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魏姜勉 《中国饲料》2021,1(22):69-73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产生的毒素,易存在各类饲料和食品中。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对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测定,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结果发现:本实验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荧光光度计的最佳光谱发射波长为450 nm,分析阴性牛奶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确定数据的精确性,牛奶回收率为76.67%~93.33%,变异系数为0.45%~2.8%,满足我国制定的检测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和安全。奶牛饲料中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率为100%,奶牛饲料中被检测的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阳性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分别为11.45、4.25、5.24和7.58 μg/kg,均小于20μg/kg(国家卫生部门制定标准),属于轻度污染|不同类型牛奶样品中阳性最高值为0.201 μg/kg,阳性最低值为0.004 μg/kg,平均值最大为0.084 μg/kg,严重超过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范围0~50μg/kg;线性相关系数0.99;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8%;回收率82%~120%;分析时间20min,不需要剧毒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以分别定量地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在黄曲霉毒素B1为0~50μg/kg测定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0.91;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0%;回收率81%~110%。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世界上研究较为彻底的一种毒素,也是对食品及饲料安全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毒素.研究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浓度的高低与动物疫情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于霉菌毒素的暴发而导致了随后的猪大肠杆菌病在该区域的流行;2003年底到2004年秋天,亚洲各国均发生了大规模的动物疫情,究其原因与2003年天气异常而导致谷物大面积发霉有直接关系,这场疫情使中国养猪生产损失达200亿元以上.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动物多系统的直接破坏,高强度地抑制动物的免疫系统,降低动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及对疾病的易感性,因而会诱导或增强动物疫情的传播.研究表明,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在仔猪应控制在5μg/kg以下(法定范围为10μg/kg),在种猪大猪应控制在20μg/kg以下.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饲料中存在的4种主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分别进行探讨,包括毒素的理化性质、产生条件、对动物的危害作用及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允许量标准,介绍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各种防毒和去毒措施,对生产实践中霉菌毒素的研究和防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一荧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范围10-50μg/kg;线性相关系数0.99;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8%;回收率82%~120%;分析时间20min,不需要剧毒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免疫亲和柱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以分别定量地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在黄曲霉毒素B1为0~50μg/kg测定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0.91;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0%;回收率81%-110%。  相似文献   

6.
1993──1994年两年间我站共对42个样品进行霉菌总数及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样品合格率仅为40.5%,饲料霉变及黄曲霉毒素污染十分严重。在检测霉菌总数的样品中,少的为340×10~3个/g,多的达500×10~3个/g,是允许量40×10~3个/g的8.5──12.5倍。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高达80%,在鸡饲料中的最高含量达0.4mg/kg,是允许量0.0lmg/kg的40倍。饲料发霉变质不仅造成10%左右的饲料损失,降低了营养成分和适口性,引起畜禽霉菌病症,而且霉菌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T──2毒素等霉毒素。这些毒素会破坏畜禽的内脏,使动物的呼吸…  相似文献   

7.
浓缩饲料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其霉菌总数、主要产毒菌的种类、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情况。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一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两个月内霉菌总数及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温度为(30±2)℃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14d,霉菌总数为7.7×105cfu/g,超过国家饲料卫生标准1×105cfu/g,主要产毒菌种类有黄曲霉、寄生曲霉、绿青霉;饲料存放35d,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20.8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d,赭曲霉毒素含量为52.1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μg/kg;且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丙酸与丙酸钙对饲料的防霉效果,将中猪全价料分为A、B、C三组,每组10kg,A组不添加防霉剂,B组加含50%丙酸钙10g,C组加50%丙酸10g,存放于30℃,70%(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于第1d,10d,20d,30d,40d,50d,60d取样,ELISA法测定各样品的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结果:第60d,A组饲料黄曲霉毒素为73.5μg/kg,超过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20μg/kg;B组和C组饲料的黄曲霉毒素分别为8.85μg/kg、7.30μg/kg,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试验表明丙酸钙和丙酸均有明显的防霉效果,其中丙酸防霉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选用1日龄健康岭南黄肉仔鸡42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20μg/kg AFB1组、基础日粮+50μg/kg AFB1组、基础日粮+20 μg/kg AFB1+0.1%解毒酶组、基础日粮+20 μg/kg AFB1+0.3%解毒酶组、基础日粮+50 μg/kg AFB1+0.1%解毒酶组、基础日粮+50 μg/kg AFB1+0.3%解毒酶组,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①基础日粮中加入20 μg/kg和50 μg/kg AFB1,肉鸡的平均出栏重、日采食量显著下降,料重比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②在20 μg/kg和50 μg/kg AFB1日粮中加入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明显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液和肝脏中AFB1残留量降低,以上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③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量为20~50 μg/kg时,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在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0.3%.由此可知,饲用黄曲霉毒素解毒酶制剂减轻或基本消除了AFB1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拟饲料标准及高温高湿贮存条件的方法,比较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变化.将饲料在设定条件下存放8周,利用国标检测方法每周检测1次,结果表明,肥育猪用浓缩料在相对湿度<67%和温度(22±2)℃的标准贮存条件下,2个月内霉茵毒素含量变化较小,饲料在相对湿度为(80±2)%和温度为(30±2)℃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存放35 d,黄曲霉毒素BJ含量为20.8 μg/kg,超过浓缩料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存放56 d,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52.1 μg/kg,未超过标准限量100 μg/kg,因为赭曲霉增长速度比黄曲霉增长速度快,所以只要有一种霉菌毒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此饲料就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欧盟已有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T-2和HT-2毒素的建议。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产物欧盟已经设定了最大允许浓度。根据饲喂对象及年龄的敏感性,在配合饲料中允许浓度将在5~20μg/kg。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允许的最大浓度为20μg/kg,在南非则不被允许。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家族包括AFB1,AFB2,AFG1,AFG2及其代谢产物AFM1。AFB1和代谢产物AFM1的危害性最大。如果饲料中含有AFB1或AFM1,可以通过肝脏代谢并分泌  相似文献   

