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奶牛产后10周前所摄取的能量与产奶消耗成负平衡,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瘤胃保护脂肪)可有效解决奶牛微生物被破坏的问题,保证这些过瘤胃脂肪在小肠得到有效吸收利用,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达到增加产奶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1,19(1):39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发的过瘤胃脂肪是复合性植物油经过三步系列化学反应制备的用于饲喂动物的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产品,该产品在瘤胃内呈不溶性,不被降解,进入真胃和小肠后迅速高效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由于其脂肪酸比例满足肠道消化吸收所需的理想比例,日粮中添加不影响瘤胃pH值,不干扰瘤胃代谢及乙酸、丙酸比例。   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为维持其高水平的泌乳量,代偿性动用体内脂肪,导致体脂大量消耗、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尤其是高产青年头胎牛淘汰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妊娠率降低和乳房炎发病率增加,最后导致奶牛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饲喂传统日粮很难达到奶牛此时高能量需求,即使可以,也会由于过高比例精料导致瘤胃不良发酵加重胃肠负担,降低瘤胃pH值和纤维分解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本身的生产性能。如果日粮直接添加普通脂肪,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内就被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干扰瘤胃内纤维分解,也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自身生产性能。不仅如此,游离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加氢还原后在小肠不易被消化吸收,降低其自身的利用率。   过瘤胃脂肪是基于生产中实际需要而被开发出来的,目前国内尚无此产品。日本开发此类产品的企业仅有20多家,产品十分畅销。我国良种繁殖奶牛年存栏量218.5万头,且国家要大力发展奶牛业,启动健康工程,因此过瘤胃脂肪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高技术过瘤胃脂肪新产品,奶牛产奶量可提高5%~16%以上,黑白花奶牛乳脂率提高5%~10%,奶料比提高10%~18%,高产青年奶牛头淘汰率降低10%~20%,乳房炎发病率降低20%~30%,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提高20%~40%,妊娠率提高10%~20%,奶牛使用寿命延长0.5~1年,并且还能减轻酷暑带来的应激。另外,用于肉牛可缩短育肥期,提高肉牛日增重7%~9.5%和牛肉1~2等级。该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能量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提高动物能量摄入途径的分析和各类保护性脂肪产品的比较,阐述各种瘤胃保护脂肪的优缺点,因为瘤胃内环境复杂,所以对过瘤胃脂肪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能量摄入不足是生产中限制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处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更是如此。利用过瘤胃脂肪解决奶牛泌乳期日粮能量问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一概述,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军 《中国饲料》2001,(11):29-31
最近的研究表明,补加氨基酸可减少奶牛日粮中过瘤胃蛋白质(UDP)的供应量,同时提高总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在泌乳前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较低,而泌乳量较高。这就需要在日粮中有足够的可利用能量和蛋白质。现在瘤胃保护脂肪或过瘤胃脂肪被用来补充以谷类为基础的传统精料,为高产奶牛提供了可通过瘤胃的足够能量。相类似地提供足够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以便提供足够的氨基酸,从而使高产奶牛获得最大产奶量和乳蛋白。20世纪90年代早期,人们就发现蛋氨酸和赖氨酸是合成奶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在此基础上奶牛营养学家借助计算…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查阅和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及文献资料基础上,综述并阐明了不同种类过瘤胃脂肪的特点、对奶牛生产的作用效果和注意事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等,为科学使用过瘤胃脂肪调控奶牛能量需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过瘤胃脂肪是复合性植物油经过三步系列化学反应制备的用于饲喂动物的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产品,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多年潜心研究而成。该产品在瘤胃内呈不溶性,不被降解,进入真胃和小肠后迅速高效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由于其脂肪酸比例满足肠道消化吸收所需的理想比例,因而在日粮中添加后不影响瘤胃pH值,不干扰瘤胃代谢及乙酸、丙酸比例。奶牛产犊后进入泌乳高峰期,高泌乳量导致对能量的需要很大,泌乳牛为维持其高水平的泌乳量,代偿动用体内脂肪导致内分泌发生变化,血液中酮体增加,使得在进入泌乳高峰期前1个月采食量受到抑制而开始下降。其结果是在采食以谷物为主精料型日粮条件下不能满足此时奶牛对能量的需要,奶牛体脂大量消耗、体重减轻,结局是产奶量下降,奶牛尤其是高产青年头胎牛淘汰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妊娠率降低和乳房炎发病率增加,最后导致奶牛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饲喂传统日粮很难达到奶牛此时高能量需求,即使可以,也会由于过高比例精料导致瘤胃不良发酵加重胃肠负担,降低瘤胃pH值和纤维分解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本身的生产性能。饲喂高精料日粮也无法在生产中使用。如果日粮直接添加普通脂肪,动物采食后在瘤胃...  相似文献   

