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直接关系着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饲料效率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家蚕饲料效率是指食饵量与产物量之比,此概念是借鉴和引用于禽畜类的饲料效率。通过阐述家蚕饲料转化效率的概念、评定指标、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显示与禽畜类饲料效率相比家蚕的饲料效率较低。诸多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纳米材料等外源物质有助于提高家蚕的饲料效率,尤其是在家蚕人工饲料的制作中表现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家蚕饲料效率的方式,提升家蚕经济效益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光周期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区,调查了不同光周期下的家蚕5龄经过、体质量、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蚕茧质量及饲料效率。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区相比,全光照区的家蚕5龄经过缩短,体质量增加,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饲料效率及蚕茧质量均高于对照区。与自然光照区相比,除全光照区外,其余光周期处理区的家蚕5龄经过缩短,体质量增加;家蚕在夜间(6:00PM—6:00AM)的食下量、消化量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低于自然光照区;家蚕饲料效率、蚕茧质量受光周期的影响低于自然光照区,但在每日0:00起连续12 h光照之后再连续12 h黑暗处理区,家蚕的饲料效率及全茧量高于自然光照区。  相似文献   

3.
水产饲料饵料系数是指投喂的饲料量与养殖对象增产量的比值,其比值越小,表示增加单位水产品产量所用的饲料越少,饲料消化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雌雄蚕饲料效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是雌雄异体昆虫,雌雄家蚕在诸多性状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如雄蚕茧比雌蚕茧茧丝纤度细、净度高、缫丝品位高等.本文着重调查雌雄蚕的食下量、消化率及茧层饲料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蚕一生中摄食桑叶量的80~85%是在5龄被食下的,故一般用五龄食下量代表蚕的摄食量.茧层饲料效率(又称叶丝转化效率)可表示为:茧层饲料效率=茧层量/五龄食下量×100%.  相似文献   

5.
饲料效率是指获得一定量生产物质所需的饲料消费量。对养蚕来说,是指获得一定茧层量的桑叶消费量(叫茧层饲料效率),对蚕种制造来说,是指获得一定卵量的桑叶消费量(叫产卵量饲料效率)。关于家蚕饲料效率研究,日本已有许多报导,但以前大多数是从蚕的营养生理或养蚕技术的角度去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9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黑田(1980)的指数限制给桑法,比较了品种间饲料效率的差异,饲料效率的杂种优势及饲料效率各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饲料效率一般指生产物与其所需饲料消费量之比。具体表示方法依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而异。幼虫期一般用食下留存率(体重增加量/食下量)表示,丝茧育用茧层生产效率(茧层量/食下量)表示,种茧育则以产卵效率(产卵量/食下量)表示。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平塚(1917)早有报导,随后陆续有许多研究报告发表,但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七十年代,家蚕人工饲料实用化开发成功以来,蚕的饲料效率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目。特别是近年日本桑叶生产费用高涨,桑叶生产成本约占茧价的一半(福田,1983),因此,提高蚕的饲料效率是增强蚕丝业竞争力的极为重要课题,近年成为日本蚕学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笔者等为探索饲料效率的品种间差异及杂种优势,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5龄给桑量对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饲料效率的影响,以苏菊×明虎为对照,调查了足量给桑(T1)、减量10%给桑(T2)、减量20%给桑(T3)、减量30%给桑(T4)条件下,苏秀×春丰和苏菊×明虎的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给桑条件下,苏秀×春丰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饲料效率均高于苏菊×明虎;总体来讲,减量给桑都能够提高家蚕的饲料效率,当26.0℃给桑量减少30%时,苏秀×春丰的饲料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2019年春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室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可行,但蚕体小、蚕茧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都比普通桑叶育的低,死笼率比普通桑叶育的高。本文对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线性规划法为主要手段 ,以豆粕粉为主要蛋白源 ,设计出粗蛋白含量不同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 (简称LP饲料 ) ,并测定了粗蛋白含量与家蚕消化吸收、饲料效率、肠液蛋白酶活性、茧质、蚕体生长及丝腺生长等生理性状的关系。随着LP饲料中豆粕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增加 ,蚕的饲料效率提高 ,但超过一定限度 ,蚕的摄食性和消化吸收机能被抑制 ,生长发育不良。从各项指标综合考虑 ,人工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以 2 5 %左右为宜 ,豆粕粉的适宜添加量为 30 %~ 35 %。  相似文献   

10.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的饲料效率与养蚕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许多学者从蚕的遗传学、蚕品种、性别、叶质和饲育条件等方面研究了与饲料效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食生理活性物质、改善饲育条件、培育新品种以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方法来提高家蚕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1.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目的是从蚕茧生产或蚕种生产的角度出发,提高桑叶的转化效率,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蚕生理、遗传育种角度,深入研究家蚕饲料效率,探明生理、遗传、蚕品种与饲料效率的关系,以谋求育成饲料效率高的蚕品种和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养蚕新途径。著者从了解广东现行家蚕品种饲料效率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原种的基础上,对杂交种也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蚕品种是“新九×7532”(正反交)  相似文献   

