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对红星蔬菜基地土壤存在的土壤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等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深耕深翻、开沟排水、增加有机质、揭棚淋盐等土壤改良措施,通过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援藏实际证明了土壤改良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李明  孙兆军  陈卫民  张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42-1044,1046
分析了宁夏地区盐渍化区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性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的现状,详细考察了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微生物资源,探讨了盐渍化土壤生物改良方法的优势和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讨论了今后该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工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当前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由于没有相适宜的土、肥、水管理措施,过量的施肥导致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养分不平衡、土壤酸化等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壤次生盐渍化。基于此,在分析山东省平原县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状况与设施栽培土壤改良探索的基础上,提出设施栽培土壤改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为盐渍化土壤改良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Java2平台企业版(J2EE)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3S)集成技术、高级应用框架(AAF)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构建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并对其主要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设计并构建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对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分布及运移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可以针对该区域盐渍化的变化、分布和特点,筛选推荐对应的改良技术;同时,该平台具有无线应用系统——WAP移动门户的信息化服务功能,可通过无线手持设备访问应用数据和信息;此外,该平台还具有能反映不同地区盐渍化土壤时空演变的功能。【结论】构建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提高了对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应用的信息化、可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实现了土壤盐渍化监控和集成技术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直接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宁夏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利用对宁夏三个类型盐碱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处理比对照处理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75%~76.67%、6.45%~19.9%、19.15%~62.5%。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类型盐碱地间表现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转化酶活性则表现为红寺堡次生盐渍化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后0~20 cm深度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总孔隙度增加显著,0~20 cm深度土壤总孔隙度增加的幅度依次为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西大滩碱化土壤,增加的幅度在0.61%~27.23%。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设计,对向阳移民村土壤盐分、土体构型、地下水状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重点探讨了土壤排盐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预防。结果表明:可将项目区划分为骨干排水加临时浅排和系统排水改良两个改良片,同时配合农业生物措施进行改良。并确定了农排、斗排深度分别为2.0m和2.4m。另外还提出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预防措施,可为疏勒河项目区大面积盐碱化土壤改良积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棚室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棚室土壤逐年恶化,产生土壤板结、盐渍化和酸化等各种土壤问题,导致蔬菜死棵、早衰、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和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本文分析了棚室土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棚室土壤改良措施,以期提高棚室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喀什地区现有耕地面积69.59万hm2中,盐渍化面积33.4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8.7%,其中:轻盐渍化耕地面积26.37万hm^2,中盐渍化耕地面积5.06万hm^2,重盐渍化耕地面积1.99万hm^2。本文论述了耕地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盐渍化土壤改良主要成功经验,提出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面积巨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了解土壤盐渍化成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良盐渍化土壤质量状况、提升作物产量是破解耕地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综述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其改良修复技术措施,旨在为土壤盐渍化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通过种植牧草来生物改良当地盐渍化土壤的新途径。[方法]通过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引种碱茅,研究碱茅改良滩区盐渍化土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结果]种植碱茅能够明显改善盐渍化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改善理化性质,促进后茬牧草的生长与优质高产。[结论]在盐渍化土地上种植碱茅,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在滩区大力推广和应用,以解决当地可利用土地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盐碱改良剂施用量及施用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改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松土、保湿、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促进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比传统的工程水利和生物改良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可较好的解决滨海盐渍土盐、板、瘦的问题,是一项改良治理滨海盐渍土的新措施.通过此技术的推广实施,可提高作物产量,扩大可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3.
种植果树比一般的大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作到适树适栽,充分了解各种果树的耐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利用果树来开发盐碱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果树还很难直接用于盐碱地,必须要培育更加耐盐的新品种,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研究是抗盐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部分已有的果树耐盐性评价及耐盐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果树资源和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人均耕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作为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初步总结了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及我省有关研究机构在滨海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耐盐作物大规模筛选技术、沿海滩涂作物栽培关键技术以及技术沿海滩涂作物高效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设想,包括:①滨海盐土评估、农林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 ②滨海中、重盐土快速脱盐改良技术, ③滨海滩涂植树造林改土技术,和④耐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及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不同材料在盐渍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约有80%左右的盐碱地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如何改良盐碱地,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作物产量,一直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论述盐渍化土壤不同改良技术及不同改良材料的功能及适用性,对筛选出有效改良地区盐渍土养分状况并且实现区域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改良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苏滨海盐土脱盐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是江苏省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滨海盐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盐平衡指数的概念,归纳出滨海盐土的三大脱盐技术,即雨水/微咸水淋洗脱盐技术、阻止毛管水上升减少根区聚盐技术和生物脱盐技术.在具体的滩涂脱盐改土实践中江苏省通过这3种技术的集成,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海滩涂脱盐改土技术体系,包括养鱼改...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特别是土壤改良已成为生态修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矿区废弃物堆场等复垦土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较差,土壤改良成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本文概述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矿区土壤改良现状,结合我国矿区复垦地土壤特征,深入分析矿区土壤改良原理及技术,并根据矿区土壤改良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区生态修复的绿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提出我国矿区土壤改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宁夏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茜  孙兆军  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08-10811
对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主要内容有:排水洗盐、平整土地、投入改良剂、耐盐植物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区今后盐碱地改良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我国盐碱地研究的演化脉络、现状及前沿热点,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ce,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2—2021年国内发表的22 606篇论文,从发文量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2—2021年盐碱地研究经历了稳定发展、快速增长和相对饱和3个时期,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研究主题围绕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盐碱地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改良修复措施、土壤水盐运移机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壤盐碱化监测管理和盐生植物开发利用等5个主题展开;3)演化脉络历经盐碱地基础研究、盐碱化动态监测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这3个阶段。综上,当前我国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生态修复对新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与利用方面,未来盐碱地应加强基因技术、植物根际促生菌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等前沿热点在盐碱地治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的土地现状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总结了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上农下渔、条台田整地改良、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技术的要点与使用范围,提出了在重盐碱荒地、光板地上通过白刺、柽柳造林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以及在稀疏柽柳地上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