12.
对仔鸡分别喂给含黄曲霉毒素B_12057μg/kg和黄曲霉毒素B_21323μg/kg的两种饲料,进行了为期35天的试验,另一组鸡喂不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作对照。在饲喂含黄曲霉毒素的各试验组中,分别于试验结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掌握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2种真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污染状况,对117份饲料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依据《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2.1%和44.4%,最大检测值分别为13.64μg/kg和2.37mg/kg。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均有检出的共24批,检出率为20.5%。从检测结果得出,黄曲霉毒素B1存在超标现象,不合格率为0.85%;在饲料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虽有检出但无超标情况。这表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污染情况普遍存在,今后应加大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欧盟最近对婴儿和儿童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进行了补充规定。该规定将于2004年11月1日实施。新的限量标准规定:在包括谷类食物在内的婴幼儿食品以及在具有特殊医疗目的的婴儿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限量均为0.10μg/kg;在婴儿配方食品及改进配方食品(包括婴儿牛奶和改进配方牛奶)以及在具有特殊医疗目的的婴儿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最大限量均为0.025μg/kg;在包括谷类食物在内的婴幼儿食品以及在具有特殊医疗目的的婴儿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最大限量均为0.50μg/kg。该规定将于今年1…  相似文献   

15.
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在检测黄曲霉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60年美国发生十多万只火鸡因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死亡的轰动事件后,食品、食品原料及饲料中是否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即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从 70年代到 80年代,对黄曲霉素的限量要求一般是 10~ 20μ g/kg以下,而现在对黄曲霉素的限量要求达到 2~ 4μ g/kg以下甚至更低,限量指标提高了十倍以上,这在其它卫生限量指标方面是少有的。对黄曲霉毒素含量的限量越低,则表明对检测仪器和方法的要求越高。复杂的操作、大量的有机试剂、严格的防护条件、对操作者的损害、较长的耗时等等都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免疫亲和柱的方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检测。饲料样品经70%甲醇水提取后,用水稀释,过黄曲霉毒素B_1免疫亲和柱、甲醇洗脱、去离子水稀释洗脱溶液,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在2~20μg/kg上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饲料黄曲霉毒素B_1添加浓度在2~20μg/kg上,回收率范围为83.50%~92.40%,RSD值小于2.0%,并用所建方法同标准NY/T 2071—2011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对比分析,从而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检测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山东某獭兔场饲养的3 000只母兔发生了一种以流产及青年兔死亡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对发病兔进行细菌培养及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RT-PCR以及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黄曲霉毒素进行鉴别检测,首先排除细菌病及兔病毒性出血症发病的可能,并从饲料中检测3种毒素的含量分别为1 196.1、130.8、6μg/kg,经过对照饲料标准发现玉米赤霉烯酮严重超出标准(标准为300μg/kg)。通过饲喂试验发现这次发病与所饲喂的饲料有关,诊断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AFB1)容易超标,检出率达80%~100%,毒性大,具强致癌性,可抑制生猪免疫机能,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引起动物继发感染,还会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而威胁人类健康,给生猪养殖带来经济损失,降低猪肉食品安全性。本文通过使用先进固体发酵系统设备和益生菌发酵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试优化,获得发酵降解猪饲料AFB1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硒浓度0.3 mg/kg,发酵时间12 h,量子波强度30 Hz,益生菌菌种组合CGMCC NO.17328混合CGMCC NO.15611。该工艺将猪饲料AFB1量从63.41μg/kg降解到2.98μg/kg,降解率达到95.30%,AFB1含量达到国家饲料安全标准。生产工艺适合养猪场低成本快速生产AFB1达标猪饲料。  相似文献   

20.
<正>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强致癌物。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不仅会引起动物本身的中毒,甚至会波及人们的健康,因此各国都制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量标准。笔者受委托,起草了我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现将在此项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筛选法用以测定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的总和,就是通过筛选作用把阴性和阳性(或超限和不超限)的样品分开。它快速、简便,对大多数是阴性的(或不超限)的饲料样品能大大减少分析工作量;阳性的饲料样品再去做定量和确证试验。我国食品卫生对玉米、花生制定了各自的筛选法(微柱法)作为国家标准。美国AOAC对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