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中甘11号’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甘蓝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00 mg/L赤霉素处理甘蓝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株高、最大根长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数值最大,分别为79%、96%、76.555、16.900 cm、13.788 cm、0.268;同时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22.5 U/(g·min)和269.446 U/g,MDA含量最低,为0.289μmol/g。[结论]1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利于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王琳  段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04-2607
[目的]研究Hg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25、0.050、0.100、0.200、0.300、0.400、0.500 mmol/L)Hg2+溶液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发芽率及幼苗苗高、根长、苗鲜重及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低浓度Hg2+(≤0.100 mmol/L)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根长和苗鲜重的影响较小;在Hg2+浓度〉0.100 mmol/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Hg2+(≥0.025 mmol/L)可诱导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活性明显升高,而抑制淀粉酶活性使之明显下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Hg2+胁迫可以改变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和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其膜脂氧化正常代谢,导致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底物的供应不足,最终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Hg^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POD·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g^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25、0.050、0.100、0.200、0.300、0.400、0.500mmol/L)Hg^2+溶液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发芽率及幼苗苗高、根长、苗鲜重及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等影响。[结果]低浓度Hg^2+(≤0.100mmol/L)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根长和苗鲜重的影响较小。在Hg^2+浓度〉0.100mmol/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Hg^2+(≥0.025mmol/L)可诱导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酶活性明显升高,而抑制淀粉酶活性使之明显的下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Hg^2+胁迫可以改变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和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其膜脂氧化正常代谢及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底物的供应不足,最终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低频电流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频电流以及低频电流和纳米TiO_2、低频电流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唐古特大黄种子,研究其对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可促进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其中,1.0 A低频电流处理80 min的效果最为明显;1.0 A低频电流处理80 min后,30 mg·kg~(-1)赤霉素浸种处理18 h效果最好;1.0 A低频电流处理80 min和200 mg·kg~(-1)纳米TiO_2日光灯照射下浸种9 h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亚精胺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方法]用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浸种后将辣椒种子置于15℃低温条件下进行萌发,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再以萌发的种子于15℃低温条件下生长,每隔2d添加一次亚精胺溶液,测定幼苗根长、苗高、根鲜重、根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等指标.[结果]不同浓度亚精胺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幼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有促进作用,以0.10 mmol/L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对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则无明显影响;低浓度亚精胺处理对幼苗苗高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诱导可增强辣椒种子及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
杨小录  王瀚  何九军  张珍  赵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85-12887
[目的]研究银杏叶水提物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处理小麦种子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银杏叶水提液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效应指数(RI)和平均效应指数(RM)对小麦幼苗生长进行总体评价。[结果]随着银杏水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以及小麦鲜重均明显受抑制,其中对小麦根长的影响强度最大(MR=-5.187);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干重表现为增加趋势,但趋势不太明显;对各指标影响的强度依次为:根长〉苗高〉鲜重〉干重。[结论]银杏叶水提液对小麦生长的化感作用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在较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更强。在复合种植的生产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种间化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锌胁迫对小扁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0、20、50、100、200、400 mg/L的锌溶液处理小扁豆种子,测定锌胁迫对小扁豆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20 mg/L)锌处理对小扁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200 mg/L)后,小扁豆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小扁豆根长、芽长、根鲜重及芽鲜重均呈下降趋势,锌胁迫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对芽长的影响最小。随锌胁迫浓度的增加,小扁豆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锌处理对小扁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促进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随锌胁迫浓度的增加,小扁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打破高辣度辣椒种子休眠的方法。[方法]以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钾(0.1%、0.2%和0.3%)和赤霉素(100、150和200 mg/L)浸种,检测辣椒种子的萌发(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指标(株高、根长、鲜重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0.2%KCl+100 mg/L GA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和促进幼苗生长、降低MDA积累。