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2.
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不同时期的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5个类型)的营养物质动态,干草产量动态的粗蛋白质产量动态的环境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日龄的增加,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磷含量逐渐下降;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并符合方程Y=A+BX。缘毛雀麦和不同来源的3个类型的无芒雀麦,其地上部生物量和粗蛋白产量符合Logistic方程。全部供试牧草最适利用时期是牧草开花期至种子乳熟明。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缘毛雀麦15个类型及无芒雀麦2个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酶谱特征及分布,并通过酶谱差别探讨了缘毛雀麦类型之间的差异及这些类型与无芒雀麦的差异,为缘毛雀麦各类型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单播与混播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生物量对氮肥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禾本科与豆科牧草的混播,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研究氮肥对豆禾混播草地影响对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个氮肥梯度(0,75,150 kg N/hm2,记作N0,N75,N150)对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以及它们混播(分别记作G-G,L-L,G-L)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播时,无芒雀麦对氮肥的响应较敏感,施入氮肥显著地提高无芒雀麦的生物量(P<0.05),而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混播时,无芒雀麦对有效氮的竞争胜过紫花苜蓿,施氮能显著地增加混播中无芒雀麦牧草的生物量(P<0.05),间接地抑制了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发展。2)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的总生物量介于它们单播时生物量之间,却高于它们单播时生物量的平均值。3)无芒雀麦单株地上生物量在混播时显著高于单播(P<0.05)。相反,紫花苜蓿的单株地上生物量单播显著高于混播(P<0.05)。这说明在混播系统中,无芒雀麦混播效应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紫花苜蓿混播效应表现为消极的抑制作用。4)在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生长处于动态的消长中,这种变化通过土壤无机氮的水平来调控。  相似文献   

5.
缘毛雀麦各类型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缘毛雀麦15个类型及无芒雀麦2个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酶谱特征及分布,并通过酶谱差别探讨了缘毛雀麦类型之间的差异及这些类型与无芒雀麦的差异,为缘毛雀麦各类型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芒雀麦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孝 《草业科学》1997,14(3):21-24
以无芒雀麦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季节及垂动态进行连续4a的研究。为促进无芒雀麦草地在河南省的高产丰收提供基础资料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种混播人工草地生物量及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影响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人工草地的生物量及种间竞争,7月份的间行混播草原3号杂花苜蓿总生物量比同行混播高,为387.79g/m^2;混播影响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的根系分布,间行、同行混播缘毛雀麦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与单播相比根系缩短,混播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根系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和缘毛雀麦的RTY值都小于1,混播牧草间具有拮抗关系;混播时,草原3号杂花苜蓿CRa值大于缘毛雀麦CRy值,并且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种间竞争率占据着优势。说明草原3号杂花苜蓿对光资源的竞争力强于缘毛雀麦。  相似文献   

8.
在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中,地上生长与地下生长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在一年内,二者生物量的动态均呈双峰曲线,峰期分别位于完熟期以及果后营养中后期.地上生物量增长最快在抽穗到成熟期,地下生物量增长最快在分蘖期到拔节期.  相似文献   

