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海洋放线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南-148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桉树青枯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对从广东湛江近海海泥中分离得到的135株放线菌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南-148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135株海洋放线菌中有15株对桉树青枯病菌有抑制作用,24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2株对两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南-148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对桉树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0.0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7.3mm;对南-148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南-148菌株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ees fradiae)。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用绒叶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乙醇、丙酮提取液对6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泡桐叶和花的乙醇提取液及丙酮提取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金葡萄球菌4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泡桐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泡桐花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泡桐花和叶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均无抑菌作用;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提取液对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鱼炎宁是一种以中西药结合研制而成的新型鱼药。本文报道了该药的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治疗试验的结果:试验表明鱼炎宁具有高度的抗菌作用,当浓度低到1:5120时仍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病菌不能生存。嗜水气单胞菌、荧光极毛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对鱼炎宁极敏感。体内治疗试验表明,鱼炎宁对鲫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保护率达93.33—100%,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4.
溶菌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植物防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化合物对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在萝卜中的生理功能提供资料.本研究采用亲和层析法及CM-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从萝卜中分离纯化得2个具溶菌酶活性的CBPs,并分析了GlcNAc等3种化合物对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lcNAc和组氨酸在低浓度时对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组胺则显示为抑制作用.上述3种化合物均是萝卜CBPs溶菌酶活性的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一、应注意筛选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要用药物治疗疾病,就要看哪些药物对本病有效.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作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效果不错;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霉形体均有效.在购买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有个别兽药生产厂家为了自己利益,过分夸大药物作用,他们在药品说明上夸大药物的抗菌谱来误导养鸡户用药.  相似文献   

6.
青枯病病原菌已成为樱桃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比较大蒜、银杏、海金沙3种植物提取液对青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3种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增强。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极显著高于农药对照的最低浓度分别为大蒜提取物20%、银杏提取40%、海金沙提取60%,且20%大蒜提取物对青枯病菌B2.1.2.2、青枯病菌I1.2.1.1、青枯病菌K5.1.1.1、青枯病菌L5.3.1.2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23、8.30、8.12、9.19 mm。当浓度为100%时,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最好,但大蒜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强。因此,大蒜可作为樱桃番茄植物保护剂的主要开发原料。  相似文献   

7.
分子生物学试验中的细胞裂解及DNA提取是试验的第1步,但是由于细胞种类多样、细胞壁成分复杂,DNA提取的效果容易受到提取方法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主要研究溶菌酶、蛋白酶K、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简称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简称CTAB)等4种化学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大肠杆菌3种代表性细菌细胞的裂解效果。结果表明:溶菌酶+SDS法对3种微生物的裂解效果都不错,但可能造成蛋白质污染且DNA碎片较多;溶菌酶+热冻法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裂解效果较好且蛋白质污染较少;蛋白酶K+CTAB法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裂解提取效果较好;溶菌酶+蛋白酶K法的提取效果最差。在试验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裂解方式,从而达到操作性、重现性及经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桑青枯病原细菌的个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特佳、生化反应、血清学特性、寄主范围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该菌与花生青枯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基本相同。从寄主范围还可以认为桑青枯病菌属于青枯假单胞菌小种1(Ps.Solanacearum Race 1).  相似文献   

9.
4种茄科作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内生性测定表明,3菌株均能进入宿主植物番茄和茄子体内,经初步鉴定3菌株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0.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基础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关系,是研究禾本科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理想模式系统。目前已鉴定和克隆出许多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其它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为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其中以发掘TTSS效应分子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将对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子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提供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从 8个不同来源的 3个马铃薯品种块茎中分离到 2 4 1个菌株 ,通过对这些菌株的离体测定 ,共得到 55株对马铃薯环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 ,占总菌数的2 2 %。其中表现好的有 0 6 9,110 ,116 ,118,T4 ,较为突出的有 0 85,T3 ,A - 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西辽河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亚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菌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地的亚硝酸细菌数量5月份比4月份减少4个数量级,固氮菌的数量在2个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无明显差异,反硝化细菌在2年生苜蓿地中多于5年生苜蓿地,2年生苜蓿地的亚硝酸细菌多于5年生苜蓿地。试验期间土壤中反硝化细菌最多,固氮菌次之,亚硝酸细菌最少。  相似文献   

