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甘肃省康县通过开展冬小麦复种大豆高产创建活动,规范了种植模式,改变了种植习惯,复种大豆增产效果明显,介绍了冬小麦复种大豆高产栽培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选种、配方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后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小麦复种大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不同大豆产区的375个大豆品种中选取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为104 d以内的114个品种进行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最大的是北方复种夏播大豆区,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百粒重最大的地区是北方复种夏播大豆区,而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北方一熟春播大豆区;单株产量和变异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脂肪含量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蛋白质、脂肪的变异系数国外品种较高。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武山县川水地大豆复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总结康县复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适期播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复种大豆栽培技术提供有效措施,为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9个大豆品种,在礼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收获后,留膜免耕二茬进行复种大豆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礼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留膜免耕二茬种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秋播大蒜复种"象牙白"萝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花生间作西瓜复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种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花生间作西瓜复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宁夏引黄灌区复种饲草潜力·效益及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引黄灌区复种饲草的可行性,从农牧结合、自然资源利用和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3个方面阐述了复种饲草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就以种植青贮玉米、大豆和油葵作为青饲青贮饲料的3种复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干旱地区西吉县种植蒜苗后,复种红笋取得了成功,达到了蔬菜种植"一季两茬",在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了蔬菜连作障碍的问题。从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干旱地区西吉县蒜苗复种红笋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衡阳市水源不充足的高岸田和丘岗地,建议采用冬油菜复种夏大豆的生产模式,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根据衡阳市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冬油菜高产稳产关键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提早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夏大豆高产稳产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1982~2008年广西夏大豆良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夏大豆良种区域试验开始于1982年,每3年为一个周期,至2008年已完成九个周期的区域试验,共鉴定了41个夏大豆品种,评选出桂夏1号、桂夏2号等优良品种12个,其中桂夏1号(桂89-10)、桂夏2号(桂97-155)、桂夏3号(桂M32)和桂夏4号(桂GF-21)等4个品种先后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或登记。文章介绍了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对参试单位及人员、小区设计、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记载项目、收获、脱粒、测产、考种、产量分析等的要求,并对九个周期的试验评比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特早熟玉米夏播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和1998 年对特早熟玉米进行了夏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适宜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麦茬夏播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为80 ~85d ,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特性。特早熟玉米同一品种夏播比春播生育期缩短8 ~9d ,杂交种比其亲本( 自交系) 早熟3 ~4d 。夏播时由于温差大,玉米子粒饱满,千粒重高,子粒产量比春播时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套种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莉 《广西农学报》2011,26(6):12-15
为挑选适合在马山县推广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以桂夏1号等5个夏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当地常规品种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五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极显著。根据五个品种的综合性状,推荐桂夏3号、桂夏1号、华夏3号3个品种作为本县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港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8个材249个农户5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为依据,应用统计最大生产函数模型对小麦、棉花、夏玉米、春大豆、夏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益在5种作物中最高,其余依次为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技术效益总体上随投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小麦、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的技术增产潜力分析为26.8%、39.4%、41.8%、45.1%和54.5%。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鉴定各供试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夏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为评审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连续三年,每年一季,其中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每个区试点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所得产量采用“T”法测定显著性,并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区试99”统计软件对各参试种产量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生产试验:试验采用小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3.34m^2,成熟时全区收获计产。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夏大豆区试结果表明,桂345、华夏6号和桂319三个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较优。通过广西大豆区试。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除草剂绿黄隆在小麦及大豆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30g·hm-2、90g·hm-2时茎叶喷雾小麦铁春1号、克丰2号、东农120、克旱9号,4种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和3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均在1h左右;绿黄隆有效用量为90g·hm-2时4种小麦品种降解半衰期在2h时左右。敏感作物大豆东农42在绿黄隆有效用量为15g·hm-2茎叶喷雾后死亡,其降解半衰期大于40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浚单玉米系列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的气候适应性。[方法]通过选取浚单系列4个品种,分不同播期播种,探讨播期和气象条件对该系列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品种的生育期随播种推迟而缩短,每推迟10 d播种,生育期平均缩短6.5 d,这可能与温度升高有关。由于播期推迟,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下降。浚单509和浚单29较其他2个品种产量明显偏高;积温和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吐丝后尤其明显。[结论]黄淮海地区应在麦收后提早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笔者进行了不同播期对夏播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缩短,主要是生育后期缩短,生育前期/生育后期的比值随着播种日期的延迟而加大。2)开花数、结荚数和结荚率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增加。3)不同播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4)北京地区夏播大豆最适播种期为6月22日左右。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宏 《农学学报》2017,7(9):62-67
针对山西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大批育成品种品系难以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现状,通过种植密度调控,研究大豆底荚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密度与底荚高度、相关产量性状的动态关系,为育成的品种品系适合机械化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8.23处将18份种质分为3类:第一类为中等分枝类型;第二类为多分枝类型;第三类为寡分枝类型。不同分枝类型品种的底荚高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变化趋势不同。底荚高度与产量最佳密度结合点:中等分枝类型为14万株/公顷和27万株/公顷;寡分枝类型12万株/公顷和27万株/公顷;多分枝类型为24万株/公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地区与冬小麦复播种植,且品质优良的高产、早熟夏播大豆品种。[方法]以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间生育期、产量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晋豆25号和晋大早黄2号生育期均为102 d,麦后复播可以正常成熟;晋大早黄2号的产量及蛋白质含量高于晋豆25号,但其出油率低于晋豆25号。[结论]晋豆25号和晋大早黄2号2个品种各有优势,可以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小麦收获后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