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移植技术是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授精之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是胚胎工程的重要组成技术。它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形成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或几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生殖器官的相应部位,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的个体,也有人通俗地称之“借腹怀胎”。胚胎移植技术冲破了母畜繁殖力低的障碍,能够大大提高母畜的繁殖效率,使优秀母畜可能产生比自然繁殖更多的优秀后代,使优良公、母畜的繁殖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动物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良公畜的利用率,而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繁殖潜能的有效途径,胚胎移植技术包括了供体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采集,同期发情,移植受体,使其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充分发挥,迅速增加其后代数量,可提高母畜繁殖几十倍,加速遗传进展,较现行的育种方案提高50%-100%,也为MOET育种提供有价值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3.
牛胚胎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工授精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公畜的利用效率,而胚胎移植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的应用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母畜的繁殖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优良种群,加速畜群改良和纯种繁育进程,也是迅速提高我国牛群整体水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本文就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影响胚胎移植的因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是近30年来国际上发展很快的一项生物技术。目前.在奶牛的繁殖过程中.胚胎移植作为繁育牛的较新方法已被公认和接受.它同人工授精技术相比.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虽可提高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但优良后代的增加.不仅决定于公畜.也有赖于母畜.其生产性能取决于双方。因此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也是改良品种的一个方面。胚胎移植技术就是提高优良母畜繁殖力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这项技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从一头母牛能够获得更多的小牛.它可以比传统的方法加快几倍.几十倍繁殖优良种子牛。是本世纪畜牧业生产中家…  相似文献   

5.
正与自然交配相比,家畜人工授精有利与弊两方面影响。家畜人工授精有利的地方是可作为遗传改良的手段,还可减少种公畜数量和控制性病的发生。人工授精的缺点是母畜发情鉴定有难度,对技术人员和场地的要求较高,以及某种隐性性状的遗传缺陷易被广泛传播等。1人工授精的优势1.1作为遗传改良的手段对大多数肉用家畜,人工授精技术能够将一次射精量分为多个输精剂量用于输精,因此一头公畜可为大量母畜配种,减少了种公畜的饲养量,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公畜的选  相似文献   

6.
1优、缺点 胚胎移植被认为是继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二次革命,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胚胎移植技术能极大地增加优秀母畜的后代数,挖掘了母畜的遗传和繁殖潜力,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与科研中有广泛的用途,主要可用于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前,饲养的动物品种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而胚胎移植技术被认为是继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2次革命,人工授精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胚胎移植技术能极大增加优秀母畜的后代数量,挖掘母畜的遗传和繁殖潜力,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国羊胚胎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又名借腹怀胎、受精卵移植,它是指将良种母畜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母畜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母畜称为受体.通过ET技术所产生的后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供体母畜和与之相交配的公畜,受体的遗传信息并不会影响后代原有的基因型,受体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可以说胚胎移植技术是胚胎生产和胚胎发育的分工协作,供体决定其遗传特性,受体则影响其体质发育.胚胎移植是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又名借腹怀胎、受精卵移植,它是指将良种母畜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母畜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母畜称为受体。通过ET技术所产生的后代,其遗传信息来自供体母畜和与之相交配的公畜,受体的遗传信息并不会影响后代原有的基因型,受体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可以说胚胎移植技术是胚胎生产和胚胎发育的分工协作,供体决定其遗传特性,受体则影响其体  相似文献   

10.
羊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移植实际上是产生胚胎的供体和养育胚胎的受体分工合作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产生的后代,遗传物质来自供体母畜和与之交配的公畜,而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则从受体获得,因此供体决定着后代的遗传特性(基因型),受体只影响后代的体质发育。  相似文献   

11.
胚胎移植也称受精卵移植,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胚胎移植技术有很多,现主要介绍超数排卵,胚胎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2.
胚胎移植是指将动物的早期胚胎从其体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同种并且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妊娠为新个体的过程。经胚胎移植出生的后代是从供体母畜与供体母畜交配的公畜那里获得的遗传基因,增加良种后代的目的。应用胚胎雌雄鉴别技术,将胚胎分出公母后再进行移植,可保证95%以上产母犊,使奶牛的繁殖率提高到8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胚胎移植技术是继人工授精技术后的又一次家畜繁殖技术革命,它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母畜的繁殖潜力.加快遗传改良进展,迅速提高畜群生产性能,是目前最有前途的生物技术之一.特别在奶牛业中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4.
家畜胚胎移植技术是将一头优秀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取出,移植到另一头同种并且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妊娠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所以也叫借腹怀胎。  相似文献   

15.
梅承 《广东奶业》2007,(3):15-16,34
胚胎移植也叫胚胎的植入。它是整个胚胎移植技术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当下胚胎移植概念已经延伸为从良种母畜或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品种改良必须有良法 ,俗话说“母畜好 ,好一线 ,公畜好 ,好一片” ,这充分说明了公畜在繁殖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的推广 ,就可以大大提高优良种畜的使用价值在我国 ,2 0世纪 50年代就开展了人工授精技术 ,70年代中期进行了冷冻精液的研究。广西的水牛冷冻精液和猪冷冻精液的研究成果居全国之前列。家畜冷冻精液研究的成功 ,使人工授精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冷冻精液不受时间、空间和种畜寿命的限制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畜的作用。一头优良种公畜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但如果采用冷冻精液的方法却可使其大大延长。英国波…  相似文献   

17.
牧业书架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 目前 奶牛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牛业中的普及推 ,广 对加速品种改良和提高繁殖速度 发挥种公牛, ,的遗传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而胚胎移植技术是继人 ,工授精后的又一次繁殖技术革命 胚胎移植技术在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 它充分发挥了优秀种 ,公畜和优良母畜的遗传特性和繁殖利用率 其产业 ,化前景非常广阔 它将对我国奶牛的改良和快速扩 。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提高牛奶的产量和数量 ,提供技术保障 。 本书除重点论述了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外 还详细…  相似文献   

18.
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就是将1头母畜(供体)的受精卵移植到另一头母畜(受体)的子宫内,使之正常发育,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一般情况下.1头优良成年母牛一年只能繁殖1头犊牛.应用胚胎移植技术.一年可得到几头至几十头优良母牛的后代.大大加速了良种牛群的建立和扩大。  相似文献   

19.
输精管结扎术多用于公羊及公马,以便将它们作试情公畜用。用于牛则可作为催情公牛。母畜发情时,公富与其爬跨进行交配使之受孕。公畜的输精管结扎尼,虽仍有爬跨和交配行为但不能使母畜受孕。生产中常利用试情公畜的爬跨行为来识别和寻找出发清的母畜进行人工授精或选用优良种畜配种。因此输精管结扎术在人工授精和选种选配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一、行输精管结扎术公畜的选择受术牲畜应该选用年育健壮、性欲旺盛而又无种用价值的公畜。二、局部解剖结构明囊壁一共有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一)明囊1.皮肤:表面被复有稀少绒毛。治…  相似文献   

20.
胚胎移植,是将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供体母畜与优良公畜的配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移植到受体母畜的生殖器官内,产生较多优良后代的一种改良、增殖家畜的方法。方法有:移植整个胚胎和移植半胚、四分胚、八分胚等。后者可更充分地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加速品种改良。特别对单胎动物的牛意义更大,现将牛胚胎分割技术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