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意义]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CT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不断释放发展效应,原本位于信息弱势地位的农村居民很可能被新一轮的ICT革新浪潮裹挟而陷入新的信息贫困。因此,梳理数智化时代农村信息贫困的表征现实意义凸显。[方法 /过程]通过田野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农村居民基本信息、ICT接入和使用情况、信息行为以及信息环境等数据,梳理数智化时代农村信息贫困表征。[结果 /结论]研究描述了数智化带给农村居民信息实践的变化,发现了时空精力、智识水平、社会支持和个体心理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的数字资本积累,进而形成了ICT设备的无效使用、新一轮的数字排斥和无效数字反哺等农村信息贫困的新表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能够推进公共文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与决策科学化。构建公共文化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及其保障举措,有助于促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方法/过程]系统阐述了公共文化数据治理的内涵与功能,基于活动理论构建公共文化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并针对具体要素提出保障举措。[结果/结论]公共文化数据治理体系由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式(工具、规则和分工)要素构成。保障举措包括规划治理目标,多阶段渐进式实施;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以效益促治理,专注有限数据及事务;健全制度建设,改进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在学术研究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性大学支持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下,其所提供的服务向支撑数字学术方向发展。[方法/过程]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对数字学术支撑服务内容、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对数字学术支撑所需的新趋势及新手段。[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应该以人才为核心、以资源为根基、以空间为载体为数字学术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服务,与此同时,数字学术的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出版业务、交流机制及营销模式提供了迭代发展的机遇,避免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边缘化,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流动人口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社会融合是市民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高低是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发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功能。[方法/过程]以流动人口为主体视角,从分析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中的多重诉求出发,认为公共图书馆在为增强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职场竞争力提供社会支持、满足了流动人口希望获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诉求和满足了流动人口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部分诉求等方面发挥着社会融合功能。[结果/结论]文章提出可从公共图书馆平等性维度、可及性维度和服务覆盖率维度出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数据治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大数据治理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研究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大数据治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内容评述,发现近年来有关大数据治理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并将相关研究主题概括为概念体系、实施评估与实践挑战3个方面。[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数据治理体系基本是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以及治理工具4个方面进行构建,治理的实施评估重点围绕数据生命周期、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成熟度、数据审计等内容,实践挑战主要表现在大数据治理领域所面临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方法/过程]本文以“范式”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要素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集体记忆及其载体,构成了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循证范式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丰富多彩的传统典籍文献为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文史互证”指引下具有鲜明中国治学特色的目录学则为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打下了厚重的方法论基础。本文所展开的梳理和解析,有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报纸的优势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报纸信息源对高校读者的优势及利用价值,揭示了开发利用报纸信息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报纸信息源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数字乡村背景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如何为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创建更好的数字文化环境值得重视。[方法 /过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混合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两个乡镇中学学生及其教师和家长,分析了留守儿童网络使用行为以及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和期待。[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农村青少年网络使用存在严重的娱乐偏好,其网络使用行为与留守经历关系不大,但与性别、监护人、周边环境显著相关。贫困农村地区缺乏面向青少年的良好数字文化环境和社会支持体系。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等需要针对青少年需求和行为特征完善功能和服务,特别是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是提升数据价值的基础,是数据时代的研究热点。对当前数据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与电子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实践的开展。[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以数据治理框架为分析视角,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内容、治理过程、治理手段等6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数据治理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数据治理核心要素中,对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认识较为一致,对治理内容关键点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统一,对治理客体的研究仍需细化。数据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区分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明确数据治理定位,凸显数据治理重点与核心,是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从工业、商业领域逐渐引入到政府治理领域,正全速推动数字社会的形成,促进社会深刻变革,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乡村振兴是适应数字治理时代的新要求。