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尹剑  邱远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30-233,236
[目的]对贵州省道地药材天麻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为产地中药资源合理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高程数据、气象栅格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侵蚀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从地形适宜度、气候适宜度、土壤适宜度和土地利用适宜度4个方面,考察贵州省天麻的种植生态适宜性,借助空间分析技术将影响天麻生长的各类因素综合,获得贵州天麻种植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黔西北是天麻种植生态适宜度的高度集中区,黔东北地区种植潜力也较大,但目前开发尚不充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结论]贵州生态条件适合天麻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材种植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充分利用绥阳县气候资源,合理布局金银花种植区域。[方法]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3℃天数、≥16℃天数和20~30℃天数以及5月平均气温作为绥阳县金银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遵义市13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逐日气温和日照资料,基于绥阳县1∶25万的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梯度距离反比权重法对6个区划因子进行了空间插值;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构建了各区划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按照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3个等级完成了绥阳县金银花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绥阳县金银花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的川道、坡塬,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 200 m以上的山区。[结论]冬季温度偏低、热量条件不足及日照偏少是制约全县进一步发展金银花种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气候适宜性区划,为胡柚的种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考虑对胡柚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有较大影响的气候生态因子,分析胡柚产量与气象、地形要素的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综合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建立胡柚种植的综合区划指标,并建立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区划指标权重值,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模型计算得到常山胡柚栽培综合区划图。[结果]除了东北部及南部的山地丘陵一带,常山大部分位于胡柚适宜与较适宜区,其中中部的长风电站一带为适宜种植区,可大面积种植胡柚。胡柚种植受温度及热量资源影响最大。[结论]该区划结果可为胡柚种植的合理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锁阳在新疆产地生长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果平  石明辉  李晓瑾  贾新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08-5609,5625
[目的]分析锁阳在新疆的适宜生长区域,为锁阳规范化种植、科学选址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实地调查采样点、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系统产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区≥90%有70个县市,占新疆全部县市的70.7%,适宜种植面积198276km2,占新疆总面积的12.4%。[结论]锁阳在新疆适宜种植分布广泛,几乎全疆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作物适宜性评价是进行生产区划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基于气象、土壤、地形数据,构建适宜山地环境的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和方法。方法 在文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遴选18个生态指标构成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作物模型法构建,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生态效应,其他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法分数值型和概念型分别构建。各因子权重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综合权重和适宜性函数构建玉米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的数据通过空间分析获得。针对山区耕地的立体分布特点,运用ArcGIS工具综合耕地利用、土壤类型、行政区划划分评价单元,经GIS的插值处理、统计分析,获得各评价单元18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进而运用评价模型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该方法应用于云南省寻甸县,全县耕地共划分为8 415个评价单元,其气候、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土地管理4个方面适宜以上的面积分别占比58%、86%、42%、90%。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5.4%、50.6%,主要分布在中-东南部低中山丘陵区,中北部金沙江河谷,西部河谷槽区也有小范围的分布;勉强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占9.4%和4.6%,主要零星分布在中部以西地区,而在西北部相对集中。结论 评价方法考虑了玉米生育期和山区耕地立体分布特点,研究区适宜性区划呈碎片状分布,分布情况与区域生产情况基本相符,气候和立地条件是影响研究区玉米生态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促进块菌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块菌特色优势产业,将块菌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有必要开展攀西地区块菌资源的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地理分布区划研究。[方法]利用198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建立气象要素多元线性回归空间模型,选取与块菌生长密切相关的海拔、降水、温度、植被、土壤等要素值作为指标,利用ArcGIS10.x空间分析模块,计算分析并得到每个指标所确定的块菌适宜性空间分布,运用集优法划分出不同适宜程度的气候区。