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恶唑禾草灵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后茎叶处理剂,可用于阔叶作物如大豆、棉花、花生、油菜、蔬菜等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精恶唑禾草灵加入安全剂解草唑后,可增强小麦对精恶唑禾草灵的耐药性,用于小麦田防除一年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为明确精恶唑禾草灵对麦田常见恶性杂草看麦娘的具体防效,笔者于2011年初,进行了精恶唑禾草灵防除冬小...  相似文献   

2.
稻麦连作田菵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延缓麦田菵草对精噁唑禾草灵抗性的形成,延长精噁唑禾草灵防除菵草的使用寿命,生产上可选择异丙隆、丁草胺、乙草胺进行土壤处理,或用甲基二磺隆取代精噁唑禾草灵进行茎叶处理,以控制麦田茼草危害.  相似文献   

3.
禾草灵是防除农田野燕麦的优良药剂,具有高度选择性。但禾草灵除燕效果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探讨禾草灵对不同叶龄期野燕麦的防除效果,供防治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在乌鲁木齐市西郊104团场三连冬小麦2-2-3条田进行。  相似文献   

4.
野燕麦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敏感性差异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不同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酯的敏感性水平,采用整株生物测定与种子生物测定分别检测了河南、湖北、江苏三省共11个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获得的野燕麦种群对2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基本一致。整株生物测定结果显示,不同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酸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水闸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酯敏感性最高,其GR50值(有效成分)分别为2.46、3.65 g/hm2,而辉县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酯敏感性最低,GR50值(有效成分)分别为15.00、23.12 g/hm2,其余野燕麦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炔草酯的敏感性介于金水闸种群与辉县种群之间。种子生物测定结果与整株生物测定结果趋势一致,但表现出的敏感性略高。  相似文献   

5.
田间监测试验表明,69g/L精噁唑禾草灵EW在小麦田疑似抗性杂草种群试验区对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综合株防效只有58.21%,综合鲜重防效也只有67.67%;69g/L精噁唑禾草灵EW在小麦田敏感杂草种群试验区对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综合株防效87.61%,综合鲜重防效88.48%。表明多年使用精噁唑禾草灵的小麦田看麦娘、野燕麦、菵草等种群均已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精噁唑禾草灵主要用于冬小麦田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因在精噁唑禾草灵中加入安全剂,故对小麦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小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了探讨精噁唑禾草灵69克/升水乳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冬小麦安全性,确定其较为经济的、有效的用药量,笔者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及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禾草灵 (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同时,由于部分杂草产生抗性,进而演替成优势种群,迫使禾草灵的用量增加,更加重了其环境压力。文章就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吸附等行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毒理尤其是对映体差异性在毒性方面数据的缺乏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及产生抗性的机理,采用整株法测定了河南省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以及细胞色素P450s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增效作用,并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其靶标ACCase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HN-06相比,抗性种群HN-05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倍数为52.2,其ACCase基因存在Ile-2041-Asn和Gly-2096-Ala位点突变;喷施PBO后,精噁唑禾草灵对大穗看麦娘的GR50值(有效成分)为5.4 g/hm^2,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与未喷施PBO处理的差异倍数为161.3。研究表明,抗性种群HN-05对精噁唑禾草灵已产生高水平抗性,该抗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其靶标基因突变和P450s介导的代谢增强同时导致的,即表现出了靶标抗性和非靶标抗性共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小麦田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情况,采用种子生物测定和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检测江苏、上海地区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敏感性,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在2013年检测的23个看麦娘种群中,有12个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表现出抗药性,抗性比例达52. 17%。抗药性水平最高的是采自江苏扬州的13JYGY-4种群,抑制中剂量为1 835. 21 g a. i./hm~2,相对抗性倍数达125. 53倍。2014、2015年定点检测结果表明,抗精噁唑禾草灵看麦娘的整体抗性水平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定菵草抗性生物型SD-04-SS和敏感生物型SD-12对精唑禾草灵代谢速度的差异,建立了精唑禾草灵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精唑禾草酸、6-氯苯并唑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3~30.000 μg/mL范围内、0.977~1 000.000 μg/mL范围内、0.469~30.000 μg/mL范围内6-氯苯并唑酮、精唑禾草酸、精唑禾草灵浓度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1 2、0.972 2、0.996 3.应用上述方法分析发现,精唑禾草灵处理后2 h在菵草体内即可检测到精唑禾草酸和6-氯苯并唑酮,药后2~96 h抗性生物型SD-04-SS体内精唑禾草灵的含量始终略高于敏感生物型SD-12,药后24~72 h抗性生物型SD-04-SS体内精唑禾草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敏感生物型SD-12,说明抗性生物型降解精唑禾草酸的速度比敏感生物型更快.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定菵草抗性生物型SD-04-SS和敏感生物型SD-12对精噁唑禾草灵代谢速度的差异,建立了精噁唑禾草灵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精噁唑禾草酸、6-氯苯并噁唑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23~30.000μg/m L范围内、0.977~1 000.000μg/m L范围内、0.469~30.000μg/m L范围内6-氯苯并噁唑酮、精噁唑禾草酸、精噁唑禾草灵浓度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1 2、0.972 2、0.996 3。应用上述方法分析发现,精噁唑禾草灵处理后2 h在菵草体内即可检测到精噁唑禾草酸和6-氯苯并噁唑酮,药后2~96 h抗性生物型SD-04-SS体内精噁唑禾草灵的含量始终略高于敏感生物型SD-12,药后24~72 h抗性生物型SD-04-SS体内精噁唑禾草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敏感生物型SD-12,说明抗性生物型降解精噁唑禾草酸的速度比敏感生物型更快。  相似文献   

