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池塘蟹虾贝(缢蛏、泥蚶、青蛤)混养是目前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态混养模式,它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生态习性的互补原理,使各品种互利共生。不仅能充分利用池塘的滩涂与水体,而且通过贝类滤食水体中过多的浮游生物和虾蟹类的残饵及排泄物,有效改善了养殖水质和池塘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海水池塘养殖的低风险、多产出、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虾池综合养殖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对海水池塘生态混养过程中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虾、蟹、贝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形成了养殖生态系统上的互补,同时降低了养殖风险,每667m^2养殖效益近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海水池塘刺参生态混养对虾可有效防控刺参池塘生物敌害,并充分利用对虾残饵、排泄物,全程不投喂人工饲料,实现养殖水体时间、空间等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效果。刺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传统刺参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存在敌害生物侵扰、大量天然饵料难以被充分利用、夏眠期池塘闲置水体资源浪费等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内陆养殖池塘一般为长方形结构,存在着结构简单、养殖粗放、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困难、养殖环境不易控制等缺点。传统池塘养殖中普遍采用的混养方式,虽然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不同生态位,但也存在着不同鱼类之间生长活动的相互制约影响。本文按照80∶20的池塘养殖技术构建了一种分隔式养殖功能池塘,可以将不同鱼类的立体混养按生态位分隔开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1.传统池塘存在问题传统内陆养殖池塘一般为长方形结构,存在着结构简单、养殖粗放、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困难、养殖环境不易控制等缺点。虽然近几年来出现了生态浮床、人工湿地等工程化设施技术,但是现有的池塘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池塘结构简单,养殖生产效率不高;2传统池塘养殖中普遍采用混养方式,虽然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不同生态位,  相似文献   

6.
缢蛏与对虾立体生态调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渤海湾以南、莱州湾以西,其特殊的海域底质条件和水质条件造就了该地区养殖的特殊性。近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进行传统虾、蟹单品种养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池塘生产潜力,利用不同生物的生态习性,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积极探索虾蛏混养、虾蟹混养等生态调控养殖模式,净化池塘水质,保持生态平衡,有效地提高了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刺参和日本对虾是黄河口地区常见的海水养殖品种。在池塘中进行刺参和日本对虾混养,可充分高效地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现将二者的池塘生态健康混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虾混养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有着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挖掘池塘生产潜力,起到提高池塘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大青虾规格、提优青虾品质等作用,其养殖模式正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鱼、虾、贝生态混养模式在浙江台州地区养殖规模逐年增大。在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南美白对虾、黑鲷、美洲帘蛤同池混养的模式,利用多级生物原位修复与自净能力,发挥池塘生态效应,提高养殖环境稳定性和水体自净能力,有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和病原的传播,在充分利用养殖空间的同时,提高了养殖产量和综合效益。现将该生态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长方形,以20亩左右为宜,水源充足、无污染源,底质泥沙质,环沟平  相似文献   

11.
黄河口地区有着悠久的池塘海水养殖历史,其中,刺参、日本对虾和梭鱼是目前最常见的养殖品种。将三者进行混养,不仅解决了单养时出现的不少问题,而且遵循了生态健康的原则。一是能充分利用池塘空间。刺参为底栖动物,日本对虾和梭鱼在中下层水体活动。二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影响了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虾、蟹、贝“五放六收”的混养模式。混养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杂色蛤、缢蛏或文蛤。2007年,在日照市涛雒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重点示范养殖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海水池塘虾-蟹-贝混养是一种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原理,利用水体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该养殖空间内协调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和高效健康养殖。该模式中贝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和碎屑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调节水质,保障虾、蟹健康生长,有效提高了饲料、水体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在取得理想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开展了一种海水池塘混养异位净化养虾废水模式的中试研究。不同于养虾池内原位净化,该模式将高位池排放的养虾废水引入海水养殖池塘,池塘混养沙蚕、贝类、鱼类等经济动物,以期通过生态位互补的理念,大幅降低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同时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经济产出,为海水高位池养虾废水的无公害处理提供新的思路。一、养殖地点养殖中试地点位于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  相似文献   

15.
河蟹、鳜鱼在生态与食性上无冲突,互不相残,二者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天然饵料,发挥池塘最大生产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理想效果。池中的野杂鱼摄食河蟹残饵,而鳜鱼又捕食池中的野杂鱼,实现低质鱼向优质鱼的转化,同时又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饵料、争溶氧、争水体等问题,有利于河蟹、鳜鱼的共同生长,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介绍了蟹、鳜池塘生态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海水池塘多品种混养模式是经过近二十年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根据池塘的生产条件及管理水平可采取"鱼虾贝"、"蟹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多年的养殖生产与技术推广实践中,总结并形成适合于沿海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养殖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虾蟹类岗位联合唐山试验站,根据唐山沿海海水池塘的不同水层及底泥特性,充分考虑养殖动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祥盛水产养殖场试验示范了四种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示范面积48hm^2,并开展了中国对虾与河鲀混养养殖对比试验,养殖面积13.33hm^2。虾鲀混养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对虾池塘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本试验在虾鲀混养的基础上混养了海蜇、硬壳蛤、日本对虾、梭子蟹等养殖品种,不仅模拟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刺参-中国对虾混养和刺参单养两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池塘中底泥表层沉积物和水体悬浮颗粒物以及养殖刺参体组织中Mn、Cr、Hg、Zn、Cu、Pb、Cd、As等重金属的含量,并调查分析了两种养殖池塘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和颗粒有机物的变化,研究刺参-中国对虾混养模式对刺参生长环境及刺参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刺参体组织中重金属Cu、As和Mn的含量在单养池塘和混养池塘变化趋势一致,且刺参体内Cu和As在混养池塘的含量要低于单养池塘。相比于单养模式,养殖池塘内悬浮颗粒物(TPM)和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含量在混养模式下显著减少,这一结果表明刺参-中国对虾混养模式可显著改善刺参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状况。此外,在两种养殖模式下,悬浮颗粒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不相同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悬浮颗粒物内Cr、Mn、Hg的含量在刺参-中国对虾混养模式下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含量低于单养池塘。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混养池塘有机质含量比同期的单养池塘更高。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与强热失量(LOI)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混养模式下,表层沉积物的Cd、Zn、Pb、Mn等重金属水平均与LOI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蟹养殖模式逐渐进入高产值、高品质的时代.为加快产业转型,充分利用现有池塘资源,笔者重点介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参与的以"诺亚1号"为主养品种搭配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大口黑鲈4种新型池塘混养技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配合池塘生态化改造、水下森林建设、微生态制剂运用、水质调控等技术改善养殖环境,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