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比较赤霉素( GA3)浸种、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种子萌发特性和萌发生理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冷藏1个月的大果木莲种子在较佳萌发温度25℃/15℃(昼/夜)下,种子萌发率仅为21.33%;当GA3质量浓度达到800 mg· L-1时,种子萌发率均超过53%,且差异不显著,萌发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GA3处理能有效提高在非萌发适温下种子的发芽指数,但对萌发适温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无显著促进效果。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处理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无显著作用。随着萌发进程,800 mg· L-1 GA3处理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清除体内的丙二醛(MDA),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影响;层积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CAT和POD活性随萌发进程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仅在清除MDA的速度上,层积组要优于对照处理。在大果木莲种子萌发的生理代谢变化中,CAT活性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MDA质量摩尔浓度、CAT活性与MDA质量摩尔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CAT、POD活性的变化对种子发芽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
水引发对‘郑单958’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玉米杂交种种子为材料,25℃恒温下,采用控制加水量法分别进行3、6、12、20、24和35h的水引发处理,测定处理后种子的水浸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同时测定种子发芽相关指标、幼苗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结果表明,与对照(CK 1和CK 2)相比,适宜时间(12h)的水引发处理下种子水浸电导率及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下降,相关保护酶活性增强。同时,12h的水引发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幼苗苗长、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保护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高,但引发时间过长(35h),会造成种子活力明显下降、部分胚根突破种皮,幼苗长势减弱。  相似文献   

3.
以短果茴芹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种皮的透水性和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探讨种子休眠的原因;采用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结合室内发芽试验,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层积过程中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了解解除种子休眠与物质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短果茴芹种子的休眠是由胚未发育完全和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引起的综合性休眠.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浸种后再低温层积,均能打破休眠,其中200mg·L-1 GA3浸种24h后低温层积105d效果最好,发芽率达54.84%.在低温层积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当休眠逐渐打破,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BA、POD、CAT含量呈下降趋势,IAA总体保持较稳定状态.GA含量、GA/ABA总体呈上升趋势,IAA/ABA变化不明显,说明短果茴芹种子内源ABA、GA含量的变化与种子休眠和萌发具有相关性,ABA可能是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4.
人工老化处理对糯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品种‘中糯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在高温(42℃)、高湿(相对湿度100%)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浸出液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揭示其劣变机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糯玉米种子的芽长、根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糯玉米种子老化进程中,种子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随老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糯玉米种子的浸出液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浸出液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表现显著下降趋势,而种子MDA质量摩尔浓度呈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趋势。研究发现,在糯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进程中,种子劣变机制与膜损伤、氧化损伤和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产业化栽培和近野生栽培等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晶品1号’D. candidum‘Jingpin No. 1’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 (5%、10%、20%、3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幼苗,观察铁皮石斛幼苗茎段和叶片细胞结构,并检测铁皮石斛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1)高质量分数PEG 6000 (20%~30%)处理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细胞内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2)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铁皮石斛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MDA、POD和CAT有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PEG 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到第12天时达最高值;可溶性蛋白则呈下降趋势;MDA质量摩尔浓度、POD活性和CAT活...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浸种脱蜡及不同的层积催芽时间对该种子的发芽率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浸种脱蜡后低温层积催芽处理可显著提高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酶活性。种子的脂肪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层积60 d时与45 d对比无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30 d时已达到最高,45 d时无显著提高,60 d活性降低。比较不同处理下种子的脂肪酶、POD和CAT活性,结果显示毛叶山桐子种子最佳的预处理方法是在浓度为10.5 mmol·L-1的KH2PO4溶液浸种24 h后清洗脱除种皮蜡质层,之后置5℃恒温条件下层积催芽45 d,此时脂肪酶、POD和CAT生化活性最高,发芽率也最高(6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玄参、川明参茎叶枯落物对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选择烟草K126为研究对象,研究质量浓度为0.01, 0.02, 0.05, 0.10 mg/L的玄参、川明参茎叶枯落物水浸液处理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特性,以及烟草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结果表明,玄参水浸液低质量浓度(0.01~0.05 mg/L)处理下,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与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种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升高,而高质量浓度(0.10 mg/L)下, MDA累积,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表现出对烟草"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川明参在所有水浸液质量浓度(0.01~0.10 mg/L)下,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升高, 3种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和MDA有一定降低,表现出对烟草化感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硒、硫互作对青花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花菜‘碧秀1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S、Se配施对青花菜幼苗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浓度、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与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硫硒肥,S0Se0)相比,含1mmol/L S、10μmol/L Se(S1Se10)处理显著提高青花菜CAT、POD、SOD的活性;且随处理时间延长酶活性逐渐增强,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浓度,但显著降低MDA质量摩尔浓度与相对电导率。硒胁迫(20μmol/L)下高浓度硫(5、10mmol/L)处理抑制3种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青花菜幼苗叶片中MDA质量摩尔浓度与相对电导率,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浓度,胁迫效应明显。S1Se10处理可明显增强青花菜幼苗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膜稳定性,提高其抗逆性,可作为实际青花菜富硒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品种‘新津研四号’为材料,1mmol·L~(-1) NaHS为H_2S供体,采用质量分数为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H_2S缓解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伤害的机制。结果表明,H_2S可以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根长和鲜质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提高种子淀粉酶和酯酶活性,还能诱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质膜透性。即外源H_2S可以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强水解酶和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萌发黄瓜种子造成的伤害,促进种子的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滇重楼种子后熟期间种子内部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采用不同的种子层积温度,利用常规生理生化测定方法,对滇重楼种子后熟过程中的贮藏物质含量、酶活性进行动态测定。