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1959–2017年逐月的降水和平均气温数据,计算了张家口地区干旱化定量指标,分析了该地区年均、四季、植被生长期及非植被生长期的干湿状况。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和温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干旱化趋势加重;2)植被生长期和非植被生长期降水量和温度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显著,植被生长期干旱化趋势加重,非植被生长期干旱化趋势减缓;3)春季和秋季降水量上升趋势不显著,温度显著上升,干旱化趋势加重,而夏季和冬季降水量显著上升,夏季温度显著上升,冬季温度上升不显著,干旱化趋势减缓;4)年均、四季、植被生长期和非植被生长期的降水量、温度、干旱化序列均无明显突变;5)冬季降水量、温度的变化对干旱化趋势影响最大;6)尽管研究区降水量在不同研究时段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同时段的温度也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完全抵销了降水量增加,以致干旱化程度加剧;由于不同研究时段降水和温度的变化程度不同,干旱化程度在不同研究时段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0-2010年间生长季(4-10月)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生长季平均NDVI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年总降水量与NDVI的相关系数达到0.89.从不同季节植被NDVI的变化趋势看,春季NDVI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呈下降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春季和夏季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主要受降水的控制,而秋季温度的变化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也较明显.在空间分布趋势上,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太仆寺旗和多伦县植被覆盖总体上增加趋势较明显,而东乌珠穆沁旗东部、西乌珠穆沁旗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气候影响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不同草原类型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和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青海湖流域草原牧场气候资料和牧业生态统计资料,分析青海湖流域同德高原牧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天然牧草生物量、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的影响,发现同德地区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年平均气温、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每10年升温趋势分别为0.37℃、0.23 ℃、0.50~0.88℃、0.11~0.35℃和0.10~0.33℃;年降水量每10年以10.5 mm的趋势减小,90年代是降水量最少的时期.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偏暖.温度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草地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使牧区草场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劣等牧草、杂草和毒草的比例越来越高,草场生产力进一步下降.气象因子对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度大于降水;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当前存在的草原退化现象主要应归咎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青海湖流域3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潜在蒸散量等气象数据,分析了1961年以来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2003~2017年的牧草观测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评价了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7年青海湖流域的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的升温幅度最大,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增加,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年和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明显,海晏、刚察年潜在蒸散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天峻呈微弱减小趋势,春季潜在蒸散量增加明显;青海湖流域天然牧草高度均呈下降趋势,海晏、天峻、刚察分别以每年0. 23、0. 4、0. 06cm的倾向率下降,牧草覆盖度海晏、天峻分别以每年0. 82、0. 5个百分点增加,刚察以每年0. 5个百分点减小,牧草产量海晏、天峻分别以每年178. 5、97. 5kg/hm2增加,刚察以每年45kg/hm2减少;各气象因素中,对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且均为正效应,其次是潜在蒸散量,牧草高度、覆盖度主要取决于降水和气温,因各站所处位置不同,气温的影响有正有负;建立的气象产量估算模型,经过验证,有较好的估测能力,可以满足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开发利用,对其气象变化规律的研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陈巴尔虎旗1995~2017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序列对研究区近23年的气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以0. 090℃/10a速率呈缓慢上升趋势,除冬季外,其余三个季节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尤其夏季增温速率最快;年降水量总体以-7. 82mm/10a速率呈减小趋势,枯水年出现的概率高于丰水年。一年中66. 4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在7月份;经突变分析表明,陈巴尔虎旗可能于1998、2007、2013年附近发生过3次气温和降水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近54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得出:都兰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24℃,变化趋势与我国整体趋势一致,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是秋冬季节气温增加的结果;年降水量每10a增加16mm,54a共增加了73mm,变化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大部区域减少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差异,年降水增加主要是春夏季节降水增加的结果;二十世纪70年代大风平均日数最多为24d,比历年偏多1倍,90年代平均日数最少,仅为4d;年代际平均风速和大风天气均呈现出减少趋势;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呈现为暖湿化趋势,但春季降水增加有利于春耕春播工作的开展,秋季气温升高使农作物遭受早霜冻的概率下降,生长季的延长,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其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广大种植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提高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对合理调整农牧业种植结构、开展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玛曲县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玛曲县1967~1999年的降水量和气温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玛曲县年际降水量具有下降趋势,在下降中呈现丰枯波动变化,引起气候向干旱方向发展;枯水年接近于分析年数的2/3,降水量主要分布于距平年份的0~20%;盈水年数稍大于分析年数的1/3,降水量分布于距平年份的10%以内;玛曲县33年内降水量主要取决于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17%,集中于4~9月。玛曲县多年平均气温1.26℃,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1996年和1998年温度上升剧烈,增温异常;年内多年1~12月平均气温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年内最高温与最高降水量一致,出现在7月,雨热同期。年内气温变暖时间提前,4月上旬变暖出现年代增多,变冷时间推后,由10月下旬转向11月中旬及下旬。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6年内蒙古典型草原锡林郭勒牧业气象试验站1961-2006年的气候资料及1982~2006年植物物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及趋势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气候变化特征、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物候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锡林浩特地区近50年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年降水变化为“少-多-少-多-少”趋势;日照时数呈线性增加趋势,夏季明显。(2)锡林浩特地区植物春季物候开始期延迟,秋季物候期提前或推后,生长季相对缩短。(3)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锡林浩特地区春季物候与其前旬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即气温升高,春季物候推后;秋季物候与气温的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即气温升高,秋季物候期提前;降水和目照对植物各物候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朝阳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辽宁省朝阳市的气候变化特征,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源利用、防灾减灾和决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该市国家基准气候站1953—2013年的气象资料,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该地区近61年的气温、降水、风速及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市1953—2013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该市近61年的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和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提示辽宁省朝阳市的暖、干气候在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流域牧草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湖流域3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分析了1961年以来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2003~2017年的牧草生育期观测数据,对返青、黄枯日期、生长季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近57a青海湖流域的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的升温幅度最大;年和四季降水量均增加,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年和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明显。2)海晏牧草返青期以10d/10a趋势提前,刚察以9d/10a趋势显著推迟,天峻以4d/10a趋势推迟,在空间上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呈推迟趋势。黄枯期均表现为推迟趋势,推迟趋势海晏2d/10a、刚察10d/10a、天峻5d/10a,没有明显的经向和纬向特征。生长季均呈延长趋势,海晏11d/10a、刚察2d/10a、天峻1d/10a,在空间上表现出与返青期相同的走向。3)海晏牧草返青期主要受上年秋季(8~10月)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每增加10mm,返青期提前2.4d;天峻与刚察牧草返青期与返青前≥0℃积温正相关,积温每增加10℃,返青期分别推迟1.2d和0.7d。4)牧草黄枯期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量每增加10mm,海晏、天峻、刚察黄枯期分别推迟1.3d、1.3d、0.5d。5)生长期受同期气温和降水增加的影响均呈延长趋势。  相似文献   

11.
