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引1号(原代号99-22)、墨引2号(原代号99-3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担国家“948”项目即《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新品种(系)引进和栽培试验研究》项目,通过引进、定向选育而成的两个春小麦新品种。这两个品种于2000~2003年参加青海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2月1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墨引1号、墨引2号。  相似文献   

2.
1990-1992年,运用随机区组排列法,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县进行了旱地13个莜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引进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从中筛选出了生长整齐,抗逆性较强,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当地品种的莜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丰强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强7号是由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室以水浇型品种丰强5号作母本,以敦7608作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系选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1~2003年参加了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了大面积生产示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增产潜力较大。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定为推广品种。2005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评为优质专用春小麦后补助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引自国家改良中心)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12月底通过国家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了给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3年全国春小麦区域试验中的东北早熟旱地组和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早熟组中,抗旱指数>单位穗数>生育日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晚熟组中,穗粒数>有效分蘖率>株高>单位穗数>生育日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郑麦9032     
郑麦9032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研究员许为钢博士主持选育的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湖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参加过黄淮麦区南片国家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并于2002年秋播升入这2个国家区域试验的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陇春2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实施国际穿梭育种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CM4860.1999年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00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试预备试验,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1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甘垦4号(NK-1)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啤酒原料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从杂交材料中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春小麦新品系。2000至2002年参加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2003至2004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进入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均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能好。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定名甘垦4号,是我省农垦系统育成的一个优良春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冀丰4号在2008―2009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参加河北省东部春播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6―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参加河北省春播常规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2018―2019年和2020年分别参加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09年、2012年、2019年和2021年分别通过天津市、河北省(河北省东部植棉区春播)、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植棉区春播)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对冀丰4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试验.是对新育成或引进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或抗御能力进行综合鉴定的试验。其目的就是通过田间试验,鉴定马铃薯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国家或省区试马铃薯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泗阳328系江苏泗阳棉花原种场利用陆地棉品种(系)间相互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杂交棉新组合。2004年~2006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2000 2002年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6 239个试验数据为依据,在一年一点、一年多点、一点两年和两年多点等四个层次上对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⑴就目前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水平和管理体制,在单年单点试验、一点两年试验和两年多点试验等三个试验层次上的试验精确度,均无法满足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需要,而只能依据一年多点的试验结果作为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试验依据。⑵新的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规定,新品种比对照增产5%且差异显著是国家大豆品种审定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大豆组、南方春大豆组和北方春大豆晚熟组的试验精确度需要进一步提高。⑶影响一年多点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试验误差、重复数、参试品种数、试验点数和品种×试点互作效应。提高一年多点试验的品种比较精确度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优化试验方案、提高人员素质、科学统计分析降低试验误差;二是合理安排试验重复数、参试品种数和试验点数;三是合理化分区试组以降低品种×试点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误差变异系数(CVe)和相对最小显著差数(RLSDα.对2004—2006两年度国家小麦区试精确度和品种比较试验精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CVe小于10%,95.2%的试验CVe小于5%:97.6%的试验RLSDα小于10%,61.9%的试验RLSDα小于5%。表明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质量较高.符合区域试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全国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共组织了豫粳6号组、中作93组、金珠1号组、秋光组、吉玉粳组和东农416组共6个熟期组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供试品种 (组合 )共计74个 ,试验点次76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初步分析总结 ,有12个品种 (组合 )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比较突出 ,拟推荐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介绍如下 :1.津优9701杂交稻组合 ,天津市农作所选育 ,2000~2001年参加了国家北方水稻区域试验。2000年初试平均单产570.7kg/667m2,较对照中作93增产17.9 % ,达显著水平。2001年续…  相似文献   

16.
信旱优26(培矮64S/99026)是信阳市农科所以培矮64S为母本.自选粳稻品系99026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了国家黄淮海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耐旱、早熟,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2009年通过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51。  相似文献   

17.
S106莜麦新品系是首次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育成的。经3年品种比较和2年区试,比同类主栽品种“品五号”增产12.1%-19.4%,且抗旱耐瘠性强,是河北北部张、承两市及华北同类型区旱地条件下种植的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数据是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国家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主要科学依据。试验从开始准备、中间管理与观察记载到最终数据分析和汇总报告.必须做到及时、有序、准确、客观和公正。通过总结十几年来成功承担国家棉花区试的经验.结合农业部制定的统一试验方案.汇制成一套试验实地实时有序操作流程(以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中早熟组为例).此流程可做到田间管理及时,观察记载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优良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全国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共组织了豫粳6号组、中作93组、金珠1号组、秋光组和吉玉粳组5个熟期组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供试品种 (组合 )共计60个 ,试验点次70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初步分析总结 ,有9个品种 (组合 )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比较突出 ,拟推荐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介绍如下 :(1)3A/18三系杂交稻组合 ,天津市农作所选育。1998~1999年参加了国家北方水稻区域试验 ,1998年初试平均单产576.8kg/667m2 ,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2.0 % ;1999年续试平均单产652.5kg/6…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1980年以来先后承试主持过全国、全省、地区等各级春小麦区域试验,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合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以及生态类似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北、山西、西藏等8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春小麦优良品种(系)陇春8139、高原602、会宁18号、康选9号以及定西24号、35号、40号等30多个,所筛选的旱地春小麦品种在抗旱性、抗病性、耐瘠薄性、落黄性、稳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