9.
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单播和混播草地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平均值高于敖汉苜蓿(M.sativa CV.A ohan);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生物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敖汉苜蓿早于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Caoyuan);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至抽穗期AGRRGR最高,混播降低了苜蓿的AGRRGR值;在组分频率下,春秋二季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而夏季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苜蓿的竞争力大于无芒雀麦(苜蓿的CR>1);甘农1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1)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在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间竞争的关键,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影响,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种群衰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永亮  范富  高凯  冯静  苏娜 《草地学报》2009,17(1):22-26
2003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建立试验小区,研究科尔沁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的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 cv.Gannong No.1)、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单播与混播草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动态,旨在为该地区人工草地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牧草生长年限延长,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递增趋势,速效氮含量仅在0~10cm土层呈增长趋势,而在10~30cm土层呈下降趋势;草地类型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积累有明显影响;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最高,速效氮平均含量最低,混播草地则更有利于土壤速效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无芒雀麦无性系组合评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经4年,对6个无芒雀麦无性系组合和对照奇台无芒雀麦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无性系104.1-2.4品系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耐寒性和耐盐性强,产草量高,饲用品质好,有较明显的植物学特征,达到了新品种的条件和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刘洋  鲍健寅  田宏  蔡化 《草业科学》2006,23(9):33-36
通过硬雀麦Bromus rigidus与3种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莜麦Avena nuda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硬雀麦产草量达76 095.0 kg/hm2,仅次于阿伯德多花黑麦草(77 589.0 kg/hm2),略高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74 212.5 kg/hm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67 033.5 kg/hm2)和莜麦(66 697.5 kg/hm2),差异极显著(P<0.01)。硬雀麦的播种量以73.3125 kg/hm2,行距15 cm为最佳,平均产量可达98 227.5 kg/hm2。硬雀麦可作为过渡带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各地区无芒雀麦种质资源丰富,为选择理想倍性育种材料,本研究以18份无芒雀麦为供试材料,用醋酸洋红染色法统计奇台野生无芒雀麦BL-0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8条,依据染色体组基数是7,确定其为四倍体(2n=4x=28)。运用流式细胞仪以奇台BL-01材料叶片的相对核DNA含量峰值为参照,测定18份供试材料的G1期、S期和G2期及变异系数,计算出各材料的细胞周期值,旨在快速鉴定无芒雀麦不同群体的染色体倍性。研究结果表明,18份无芒雀麦种质材料中有四倍体和八倍体两种倍性,其中四倍体共12份、八倍体共6份,对品种乌苏1号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为八倍体。  相似文献   

14.
氮肥对无芒雀麦生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3年龄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草地施氮量对其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影响无芒雀麦叶片的有关生理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加;各施肥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极显著地高于对照(P<0.01),可溶性糖则显著地低于对照(P<0.05);在中肥和高肥处理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而硝态氮含量则只有在高肥处理中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无芒雀麦穗肿病的病原是无芒雀麦瘤瘿螨,主要以成螨在雀麦残茬丛中越冬,4月上旬开始活动。一年一次高峰期,发生在6月下旬,成螨活动的适温范围为10-35℃。一头雌螨可产卵30粒以上,世代交替。一生历期,卵,若螨Ⅰ,若螨Ⅱ,成螨。化学防治应在苗期孕穗前进行,使用15%铁灭克20%来扫利和20%三氯杀螨醇,可取是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试验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研究无芒雀麦与草原二号苜蓿的混播比例、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苜蓿的生长高度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bt+ct2。苜蓿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W=atb。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在单、混播中分别为W=aebt和W=atb。单播及不同比例的混播组合,其地上生物量结构各异。生物量和叶片集中分布的空间不同。茎/叶、叶面积指在不同数混播小区的数值各异。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无芒雀麦。混播较天然草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作用。且混播较单播增产显著。混播区的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总能和可消化能含量均高于单播,而粗蛋白质、可消化蛋白质则低于单播苜蓿,但高于单播无芒雀麦。无芒雀麦与苜蓿越冬苗的比例为1∶1,生物量比1∶1(播种量30kg和10kg/hm2)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总结了扁穗雀麦的分布、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价值和栽培利用措施,以促进该优良牧草的推广利用。由于扁穗雀麦在云南冬春潮湿阴凉环境条件下仍保持绿色,故可作为解决冬春青绿饲料的优良牧草利用。  相似文献   

18.
大通县无芒雀麦种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无芒雀麦种植试验 ,结果表明 :生育期 1 40d ,株高达 1 2 0cm ,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 1 0~ 2 0cm的土层 ,根茎枝叶片宽大 ,第一年产草量是 460 64.4kg/hm2 ,第二年的产草量达 61 62 4 .5kg/hm2 ,草质柔软 ,繁殖力强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施用污泥对无芒雀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污泥是污水处理和水体沉积的产物,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经合理处置后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为此,笔者于1996~1998年将兰州市七里河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施于无芒雀麦人工草地。3年来对无芒雀麦和土壤进行多项监测,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污泥对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增产幅度显著,1996年为163%~203%;1998年为41%~120%。1996年总根量比对照高35%~106%。施用污泥使0~20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随着污泥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七里河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有害元素低于控制标准,是一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