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2.
胶东半岛苹果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胶东半岛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果实的重金属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含量进行测定,采用Nemerow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普遍存在镉轻度污染现象,铅、铬、砷、铜元素为安全等级,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均为轻污染;化工厂附近果园土壤砷含量高于其他采样区,果实样品各元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苹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实重金属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重庆东北部脐橙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东北部脐橙主产区除As(砷)、Pb(铅)含量明显低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三峡库区元素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高于上述土壤背景值。表明该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其中Cd(镉)的富集系数最高,是造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表明该区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与土壤分级标准相比较,该区土壤总体尚清洁,仅部分地区受到Cd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枇杷生产在四川城市近郊发展迅速,但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壤中存在镉、铜等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1]。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2]。重金属在枇杷果实中的分配运转规律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毒害较重、在土壤中含量相对较少的镉(Cd2 )和毒害较轻、在土壤中累积较多的铜(Cu2 )为污染标的物,以大五星枇杷树为材料,研究Cd2 、Cu2 在枇杷树体各器官(尤其是果实)中的分配运转规律,旨在为通过监测环境指标、实现枇杷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  相似文献   

5.
以撂荒地、水稻田和旱田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土壤As、Cd、Cu、Pb含量变化特征,结合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了解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以期为农用地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0~50 cm土层中,土壤As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26.96士11.52)mg·kg-1>水稻田(11.05±3.72)mg·kg-1>撂荒地(9.04±6.87)mg·kg-1;土壤Cd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0.64±0.03)mg·kg-1>水稻田(0.44±0.18)mg·kg-1>撂荒地(0.25±0.11)mg· kg-1;土壤Cu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旱田(34.11土14.83)mg·kg-1>水稻田(20.44土6.62)mg·kg-1>撂荒地(13.90土6.64)mg·kg-1;土壤Pb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水稻田(39.26±9.85)mg· kg-1>旱田(38.87土7.10)mg·kg-1>撂荒地(21.94土9.68)mg· kg-1.单项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水稻田和撂荒地中均无污染,而在旱田中As和Cd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风险指数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Er值为Cd>As>Cu>Pb,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小于150,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以旱田土壤RI值最大,土壤重金属以Cd的贡献率最大.可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旱田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最强,水稻田次之,撂荒地最弱.农业活动虽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促进了土壤对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浙江省杨梅果园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评价浙江省杨梅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方法】对2007—2013年连续采集的241个土壤样品中铜、锌、铅、镉、铬、砷和汞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污染指数等方法分析杨梅园重金属之间的联系及其污染风险。【结果】各个年度杨梅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较高的为铬和锌,其余依次为铅、铜、砷、汞和镉;除少部分地块一些重金属(汞、砷、铅和锌)指标存在超限值之外,绝大部分地块各指标均低于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照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中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2008年汞最高,为0.90,锌大部分年度(除2009年和2012年)单项污染指数均超过0.70,处于警戒安全限值。【结论】浙江省杨梅园土壤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且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也均小于1,表明土壤清洁,但锌元素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该文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综合修复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展望,为进一步开展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对“环保育种”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人类活动诸如采矿、冶炼、电镀、电源和燃料生产、垃圾堆积过程和农业集约化中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大量和超量使用等排入到环境中,导致重金属污染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而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避性和富集性及超富集性,使得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利用成为可能.由于自然的超富集植物具有地域性、植物种类的差异性,且忍耐重金属浓度的有限性,因此,超富集植物具有修复时间长的特点.现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利用提出了“环保育种”的概念,以及开展“环保育种”的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加快修复和利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环保育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威胁环境安全、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污染形式之一,重金属污染广泛存在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中,通过富集的方式堆积在植物、动物体内,最终沿着食物链大量积累在人体内。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土壤和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植物修复是常见且常用的修复治理方法,就是通过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来吸收、分解、转化、固定重金属元素,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主要围绕重金属镉(Cd)的植物修复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增强我国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能力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进而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现状,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提升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效应,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年)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以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肤种植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重金属Zn、Cu、Mn、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以及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ZnPbCuMnCd,其修复效率分别为25.66%、25.64%、21.11%、15.02%、9.78%。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Zn、Pb积累特性表现为根茎叶,而对重金属Cu、Mn、Cd则表现为根茎叶。该试验为大棚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蔬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从植物修复、农业栽培措施、以及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蔬菜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并对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施药次数对梨园不同土层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了北京市大兴区每年施3次药和8次药梨园的浅层(0~20 cm)和深层(20~40 cm)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铬(Cr)、铅(Pb)、砷(As)和汞(Hg)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梨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梨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在各取样梨园的各土层,除重金属镉(Cd)外,其他检测的重金属元素均不超标。每年施8次药梨园深层土壤中镉含量(0.8 mg·kg~(-1)),既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0.6 mg·kg~(-1))又超北京市土壤背景值(0.12 mg·kg~(-1)),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达到了重度生态风险程度。实施"3次药"综合防控技术的各梨园,浅层土壤镉的含量为0.17 mg·kg~(-1);深层土壤镉的含量为0.24 mg·kg~(-1),远低于国家标准值,但超出北京市的土壤背景值。施3次药梨园、2个土层中镉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施8次药梨园。【结论】梨园"3次药"综合防控技术能够在有效控制梨园害虫的基础上,减少重金属元素Cd对梨园土壤的污染程度,降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木本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及修复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聂庆娟  王晗 《北方园艺》2021,(8):117-124
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木本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富有生命力的单元.植物能绿化、美化环境但不会进入食物链,可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持续修复,已成为城市土壤污染植物修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木本园林植物,对其修复土壤的强化措施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木本园林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对其耐受性和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交通干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公滨路、香成路、哈-腰堡路3条交通干道两侧的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Ni含量,采用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作为参比值,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研究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及潜在的生态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u、Cd、Pb、Zn、Cr、Ni的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Cd和Pb为中等污染,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ZnPbCdCrNiCu。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人居环境的安全。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技术,总结了重金属污染土资源化的途径。结合乡村建设中的土壤利用,提出了农村重金属污染土的防治措施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在景观方向的资源化方式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最后也对重金属污染土资源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对矿山过度开采、金属冶炼与加工及其它化工操作,造成的铅(Pb)、汞(Hg)、镉(Cd)、铬(Cr)等重金属以各种形式进入生态环境中,在其中留存、积累和迁移而造成的生态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成为目前环保关注的焦点。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根系富集、细胞壁束缚、跨膜转运等多种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应答机制。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小分子RN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胁迫应答等生理代谢活动,它们同样在植物应答重金属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相关miRNA表达调控情况,以期为更好地研究植物miRNA应答重金属胁迫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也是江西省高度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介绍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技术,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果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环境研究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是指镉、汞、铜、铅、铬、锌、镍和类金属元素砷[1,2].这些元素虽然都是土壤的构成元素(其中锌和铜还是植物的必需元素[3]),在土壤中均有一定的背景值[1,2,4],但含量过高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由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农药、肥料的施用,使得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当这种积累超过一定浓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对徐州北郊农田土壤中Pb、Zn、Cu、Cr、Cd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北郊农田土壤受到了污染,该区域内有固体残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的常年堆放,经过雨水淋溶后,这些固废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向周边土壤中迁移,致使污染土壤中Pb、Zn、Cu、Cr、Cd 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Müller指数分析表明,Zn、Cr没有表现出污染;Pb、Cu污染强度不大,表现出轻度污染;而Cd则呈现出极强污染,污染程度顺序Cd>Pb>Cu>Zn>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