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动喷雾机红外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62与PT2272,围绕51单片机搭建简单可行的红外控制电路,并提出了经济方便的PWM电机驱动电路,结合揉性带式底盘设计了红外遥控小车.通过对电磁阀电压控制特性的分析提出了PWM控制电路,并结合红外传感器建立了自动喷雾系统.  相似文献   

2.
遥控插秧机自动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久保田NSD8型插秧机为研究平台,在保证现有转向机构可用性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遥控自动转向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转向执行机构、单片机控制单元、遥控发送接收装置、角度传感器、步进电动机等部分组成,可实现插秧机转向的遥控自动控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遥控插秧机自动转向性能测试试验,通过检测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以系统识别的方法获得执行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系统性能,分析表明该自动转向系统可实现插秧机整机遥控操作。同时分别进行了180°和90°平地转向试验,试验表明自动转向系统可以实现预定田间工作轨迹转向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检测的反遥控窃电的新型智能电能表的设计,采用红外和电流电压同时检测的手段,利用MSP430FE427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并通过一定的算法,综合判断是否出现遥控窃电现象,一旦发生窃电现象立即将相关告警信息发送至供电部门,文中给出了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流程的设计,通过本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现有电能表的防窃电能力,有效防范遥控窃电现象。  相似文献   

4.
姚庆  穆怀辉  王瑞红 《南方农机》2023,(18):161-164
【目的】为了提高交通安全系数与效率,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扩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促进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方法】本研究分析了智能小车的总体设计,对小车的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红外避障模块、红外循迹模块进行了选型设计,并重点对红外循迹、红外避障系统的程序软件进行设计,最后进行了小车模型的制作、安装、调试及试验。【结果】智能避障小车能够实现循迹、避障、红外遥控驾驶的功能,验证了小车具备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及安全行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山地履带式遥控微耕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山地履带式微型耕作拖拉机的作业安全性、便捷性等需要,设计了一套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遥控系统装置。该控制系统装置包括利用专用的编码及解码芯片对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控制子系统及针对山地地形特殊设计的液压控制子系统,共同实现对微耕机基本运动及防侧翻动作的遥控操作。经田间实地作业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山地微耕机的作业稳定运行需要,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作业的实时处理能力和抗干扰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当前国内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了菜农对遥控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将遥控控制系统应用到棚室作业机的建议。利用keil软件编写了控制程序,基于protues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同时,以STC89C52单片机为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L298N电机驱动模块,由SC2272-M4模块接收远程遥控信号,实现了遥控多功能作业机模型的前进、后退、停止、转向等功能;通过更换工作部件实现了耕地、施肥、播种等多项作业功能。模型机的设计对进一步研究智能多功能作业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扬  李昌平  孙燕 《湖南农机》2011,38(7):53-54
以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核心的检测装置,利用两对红外发送接收传感器分别检测进入会场和离开会场的人数,单片机通过外部中断实时检测红外传感器输入的电平信号,经过数据处理记录会场当前人数并显示在数码管上,同时可通过语音播放电路播放会场当前人数,通过串口通信将单片机中记录的人数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并显示.此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能实时检测并播报会场当前人数,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具有计算机上显示和语音播放人数等创新.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电动车遥控电子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无线电遥控技术的电动车电子锁,该系统主要由遥控发射电路、遥控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机械执行机构和报警器四部分组成。发射接收电路以芯片PT2262/PT2272为核心;机械执行机构通过电动机带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上锁和开锁的进程动作;同时通过电磁铁控制按钮实现上锁后的安全定位。报警器保证锁和电动车的安全。产品能够实现快速、便捷的开锁、关锁、寻车且具备防盗功能,成本低、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唐  袁梦 《河北农机》2019,(8):30-30
本文是利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硬件,结合C语言编写软件程序,设计可遥控可感光的窗帘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CPU采用的是STC89C52,电路由键盘、显示电路、红外线遥控、光敏电阻、步进电动机等组成。通过定时、遥控、红外传感器控制步进电机来实现窗帘的开闭;由光敏电阻检测光源强度,以显示外界光照的强度;由红外线接收头作为遥控的控制方式,控制窗帘的开关。本设计实现了自动感光控制窗帘和红外线遥控开闭窗帘的设想,并具有定时开闭,温度测量和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300C点火钥匙防盗系统的主要构成 二、300C点火钥匙防盗控制原理 防盗钥匙遥控进入模块(WCM),WCM接收来自应答器钥匙的加密射频(RF无线频率)信号.然后WCM对信号进行解码,并通过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数据总线向车内相应的模块传送请求的遥控命令.RF(无线频率)信号中必须含有有效的应答器钥匙ID(代码),使WCM能够将讯息传递给相应的模块.  相似文献   