青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通过对1961年以来青南高原气候变化的分析,发现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秋季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且其年际间的波动趋于缓和;冬季(12-2月)和春季(3-5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6mm/10a和3.6mm/10a;夏季降水量变化却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6.5mm/10s。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1961年1月-2010年12月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对科尔沁区近50年来的气候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科尔沁区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十分明显;2007年是50年来气温最高的一年;50年来的气温分为冷、暖两个阶段,1989年以前为冷期,之后为暖期;降水量波动明显,总体呈下降趋势,50年平均减少58mm。  相似文献   

13.
选取内蒙古化德县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年、季降水资料,并对化德县降水变化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德县近5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314.2 mm,无明显变化趋势,春季降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秋季降水略有增加趋势,而夏季降水则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海北地区近4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天然牧草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对天然牧草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温度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明显,各地温度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量的递增在80年代达最高值,90年代有所回落;气象因子对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度大于降水;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市2001~2010年的气温变化情况和蛋鸡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北京市平均气温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基本稳定于13~13.5℃范围内,2007年平均气温达到最大值14℃;各年度月平均气温呈现正态分布,夏季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6月和8月次之,而冬季(12月至次年1~2月)和春初秋末(3月、11月)气温均较低,由各年度6~9月最高平均气温状况得出,北京地区气温升高的时间有所提前,气温降低的时间有所延后,使北京地区高温时间增加。自2001年以来,北京市蛋鸡养殖规模及蛋产量呈上升趋势,鸡的年平均产蛋量呈波动式变化,但整体水平在10kg以上;北京地区的蛋鸡生产变化与年平均气温变化无一次、二次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6.
以线性趋势和R/S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开鲁县1953—2010年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开鲁县年及各季均温呈上升趋势,夏季均温的时序相关系数在0.01显著水平以上,其他为0.001极显著水平以上,倾向率为每10年上升0.19~0.41℃,而且均符合赫斯特现象,H值≥0.7139,未来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年及夏、秋季平均降水量为减少趋势,时序相关系数大于或接近0.10水平,春、冬季为增加趋势;年及各季降水量变化符合赫斯特现象,其中,年及春、夏、冬季的H值≥0.6026,未来年及夏季降水量将维持减少趋势,春、冬季维持增加趋势,秋季H值接0.5,未来趋势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近50年春季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气象站1960—2010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国家标准(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相对湿润度指数M计算方法,划分了3—5月各月干旱等级,统计分析了该地春季降水、气温和干旱发生的几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春季降水量少,气温高;近50年气温明显升高,而降水量变化不大,春季干旱发生几率高;干旱主要发生在牧草返青和春播生产的4—5月,20世纪80—90年代春季连年干旱持续时间长。进入21世纪后,春季降水量较稳定且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比较温和。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高爽。热量、水分、光能等气候资源比较丰富,全省年平均气温12℃~15℃,全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年无霜期为230~29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600~1200毫米,年日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5~2015年曲麻莱地区月、光、温、湿气象资料和1990~2015年牧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光、温、水和牧草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同期牧草产量和温湿因子之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近51a来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42℃/10a的速率呈极显著升温趋势,四季气温均呈极显著增加且秋季气温对年气温升温贡献率最大;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以11.6mm/10a和-18.9h/10a的速率呈不显著的增加和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体现在春夏季;1990~2015年曲麻莱地区牧草产量以441.0(kg·hm~2)/10a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牧草产量和同期温湿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年降水量变化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要大于气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冬季气温和夏季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各季气温和降水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测定和分析集约化奶牛场4个季节育成牛与泌乳牛两饲养阶段的试验动物尿样中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等主要指标.结果显示:集约化奶牛场四季节育成牛尿样中pH值在四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产尿量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化学需氧量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氨氮为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总氮为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总磷为冬季最大,春季最小;铜为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锌为冬季最大,秋季最小,且每个指标季节差异不尽相同.4个季节泌乳牛尿样中各指标值的变化规律:pH值春季最大,夏季最小;产尿量为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化学需氧量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氨氮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总氮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总磷为秋季最大,春季最小;铜为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锌为冬季最大,秋季最小,且每个指标季节差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