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4 年的大豆行情仍然看好,我们从两个阶段分析一下。第一阶段为2003 年底至2004 年4 月,延续200年的牛势行情为振荡上行阶段;市场的主要炒作题材为南美的天气情况及产量预测;第二阶段从2004 年4 月至9 月为大级别调整阶段,主要是南美大豆上市和美国及我国大豆的种植情况,目前美国农业部预测南美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幅在10%左右;预计以上因素都将呈现明显的利好色彩;2004 年的8 月至9 月应为大豆市场行情的转折点,主要影响因素为2004 年度美国大豆和我国大豆的具体产量,如果大豆产量明显增加,则大豆市场就有可能从此走上跌势;如果大豆产量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诚 《饲料广角》2014,(3):10-13
<正>2013年,全球大豆供应由紧转松,豆类价格整体趋弱。201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国产大豆产能也跟着下降,伴随着国内大豆需求的持续增长,大豆进口需求快速上升,致使国内大豆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80%,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3.
1996年初豆粕受国内大豆紧俏和豆油滞销的影响,价格呈直线、大幅上涨.由于国产豆粕供不应求,开始大量组织豆粕进口,使我国由豆粕的出口国转而成为进口大国,1996年进口豆粕达265万吨,比1995年增加68%,其价格也从年初的2150元/吨涨至3080元/吨.1大豆生产形势大豆是豆粕的生产原料,1990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90年代,由于国家在“粮豆之争”中优先发展高产作物——玉米的政策,使1995年大豆较玉米少产出71.1元/亩,挫伤了大豆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见表1.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彻底摆脱了低迷行情.价格创历史水平。供应降低而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是今年全球大豆市场的总基调,也是成就我国大豆市场由熊市转牛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科 《饲料广角》2000,(7):8-10
一、1999~2000年我国大豆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根据初步的统计,我国1999年大豆产量在1429万t左右,较上年减产86万t,其中黑龙江的大豆产量达到446.6万t,较上年提高了0.4%。虽然该省1999年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而且秋季出现了早霜,但灾害的程度没有1998年那样严重,因此该省1999年大豆单产相对有所提高。除去黑龙江以外,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的大豆产量都低于1998年,  相似文献   

6.
一、大豆及豆油 1.第三季度大豆进口继续剧增 9月份大豆进口量为299万t,为近年来单月进口最高水平。2003年1-9月,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到了1771万t,同比增长了133%。其中,633万t来自美国,583万t来自巴西,554万t来自阿根廷。 从1-9月份进口大豆运达口岸,山东424万t,江苏450万t,天津93万t,深圳144万t,宁波  相似文献   

7.
2010年大豆市场回顾及2011年行情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国际大豆市场一度受制于全球大豆强烈丰产预期导致的供过于求的利空基本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强劲的中国需求及对南美产区干旱炒作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全球大豆市场摆脱弱势震荡后稳步上扬.对国内大豆市场形成支撑。  相似文献   

8.
2010年,国际大豆市场一度受制于全球大豆强烈丰产预期导致的供过于求的利空基本面,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非常强劲的中国需求及对南美产区干旱炒作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全球大豆市场摆脱弱势震荡后稳步上扬,对国内大豆市场形成支撑.  相似文献   

9.
2014年,全球大豆丰产,供应整体宽松,豆类价格相对趋弱,而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继续下降,国产大豆产能也随之再次降低。由于国内大豆需求的持续增长,2014年进口大豆数量快速上升,预计将突破7000万t,创造新的历史记录,同时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更加明显。为使国产大豆价格市场化,并保障农民的种植收益,201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但是受种植效益的影响,2015年国内大豆种植情况仍不容乐观,而全球大豆供应则趋于宽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美国旱灾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5月份以来,美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这将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推高农副产品价格,进而导致饲养成本及畜产品的价格走高。另外,美国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极大,我国对进口玉米和大豆的依存度近年来持续提高,特别是大豆,可能会成为我国在本轮粮食涨价潮中首当其冲的短板,这为国内畜产品价格上涨埋下隐忧。因此,中国可能会成为美国旱灾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相似文献   