数字化技术以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路径为解决新时代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想,对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数字学术时代,建立完善的数字学术资源保障体系成为学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支撑型学术图书馆是搭建我国数字学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居于中层位置,起着支撑型作用。[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选取“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型图书馆的代表进行调研,了解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用、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以及数字学术资源库的自建情况,总结特征,提出提升策略。[结果/结论]支撑型学术图书馆总体文献资源购置费用稳定且小幅上涨,电子资源购置费用大幅上涨,纸质文献购置费用有所下降,能够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源服务,但服务方式有待拓展,在数字人文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缺乏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人文理念的注入。文章认为可从政策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服务保障、合作保障5个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科学评价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以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全面的评价,探索中文环境下Altmetrics指标评价体系;[方法]笔者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网络爬虫程序,追溯相关文献在社交网络平台来源,获取相关数据开展指标研究;[结果/结论]分析并探索了Altmetrics指标的数据来源与以及具体指标,初步构建了中文环境下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Altmetrcis指标评价体系,但由笔者研究学科的限制,针对该指标评价体系对其他学术领域的适用性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来验证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循证方法已成为管理、教育、经济和法律等社会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如何从原始文献资料中获取和加工证据,以便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认识层次论作为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综合的理论基础,解析了循证数字人文证据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并以原始文献和二手文献中的原始证据与二手证据的综合过程为例,演示了多元互证的具体流程。[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循证数字人文的证据层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从效度和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循证效度协同问题。基于前序研究,本文还对循证数字人文的多元互证模式与途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所提出的循证数字人文研究中证据整合的范式,有助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循证数字人文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本文探究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在维护其信息系统保持有序性和状态稳定性的条件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应对信息的处理、储存、交互,以及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方法/过程]通过将耗散结构理论与图书馆信息系统对比,表明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从图书馆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耗散结构理论在系统开放性、资源投入、文化底蕴,与其他文化产业结合、举办竞赛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量化分析上述不同因素对图书馆及其信息系统发展的影响比重。[结果/结论]得出可定量分析图书馆影响因素的权重方程以指导图书馆发展,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随着面向典籍的数字人文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基于文本内容的细粒度分类要求不断提高,合理的分类已成为数字化典籍研究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方法/过程]研究利用分面分类思想,以典籍文本数据及相关典籍词典为研究对象,结合概念语义信息,组织并描述典籍内容数据特征。[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分类体系突破典籍数量、体裁和种类的限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5个维度将典籍内容进行有序的组织与揭示,对典籍数字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媒体的发展,人们在处理版权问题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素养越来越重要。[方法/过程]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版权素养的内涵、主要内容,介绍了版权素养教育面向LIS专业学生和面向图书馆读者的两个方面内容。[结果/结论]版权素养是传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素养的延伸,版权内容中包含的一些例外和限制,维系了版权权利人与使用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应修订和调整LIS课程设置同时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以提升图书馆员及未来馆员的版权素养。总结的国外相关研究及经验,为中国版权素养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用户的角度展开研究,能深入了解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精准建设数字资源。[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用户使用数字资源行为意愿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结构方程路径分析并对不同民族大学进行了特定群体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数字信息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等对学生使用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特定群体分析结果发现系统特征、个体差异和信息内容质量等因素对民族地区高校汉族大学生使用数字资源有正向影响,而影响蒙古族大学生使用信息系统的因素主要有系统特征、自我效能感和易用性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因机制不完备导致的治理信息安全隐患大、问题企业追责难、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及监管机制。在探讨区块链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结构协同和机制功能协同的基础上,搭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Fabric联盟链框架体系,并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和监管两个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将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制度和模式上进行突破,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的安全性,促进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得到有效监管,降低治理成本和复杂度,形成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间信息自由传递、流动的立体网络和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硕士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探讨其学术信息消费的信任影响机制,有助于提高学术信息生产和学术信息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信息消费需求。[方法/过程]基于信任理论和信息利用行为相关理论,采用访谈法针对40个样本获取研究所需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所获取的数据,构建并阐释硕士研究生学术信息消费的信任影响机制模型,最后提出改进硕士研究生学术信息消费的策略。[结果/结论]信息来源特征、信息渠道特征、信息内容特征和硕士研究生个人特征影响硕士研究生对学术信息的感知信任,硕士研究生对学术信息的感知信任影响其学术信息消费,感知信任在前述4个因素和学术信息消费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