12.
筛选了五氟磺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的最佳配比,研究了复配剂的油悬浮剂配方,并明确了该复配制剂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的最适配比是2∶1;该油悬浮剂的最适配方是:五氟磺草胺的质量分数是4%,精噁唑禾草灵是2%,MOA-9P是15%,L-62是5%,有机膨润土是1%,气相法白炭黑是1%,油酸甲酯补足至100%;田间药效表明,6%五氟磺草胺·精噁唑禾草灵油悬浮剂18~36 g a.i./hm~2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一年生杂草,并对水稻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麦田草害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小麦田的禾本科杂草主要包括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和多花黑麦草等, 田间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以来, 长期用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 已经报道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些学者就麦田禾本科杂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监测和抗性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小麦田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发生种群、抗性水平、靶标酶抗性机理与非靶标抗性机理, 还梳理了抗性杂草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发生情况, 分析了我国在抗性杂草治理方面的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 为农田杂草防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测定35种菊科植物对除草剂吡氟禾草灵敏感性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植物从电解质漏出及丙二醛生成两方面研究吡氟禾草灵在菊科植物间的选择性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在供试的35种受体菊科植物中只有硬毛刺苞菊、刺苞果和续断菊3种植物对吡氟禾草灵敏感,且前两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而其它32种植物即使在100μmol/L的高浓度下生长亦不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吡氟禾草灵敏感的硬毛刺苞菊和续断菊在药剂处理后均显示出大量的电解质漏出和丙二醛(MDA)生成,100μmol/L浓度处理后96h的电导率分别较不含药剂空白对照处理高28.56倍和1.39倍,处理后24h的丙二醛较对照高1.72倍和1.33倍,而在其它非敏感植物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吡氟禾草灵在菊科植物间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且该选择性的形成与药剂在敏感植物上诱导膜脂质的过氧化及导致膜结构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旨在明确助剂激健(主要成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甲酯、玉米胚芽油、油茶籽油等)对甲基二磺隆防除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并探究其最佳增效剂量及机制。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筛选激健对甲基二磺隆防除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的最佳增效剂量,并通过测定激健对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扩展直径、最大持留量等物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对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乙酰乳酸合酶(ALS)活性的影响,来阐明其增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助剂激健和甲基二磺隆的最佳增效组合为甲基二磺隆12 g a.i./hm^2+激健0.05%(体积分数);激健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接触角,显著增加扩展直径及最大持留量;激健对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ALS活性无显著影响。由结果可以看出,助剂激健对甲基二磺隆防除抗精噁唑禾草灵菵草具有增效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药液理化性质而发挥增效作用,而不是在生理生化水平上对甲基二磺隆的靶标酶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82~1984年,先后应用阿畏达(即燕麦畏,又名野麦畏)、禾草灵、燕麦敌1号和2号、绿麦隆等10种除草剂进行了野燕麦的防除试验,结果以阿畏达、禾草灵和燕麦敌一号防除效果较好。对40%阿畏达和36%禾草灵进行了不同剂量的试验,前者用量每亩0.1斤、0.15斤、0.2斤和0.25斤,防效分别为88.3%、94.9%、95.8%和99.1%,后者用量每亩0.1斤、0.2斤、0.3斤和0.4斤,防效分别为95.6%、99.6%、100%和100%。  相似文献   

17.
抗精噁唑禾草灵的日本看麦娘ACCase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日本看麦娘抗性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及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扩增和比对了日本看麦娘抗性和敏感种群间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ase)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AH-7相比,抗性种群AH-25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倍数为33.82;AH-25种群ACCase基因CT区域2 078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由天冬氨酸GAT突变为甘氨酸GGT;AH-25种群对炔草酯、烯草酮和烯禾啶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5.66、38.64和29.14,对高效氟吡甲禾灵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3.04,对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较敏感。表明ACCase基因2 078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是导致精噁唑禾草灵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精噁唑禾草灵在我国最早登记在1993年,由德国拜耳公司首次登记在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等旱地阔叶作物,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1998年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加入安全剂,登记在春小麦和冬小麦上防除一年生杂草。21世纪初,该有效成分原药和制剂开始国产化生产,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用于旱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良好。近年来,有企业把精噁唑禾草灵有效成分复配开发登记在水稻田使用。通过生产实践表明,精噁唑禾草灵以及复配制剂在水稻直播田和移栽田应用,施用技术应引起重视,否则会发生药害事故,严重时影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精吡氟禾草灵的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气相色谱法分析精吡氟禾草灵的缺陷,提出了在手性OB柱上以甲醇/水/四氢呋喃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标准偏差为0.19,变异系数为1.4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2。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除草剂新品种开发进展及特点(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杀草谱广、施用期长以及对后茬作物安全等特点,因此,它在世界除草剂市场巾占有重要地位,如精嗯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的销售额(均超过2亿美元),分别为2.0、2.8亿美元。但是.近年来,杂草对这类除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