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初步探究钙、磷在酸铝胁迫之后对豆科植物及其根瘤菌共生结瘤的修复效应,本试验采用水培培养法,以紫花苜蓿和耐酸苜蓿根瘤菌91522为材料,探讨了钙磷对酸铝胁迫后苜蓿根瘤菌生长、存活及苜蓿结瘤、初生根伸长的影响.结果显示,5 mmol/L Ca2+能够显著提高酸铝胁迫下耐酸根瘤菌的生长和存活,4 μmol/L P素在Ca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根瘤菌存活率.在钙、磷共同存在的条件下,苜蓿初生根的伸长量比酸铝胁迫对照提高了5~7倍;在铝毒害之后,通过补充Ca2+和P,苜蓿结瘤数、瘤鲜重、现瘤时间、农艺性状得到了显著的恢复;高浓度(10 mmol/L)Ca2+对苜蓿根瘤菌生长有更好效果,但对苜蓿结瘤效果则不如5 mmol/L Ca2+.初步认为,钙磷可以通过提高根瘤菌在酸性环境下的存活、苜蓿根系生长以及参与根瘤菌与豆科宿主识别过程来恢复酸铝毒害后的苜蓿-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黄壤中接种3株耐酸苜蓿根瘤菌91522,91512,91532,并施用不同浓度的Ca2+,比较研究了其在苜蓿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与水平,进而分析了施Ca2+和接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共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3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均能在酸性土中定殖,且定殖动态基本一致,以接种菌株91512和91532的效果最好.施Ca处理对根瘤菌定殖影响不明显,施5 mmol/L Ca2+时,定殖效果最佳.接种耐酸苜蓿根瘤菌对苜蓿植株瘤重、根鲜重、株高、植株上部鲜重、全氮含量的影响显著.施Ca2+对植株根鲜重、株高和上部鲜重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瘤重的影响显著.施用5 mmol/L Ca2+,苜蓿生长和结瘤的效果最好,表明在酸性黄壤中,施用适当浓度的Ca2+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枳幼苗生长发育与矿质元素吸收的调控作用,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G1(0.01 mmol/L)、G2(0.05 mmol/L)、G3(0.1 mmol/L)、G4(0.5 mmol/L)、G5(1 mmol/L)5个GABA浓度梯度处理,分析不同浓度下GABA对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GABA(0.01、0.05、0.1 mmol/L)对枳幼苗株高、总根长和生物量积累无明显影响,但根系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高浓度GABA(0.5、1 mmol/L)则对枳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起抑制作用,0.5 mmol/L GABA浓度时总根长、主根长及侧根长显著降低,浓度高至1 mmol/L时会进一步抑制株高和生物量的积累,并显著降低根表面积。低浓度的GABA能促进枳幼苗根系中N、P、Ca、B、Mo含量,提高茎中K含量和叶中P含量,并提高N、P、K、Mo的单株积累量;而高浓度GABA会减少枳幼苗各器官矿质元素(N除外)含量,抑制枳幼苗的养分积累。以上结果表明,外源GABA对枳幼苗根系生长及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呈“低...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促生效果好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根瘤菌菌株,建立良好的共生固氮体系,从贵州、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不同地区采集花榈木根瘤并进行分离鉴定,将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及回接验证的20株纯化菌株接种到1年生盆栽无菌花榈木幼苗上,并测定接种后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指标及结瘤指标。研究结果表明:20个菌株接种后结瘤率均在90%以上,其中7号菌株结瘤率、结瘤数、根瘤质量均最高。接种根瘤菌能显著(P < 0.05)提高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促进花榈木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及总生物量积累,且接种不同菌株的促生效果差异显著(P < 0.05)。与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实际光合量子产量分别提高41.6%~197.4%,3.2%~512.9%和4.8%~95.2%;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分别增加3.4%~866.1%,6.7%~193.3%和0.5%~92.1%;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生物量分别增加6.3%~273.8%,10.7%~185.7%和37.9%~310.3%。