓度处理的酯类物质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 352%,主要解释坐果率、果形指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色苷、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丁酯;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前3名的分别为‘钻石’浓度0. 05%、‘道格’浓度0. 05%、‘红丽’浓度0. 05%,说明这三种处理的‘富士’果实综合品质最佳,且坐果率在合理范围内,达到了疏花疏果、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不同苹果砧木品种的抗寒性,为陕西省栽培苹果品种提出意见,作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冬季自然低温环境下,以7种不同苹果砧木实生苗为试材,调查了1年生休眠枝条的受冻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并分析了各生理指标与受冻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6个品种的受冻指数在10%以下,宜在陕西地区推广种植。其中,‘八棱海棠’、‘山定子’、‘红肉苹果’和‘小金海棠’抗寒性要比‘新疆野苹果’和‘法国海棠’略强。而‘平邑甜茶’的受冻指数达41%,表明其抗寒性最差,在陕北地区应慎重推广种植。枝条组织水含量与抗冻性关联度不明显。1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与其受冻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R=0.84**),是研究果树抗冻性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平顶海棠(M.prunifolia)、西府海棠(M.micromalus)、圆叶海棠(M.prunifolia var.ringo)、珠美海棠(M.zumi)为砧木嫁接绿宝苹果,研究不同砧木的嫁接苗对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土的适应性。对植株的生长、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八棱海棠、平顶海棠为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其新梢长度、叶面积、根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砧木,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低于其他3种砧木;八棱海棠为砧木时,绿宝苹果幼树的净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最高,圆叶海棠、平顶海棠、珠美海棠为砧木时相对较低;以八棱海棠为砧木时绿宝苹果幼树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珠美海棠为砧木时最小。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及幼树的形态表现,初步认为,5种不同砧木的绿宝苹果幼树在中度盐碱土壤上能正常生长,其适应性由强到弱的嫁接砧木依次为八棱海棠、平顶海棠、西府海棠、圆叶海棠、珠美海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品种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在华南连栋温室基质袋培模式下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宜的优质品种,为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比较分析了‘千禧’‘金玉’‘白妃’‘迷彩’‘翡翠’‘战马’6 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生长、单果质量、抗氧化能力和果实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V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同时对以上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千禧’和‘战马’植株第 1 穗开花时间较其他品种提早 3~6 d,其中‘战马’的花期最长,第 1、第 2 穗花期可达 37 d。‘战马’植株长势较强且小叶数量多,株高较‘翡翠’‘千禧’‘迷彩’‘金玉’和‘白妃’分别高出 54.8%、34.7%、23.4%、17.2% 和13.9%。‘翡翠’植株为矮粗状,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迷彩’和‘战马’品种产量高,表现为单穗结果数较多、分别达 24、32 个。供试 6 个品种樱桃番茄的品质差异明显,‘迷彩’果实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分别为 33.7、86.1、74.5 μg/g;‘迷彩’和‘战马’果实的 Vc 含量最高,为 200~220 μg/g;‘金玉’果实的多酚含量最高;‘翡翠’果实品质相对较差。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迷彩’品种综 合评价最优,‘千禧’和‘战马’次之,再次是‘白妃’和‘金玉’,‘翡翠’品种综合评价最差;果实大小与果实品质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品种樱桃番茄叶绿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类黄酮、Vc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迷彩’和‘战马’品种单穗果实数量多、产量较高,‘千禧’品种风味品质较佳,3 个品种综合鉴评好,适宜作为华南连栋温室基质袋培的优质高产樱桃番茄品种。成熟的‘迷彩’樱桃番茄果实中富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可作为栽培上选育樱桃番茄果实色素含量高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5个苹果优系果实品质特性和制汁适性进行了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优系‘7-C-001’、‘7-C-090’和‘95-086’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2~13.6°Brix之间,可滴定酸在0.292%~0.299%之间,适于鲜食;优系‘7-C-102’的果实色泽艳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4°Brix,可滴定酸为0.417%,浓汁酸度为2.550%,适于苹果浓缩汁的制作,还可兼用于鲜食。  相似文献   

19.
常温贮藏下不同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常温条件下的耐贮性,以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好果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9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常温贮藏时,不同品种果实的耐贮性逐渐下降,品种间差异较大。好果率70%时,贮藏期为3~8 d(‘布里吉塔’贮藏期最长);果实硬度50%时,贮藏期为3~6 d。常温贮藏7 d后,各品种失重率为8.95%~17.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94%~12.77%、可溶性糖为3.78%~11.36%(‘布里吉塔’含糖量始终最高)、Vc为7.01%~12.93%(‘蓝金’含量最高)、总酚为102.59~253.75 mg/100g、类黄酮为33.67~73.01 mg/100g、花青素为45.13~132.23 mg/100g。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采后当天,‘莱克西’品质最好,其次是‘伯克利’和‘蓝丰’;常温贮藏7 d后,‘布里吉塔’品质最好,其次是‘莱克西’和‘瑞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利于寒地主栽苹果品种‘龙丰’(Malus domestica‘Longfeng’)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组合,以‘龙丰’苹果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组合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龙丰’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缩短了‘龙丰’果实果柄长度,使果实着色加深;采前14 d单独喷施5%萘乙酸4 000倍液或5%萘乙酸4 000倍液+复合微生物肥料1 500倍液对果实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T3、T4处理花期施用5%萘乙酸4 000倍液进行疏花显著增加果实单果重和横纵径,果实单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14.39%和12.26%,横径分别较对照提高6.62%和5.86%,纵径分别较对照提高5.13%和6.72%。T4处理采前施用5%萘乙酸4 000倍液+氨基酸肥1 000倍液+大量元素水溶肥500倍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15.27%、29.27%和36.14%。采前喷施氨基酸叶面肥(阔实1 000倍液+润色500倍液),使‘龙丰’苹果果实硬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21.60%和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