[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明椒8号”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赤霉素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赤霉素不同浓度和不同浸种时间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100 mg/L赤霉素处理韭菜种子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并且促进韭菜种子根长和芽长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葎草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葎草在生长过程中对其他植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葎草水浸提液对番茄、矮脚黄、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葎草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终萌发率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对番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对矮脚黄、莴苣的影响较显著,而且地上部浸提液对矮脚黄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地下部强,而地下部浸提液对莴苣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地上部明显。葎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对3种植物根长和苗长生长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不同处理浓度,抑制根长生长,而刺激苗长生长。[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不同蔬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效果。[方法]以不同稀释浓度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3种蔬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和盆栽试验,观察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黄瓜、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施用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的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浸种处理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差异。200、4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根长、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均有显著提高。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处理黄瓜种子后,幼苗与对照相比,根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但株高、株鲜重、株干重无显著差异。600倍稀释的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对辣椒、番茄浸种后,与对照相比,幼苗根长、叶绿素含量、株高、株鲜重、株干重存在显著差异,但叶面积无显著差异。[结论]海藻生物有机液肥应用蔬菜种子浸种;对提高发芽率和细苗壮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经Na Cl、Cu SO4、Ca Cl2、KNO3、Na2B4O7不同浓度试剂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地上鲜重、根重、根长、苗高。[结果]除Cu SO4外,其他试剂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5%Ca Cl2作用最为显著;各处理均抑制了地上部叶片鲜重及根重的增加,但促进了根长的生长及苗高。[结论]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发芽力影响不同,并且会抑制地上部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3.
曹凤娇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1-12433
[目的]研究聚二乙醇(PEG)对黑麦(Secale cereal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黑麦种子耐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麦种子萌发进行胁迫。[结果]当PEG浓度为5%时,黑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10%时,各项指标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20%时,黑麦种子不发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黑麦种子抗旱性及黑麦的栽培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玉米芯和羊粪混配基质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发利用当地农业有机废弃物发展豌豆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豌豆为研究对象,以玉米芯和羊粪为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个基质配方,以常规土壤栽培和不施加羊粪的玉米芯为对照。[结果]配方1(羊粪∶玉米芯=1∶5)极显著提高了豌豆出苗率和幼苗叶面积,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茎粗和根长;配方2(羊粪∶玉米芯=2∶4)极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了其茎粗。配方1在豌豆苗的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方面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配方;配方2在豌豆苗的茎干重、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和根冠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结论]羊粪∶玉米芯为1∶5和2∶4是比较理想的豌豆苗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薰衣草的抗旱机理,为其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苗高、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WSC)含量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薰衣草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轻度干旱(PEG-6000质量分数为2.5%~10.0%时)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干旱胁迫下(PEG-6000质量分数为15.0%~20.0%),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当PEG-6000质量分数达到25.0%(重度干旱胁迫)时,种子几乎不能萌发;随干旱强度的增加,薰衣草幼苗的苗高、鲜重显著降低,主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SOD、POD、CAT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SC含量随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MDA含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时薰衣草种子及幼苗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夏枯草种子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以及幼苗的主根长、株高、鲜重、干重等指标。[结果]随干旱强度的增加,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对夏枯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低浓度(2.5%~5.0%)PEG胁迫作用小,高浓度(10.0%~15.0%)PEG胁迫作用大;10.0%浓度PEG促使地下根长生长;对于地上部分,低浓度抑制不明显,高浓度各指标均产生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个不同年份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为隔年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于2018年以新陆早51号为材料,分别测定隔二年(2015年)、隔一年(2016年)和当年(2017年)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储藏年份间棉种发芽势、发芽率、根表面积、根体积、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第三片真叶时,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一年棉种的株高、茎粗、叶鲜重和干重、茎鲜重、第一片真叶SOD活性显著增加,第一片和第三片真叶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茎干重、第三片真叶SOD、根长和出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二年棉种出苗率、第一片真叶MDA和第三片真叶SOD均显著下降,但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干重、根长、第一片真叶SOD和第三片真叶MD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北疆室内自然储藏条件下,隔一年的棉种在第三片真叶时提高了叶片SOD活性,降低了叶片MDA含量,促进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储藏1~2 a的棉种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