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按照突出示范、带动全省的原则,大力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示范。重点抓好传统一季稻区的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抓好湘中南双季稻区的油-稻-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一、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超级稻水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品种、播期对晚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中熟品种受播期影响不大,中迟熟品种随播期推迟,结实率明显下降,每穗实粒数减少。从产量上看,早熟品种随播期推迟呈上升趋势;中熟品种在6月25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迟熟品种在6月18日播种时产量最好,播期越迟产量越低,且减幅较大;在6月18日至7月3日播种的晚熟品种产量比早熟品种好,且晚熟品种播期越早与早熟品种产量相差越大。  相似文献   

3.
为引进适合南昌地区二晚稻田种植且早熟耐迟播的油菜新品种,引进一批早熟油菜新品种,在不同播期试验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月初前的任何时候种植,沣油827生育期短且产量高,适合南昌地区生产;而C868、丰油730、青杂131和282018生育期与德油早1号相当,但耐迟播且产量略高于德油早1号,可适度推广种植,以增加品种多样性,减少品种单一化带来的生产危害。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时期对晚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早中熟品种(110~120d),影响不大,中迟熟品种(120~125d)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产量看,早熟品种随播种推迟呈上升趋势;中熟品种在6月26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迟熟品种在6月18日播种产量最好,播期越迟,产量越低,且减幅较大。6月18日~7月3日播种的晚熟品种产量要比早熟品种好,且晚熟品种越早播与早熟品种产量相差越大。  相似文献   

5.
在烟草-晚稻两熟制下,选用27个水稻品种进行烟后稻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倒伏、产量、米质。结果表明:(1)深两优5814、早花占、五广占、金农丝苗生育期太长,不适宜作烟后稻种植;(2)五优308、天优雅占、泰香优井73、泰优390生育期适宜、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其中五优308、泰优390属早熟品种,播期适当推迟也可成熟;(3)不同熟期的品种产量构成上存在差异,中熟品种的产量与结实率和千粒重正相关,早熟品种的产量与穗粒数和颖花量显著正相关;(4)米质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偏低,泰香优井73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综合分析,泰香优井73可作为优质烟后稻种植,同时要加强烟后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烟草-晚稻两熟制下,选用27个水稻品种进行烟后稻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抗倒伏、产量、米质。结果表明:(1)深两优5814、早花占、五广占、金农丝苗生育期太长,不适宜作烟后稻种植;(2)五优308、天优雅占、泰香优井73、泰优390生育期适宜、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其中五优308、泰优390属早熟品种,播期适当推迟也可成熟;(3)不同熟期的品种产量构成上存在差异,中熟品种的产量与结实率和千粒重正相关,早熟品种的产量与穗粒数和颖花量显著正相关;(4)米质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偏低,泰香优井73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综合分析,泰香优井73可作为优质烟后稻种植,同时要加强烟后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2015~2016年在洋县对2014~2015年筛选出的7个直播机收油菜品种进行集中示范,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已筛选出直播机收油菜品种的大田综合表现,继续探索总结配套的栽培技术和机械收获技术,为油菜全程机械化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示范结果表明以丰产、抗病的沣油737、秦荣4号两个品种作为直播机收油菜早熟的主推品种,以抗病、高产的陕油15、陕油28、秦优28作为直播机收油菜的晚熟主推品种,搭配早熟品种宁杂11和中熟品种油研52号,播期9月25日~9月30日为宜,播量亩用种以旱地250g,稻茬水田300g为宜。  相似文献   