13.
用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选出2株菌种,然后对菌种进行分离、鉴定以及对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不同地区及生物肥料样品进行稀释倒皿后,只有少数样品中分离到解钾菌株。该菌通过革兰氏染色实验、过氧化氢酶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和V.P.实验等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该菌解钾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菌浓度逐渐增加,但pH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天津外环河水质,从外环河提取并分离了一定数量的土著硝化菌种,在对菌种进行驯化的基础上,对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进行配比研究,确定了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的最佳配比。并将优化配比好的硝化细菌与其他功能菌剂简单配比形成单一菌-硝化细菌的复合菌剂,考察其实际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该复合菌剂对外环河水质处理有明显的效果,氨氮去除率为71%左右,并且COD去处率为60%左右,达到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5.
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太谷、大同等地采集到3个不同品种的番茄健康植株,采用牛肉膏蛋白胨(NA)培养基从根、茎部共分离到65株内生细菌,通过对其中的31株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叶霉病菌和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株,占菌株总数的19.4%;对早疫病菌和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株,占菌株总数的22.6%。抑菌圈半径最大可达15 mm。按抑菌圈半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三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分别可固氮、解磷、解钾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它们生产微生物肥料。[方法]从供试土壤中分离出目的菌,测定其代谢能力,分别进行16S rDNA测序菌种鉴定,并进行液体培养正交试验,以及尝试固体培养生存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结果]分离得到代谢能力较强的固氮、解磷、解钾菌N2、P1、K5;鉴定分别为Klebsiella oxytoca、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mucilaginous;培养条件对有效活菌数的影响大小程度为温度>C/N>pH>转速,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2℃,C/N比30,pH 7.0,转速140 r/min,在最佳条件下48 h达到1.78×1010CFU/mL;尝试利用该复合微生物进行固体发酵生产复合微生物有机肥,96h得到有效活菌数2.23×109CFU/g。[结论]筛选出了固氮、解磷及解钾菌株,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为进行生物有机肥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结合形态及生长性状等特征分析,分别从广东湛江、珠海及海南东寨港等样地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sexangula、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和海桑S.caseolaris这6种红树植物根际中分离出固氮菌和解鳞菌共59株.秋茄盆栽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样地分离出的部分解磷菌和固氮菌对秋茄苗的高生长和生物量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1株解磷菌He4#单菌株接种的秋茄苗高、根干质量和总生物量比对照分别增长58.4%、132.1%和133.2%,该菌株比国外引进的1株解磷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ciformis的促生效果更好,前者接种的秋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比后者高72.7%和90.2%.7株固氮菌的单接种对秋茄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菌株Ngqq-R14的促生效果最佳,苗高、地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38.36%、16.19%、75.46%、49.97%和59.31%.将7株固氮菌和7株解磷菌交互配对成7个菌株组合并接种到秋茄苗的根部,接种6个月后各菌株组合处理组的苗高、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1.1%~69.4%,70.7%~271.5%,27.1%~111.3%和66.9%~123.8%,表明固氮菌与解磷菌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促进秋茄生长的最佳接菌组合是Nlqq-Wy4+P12.  相似文献   

18.
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分离与初步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陕西杨凌采集的昆虫病原线虫S teinernem a sp.YL 001和S teinernem a sp.YL 002肠道内分别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杀虫和抑菌活性的共生菌菌株YL 001和YL 002,并对其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YL 001和YL 002菌株分别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a)和伯氏致病杆菌(X enorhabdus bov ien ii)。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发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对与烟草青枯病拮抗效果较好的3株拮抗菌T3,T4,T5进行了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3种菌最适培养条件为35℃,pH 7.5,振荡培养28 h时产菌量最多,4~28 h为对数生长期。同时考察了拮抗菌利用堆肥生长的情况,3种菌均可利用堆肥生长,随着堆肥量的增多,生长量增加,如果同时适当增加培养基中的碳氮比,菌的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