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对花榈木幼苗光合生理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前5个菌株号为15号、16号、7号、18号、17号,可作为花榈木幼苗接种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温度、光照和接种时间对花生生长和结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以及根瘤菌不同接种时间等对花生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结果表明,25℃、每天12h的光照对花生生长和结瘤十分有利;针对大别山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根瘤菌接种时间应控制在花生播种后1周内为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营养配施水平对芝麻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芝麻菜为试材,采用基质无土栽培方法,试验中N设置4个水平:N1(2.5 mmol/L)、N2(5.0 mmol/L)、N3 (7.5 mmol/L)、N4(10.0 mmol/L);K设置4个水平:K1(1.5 mmol/L)、K2(3.0mmol/L)、K3(4.5 mmol/L)、K4(6.0 mmol/L),测定芝麻菜的营养品质与产量指标.[结果]在N素水平7.5~10.0 mmol/L,K素水平4.5 ~ 6.0 mmol/L条件下,芝麻菜蔗糖与还原糖含量较高;在N素水平5.0 mmol/L,K素水平3.0 ~6.0 mmol/L条件下,芝麻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较高;N素水平在8.0 ~ 12.0 mmol/L,K素水平在5.0~7.5 mmol/L条件下,芝麻菜产量较高.[结论]N3K3(N3:7.5 mmol/L,K3:4.5 mmol/L)、N3K4(N3:7.5 mmol/L,K4:6.0 mmol/L)处理对芝麻菜品质和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氮、磷元素对胡麻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以氮、磷为主要试验因子,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氮、磷营养液,浇灌胡麻幼苗,观测对胡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磷配施对胡麻幼苗株高、叶面积、干物质日积累量的增加和增长速度影响不同,其中纯N浓度0.030 mol/L、P_2O_5浓度0.001 mol/L处理有益于幼苗株高生长、干物质日积累量增加和增长速度,纯N浓度0.015 mol/L、P_2O_5浓度0.002 mol/L处理有益于幼苗叶面积增加,但是氮、磷配施对胡麻幼苗干物质积累的规律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盐碱土高效固氮蚕豆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玉溪澄江大白豆(宿主植物)的根瘤采集及根瘤菌的分离纯化,获得了36株蚕豆(Vicid faba Linn)根瘤菌。为进一步探讨所得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 ,将这些根瘤菌回接到蚕豆小青皮上。植物生长70 d以后,观察生长状况,综合株高、地上部分干重、结瘤数等生长指标,筛选出2株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Hbu610041和Hbu610055,为蚕豆的实际生产准备了根瘤菌接种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氮磷钾(NPK)配方施肥对贵州金花茶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NPK施肥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的规模化种植及促进贵州金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研究氮(N)、磷(P)、钾(K)3因素不同配比施肥下,贵州金花茶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变化。【结果】施肥能够促进金花茶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施肥处理的苗高、地径及根干重、茎干重和总生物量等生物量指标均较对照(N0P0K0,CK)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T2(N1P2K2)处理苗高增量较大,较CK提高152.61%,地径增量以T9(N2P2K3)较大,较CK提高142.4%;T2总生物量最大,较CK增加225%;除T1外,施肥处理的平均叶宽和叶面积分别较CK提高0.80%~35.28%和1.28%~74.62%;施肥处理影响幼苗根系形态发育,T2的幼苗根表面积(67.95 cm2)和根体积(5.35 cm3)最高,根尖数(377条)最多。【结论】贵州金花茶幼苗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1P2K2(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2.18 g /株、12.52 g /株、3.32 g /株),即氮的施用量处于较低水平,磷和钾的施用量处于中等水平时对金花茶幼苗的生长及根系发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生长激素2,4-D处理非豆科植物稻苗并接种固氮菌,诱导固氮菌与幼苗结瘤(类瘤)共生.