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棉粉虱[(Bemisia tabaci(Gennius)]又叫烟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棉粉虱呈逐年加重为害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重要害虫;受害棉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20%~30%。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由于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减少,使某些害虫在棉田的为害趋势日渐上升,棉粉虱就是其中之一。 棉粉虱又名烟粉虱,为同翅目粉虱亚目,粉虱科。成虫仅为1毫米左右,翅纤细,身体和翅上有蜡质白粉,头圆,为刺吸式口器,具有趋黄色和黄绿色的习性,喜欢在温暖无风的天气下把卵产于中上部叶片的背面。卵0.2毫米左右,有短柄。若虫共5代,初龄若虫有足能活动,其它各龄定居于叶片背面,第5龄若虫常称为蛹。蛹为扁卵圆形,长约0.7毫米,蛹的特征是鉴定种的依据。 棉粉虱1年发生10代左右。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减少,使某些害虫在棉田的为害趋势日渐上升,棉粉虱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陕西棉田烟粉虱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对陕西棉田烟粉虱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陕西棉田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田间分布以棉田边缘棉株上的发生数量明显大于中间棉株,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其成虫及中老龄若虫在棉株上、中、下三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3.6%、31.9%和14.5%。棚室蔬菜大面积发展是导致棉田烟粉虱危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抗虫棉种植后棉田用药量水平下降、生态环境多样化、棉田与棚室距离等直接影响棉田烟粉虱的发生数量。采用除草剂杀灭或人工清除田间及大棚周围杂草,棚室内高温闷杀,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可有效减少虫源基数和虫口增殖,是降低大田棉花烟粉虱发生数量的关键措施;棉田烟粉虱发生初盛期的8月上旬,进行黄板诱杀,田间喷雾70%的艾美乐、25%阿克泰、25%扑虱灵、20%吡虫啉等化学药剂,并进行大面积联防联治,是控制棉田烟粉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棉粉虱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其寄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是棉花、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生长期的重要害虫。为寻找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2018年在棉花作物上开展了8种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药后1~14 d速效性强、持效性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首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其次是1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药后7~14 d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农药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6.
敦煌市棉田烟粉虱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2006年9月,对敦煌市棉田烟粉虱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敦煌市棉田烟粉虱为B型烟粉虱.烟粉虱5月初开始从温室向棉田扩散,6月下旬在棉田内开始普遍发生,8月上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至9月中下旬随棉花采摘和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数量逐渐减少,卵、若虫的种群动态与成虫基本一致.烟粉虱从温室迁入棉田,其扩散距离越远,数量越少;距离温室越近的棉田烟粉虱发生数量越多,距离温室大棚10 m处的棉田的种群数量显著高于50 m处的棉田.  相似文献   

7.
江苏棉田烟粉虱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的发生危害情况的多年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棉田烟粉虱初入侵虫源主要来自温室(大棚)中的越冬蔬菜、花卉,棉田烟粉虱成虫7月中旬前后始见,10月下旬随着气温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北部棉区烟粉虱发生高峰期略早,发生量明显重于苏中棉区。越冬条件的改善,越冬虫量丰富是近几年江苏棉田烟粉虱暴发危害的重要原因,控制越冬虫源是棉田烟粉虱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动态及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对鲁棉研15号(Bt棉)、中棉所29号(Bt棉)和苏棉9号(常规棉)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动态与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Bt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常规棉田,鲁棉研15号最高(58.4头/百叶),中棉所29号次之(39.3头/百叶),苏棉9号最低(29.4头/百叶);3种棉花植株上烟粉虱成虫种群消长的时序动态一致,7月中旬始见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全年最高峰,10月下旬逐渐消失;烟粉虱成虫数量在3个品种棉花不同叶层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据此,提出了棉田烟粉虱施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棉田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粉虱成虫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不同棉田(Bt棉和常规棉)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研究应用5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法及Taylor幂法则),于2008年测定和分析了烟粉虱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种群不论在Bt棉田还是在常规棉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一致,8月1日之前和10月3日以后,烟粉虱成虫在3个不同品种棉田中都呈均匀分布;8月1只至10月3日期间,符合聚集分布的检验标准.本文还探讨了影响其聚集的原因,并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棉田烟粉虱成虫的理论序贯抽样数.  相似文献   