[结果]攀西地区块菌产量主要影响气候因子为降水,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暴雨等;攀西地区块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1500~2600m的针阔叶林带和2600 m以下亚高山暗针叶林带,坡度在20~30°的沙壤、壤土、紫色土、石灰土,pH值为6.0~6.5微酸性的环境中,上层乔灌层郁闭度为0.5~0.7,年雨量在700~1600 mm,年均温16.0~23.0℃,土层厚度≥50 cm,旱季、雨季分明;次适宜区海拔在2600~3500m的针阔叶林带;而不适宜区在海拔3000m以上的云杉林带、冷杉林带和高山灌丛带。[结论]该区划图客观反映了攀西地区特殊的气候生态环境是块菌自然生长的优良条件,对块菌产量有决定性作用,且气候生态适宜性与地理分布区划相一致,结果与块菌主产区产量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精细化了解余杭蜜梨种植适宜区域,为推广蜜梨种植、促进余杭特色农业增收起到生产指导作用。【方法】基于气候和地形因子对浙江省余杭区蜜梨种植适宜性进行分析与区划研究,选择3个气候因子,分别为≥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和年日照时数,选择2个地形因子,分别为海拔高度和坡度。首先利用分布式模型,对所有气候因子进行空间分布的精细化模拟。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蜜梨种植适宜性区划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各因子适宜度等级的量化指标,得到蜜梨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分的精细化空间分布。【结果】根据余杭地区蜜梨种植适宜性综合评分,将种植区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种。余杭区蜜梨种植较适宜区在各个乡镇都有分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余杭西部地区,不适宜区较少,主要分布在百丈镇、鸬鸟镇、黄湖镇等地区的地形背阴地带。【结论】通过适宜性分析评价,为余杭区蜜梨种植提供了地理位置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陇县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行研究,选择6个主要影响烤烟种植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充分挖掘优质烤烟生长的资源环境,为陇县地区烤烟种植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陇县气象局1981~2015年气象观测资料及14个乡镇区域自动站2007~2015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烤烟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确定区划指标,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指标隶属函数进行分区。[结果]陇县北部及中部海拔1 000~1 300 m的地区,是陇县烤烟最适宜种植区,也是优质烤烟的主产区。中部海拔较低的川道地带也是烤烟的适宜种植区。[结论]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完成了陇县烤烟种植的适宜性区划并制作出区划图。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冬凌草主产区太行山区冬凌草的立地因子,对冬凌草的分布、生长的自然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伴生植物种类进行了介绍。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以河南济源王屋山为分析基点,选取温度、海拔、土壤、降水量等影响冬凌草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对冬凌草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以及主产区河南省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在我国16个省份都可以分布,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在全国8个省市的适宜区分布面积理论值可达56 002.7 km2,以山西和河南省分布范围最大,面积均达到13 000 km2以上,而在河南省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的适宜区域集中在沿太行山、王屋山走向分布,这和历代冬凌草主产地的相关资料记载以及实际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TCMGIS的北苍术产地适宜性分析和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对311个北苍术野生标本地理分布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北苍术适宜产地空间分布状况,寻找适宜北苍术生长特性的区域。结果表明,北苍术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温暖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北部,生态相似系数100%区域分布在28个省区的1 185个县市,适宜产区面积总和为1 055 632.4 km~2,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省区。研究结果对北苍术的野生资源保护、人工引种栽培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永贵  赵生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97-798,827
[目的]对不同条件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研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基础。[方法]对川西獐牙菜种子在不同光照、温度、pH值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川西獐牙菜种子的胚存在后熟和休眠的特性,5、10、15℃处理下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15℃下,施以100和200μg/ml的IAA28 d后即可使胚成熟。胚成熟后,在200和250μg/mlGA3的处理下,可打破种子休眠,使种子的发芽率≥95%。[结论]该试验得出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藏茵陈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2种藏茵陈种子为材料,用纳米TiO2溶液对其进行浸种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浸种时间、TiO2浓度及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结果]当TiO2浓度为400mg/g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6.4%和17.5%,当TiO2浓度为200 mg/g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较对照高14.1%和17.2%;浸种9、12 h时,川西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4.4%、79.3%和74.1%、77.7%;浸种12 h时,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56.9%和83.8%;日光照射下,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为71.7%、73.2%和81.4%、86.9%。[结论]纳米TiO2浸种可提高藏茵陈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生态因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根据茯苓主要分布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气温、海拔、土壤等),分析了茯苓的适宜产区及分布面积。