11.
1 2006年大豆市场回顾 1.1国内生产 1.1.1种植面积 2006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继续下降。大豆播种面积预计910万hm^2,同比降低5.1%。豆农生产积极性下降是最根本的原因,影响因素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2004年大豆行情回顾:2004年大豆豆粕市场是继牛气冲天的、2003年之后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度CBOT及。大连大豆市场4月初。同步见顶大涨之后,随即开始大跌牛熊转换将前期涨幅尽数吞没,真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图12004年CBOT大豆期价走势1内外市场迭创新高2004年初  相似文献   

13.
1 2007/08年度大豆行情回顾 2008年.大豆市场不仅面临传统的种植面积之争和天气炒作.更是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动荡。在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元贬值、中国大豆需求持续旺盛及阿根廷罢工等因素的影响下.大豆期货总体保持上涨趋势.价格屡创新高。下半年全球新作大豆产量大幅增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大豆暴跌行情。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曹智  李科 《饲料广角》2004,(2):11-13
2003年是我国油料市场供求状况出现剧烈变动的一年,一年里大豆进口数量出现创记录的增长,豆油进口数量的大幅提高是这一年内油脂油料在进口方面的主要体现,由此推动了我国在这一年间食用油脂及蛋白粕供给数量的大幅增长。2003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数量的增多并未导致食用油脂及蛋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部分全球大豆供需形势及大豆价格展望一、全球大豆总体供需形势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比2008/2009年度增加21.6%;消费量增加6.1%;期末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内豆粕价格在全球大豆丰产压力以及猪链球菌、禽流感等疫情打击的影响下,全年低位波动,油厂开工率普遍较低。另外,外资企业加大了对国内油厂的收购力度,大豆压榨行业进一步整合,这些都对国内豆粕市场造成了深远影响。12005年回顾1.1供求状况1.1.1进口2005年,国内大豆进口总量预计达到2659万t,同比增长31.4%,创历史新高(图1)。1-11月国内共进口豆粕12.6万t,同比增长155%,主要进口国仍为印度。图12000-2005年大豆年度进口量对比2005年,我国大豆月度进口量同比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4-8月,单月进口数量超过去年同期50%以上。各月进…  相似文献   

17.
一、大豆 1.上半年大豆、豆油进口剧增 上半年大豆进口迅猛增加,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15万t,比去年同期增加686万t,同比提高212%.从美国进口628万t,占进口总量的62%,从巴西进口254万t,从阿根廷进口132万t.6月份共进口大豆249万t,较上年同期提高517%,月进口量已达几年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信息专家预计,2005年我国大豆需求将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因此近期市场价格也将相对平稳。专家分析,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后,国内市场对于大豆及制品的需求增长将可能放缓。1999年以来,国内大豆供求数量增长了40%,而同期国内畜牧业发展速度仅为5%左右,豆粕需求的增加必然受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2003年以来豆粕需求不旺,供过于求矛盾突出也反映了这一点。因此2005年国内市场大豆需求将保持平稳发展。另一方面,在经过一轮高速扩张后,国内大豆压榨产业扩张步伐减缓,企业库存需求趋于稳定。而且2004年以来大豆价格波动给部分盲…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2):67-67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豆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一个醒目“短板”。在此背景下,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的成立,来自政策的介入力量正在逐步加大,广大的市场投资经营者也更为关注在大豆产业危机出现后,2009年中国大豆市场能否在政策因素的介入下,走出当前的熊市行情。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供给较为充裕。2014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累计下跌21.1%,玉米期价累计下跌4%,最低时跌幅达24.5%。我国大豆进口再创历史最高纪录,玉米进口因转基因问题少于上年,但国内连年丰产,玉米已经出现供给过剩局面。2015年全球主要饲料原料产量有望维持高位水平,大豆和玉米价格预计将继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