结果显示:在层积过程中,随层积时间的延长,贮藏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质量分数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CAT,SOD活性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则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结果为解释滇重楼种子后熟发育机理和种子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劣变机理。【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5%)的方法对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且于0~10d,隔天测定1次桔梗种子发芽指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下降;种子的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则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发芽指标与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细胞膜受损,抗逆性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造成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致使种子活力丧失,这可能是引起桔梗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蔓性千斤拔种子对逆境的适应性,为适时生产播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适温培养2d的种子置于6℃条件下胁迫12、48、72 h和在6℃冷吸胀后适温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经低温胁迫和冷吸胀处理后,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低温胁迫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率及低温胁迫48、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处理种子可溶性糖、脯氨酸( 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部分处理达显著水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照处理的种子POD活性不断降低,而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先上升、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低温胁迫12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萌发种子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对照、低温胁迫12h处理及冷吸胀处理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时间的低温胁迫下,虽然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主动响应;而冷吸胀处理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不仅萌发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膜保护酶系统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4.
以5年生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不同温度处理牡丹花瓣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25℃处理的牡丹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15℃处理的,而经35℃处理的降低了SOD和CAT的活性,提高了POD的活性;分别经5、25、35℃处理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15℃处理的,以经35℃处理的最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总酚和类黄酮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0.2 mg· L-1硝普钠处理后,不同处理组牡丹花瓣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各温度处理下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所降低,总酚和类黄酮的质量分数增加,这有利于缓解不适温度对牡丹花瓣造成的损伤,维持其正常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相关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层积时间、去种皮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能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层积75 d带皮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皮对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层积45 d带皮种子发芽率为8;,而去皮后种子发芽率达到90;;去皮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明显提早发芽,低温层积30 d后经500 mg/L GA3处理发芽率较高;GA3和6-BA处理对带皮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明显;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单株之间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GA3提高毛竹种子活力的机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在4℃下贮藏2年的毛竹种子,以探索提高毛竹种子活力的机理。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均能提高毛竹种子活力,以100mg/L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的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下降,吸胀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且这些指标与种子活力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金属及酸胁迫下枫香种子和幼苗的生理响应,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测定不同胁迫处理下枫香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等指标。结果表明:Pb、Cd对枫香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枫香种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下降,第10 d过氧化物酶(POD)、及第4、7 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多项式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Cd胁迫显著提高枫香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发芽初期(4 d)POD活性受到抑制,但随胁迫时间延长POD活性显著升高;pH4.5、pH5.5对枫香种子的发芽指数、幼苗生长均有促进的作用;随pH值减小,胁迫第7 d的POD活性及第10 d的POD、CAT活性均显著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在强酸条件下萌发初中期,枫香种子通过增加POD活性清除体内H2O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丙二醛(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未萌发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P0.05),说明胁迫造成枫香种子膜脂过氧化严重。综上,CAT活性变化是枫香种子响应Pb、Cd和酸胁迫的主要策略,SOD在枫香种子适应Cd胁迫、POD在枫香种子适应Pb和酸胁迫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低温变温层积处理方法,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短梗五加种子,并对层积过程中种子的胚率,淀粉,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0mg·L-.浓度的GA3处理种子胚率最好,可加速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对种子中物质代谢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弄清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掌握桑树休眠规律及其发育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桑园正常生长的农桑14号、湖桑32号及处理后可以提早发芽的湖桑32号枝条为材料,封梢后每隔1周取材1次,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桑树发芽与休眠过程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可溶性蛋白及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在两个过程中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发芽过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休眠过程;SOD活性降低对桑树冬芽萌发有促进作用,而POD和CAT活性在整个发芽过程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桑树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均与桑树冬芽萌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梯度(800~1 800 m)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究其适应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表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海拔1 400 m处达到最大,为1.84 mg·g-1,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海拔1 600 m处达到最大,为37.40mg·g-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主要受全K质量分数的影响,全K、全P、有机质质量分数是影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主导因子。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随海拔的升高呈升-降-升的趋势,海拔1 000 m和1 600 m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低,分别为5.76、6.29μmol·g-1,水解N是影响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关键因子。随着海拔的升高,POD活性呈降-升-降的变化规律,最小值出现在海拔1 000 m处,为711.5 U·g-1·min-1,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 600 m处,为4 189.8 U·g-1·min-1;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 600 m处,为274.034 U·g-1·min-1;SOD活性呈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POD活性主要受6—9月份降水影响;影响CAT活性的关键因子是积雪时间,有效P、全P质量分数;6—9月份降水量、全P质量分数是影响SOD活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