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苜蓿青贮接种菌系Li6、Al2、Ru2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pH值的降低迅速、稳定,L(+)乳酸积累量多为指标,通过连续的限制性培养,从发酵饲料、青贮苜蓿及乳酸菌制剂中分别筛选出Li6、Al2和Ru2三组菌系,以期作为苜蓿青贮用菌剂。该三组菌系均pH下降迅速,发出香甜气味,在玉米粉培养基、苜蓿汁培养基、MRS培养基中将pH稳定到3.8~4.0之间,所需时间分别为10h、16h和20h。气质联机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含有较高的乙酸、乳酸,还有少量甲酸、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及丁二醇、乙酸乙酯、异丁醛、乙醛和乙酰胺等风味物质;在代谢产物中乙酸和乳酸占总代谢物的98%以上,其中L(+)乳酸的比率高达60%~70%。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筛选自然发酵苜蓿青贮的优势菌种,应用于高水分苜蓿青贮的调制,研究不同微生物及组合对高水分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先调制自然发酵苜蓿,青贮30 d后,从中筛选优势菌种并进行鉴定。根据优势菌种筛选结果,组合了9组发酵菌种用于苜蓿青贮的调制,分别为:以植物乳杆菌与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1∶1、1∶2和2∶1,编号为1、2、3组;以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2∶1∶1、1∶1∶1和4∶1∶1,编号为4、5、6组;以植物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2∶1∶1、1∶1∶1和4∶1∶1,编号为7、8、9组;以不加任何菌种的自然苜蓿青贮作为对照。每组3个重复,发酵60 d后,对苜蓿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氨态氮/总氮(NH3-N/TN)、总酸含量和pH。结果表明:用MRS、LB和NA 3种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苜蓿青贮中筛选到微生物菌种31株,对其中18株进行了分子鉴定,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9株、乳酸片球菌1株、粪肠球菌2株、各种芽孢杆菌6株。感官评分结果表明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比例大的各组评分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各组(P<0.05)。对于NH3-N/TN、总酸含量和pH等指标,乳酸菌比例较低的2、5、8和对照组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是苜蓿青贮主要菌种,用于苜蓿青贮有利于青贮品质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会影响苜蓿青贮的气味,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菌种会改善苜蓿青贮风味,但比例太高会增加NH3-N含量。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种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处的苜蓿品种中苜1号为原料,设置植物乳杆菌、复合乳酸菌剂两个接种剂处理,研究坡位和接种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坡处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pH值、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另外两种坡位(P0.01)。接种剂的使用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pH值,减少氨态氮生成,抑制丁酸的产生,提高乳酸和干物质含量。植物乳杆菌可以降低上坡和中坡处的苜蓿青贮饲料的非蛋白氮含量(P0.05),提高中速降解蛋白含量(P0.05)。综上所述,上坡×植物乳杆菌处理的青贮品质较好,且可以保护更多的真蛋白不被降解。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3株乳酸菌,通过产酸试验、不同温度和pH培养试验及对糖类利用及抑菌试验,筛选出1株适合作为青贮接种剂的优良菌种,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P1为乳酸片球菌,为青贮接种剂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复合乳酸菌剂添加对苜蓿青贮品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在无蔗糖和2%蔗糖添加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新型复合乳酸菌剂进行苜蓿青贮,以只加水青贮的苜蓿(CK)为对照,测定青贮苜蓿的品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添加新型复合乳酸菌剂可提高苜蓿青贮品质,使青贮苜蓿的pH降低,乳酸、粗蛋白、总氮含量增加,氨态氮和氨态氮/总氮降低,与蔗糖同时添加效果更好;青贮苜蓿的品质随乳酸菌剂添加浓度增加没有持续增加,单独或与蔗糖同时添加108 cfu/g的处理乳酸、粗蛋白、总氮含量较高。(2)青贮苜蓿的pH呈CK>复合乳酸菌剂处理>仅添加蔗糖处理>蔗糖+复合乳酸菌剂处理,乳酸含量则反之;粗蛋白、总氮含量呈CK<仅添加蔗糖处理<复合乳酸菌剂处理<蔗糖+复合乳酸菌剂处理,氨态氮、氨态氮/总氮则反之。(3)复合乳酸菌剂添加改变了苜蓿青贮饲料中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丰度,使乳酸菌属丰度增加。(4)乳酸菌属丰度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乳酸、乙酸、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新型复合乳酸菌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从日本处理有机废弃物样品中分离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耐酸耐盐特性和抑菌作用,采用浸注培养法从处理有机废弃物样品中进行菌株分离,并对分离菌株R-4、B-7、D-13进行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分别将其接种于pH4的MRS肉汤培养基和50 mg/mL Na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48 h,观察其生长情况;通过牛津杯法测其培养液对大肠埃希菌K88、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从日本处理有机废弃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3株乳酸球菌,其中菌株R-4、B-7、D-13经鉴定均为乳酸片球菌;并在50 mg/mL NaCl和pH4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且呈现较好的耐酸耐盐特性;3株乳酸片球菌的培养液对4种指示菌均呈现抑制作用,其中菌株B-7的培养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7.02 mm±0.33 mm,但其培养液中酸性产物及H_2O_2产物排除结果说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酸有关。研究结果为乳酸片球菌特性及其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筛选出处理有机废弃物的微生物发酵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来降低饲料pH值,抑制其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可长期保存青贮饲料。