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九阡李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地方名果,属中国李,以质脆、味甜、早熟而闻名省内外,在该县九阡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品种20世纪80年代前,零星栽培于房前屋后,管理粗放;80年代后,九阡李果实的优良品质受到重视,资源得到初步开发.现将九阡李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九阡李不同生育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蒽酮法、质谱法对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量指标测定分析,研究了九阡李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规律,以期为九阡李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果实横纵径及果形指数持续增长,果实由扁长形长为扁圆形,果实干质量在前中期较低,应进行水分管理。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可滴定酸积累速度呈快-慢-快的规律,总酚积累速度呈下降趋势,糖分积累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随着九阡李的生长发育,果实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整个生育期矿质元素积累量大小为K>N>P>Ca>B>Fe>Cu>Mg,果实对K和N的需求量最大。九阡李果实发育前期(谢花后前30 d)是施肥关键时期,应加强氮肥、钾肥的施用和水分管理,同时施放磷肥、钙肥,还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补充Mg、B等微量元素肥料。九阡李果实发育中后期,应适量减少N、K肥施放,但需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3.
九阡李砧木筛选及嫁接时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桃、山野酸李、琥珀李和酸梅为砧进行了九阡李的砧木筛选试验,并在11月至次年2月不同时期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以山野酸李作砧木与九阡李接穗亲和力最强,嫁接成活率高,1年生嫁接苗的高度、粗度均符合生产栽培要求;适宜嫁接时期为12月至次年1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3期《1-MCP、薄膜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安哥诺李长期冷藏期间品质和褐变的影响》(作者及华等)报道,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永泰县李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以“化核嘉应子”为代表的李制品 ,享誉港澳与东南亚。李果业是我县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和外贸出口拳头产品。但近几年来 ,产量、品质均在下降 ;对此 ,我们吸纳前人改造低产果园成功经验 ,组装成配套技术 ,于 1 996~ 1 997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收到每 6 6 6 7m2 增产 2 5~ 5 0kg的效果。现将其配套技术分述如下 :1 整修果园我县李果面积迅猛发展 ,但单产却下降。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忽视了建园质量 ,果园水土流失严重。因此 ,低产李园治理的第一步就是整修果园 ,保持水土。在果园上方开设深、宽…  相似文献   

6.
李果加工化核加应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果加工化核加应子技术赖澄清(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福州350003)福建省李品种主要有芙蓉李、三华李、胭脂李、猴李、黄芽李等10余个,现有栽培面积3.58万hm2,产量15.3万t,为该省第三大水果。其李果主要用作蜜饯原料,生产化核加应子、蜜李片等10...  相似文献   

7.
李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夏令水果,但耐贮性较差,鲜果供应期短。国内外对李贮藏保鲜及采后生理已做过一些研究,但由于不同品种的贮藏特性差异很大,贮藏的方法及手段也各不相同。李为我国南方优良品种,成熟于7月上旬,采收集中且正值高温高湿季节,采后果实品质变化很快,常温下3-5天即开始腐烂。为探讨李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解决冻采后的腐烂问题,延长其贮藏期,使果农增产增收,我们于1998年在江西省进行了李的冷藏保鲜试验,以便为确定适合于李的处理组合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李于7月上旬采自江西省永新县农…  相似文献   

8.
以"冰脆李"为试材,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也上升缓慢,贮藏期延长,且1℃冷藏保鲜优于5℃。  相似文献   

9.
以晚香蕉李为试材,研究了冷藏及同期冷藏后室温货架7天对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晚香蕉李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分别于冷藏42天及冷藏28天室温货架7天时出现呼吸高峰,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呼吸高峰过后达到最大,呼吸高峰过后,果实品质快速劣变,果实失重、褐变、腐烂情况加剧;综合室温货架7天后果实保鲜效果,晚香蕉李在(0±0.5)℃条件下最长贮藏期应不超过42天,最长货架期不超过7天。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李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石早生李和黑宝石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较高的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李果的产量和单果重,但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更有利于改善李果的糖度和提高果实中的营养元素的含量.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石早生李的较合理氮磷钾比例为处理2(N∶P2O5∶K2O =1∶0.5∶1)和处理6(N∶P2O5∶K2O =0.5∶0.2∶1);黑宝石李较佳的比例为处理6(N∶P2O5∶K2O=0.5∶0.2∶1)和处理4(N∶P2O5∶K2O=1∶0.2∶1).  相似文献   