结果表明,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等18个省(直辖市、区)是与茯苓原产区生态相似度最高的区域,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还预测出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区域,如甘肃,为茯苓的引种扩种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可见,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分析茯苓产地适宜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茯苓的引种栽培及科学区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川西獐牙菜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川西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川西獐牙菜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IAA和Na2CO3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申旭红  朱万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95-997,1004
[目的]为四川省更好地种植油橄榄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四川省主要油橄榄引种地与原产地地中海的气候条件,分析引种地的气候利弊因子,提出相应的引种建议。[结果]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温度与原产地较接近,极端最低温度不会导致冻害发生,适合油橄榄生长。四川引种地夏季降水量为178.3~215.5 mm,远远高于原产地的0~30.0 mm,利于油橄榄的营养生长。除西昌外,其余引种地年日照时数为1 300~1 400 h,低于原产地的2 493~2 783 h。引种地年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为72.2%,高于原产地的平均值69.0%。[结论]四川省油橄榄引种地的年日照时数不足、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限制了油橄榄的生长,可以通过阳坡种植,整形修剪,种植耐湿性较强的油橄榄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弥补。  相似文献   

16.
藏药川西獐牙菜的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西獐牙菜 (SwertiamussotiiFranch .)是一种用于治疗黄疸型肝胆疾病和病毒性肝炎的珍稀藏药草本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在青海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 ,川西獐牙菜为 2年生草本植物 ,完成植物生长发育约需 10~ 12个月 ;植物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萌发率较低 ,经低温处理后可明显提高萌发率 ;栽培川西獐牙菜的植株高度、分枝数量、单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野生植株 ,其有效化学成分可达到野生状态水平 ,说明野生川西獐牙菜的人工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辅助光催化对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汇泽  杨君丽  李会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397-17398
[目的]研究超声辅助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对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辅助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川西獐牙菜种子,比较不同超声时间(15、30、45、60、75、90min)和超声强度(120、150、180、210、240、270、300W)处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差异。[结果]超声功率为210W、超声时间为30~60min或超声时间为45min、超声功率为210~240W时,超声辅助纳米TiO2光催化对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超声功率为210W,超声时间为45min的处理效果最好。[结论]一定强度和作用时间的超声波辅助TiO2光催化处理可明显促进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马丽娜  千怀遂  张静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27-12131,12190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区域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植被相关的Kira模型和Holdridge模型以及生态适宜度理论,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木荷的气候适宜度模型;选取亚热带地区1960~2005年26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并采用空间插值的技术,对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温度、降水、可能蒸散率适宜度进行分析;引用汤剑平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况特别报告(SRES)的未来情景模拟结果,研究IPCCA2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未来气候情景下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并对未来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进行分类。[结果]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湖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浙江的东部沿海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较强;广西的中部,贵州的东部,江西、福州的中部适合木荷的生长;贡山-维西-丽江-元江-会泽-雷波-峨眉-内江-南充-巴中-钟祥-枣阳-信阳-六安-滁州-高邮-台东以北的亚热带地区,木荷的生长适宜度仍然较低;云南、四川的西部的气候适宜度变化较大。[结论]木荷的未来气候适宜度变化受温度、可能蒸散率的影响较大,未来气候适宜度由湖南向西、向北递减;在时间上,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气候适宜性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内蒙古地区道地药材蒙古黄芪的生态适宜性,促进蒙古黄芪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与地理信息技术联用的方法对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对蒙古黄芪生态适宜性影响最大的主导生态因子,并找出最适宜蒙古黄芪生长的适生区域。结果表明:影响蒙古黄芪生态适宜性的8个主导生态因子分别是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坡度、10月平均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高程、植被类型、最暖季降水量和土壤类型。最适宜蒙古黄芪种植的区域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为蒙古黄芪品质区划、栽培基地选址等工作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