而酵母菌能分解饲料中的有机物质,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因此,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决定青贮发酵的效果。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方法及不同接种方法对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乳酸菌进行分离培养时,在添加100mg/l放线菌酮的MRS培养基上,采用涂布法和厌氧培养的方式,其分离培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全株玉米和苜蓿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探讨添加LaLSIL Dry(LD)、H/M FINOCULANT(H/M F)和FAST-SILE(FS)三种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可以单独调制出优质青贮料,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明显降低苜蓿青贮的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青贮料中分离肠球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与筛选,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瘤胃液含量对3株分离菌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作为奶牛饲用微生物的菌株。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相同为:培养基含葡萄糖2%、蛋白胨1%、瘤胃液20%、初始pH为5.8,接种量为3%,装液量为40 ml, 36℃培养24 h。 在该条件下,3株分离菌的生物量分别为1.9907、1.2963和1.2752。选择生物量最高的1号菌送中科院微生物所鉴定,结果为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10.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试验从2006-2008年在塔里木大学选用天然发酵粉剂、绿汁发酵液、精准牌添加剂以及EM-原液对苜蓿进行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均能改善苜蓿青贮品质,经过气味、质地、色泽感官评定,天然发酵粉剂和绿汁发酵液青贮苜蓿为优等青贮饲料,而且它们的pH值(4.16,4.28)、丁酸(0,0)、NDF(28.0%,27.56%)、ADF(26.96%,26.83%)含量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天然发酵粉剂与精准牌添加剂青贮苜蓿的乳酸含量分别为6.833 3和8.426 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3 3(P<0.05),氨态氮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种添加剂在提高乳酸含量,降低氨态氮、pH值、乙酸、丙酸、丁酸、NDF和ADF含量等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天然发酵粉剂,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是绿汁发酵液、精准牌添加剂。综合考虑,天然发酵粉剂和绿汁发酵剂青贮效果优于精准牌添加剂和EM-原液,天然发酵粉剂与绿汁发酵剂青贮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对所筛选的三种青贮菌剂和一种国外青贮菌荆分别添加于苜蓿青贮中,从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有氧稳良陛和瘤胃降解率多方面对这4种青贮菌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选青贮菌剂和商品青贮菌剂苜蓿青贮效果相近,各青贮菌剂添加处理的pH值、丁酸含量,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提高了苜蓿青贮品质。添加三种自选青贮菌剂的苜蓿NH3/TN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有效地抑制了蛋白质水解。添加自选青贮菌剂的青贮苜蓿在有氧的条件下,CO2产生量显著小于对照处理和商品青贮菌剂处理(p〈0.05),可以提高青贮苜蓿的有氧稳定性。添加自选青筘菌剂和商品青贮菌剂对苜蓿青贮NDF、A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对青贮苜蓿DM和NDF的瘤胃降解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以其遗传工程可行并操作简单,在建立和研究乳酸菌食品级高效表达载体系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乳酸菌食品级高效表达载体系统的最近研究及其在外源基因表达方面的应用概况进行初步总结。指出食品级乳酸菌工程及其表达产物可直接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是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2011,20(4):202-209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 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 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 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三得利苜蓿在添加糖蜜(BM)与复合菌处理下青贮料品质及青贮效果.[方法]取喷洒1%的糖蜜,复合菌混合液的长度为1 cm的鲜草,半干草(晾晒6h、12 h、24 h、28 h)置1 000 ml瓶中,装满压实,密封,标记,分别记为5种处理的试验组T0、T6、T12、T24、T28,另取相同容量的原草料为对照组,每种处理3个重复,40 d后取料并对其感官,营养,青贮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糖蜜(BM)与复合菌处理后,苜蓿能在较高水分下青贮,其中,晾晒12h萎蔫草(水分68.94%)青贮料的CP含量和原料草差异最小(仅相差0.53%),NH3-N含量(2.4 g/L)和pH值(3.9)最低,乳酸含量最高(0.19 g/L).[结论]说明添加BM与复合菌处理是一种既可保证青贮料的品质,又不需要过多时间预干的青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新鲜和淋雨苜蓿青贮2个因素,添加剂分别为对照、甲酸、绿汁发酵液、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绿汁发酵液+玉米粉、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7个水平,共14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各处理的pH、氨态氮、有机酸、营养成分和硝基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淋雨和添加剂均极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pH、氨态氮、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淋雨和添加剂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缓冲能值(P<0.05),添加剂对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淋雨、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P<0.01)。