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湾扇贝因其加工利用率高,营养价值较高的优势,受到养殖者的青睐。海湾扇贝工厂化人工育苗,包括常温育苗和升温育苗。升温育苗是通过生物饵料培养、水质条件控制等管理措施强化培育亲贝,促熟培育并产卵。若受精卵孵化率过低,达不到一定数量的幼虫,会直接导致育苗工作高产高效益的失败,所以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在海湾扇贝育苗工作中至关重要。下面就海湾扇贝升温育苗中如何提高受精卵孵化率,总结出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日渐成熟,纤毛盘脱落症等病害基本不再发生,稚贝出苗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海湾扇贝孵化率仍不稳定,许多育苗单位为获得足够数量的幼虫而培养大量亲贝,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将孵化率提高稳定在50%以上,不但保证了生产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海湾扇贝苗种生产的实践经验,对提高海湾扇贝室内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北方如胶州湾,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10月。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甚至直接导致育苗生产的失败。因此,海湾扇贝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是育苗生产中最为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亲贝高密度暂养育肥性腺促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人工控温育苗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但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高密度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了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甚至直接导致育苗生产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保证成活率,解决实际生产中由于海湾扇贝产卵孵化率低的实际生产问题问题,进行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阶段不同药物处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1ppm EDTA和2ppm土霉素同时处理组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高达82%,畸形率最低8.5%,实际生产中采用两种药物的混合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低畸形率高的的问题,避免了种贝的大量浪费,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6.
海湾扇贝[Argopeetenirradians(Lamarck,1891)1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科。分布于大西洋西海岸,从加拿大南部的新斯科舍半岛,经美国的科德角向南延伸至新泽西州和北卡州,多栖息在有大叶藻的浅海海湾和内湾。我国北方如胶州湾,海湾扇贝一年有2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6月,秋季为9~10月。秋季生殖期后,腹部透明,无精卵存在。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了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7.
王丽 《科学养鱼》2002,(12):13-13
提高海湾扇贝的孵化率是育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莱州市水产研究所的有关技术人员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一、亲贝的选择与越冬1.选择生殖腺饱满,个体大,外观完整的亲贝。亲贝入车间后先稳定2天,水温为自然温度3℃,;暂养密度为90~100个/米3。2.建议采用室内越冬,每天换入1/3或1/2的自然海水,5~6天吸污一次。二、亲贝的暂养促熟亲贝的培养是基础,亲贝生殖腺发育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获卵质量的高低。1.注意有效温度的积累,控制水温升降的速度。亲贝前期每天水温提高1℃,…  相似文献   

8.
李世英 《水产科学》2000,19(2):40-42
对海湾扇贝人工育苗中常见的亲贝死亡、孵化率低、“面盘解体”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认为通过选择亲贝 ,提高亲贝培养的成熟度 ,加强水质控制等措施 ,可避免或减少育苗过程中以上问题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常采用提早加温育苗的办法,这样需要近一个月的亲贝蓄养,以使其性腺成熟,保证采到足够的优质卵。因此海湾扇贝亲贝蓄养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多采用网笼进行蓄养亲贝,但因室内海水温度比海区的升温幅度快,温度对其刺激厉害,亲贝死亡率高。同时,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劳动强度也大,特别是死亡亲贝因挑选麻烦,不能及时清  相似文献   

10.
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常见问题分析及相应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湾扇贝自1982年引入中国后,育苗技术虽然日臻成熟,但仍有不少单位育苗生产效果不稳定甚至失败。本文针对海湾扇贝育苗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1.亲贝死亡量大几乎每年都出现亲贝升温促熟过程中死亡严重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亲贝质量差通常入池时瘦弱、所在养殖海区死亡量大的亲贝,促  相似文献   

11.
海湾扇贝(Aquipecter irradicans lamarck)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由中科院海洋所引进至山东、福建沿海试养成功,因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苗种供不应求.近几年,海湾扇贝的孵化率一直不很高,各单位普遍采用培养大量种贝做保证,以采到足够的受精卵,达到生产规模,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制约了海湾扇贝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际,总结几点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以达到既能使成本降低,又可以提高孵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通过亲贝的选择、控温、投饵、正确掌握精卵比例、净化水质、施放防菌药品以及应用EDTA等措施,以达到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亲贝人工育肥促熟的若干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亲贝人工育肥促熟是当前海湾扇贝育苗生产的必由阶段。我国开展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研究与生产虽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地方,亲贝死亡率高、培育周期长、性腺生长发育不良、产卵不集中,对人工育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优质高效搞好亲贝培育工作,仍然是当前人工育苗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在亲贝人工育肥促熟工作中,重点抓好温度、饵料和病害防治工作,顺利完成亲贝的培育,不仅适时为人工育苗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亲贝,而且在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海湾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提高、育苗水体的不断增加,苗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上改善。降低成本,提高出苗量,成为各育苗单位的首要任务。海湾扇贝的孵化率一直比较低,为保证出苗量,育苗单位往往培养大量种贝,以获得足够的幼体,造成极大浪费,增加了育苗成本,降低了育苗单位市场竞争力。因此,提高扇贝孵化率对降低成本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峰  柳振东 《齐鲁渔业》2008,25(3):35-36
近几年来,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孵化率一直不很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的生产积累,总结了几点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任家台村凭借地处鲁东南冬暖夏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质清新的自然条件,逐步成为海湾扇贝亲贝浅海越冬的重要基地,每年为各育苗场过渡大量的亲贝,效果非常理想。但也有个别的单位因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近两年的经验总结如下供育苗单位参考。 1.亲贝的选择 海湾扇贝亲贝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浅海越冬成活率和育苗效果。海湾扇贝亲贝应来自无污染养殖海区、个体较大且均匀、无杂贝藻等附着物。养殖海区污染则亲贝性腺发育不良,个体差异大则性腺发育不同步,杂贝藻过多则洗刷时宜造成机械损伤。 …  相似文献   

17.
王丽 《齐鲁渔业》2003,20(4):23-23
海湾扇贝的育苗技术历经多年的改进有了很大提高,可是每年仍有许多企业因为孵化率太低而不能获得足够的扇贝幼虫,从而直接导致育苗的失败。所以,提高海湾扇贝的孵化率是育苗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莱州市水产研究所的技术人员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提高海湾扇贝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亲贝培育是扇贝育苗的基础,亲贝培育好坏,影响亲贝生殖腺发育的程度,并影响获卵的质量,影响育苗生产。因而若想育苗的顺利进行,抓好亲贝培育是重要环节;虾夷扇贝属于低温贝类,它的培育有其特殊要求,实践证明,抓好虾夷扇贝亲贝培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实验表明,海湾扇贝卵的孵化率与换水量有关,孵化率以12小时倒池一次最高,为81.2%。亲贝的流产主要是由NH33-N较高引起的,COD只是间接因素。高COD引起NH3-N过高。加大换水量会使亲贝流产减少、培养良好的亲贝,在亲贝培育过程中加入3×10-6的“去氨净”,经常倒池,有利于提高亲贝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扇贝的面盘幼虫解体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为亲贝性腺发育不成熟所致。预防的有效措施,应在亲贝促熟上下功夫。利用发生面盘幼虫解体病的亲贝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培育出海湾扇贝稚贝20亿枚,单位水体出苗量368万枚/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