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不同稻品种的始瘤日期、结瘤率及固氮酶活性有所差异.在12个供试品种中,始瘤期需3~12d;结瘤率为20.5%~100%;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最高的达77.6nmol株-1d-1.稻苗经2,4-D处理后接种弗兰克氏菌,取得与根瘤菌相似结果.这是弗兰克氏菌应用于农作物的首次报道.固氮菌与稻苗共生固氮有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根瘤菌与禾本科作物之间的一种新的共生关系,对研究非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缺钾对香蕉苗期地上部、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香蕉苗缺钾的表型症状,探讨缺钾和恢复供钾对香蕉苗生长及氮磷钾营养平衡的影响,为香蕉苗营养诊断和平衡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石英砂培养试验,以正常的完全营养液为对照,观察记录香蕉苗缺钾的表型症状及出现时间,对比研究缺钾和缺钾后恢复供钾条件下香蕉苗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形态参数、氮磷钾吸收等变化。【结果】缺钾的表型症状为:老叶发黄,中部叶片主叶脉先呈现橙黄色,并逐渐向叶缘蔓延,然后部分叶片叶缘出现近椭圆形小枯斑,叶柄呈现浅红褐色,缺钾严重时,橙黄色叶片近叶脉处的叶肉发黑,进而干枯死亡,枯叶呈褐色,完全展开的新叶不挺立,上部叶片柔弱、下披。缺钾显著抑制香蕉苗生长,缺钾处理较正常处理的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降低了31%和39%,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少了30%、31%和34%,且细根减幅大于中根。缺钾同时改变了香蕉苗氮磷钾平衡,其地上部、根系和全株的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9%、21%和19%,磷含量分别增加了40%、12%和38%,钾含量分别降低了73%、56%和72%,氮、钾吸收量降低,根系的磷吸收量降低;缺钾处理的地上部、根系和全株的N/K、P/K显著升高,地上部和全株N/P显著降低,根系N/P显著升高。缺钾后恢复供钾,香蕉苗缺钾表型症状消失,但香蕉苗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不能同步恢复,香蕉苗生物量仍低于正常处理,各部位的氮含量、根系的磷、钾含量仍高于正常处理,地上部和全株的钾含量和吸收量也未增加至正常水平。供钾后地上部和全株的磷吸收量显著降低,且低于正常处理。【结论】缺钾对香蕉苗营养状况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表型性状的影响,营养状况的恢复滞后于表型性状的恢复,香蕉苗施肥要针对其营养特性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最适宜火力楠苗木生长的氮(N)、磷(P)、钾(K)肥料配比,为火力楠壮苗培育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取当年生火力楠实生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比处理火力楠苗木生理指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生长指标(苗高、地径)的变化规律。[结果]以N 470 mg/株、P 46 mg/株、K 306 mg/株处理对火力楠苗高、地径促进作用最显著;电导率则以N 70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和N 705 mg/株、P 46mg/株、K 102 mg/株处理最高,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处理最低;叶绿素含量以N 235 mg/株、P 23 mg/株、K 102 mg/株,N235 mg/株、P 46 mg/株、K 204 mg/株,N 235 mg/株、P 69 mg/株、K 306 mg/株,N 470 mg/株、P 23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最好,而N705 mg/株、P 23 mg/株、K 306 mg/株,N 705 mg/株、P 46 mg/株、K 102 mg/株,N 705 mg/株、P 69 mg/株、K 204 mg/株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火力楠苗木培育、矮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阳春砂仁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缺素症状。结果表明:12种营养元素中,以缺 N,P,K,Fe对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影响最大,幼苗在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干重等生长指标上均与对照形成显著差异 (P<0.05),同时在形态特征上表现出各自典型的缺素症状。缺 Ca和缺 Mg在培养中表现出徒长现象,植株纤弱,干物质积累较少。缺素对阳春砂仁幼苗根系发育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缺 B和缺 Fe受抑制最严重。  相似文献   

14.