10.
<正>一、危害特性烟粉虱又称棉粉虱和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除了危害经济作物外,还广泛分布在观赏植物和杂草上。烟粉虱个体发育经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通常将4龄若虫称为伪蛹。发育起点温度  相似文献   

11.
粉虱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蔬菜的粉虱主要有烟粉虱和温室粉虱。两者都属于同翅目,粉虱科昆虫,前者为伯粉虱属,后者为蜡粉虱属。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银叶粉虱。我国原记录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一直不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但上世纪末期在我国部分地区暴发成灾,成为我国蔬菜、花卉和棉花等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温室粉虱又称白粉虱、小白蛾子。自1976年在我国北方暴发以来,一直是危害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温室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10月通过田间定点调查,研究烟粉虱在淄博市棉田中的日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10~14时活动较为活跃,早晨和傍晚停留在棉株上的数量最多;棉田中烟粉虱的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烟粉虱数量暴发状态时天敌的作用达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苏连云港地区烟粉虱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寄主植物广泛,达74科500余种。烟粉虱在我国最早记载于1949年,以往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和湖北,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列入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害虫。近年来,烟粉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或同时发生危害。江苏连云港  相似文献   

14.
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银叶粉虱,是我市蔬菜、花卉、苗木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自2004年以来,我市烟粉虱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尤其是2006年,我市不少地区烟粉虱发生严重,受害重的蔬菜作物落叶、落果,并发生煤污病,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又叫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种多食性的小型昆虫[1]。烟粉虱起源于北非和中东,随着一品红花卉贸易广泛传播,目前已是美国、巴西、以色列、埃及、意大利、法国、印度、也门和墨西哥等国家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病害之  相似文献   

16.
金坛地区烟粉虱的寄主调查及其种群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我国烟粉虱自1949年记载以来,目前已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发现烟粉虱危害。金坛市自2002年夏季在尧塘花卉交易市场发现以来,已逐渐扩散蔓延危害。为此,2003~2004年,我们对金坛地区露地蔬菜及有关植物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温室粉虱又称白粉虱、小白蛾子。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我国北方蔬菜产区首次暴发成灾,后一直是为害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温室害虫之一。烟粉虱又名棉粉虱、甘薯粉虱、银叶粉虱,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就有记载,但一直不是重要经济害虫,直到20世纪末暴发成灾。两种粉虱虽形态、生活习性等相似,但其为害情况和抗药性有很大不同。正确区分两种粉虱,对指导害虫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传播联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粉虱传播联体病毒烟粉虱(Bemisiatabaci),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大田作物的重要害虫。最近10年,它已传到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最近新出现的B型烟粉虱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它寄主范围广,能为害几百种作物,如棉花、豆类、瓜果、蔬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调查了转Bt+CpTI基因棉SGK321棉田、其亲本常规棉SY321棉田以及间作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数量,测定了不同时期SGK321棉与SY321棉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及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间,SGK321棉田烟粉虱的种群数量一直高于SY321棉田和间作棉田。烟粉虱取食的SGK321植株叶片几丁质酶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SY321上部叶片中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其下部叶片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GK321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而SY321叶片基本上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Y321与SGK321上部叶片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均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下部叶片与上部叶片相似但略有不同。SGK321与SY321处理植株叶片几丁质酶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GK321处理植株叶片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多数时期高于SY321。探讨了棉花防御反应与棉田烟粉虱种群数量差异的相关性,以利于揭示双价抗虫棉对烟粉虱的影响及其生理防御机制,为烟粉虱的综合治理以及棉花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