8.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晚稻生长气象条件及品种搭配.[方法]利用长沙市1909 ~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至晚稻齐穗生育期天数和积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移栽、晚稻抽穗开花农业气象指标,初步分析了双季稻早、晚品种的搭配方案.[结果]长沙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 80%保证率为3月3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终日80%保证率为9月10日左右,10 ~22℃持续天数80%保证率为170~179 d,10 ~22 ℃积温80%保证率为4 101 ~4 200℃·d.该地区以早稻中熟+晚稻中熟的早晚稻品种搭配为最优方案,早稻早熟+晚稻迟熟为次优方案.[结论]该研究为长沙地区早晚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结果表明:晚稻、棉花等迟茬采取"早、大、控"育苗移栽技术,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大龄壮苗,合理密植,高肥水管理,科学化控和综合病虫草害防治。从展示品种中选择优质、高产、高抗、早熟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直播稻适宜品种与播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鲁昕  郝思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5-125,129
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试材,进行不同播期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适宜播期最广,而早熟晚粳要适当早播,中熟中粳最耐迟播,具体可根据不同茬类型加以选用,当地选用迟熟中粳最易实现高产稳产;在以油菜和小麦茬口为主的地区,不论什么类型的品种,播期总体宜早不宜迟,但早播要适当降低播量。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从早稻、晚稻、油菜大田生产的品种选择、播种期、集中育秧、机械整田、机械插秧、大田管理、机械收获等技术进行规范,从而集成稻-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双季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季常规稻搭配(湘早籼45号-湘晚籼12号)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T优705-湘丰优103(M1,早熟早稻-早熟晚稻)、金优974丰源优272(M2,中熟早稻-中熟晚稻)、金优402-T优6135(M3,迟熟早稻-迟熟晚稻)3种双季杂交稻搭配的早、晚稻生长发育和周年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早、晚稻(整个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表现为:M3>M2>M1>CK.早稻分蘖盛期和齐穗期,各处理水稻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M1>M3>M2>CK;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植株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顺序为M3>M2>M1>CK;晚稻齐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M3>M1>M2>CK.M1和M2处理早、晚稻生育期适宜,均有利于晚稻的安全齐穗,双季水稻总产量分别为16 189.3、15 494.7 kg/hm2,分别比对照增加25.01%、19.65%.由此可见,早、晚稻选择生育期适中的高产早、中熟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有利于保证双季水稻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4.
1、影响大豆生育期的因素 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自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是大豆的主要性状之一。它关系着品种的选育、选用和适应区域等。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长短可将大豆划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较晚熟、晚熟、极晚熟等7个成熟期类型。极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为75-85天,极晚熟品种为140-150天,上述每一类型间相差10天。黑龙江省春大豆主裁品种多为早熟和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  相似文献   

16.
"紫祥优26"是由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优质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熟相好,米质优、食味佳,植株矮、抗倒性强,分蘖能力强,丰产性好,适合在上海、苏南、浙北、皖南等地作单季晚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紫祥优26"可直播栽培,也可育秧移栽,高产栽培中要注意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从品种选择、播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联合收获等方面总结稻油两熟制油菜免耕机开沟直播机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2,(7):14
湖南省“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牛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和他的团队.已培育出多个特早熟油菜品种,填补了我国早熟油菜品种的空白。早熟油菜新品种和机械栽培的大面积推广,将有力推进我省“稻稻油”种植模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油-稻-稻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早稻-晚稻-套播早熟油菜(油-稻-稻)三熟制下,筛选生育期适宜的高产水稻品种,系统研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期为油稻稻三熟制下水稻高产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油稻稻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与低产和中产类型双季稻相比,高产类型双季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生育期差异不显著,但每穗粒数、总颖花量、产量及日均产量显著高于低产类型。(2)高产类型与低产及中产类型双季稻的分蘖增长率、分蘖下降率及高峰苗数差异不显著,但成穗率显著高于低产类型,高产类型分蘖呈稳增缓降的发展态势。(3)早稻抽穗期干物质量及各生育时期平均单茎干物质量不同类型间无显著差异,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干物质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高产类型显著高于低产类型;晚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及平均单茎干物质量不同类型间差异较大,高产类型均显著高于低产类型,但与中产类型差异不显著;各产量类型品种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4)随产量水平的提高,双季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群体叶面积(LAI)和单茎叶面积呈增加趋势,灌浆结实期叶面积下降率则呈降低趋势,高产类型与低产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粒叶比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其中早稻高产类型与低产类型差异显著,而晚稻差异不明显。【结论】在油稻稻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产量75-78 kg·hm-2·d-1,每穗粒数125-140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产量77-81 kg·hm-2·d-1,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对供试的10个油菜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进程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油730、圣光127、湘油420是适合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应用的优质、高产,早熟性好,成熟一致性好的油菜品种;早熟三月黄虽产量一般,但早熟性好,可作为油菜-中稻-再生稻模式中茬口衔接最好应用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