12.
《北方蚕业》2018,(4):1-4
α-淀粉酶、麦芽糖酶、脂肪酶和类胰蛋白酶与家蚕中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密切相关。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家蚕中肠中这4种消化酶基因在4、5龄期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家蚕中4种消化酶的表达均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人工饲料育家蚕5龄期的脂肪酶和类胰蛋白酶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桑叶育家蚕中的表达量,这可能影响到家蚕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生长发育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正> 1.含有桑叶粉末的人工饲料家蚕人工饲料的研制成功,在养蚕技术中堪称画时代成就之一。但是当时的饲养成绩是很差的,如前所述,不仅龄期长,减蚕率高,茧层量和产卵量只及桑叶育的20%和40%左右。为了饲料效率的提高,从那时起,众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伺料的组成分的的改进作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了室内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的蚕4眠蚕体重表现最好,但发育慢、个体小、死笼率高,丝质成绩与对照差距大,1—2龄家蚕粉体配合饲料育、3—5龄桑叶育组的蚕4眠蚕体重、5龄最大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粒茧丝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死笼率也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受各种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养蚕技术层面看,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和小蚕育是可行的,在生产中应用需配套相关养蚕设施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优食一号为材料,探讨3龄期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温度、饲养密度、给饵次数对家蚕的生长发育等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龄期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适宜饲养温度为29℃,适宜饲养密度为0.59头/cm~2,饲养1盒蚕种(25 000头/盒)的3龄期家蚕的适宜蚕座面积约为4.25 m~2,大于此密度,家蚕的生长发育会显著变差。在适宜的饲养温度和饲养密度条件下,3龄期1盒蚕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总食下量约为2 300 g,盒种总给饵量以2 760 g为宜,给饵次数以2次为宜,其中3龄饷食给饵量约为1 840 g,3龄48 h给饵量约为920 g。  相似文献   

16.
胡增娟  崔为正  牟志美 《蚕桑通报》2010,41(3):14-16,20
本文以线性规划设计为主要手段,以桑叶粉、豆粕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可溶无氮物含量不同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并测定了可溶无氮物含量与家蚕消化吸收和饲料效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家蚕人工饲料中可溶无氮物的适宜含量范围在50.0%~52.5%之间,相应的人工饲料基本组成为桑叶粉30.0%左右、豆粕粉20.4%~27.5%、玉米粉36.9%~44.0%。  相似文献   

17.
《北方蚕业》2020,(秋蚕)
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开展了室内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的蚕4眠蚕体重表现最好,但发育慢、个体小、死笼率高,丝质成绩与对照差距大,1—2龄家蚕粉体配合饲料育、3—5龄桑叶育组的蚕4眠蚕体重、5龄最大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粒茧丝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死笼率也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本次试验受各种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养蚕技术层面看,家蚕粉体配合饲料全龄育和小蚕育是可行的,在生产中应用需配套相关养蚕设施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家蚕壮蚕人工饲料中桑绿枝粉不同添加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内已在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日系原蚕稚蚕饲育及杂交率检验等方面得到大面积使用并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家蚕全部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在饲育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已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壮蚕期人工饲料的食下量张种在100kg左右(干量),特别是5龄蚕期要占全龄人工饲料食下量的85%左右,因此,饲料费用高,是制约家蚕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不影响饲育成绩的前提下,研制适合家蚕(现行品种)壮蚕用低成本人工饲料, 可大幅度降低饲育成本.根据壮蚕期的营养需求,在壮蚕用人工饲料中适量添加廉价的桑树绿枝粉,成为研制低成本饲料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水苏糖饲养家蚕,研究水苏糖对家蚕原种虫蛹生命率和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水苏糖,对家蚕原种虫蛹生命率有很显著的提高,对原种茧质也有很大的影响;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各项指标均以添加0.5%水苏糖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苏卵限×W_2(卵色限性品种即黑卵为雌、白卵为雄)为材料,采用黑田(1980)指数限制给桑法,比较了不同给桑指数下蚕生长发育与各经济性状以及饲料效率构成因素的关系,初步阐述了省力化经济饲育的理论依据,认为,在每日二回育条件下,合理经济的给桑指数为0.75。既解充分发挥蚕儿生殖、泌丝能力,又能节省桑叶,提高饲料效率。本试验从茧层量和卵的饲料效率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给桑指数下蚕儿生长发育,食下量、消化量、饲料效率的构成因素以及对各经济性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家蚕少回饲育技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