8.
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奶牛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提高日粮的利用率、奶牛产奶量、鲜奶品质和奶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有益添加剂,可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细菌的活力促进菌体蛋白的合成,提高粗纤维消化率,加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强奶牛的生产性能,现将一些新型的奶牛用饲料添加剂综述于后。1脲酶抑制剂奶牛对尿素利用的主要障碍是尿素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过高,在很短时间内产生爆发式释氨,使瘤胃中的氨的浓度约超过微生物利用能力的4倍。脲酶抑制剂可以调控瘤胃微生物代谢,抑制脲酶活性,减慢尿素的…  相似文献   

9.
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体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差异,在其精料中添加适量的过瘤胃脂肪,观察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况所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瘤胃脂肪的添加使奶牛的产奶量显著增加,乳的成分发生变化,其中乳脂含量上升了6.23%,乳蛋白的含量下降了4.51%。同时,添加过瘤胃脂肪,显著地改善了泌乳牛的体况,对产量高而体质赢瘦及虚弱的奶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保护性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类专门用于反刍动物的高能饲料添加剂瘤胃保护性脂肪(粉),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有效能值高,具有过瘤胃保护特性,即在瘤胃中基本不降解,而在小肠中可很好地被消化[1]。1为什么要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泌乳前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增加,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不得不动用体脂贮存来满足能量需要,其结果常常是降低了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继而导致产奶量…  相似文献   

11.
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就近年来脲酶抑制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氨基酸等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探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喂全棉籽和过瘤胃脂肪饲料可维持奶牛效应激时泌乳量李兵译美国亚拉巴马州农业试验站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经济上可行,那么饲喂全棉籽和商品过瘤胃脂肪饲料,可以有效地维持奶牛热应激时的泌乳量。该试验站共选用了32头黑白花奶牛作试验,平均泌乳期为130天。分为4个...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脂肪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繁殖性能。保护性脂肪适用于高、中产奶牛,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一般为3%-5%。  相似文献   

14.
不同过瘤胃脂肪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产奶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采食量高峰的前几周。产奶高峰期以前,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要,奶牛必将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结果造成体重下降。而泌乳初期的过分减重往往造成产奶高峰期后产奶量的锐减。试验证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特别是保护性脂肪,能够改善奶牛的体况,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的效果;比较不同过瘤胃脂肪来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选择奶牛饲料的理想脂肪添加物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脂肪酸钙和棕榈油脂肪粉均为商业产品。棕榈油脂肪粉是利用油脂分…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产奶牛泌乳初期的日粮中往往缺少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可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减少日粮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用量,提高牛奶产量及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在早期泌乳阶段,奶牛吸收的干物质较少而牛奶产量却很高,这就要求日粮中有足够的可利用能量和蛋白质。现在人们可在传统的以谷物为基础的精料中,添加瘤胃保护脂肪或过瘤胃脂肪制剂,这些制剂可以为高产奶牛提供过瘤胃能量,同时不会加重瘤胃的负担,从而避免了酸中毒的可能性。类似的研究则致力于增加瘤胃微生物蛋白质,这可以提供足够的氨基酸,从而提高牛奶产量及牛奶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在日粮中添加保护性脂肪以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实验研究证实,产奶量随保护性脂肪的饲喂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提高日粮油脂含量或用油脂代替部分精料,可有效改善奶牛能量供应,提高泌乳性能并改善健康状况,但最好添加过瘤胃保护性脂肪。另外,指出油脂不利于纤维的消化,若将油脂直接添加到青贮饲料中,则会使饲料采食量和纤维消化率下降,但添加经皂化、氢化、甲醛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防止瘤胃内不发生脂肪的离解和水解,让脂肪直接进入小肠消化吸收,这既能提供能量,又可避免对纤维素及其他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影响。但夏季奶牛常处于体能负平衡状态,高温可以使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造成奶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为明确保护性脂肪对夏季奶牛泌乳量的具体影响,本研究进行了分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脂肪不仅能量高且是一种容易利用的能量饲料,而且是奶牛乳腺中合成乳脂的必需营养成分,对现代肉牛、肉羊育肥和减轻高产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脂肪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奶牛日粮脂肪添加剂进行了广泛研究,证实提高日粮脂肪含量或用脂肪代替部分精料能够有效改善奶牛的能量供应,提高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改善牛奶品质。本文主要论述脂肪的营养功能、过瘤胃脂肪、日粮脂肪的添加量、饲料脂肪的添加类型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添加脂肪对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18.
脂肪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不仅可高效补充能量需要,且在改善机体脂类代谢、提高产品品质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作者主要就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过瘤胃脂肪的类型和原理、适口性、消化率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过瘤胃维生素、过瘤胃葡萄糖和过瘤胃胆碱五种过瘤胃营养物质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作用,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瘤胃保护性脂肪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脂肪属于过瘤胃脂肪,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繁殖性能。本文从高产奶牛泌乳前期存在的能量负平衡问题入手,综述了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脂肪的意义、保护性脂肪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营养作用、影响因素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