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舟形毛虫幼虫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舟形毛虫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及1 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2 000倍液及3 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防治舟形毛虫幼虫,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均在84%以上。但以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3 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 500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防治三水梨瓜向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杀菌剂都可以防治白粉病.施用75%NATIVO水分散粒剂药剂的防治效果要好于43%好力克悬浮剂2500倍和25%百科可湿性粉剂1500倍.其中75%NATIVO 3500倍处理的防效保持80%以上,其见效快且作用时间长,连续2次用药后对白粉病可起到预防、治疗和防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柳杉毛虫是危害针叶类最常见的病虫害,本文笔者根据丽水市莲都林场对柳杉毛虫的调查和防治为样本资料,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了分析,从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柳杉毛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由于害螨世代多、繁殖快、对杀螨剂易产生抗药性,一些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螨剂经过多年连续使用,防治效果明显变差.2008年.通过尼索朗等药剂防冶害螨的药效对比试验,发现尼索朗对防治红蜘蛛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30%百美悬浮剂防治甜瓜百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有效抑制白粉病的扩展蔓延,连续施药3次,防治效果高达70%以上,且对甜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萧县进行了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桃褐腐病发病初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其3 000倍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且对桃树安全,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镇桑园为试验点,连续3年,对该镇桑园褐斑病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在桑树冬耕前,用波美3~5°石硫合剂或0.7%波尔多液喷施树体;春季萌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多菌灵和40%氧化乐果混合1 000倍液喷施桑树树体,防治效果最佳.同时多菌灵与氧化乐果单、混合液,还具有兼治桑褐斑病和桑红蜘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效果,以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为对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倍、600倍、1200倍3种浓度防治柑桔潜叶蛾药后7d平均防效均达80%以上,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24d保梢效果达76%以上,且对柑桔安全.建议用于防治柑桔潜叶蛾,推荐使用浓度为300~1200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防治火龙果桑白蚧有效的杀虫剂.[方法]以11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22种浓度处理对火龙果桑白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14 d,2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为95.24%,其次是22.4%螺虫乙酯SC 5 000倍液和农地乐EC1000倍液防效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92.05%和90.86%,毒死蜱EC 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只有67.08%.在生产中防治火龙果桑白蚧,建议用2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5 000倍液和农地乐EC 1000倍液交替使用.[结论]该研究为果农防治桑白蚧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不同供试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防治梨黑星病更为有效的药剂.2009年以苍溪雪梨为对象,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梨黑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平均防效都达到80%以上.其中以40%福星乳油5000倍液与25%施保克乳油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均为90%以上.5种供试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与对照相比,不产生药害,是防治梨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当水为溶剂时,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干扰作用;改用稀释剂I作为溶剂,干扰预试验和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在2倍以上稀释浓度时可排除干扰。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按限值L=2.5Eu/mL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法检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旨在筛选盐酸咪唑苯脲W/O型乳剂的基础处方.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油相、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油水比例进行筛选以及采用正交试验对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盐酸咪唑苯脲W/O型乳剂的基础处方,最终筛选出白油为最佳油相、亲水性乳化剂OP-10为最佳乳化剂,初步确定白油、亲脂性乳化剂司盘-80、亲水性乳化剂OP-10为最佳处方组合,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为处方量的10%,油水最佳比例为7∶3.确定最佳乳化温度为50℃,最佳乳化时间为3 min,最佳乳化速度为8000 r/min.通过上述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制备了2%的盐酸咪唑苯脲W/O型乳剂.  相似文献   

13.
 酮病是奶牛的一种重要的营养代谢病。采用酮粉法、尿液分析试纸条、乳汁分析试纸条、试剂盒法分别对乳酮、尿酮和血酮含量进行检测,以血清β-羟丁酸含量1200μmol/L作为健康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诊断标准。乳汁检测试纸条和尿液分析试纸条的诊断标准分别为200μmol/L和15mg/dl(1470μmol/L)。酮病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726±43μmol/L、3.42±0.05mmol/L,健康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2563±238μmol/L、2.78±0.07mmol/L,差异显著(P<0.05)。乳汁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2%,尿液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和85%,酮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94%。使用乳汁分析试纸条牛旁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诱捕桔小实蝇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自制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比厂家生产的Steiner诱捕器效果好,在2个试验点诱杀效果分别提高了78%和49.8%。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用诱蝇醚包装瓶直接当成诱芯使用效果好,诱杀效果分别提高30%~47%、50%~57%。  相似文献   

15.
 运用DTOPSIS综合评判法,对2002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试的9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平芝15、郑芝97S56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等特点。DTOPSIS综合评判法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评判,较以产量为主的方差分析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河北省和吉林省部分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精甲霜灵和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省被测的97个晚疫病菌株对嘧菌酯均表现为敏感.在被测的河北围场65株晚疲病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高抗,其中高抗、中抗和敏感比例分别为72.3%、26.2%和1.5%,而在被测的32株吉林长春菌株中,多数对精甲霜灵敏感,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81.3%、15.6%和3.1%.在被测的35株河北省围场县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中,所有菌株都为抗性菌株,并且高抗菌株占97.1%;而在18株吉林长春晚疫病菌株中,多数为敏感菌株,其中敏感、中抗和高抗比例分别为77.8%、16.7%和5.5%.研究还发现精甲霜灵和甲霜灵对部分高抗菌株具有刺激菌丝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就作物区试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估,提出了多目标关联分析法.该方法不仅客观实际的反映了作物品种的应用价值,而且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对区试综合评估这一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为育种、科研、推广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手段,也为生物系统的优势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综合评述等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2×2列联表,对衡阳盆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植物群落中20个主要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优势种多物种间显著负关联;群落中重要值较高的20个种群组成的190种对中;有58对呈显著正联结,有34对呈显著负联结;以X2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和种间关联度的3个指标较好地测定了20个主要植物种群的联结性.  相似文献   

19.
《论语·八佾》中的“社”,部分古代注本和几乎所有的今人注本,都解释为“木制的牌位”。本文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这里的社,是指代表社神的活着的树木,而不是木制的牌位。  相似文献   

20.
从犯的原因力是指成立从犯所必需的因行为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犯罪行为之间产生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犯是否成立,要经过一般性判断、具体性判断和排除性判断三个环节。一般性判断主要考虑是否具有成立从犯所要求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具体性判断涉及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排除性判断主要考虑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和刑法总则中的但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