11.
系统采用单片机和外围控制电路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遥控指令、分析并进行处理,分别控制四个电机的正反转动,实现挖土机模型的各种操作。通过程序的组合设计,还能使挖土机模型完成不同的连续动作。此技术运用在家电的控制或一些无人作业区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绿色分析技术,可应用于检测油料原料和油脂产品品质,为粮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该文采用一款新型国产化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对大豆油脂工业中的原料大豆和豆粕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建立了相应分析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近红外预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好、准确度高,表明新型国产化的近红外分析仪可满足大豆油脂企业对原料和成品豆粕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温室机器人道路识别与路径导航研究——基于红外测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测距的温室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并使用模糊算法对导航误差进行控制,实现了温室机器人的精确自主移动功能。温室机器人导航过程中,当红外线接收管接受到红外线信号时,会产生一个光强电流,电流放大后可以输出一个模拟电压;根据电压值,通过编程计算,利用电压和距离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机器人和标志物的距离误差;距离信息通过串口传输到PC机上,PC机利用模糊控制原理对距离误差进行判断,发出控制指令。实验测试发现:机器人导航的距离偏差平均值为-1.28cm,均方差为2.68,超调较小,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导航。  相似文献   

14.
柑橘黄龙病远红外热处理温度场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柑橘黄龙病热空气处理存在能耗高、加热设备笨重、传热较慢等问题,提出了柑橘黄龙病远红外热处理方法。为解决远红外加热时柑橘树温差过大的问题,搭建了柑橘黄龙病热空气快速处理温度场分布特性试验平台,研究了远红外灯管组数量、单根灯管功率、加热时间、远红外灯与支架顶部距离对柑橘树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对远红外加热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灯管组数量、单根灯管功率以及加热时间对柑橘树叶和枝干的温度场分布均有显著影响,远红外灯与支架顶部距离对树叶的温度场分布影响显著。试验优化后的参数为:远红外灯管组数量为3,单根灯管功率为1 k W,加热时间为3 min,远红外灯与支架顶部距离为10 cm。在此条件下,树叶温度平均值为58. 1℃,枝干温度平均值为43. 1℃,整体温度平均值为52. 3℃。在此参数下对柑橘黄龙病进行远红外热处理田间试验,病菌浓度平均降低34. 4%。研究结果可为柑橘黄龙病规模化远红外热处理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辐射与对流在联合干燥过程中的匹配机理,了解红外与热风之间的影响机制,需要搭建精准调控介质温湿度、风速和辐射温度的红外联合热风干燥试验平台。选择碳晶涂层式加热板、超声波加湿器、离心风机、四线式轴流风机等硬件进行设计、组装样机,并选取白萝卜片和猕猴桃片作为两种质地均匀和不均匀的代表物料验证该机均匀性效果。该装置由控制系统、加热腔室、料盘料架、气流分配室、加湿装置等组成。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与各从机进行串口通讯,实现人机交互、逻辑运算、数据存储等功能。技术参数具体为热风风速调节范围0~3m/s,辐射温度及热风温度调节范围为常温至120℃,相对湿度调节范围为30%~60%,误差均在3%以内。气流分配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稳压腔和高、低转速轴流风机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善沿管道轴线方向风速高、周围低的问题。优化后均匀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速度偏差比最大可达5.9%,速度不均匀系数为4.6%。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联合热风干燥不同区域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和中心温度上升曲线基本接近,满足干燥装备均匀性良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基于选择的近红外光谱变量定量判别堆肥腐熟度的可能性,为堆肥发酵终点判定及开发相应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控制设备提供理论基础,采集了100份堆肥样本,用湿化学方法分析了堆肥样本中的胡敏酸含量,采集范围为4 000~9 000 cm~(-1)波段的光谱,进而利用该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及堆肥胡敏酸感变量的优选研究,以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堆肥胡敏酸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充分提取了近红外光谱的信息;利用C_4小波系数对58个堆肥样本进行建模,对42个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和R2分别为0.113 8%和0.926 6,优于原始光谱直接建模的0.167 2%和0.834 8。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处理后的小波系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预测了堆肥中胡敏酸的含量,建立了小波变换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用于测定堆肥样品中胡敏酸测定的模型。基于小波系数的模型优于传统的近红外光谱全谱模型,对于堆肥胡敏酸的测定取得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果早期碰伤不易被识别的特点,以苹果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球面热源空间红外辐射规律的基础上,对苹果的早期碰伤红外热成像检测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模型以及规律,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膨大果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33~2500 nm光谱范围内采集了120个猕猴桃膨大果和120个正常果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变量标准化方法对光谱进行了预处理,基于Kennard-Stone方法对样本进行了划分,分别建立了基于全光谱(FS)、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的11个主成分和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的6个特征波长的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SVM)和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结果说明,所建立的9个模型对校正集和测试集中猕猴桃膨大果和正常果的正确识别率均分别大于96.7%和93.3%。PCA提取的主成分数和SPA提取的特征波长数仅是FS中波长数的0.53%和0.29%,建立的模型更加简单,且识别效率较高。PLS和SVM模型的识别率普遍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9种模型中PCA-PLS识别率最高,其对校正集和测试集中膨大果和正常果的正确识别率均达到100%。该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可作为一种准确、高效的方法应用于猕猴桃膨大果的无损识别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果园红外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化果园管理成为发展趋势。为此,设计了一种果园红外测温系统,可以自动监测果树的树冠、果实、枝叶以及果园环境等温度,减少了传统测温仪对测量目标的温度干扰,利于智能化果园管理和精细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同时,设计了上位机软件与单片机系统通信,便于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