添加剂可改善淋雨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分别晾晒4h、8h、12h和24h后调制的紫花苜蓿青贮为主要原料,添加8%豆粕和22%玉米粉后进行二次青贮,室温贮藏45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和玉米粉能显著改善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次青贮的发酵品质(P<0.05),而对于晾晒12h、2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添加组的发酵品质普遍较差;第二次青贮后,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含量随着晾晒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添加玉米粉和豆粕调制混合发酵饲料是可行的,其中以晾晒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为原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选出适宜山西省北部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6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其全株收割后调制成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大京九26’的株高和穗位均最高,茎粗较细;绿叶数排在前三位的为‘屯玉168’、‘强盛青贮30’和‘京科青贮516’;在产量方面,‘大丰26’的鲜草产量最高;调制成青贮饲料后,除‘登海679’、‘太玉511’,其余品种的pH值均小于4.20,‘先玉1225’的淀粉含量最高;鲜草产量与茎粗、绿叶数、茎重、穗重和叶重成极显著正相关,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与绿叶数成显著正相关。综上,种植青贮玉米时,可选择茎秆粗壮,绿叶数多、穗位低的品种;粮饲兼用品种‘晋单65’、‘屯玉168’,青贮专用品种‘京科青贮516’、‘强盛青贮30’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山西省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发展概况。[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苜蓿青贮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视化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 5.8.R3绘制苜蓿青贮研究文献知识图谱,对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1994年出现第一篇苜蓿青贮研究论文;1994—2021年苜蓿青贮文献年度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黑龙江畜牧兽医》发文量最多(31篇),《草业学报》总被引频次(763次)和篇均被引频次(31.79次)最高;玉柱发文量最多(34篇),中国农业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57篇),以玉柱为中心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团队,但跨机构及团队之间合作不够紧密;苜蓿青贮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103次),围绕发酵品质、青贮品质、混合青贮、添加剂、乳酸菌等关键词开展研究。[结论]我国苜蓿青贮研究成果丰富,需加强跨机构、跨地区、跨团队的合作研究;发酵品质和苜蓿青贮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研究、苜蓿青贮微生物制剂的研发等方面仍然是我国苜蓿青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奶牛常用粗饲料的瘤胃降解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 2种苜蓿[黑龙江公农 1号苜蓿、美国安德森(Anderson)一级苜蓿]、黑龙江 2种含杂量不同羊草(杂草率分别为 10%、34%)、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和玉米秸秆共 7种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试验选用 8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美国安德森一级苜蓿、全株玉米青贮和黑龙江公农 1号苜蓿三者 72hDM 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并显著高于其他 4种粗饲料(P<0.05),而 DM有效降解率以美国安德森一级苜蓿最高,并与依次降低的黑龙江公农 1号苜蓿、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青贮差异显著(P<0.05),羊草与玉米秸秆的 DM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72hCP降解率及有效降解率以美国安德森一级苜蓿最高,且降解率与依次降低的黑龙江公农 1号苜蓿、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杂草率为 10%的羊草、玉米秸秆和杂草率为 34%的羊草间差异显著(P<0.05)。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 72hNDF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而有效降解率以 2种苜蓿较高,其次为玉米秸秆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最低的均为杂草率为 34%的羊草。因此,从 7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1)美国安德森一级苜蓿营养价值最高,杂草率为 34%的羊草与玉米秸秆营养价值较低;2)羊草的品质受杂草率的影响;3)青贮能改善玉米秸秆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绿汁发酵液(AFGJ)、猫尾草绿汁发酵液(TFGJ)、乳酸菌制剂(LAB)、纤维素酶(CEL)及LAB+CEL(MIX)对紫花苜蓿和猫尾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用紫花苜蓿和猫尾草各2种含水率(高、低)的原料制作了青贮。每个处理设2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对紫花苜蓿和猫尾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除AFGJ和TFGJ高含水率紫花苜蓿青贮外,各种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高、低含水率紫花苜蓿和猫尾草青贮的发酵品质;含水率对紫花苜蓿和猫尾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2种牧草均是低含水率优于高含水率青贮的发酵品质;添加剂和含水率对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高、低含水率紫花苜蓿青贮中均以添加MIX效果最好;在高含水率猫尾草青贮中,添加TFGJ和AFGJ效果相近且优于其他添加剂;在低含水率猫尾草青贮中添加AFGJ、TFGJ、LAB和MIX效果相近,且优于添加CEL。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原料含水率并选择适宜的添加剂可调制优质青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