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研制油茶优质苗木专用叶面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茶营养杯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以不同NPK配比和喷施浓度设9个叶面肥处理以及清水对照处理,于油茶幼苗期进行叶面喷施,测定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及根茎叶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结果]对油茶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叶面肥的NPK配比为11-13-4,喷施浓度为2.0%的处理.喷施叶面肥后,根茎叶各部分N、P、K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油茶苗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表现为N>K>P,通过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满足油茶幼苗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结论]适宜NPK配比和喷施浓度的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确定楸树苗木合理水肥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楸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30%饱和持水量(FWC)、50%FWC、70%FWC),和4个施肥量(T1(氮0g,磷0g,钾0g)、T2(氮2g,磷1g,钾1.5g)、T3(氮4g,磷2g,钾3g)、T4(氮6g,磷3g,钾4.5g)),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楸树苗木生理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关系。结果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的形态指标交互作用不显著,苗高、地径、生物量均随水分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分梯度为30%FWC时最好;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均在T3处理达到峰值。苗木养分在T3处理时达到奢养状态,此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最高,再增加施肥会对苗木产生毒害作用,即苗木养分质量分数还在增加但形态指标和养分含量已开始降低。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养分质量分数和养分含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其养分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T3处理处达到最大;在水分含量为30%FWC时,施肥对楸树苗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3、30%FWC处理更有利用苗木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结论水分梯度和施肥量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作用证实,水肥耦合对苗木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30%的饱和持水量和T3处理(氮4g,磷2g,钾3g)结合对楸树苗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N、P、K、Ca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其生长及生理表现筛选适宜的配施处理,旨在为望天树壮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以1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生长表现最优处理是N2P2K4Ca1和N3P4K2Ca1,生理指标表现最优处理是N3P2K1Ca2和N3P4K2Ca1。相关性分析表明望天树苗高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地径仅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处理7(100 mg N+20 mg P+80 mg K)、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对望天树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处理11(200 mg N+20 mg P+50 mg Ca)和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配施下生理特性指标表现最好;N是望天树幼苗生长的必须因子,P和K对促进苗木地径生长作用显著,适量Ca有助于提高望天树幼苗生理活性,超过100 mg则导致生理胁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展氮磷配施,揭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对氮磷配施的响应,为优化云南松苗期养分管理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2年生云南松盆栽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不施肥)、磷肥0.8 g·株?1(P1)、磷肥1.6 g·株?1(P2)、氮肥0.4 g·株?1 (N1)、氮肥0.8 g·株?1(N2)、氮肥0.4 g·株?1和磷肥0.8 g·株?1(N1P1)、氮肥0.4 g·株?1和磷肥1.6 g·株?1 (N1P2)、氮肥0.8 g·株?1和磷肥0.8 g·株?1 (N2P1)、氮肥0.8 g·株?1和磷肥1.6 g·株?1 (N2P2)等9个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结果  各施肥处理的总生物量、苗木质量均大于对照组,N1P1处理下苗木总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最大。各器官的养分积累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各施肥处理的器官及单株氮、磷、钾储量与对照组之间总体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N1P1处理下苗木根、茎、单株的氮、钾储量最大,根、茎、叶、单株的磷储量最大,N2P1处理下叶的氮、钾储量最大。氮、磷、钾养分分配格局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  结论  施肥促进了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积累,提高了苗木质量,促进了苗木各器官的养分积累,并增大了根、茎的养分分配,减小了对叶的养分分配。氮磷配施的效果优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的效果优于单施磷肥,N1P1处理为最优配施组合。图6表5参38  相似文献   

18.
杉木苗期栽培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作者多年来对杉木苗期培育进行营养研究的系列成果。为系统研究杉木苗期培育过程中的营养特点,安排了氮素单肥的一年生和二年生盆栽试验与田间平行验证试验以及氮磷钾复合肥的盆栽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涉及不同营养条件下杉苗的生长效应、生理效应、施肥时效、养分利用率以及培育杉木壮苗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配比等营养管理的许多方面,首次在我国林木研究中引进养分平衡原理进行营养诊断,提出了营养诊断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共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7篇,为杉木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栽培营养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探讨适宜浓度冠菌素(COR)浸种提高花生幼苗抗旱性的作用效果,为COR在生产上应用提供依据。在正常水分和25%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OR浸种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模拟干旱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0.0001~1 μmol/L 的COR浸种可不同程度补偿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0.01 μmol/L COR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均明显提高,根系生长接近对照水平,从而使根冠比提高幅度更大。COR可明显缓解干旱对花生幼苗生长的影响,0.01 μmol/L的COR浸种可作为提高花生幼苗抗旱性的技术措施。根冠比提高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油茶苗期不同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50株油茶苗期的各种生长性状指标、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油茶苗期各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不同苗高分级的苗木株数及其生物量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中14.00~15.90 cm的苗高分级的株数和生物量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8.67%和34.19%。在油茶根、茎、叶中均以N含量最高,其次是K和Ca,Cu和B含量最低;N、Mn含量以叶片最高,P、K及Cu、Zn、Fe、B含量均以根部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K、Mg、Cu、Mn和B元素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油茶苗期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单株生物量随幼苗的生长而明显增加;不同器官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为油茶苗期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