11.
果肉软化和褐变是李果实长期冷藏时的主要问题。以‘安哥诺’李为材料,采用1-MCP(0.5μL.L-1)、薄膜(30μm厚)包装(MAP)及包装内加入乙烯吸收剂(EA)的方法,研究了0℃冷藏期间‘安哥诺’李品质、褐变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未进行处理)相比,1-MCP、MAP和MAP+EA及其组合处理延缓了果肉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SSC)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保持果肉较高的白度指数,降低果肉褐变度、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MCP+MAP+EA的复合处理效果最佳。这些说明,采后进行1-MCP、MAP和EA的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果肉软化和褐变,改善了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抗寒紫叶李新品种‘长春彩叶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春彩叶李’为中国李( P. salicina) ×紫叶李( P. catropurpurea) 人工杂交培育的新品种, 叶片全生长季为紫红色, 生长季节的不同色泽有程度上的差异, 为园林绿化树种, 适合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栽植, 使寒冷地区有了彩叶常色乔化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临猗梨枣在冷藏与常温环境中果实品质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冷藏临猗梨枣果实外观形态观察表明,低温显著抑制果实水分蒸发和果面转红速度,保持了果实外观的鲜美状态。对内含物质含量测定表明,冷藏前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乙醇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上与常温裸放果实差异不大,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常温裸放果实。只要果实保持鲜嫩状态,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保持较高含量水平,乙醇保持较低含量水平。从常温裸放果实测定看出,一旦果实变质软烂,维生素C含量即急剧下降,乙醇含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脐橙果实采后油胞病害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盛顿脐橙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果皮油胞病害的发生状况及病变过程中果皮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探索柑橘果皮油胞的病变生理。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油胞病害发生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伤果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发病时间早;低温降低了贮藏后期果皮油胞病变率。损伤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PPO、POD和PAL酶活性,而低温则抑制了这些酶活性。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正常果和损伤果的油胞病害发生率与这3种酶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果皮POD、PPO和PAL的高活性是果皮油胞病变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槜李’果实为材料,分别进行外源乙烯、减压浸钙和低温贮藏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下‘槜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硬度、乙烯释放量、ACS和AC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槜李’果实软化过程中,硬度逐渐降低,乙烯释放量和ACS活性的峰值同时出现在软化后期;外源乙烯(0.5μl·L^-1)处理后,果实硬度迅速下降,乙烯跃变提前,乙烯释放量增大,ACS活性增强,促进果实迅速软化;用2%CaCl2溶液浸泡处理显著减缓果实软化,降低乙烯释放速率;低温贮藏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表明一定条件的低温贮藏对乙烯释放速率及其相关酶活的控制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2020,47(10):1917-1929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 ~ 1.3993和0.2188 ~ 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17.
 ‘金皇后杏李’为杏、李自然杂交种。果实圆形, 平均单果质量85 g, 最大150 g; 果肉金黄色, 兼具李、杏风味; 果实生育期100 d左右; 抗霜冻, 早果性强, 丰产稳产, 耐贮运; 适宜鲜食和加工。  相似文献   

18.
选择10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丰水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发育微环境及采后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变了果实生长发育的微环境,套袋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发生了不同变化,如冷藏80d时大部分套袋处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套袋处理有效地维持冷藏过程中果实的内在品质。在10种果袋类型中,外黄内黑的双层袋(编号为D-6)套袋处理的果实在冷藏80d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绥李5号’李是从‘绥李3号’与‘月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抗寒早熟新品种。果实鲜红色,卵圆形,果顶尖,平均单果质量68.0g,最大89.0g,粘核,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13.10%,可溶性糖6.03%,果实整齐度好,较耐贮运,果实发育期近80d,属早熟品种,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20.
核果类果树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阎国华  周宇  张开春 《果树学报》2001,18(6):358-36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核果类果树转基因的研究进展,涉及的内容有:用农杆菌转化核果类果树中难生根种类,获得易繁殖的转化植物;转移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和杀菌毒性肽基因以提高抗病性;转移细胞分裂素基因和光敏素基因改良品种或砧木生长特性,培育紧密型的、短枝的、矮化半矮化的新品种;转移抗冻基因提高抗霜冻性;通过反义转基因技术调节果实的成熟,获得耐贮运的新性状,以及核果类果树基因转化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